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奥运会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影响

奥运会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17 18:08:44

❶ 2008奥运会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现代奥运具有多元价值,它对主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给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带来了32.9亿美元的收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给加泰罗尼亚地区带来了260.4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为乔治亚州带来了51亿美元的总效益;2000年悉尼奥运给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斯州带来了63亿美元的收益。据著名投资机构高盛证券的分析,北京申办成功后,从2002年起到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将额外增加0.3%。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大大提速。

一、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新世纪的前10年中国经济仍将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奥运会作为工业化时代最有效的营销媒介,它对加速主办国工业化进程,促进该国经济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很有代表性地说明了奥运会对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的国家经济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有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在拉动举办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主办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中。无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声誉、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的影响。从主办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形的影响往往比有形的影响更重要、更有价值。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新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将处在以结构调整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不仅要继续扩大经济总量,更要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与发展问题,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增长与就业困难的矛盾以及“入世”、经济全球化对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的要求等。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都需要提升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主办奥运会是最佳、最典型的方式。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从申办开始到奥运会结束,至少能在10年的时间内让全民普遍关注。以北京为例,从1999年北京奥申委正式成立到2008年奥运会圆满结束,这10年将会出现前期的“人人盼奥运”和后期的“人人都是东道主,全民支持办奥运”的祥和局面,而这10年正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主办奥运会无疑将为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基本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一体制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中不断完善。扩大市场开放度除了市场主体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推动之外,政府利用重大事件来有意识地推动这一进程尤为重要。主办奥运会即是一个国家扩大市场开放度,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媒介。首先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事件。主办国的政府、组织和企业要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和商业谈判,因此从申办到实际运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操作。这样的操作要求该国政府、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这样的调整过程无疑就是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其次,现代奥运会投资巨大,一般来说,主办夏季奥运会用于赛事的直接投资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间接投资加起来会超过几百亿美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办奥运会投资会更大。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总投资将会达到1323亿元。这样大的投资规模对国内外企业都有巨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奥运工程都要求有一流的设计水平、一流的工艺和施工水平以及很高的科技含量,因此在工程的招投标管理中绝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只有扩大市场开放度,按国际惯例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益。最后,承办奥运会会使主办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和有活力的形象,这种形象对吸引外资以及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实际意义。所以,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
3、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能更好地带动国内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
现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除了企业自身要有雄厚的实力和一流的产品,还需要企业所属国在国际上有美誉度和影响力。也就是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实际上是需要国家这一大品牌支撑的。主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打造“国家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以后,中国成为西方阵营竭力遏制和打压的对象,在以美英为首的西方主流媒体中,对中国的正面报导并不多,中国通过申办和主办奥运会,将使西方媒体不得不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持续关注中国,并给予更多正面和客观的报导。这种长周期、高频率的报导,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树立“国家品牌”都有重要作用。国家盛,企业兴。国家这一大品牌打响了,企业的小品牌才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才会更具国际影响力。另外,承办奥运会还能使本国企业借助奥林匹克市场营销计划宣传、推广企业形象和品牌,以悉尼奥运会为例,本届奥运会共有106家企业成为各类赞助商,其中TOP赞助商24家

❷ 奥运会对中国的经济会有什么影响

一、复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制
1、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3、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能更好地带动国内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
二、2008年奥运会对首都经济的影响
1、主办奥运会将给首都经济在新世纪初叶高速增长提供“核动力”
2、主办奥运会将带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使首都经济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理念与首都产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相契合。主办奥运会将加速北京市“退二进三”的步伐。“退二进三”是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必然选择.承办奥运会将使旅游业和文化体育产业成为首都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并同时带动会展业和中介业的高速发展。
3、主办奥运会将在扩大北京地区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承办奥运会将极大提升北京的城市魅力

❸ 奥运会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好处啊

自从美国人23届奥运会创造了赢利的历史之后,奥运会所带给一个国家的就不仅仅是一种荣耀和世界给予的信任等等,而是意味着更大的商业机会和赢利空间的出现和存在。
奥运会对经济潜力的积极带动和刺激首先体现在举办奥运会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其来源有两个方面:
一是国际奥委会给奥运组委会的拨款。近年来,由于国际奥委会营销计划的成功实施,分配给奥运会组委会的份额十分可观,一般占到组委会预算的60%,这主要来自奥运会电视版权收入和国际奥林匹克营销计划。
二是奥运会组委会的商业开发。①出售门票。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门票收入达5.51亿美元。北京奥运带来的门票收入则高达12.8亿元。②发放营销许可证。国家奥委会和奥运会组委会发证给商家,准许其在产品上使用奥林匹克标识。获得该证的商家需将其产品10~15%的营销额上交国家奥委会和奥运会组委会。③发行奥林匹克纪念币和纪念邮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开始,发行奥运纪念邮票成为惯例,成为奥运会主办国一项稳定的经济来源。
正如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是要告诉世界汉城已经是个相当现代化的大都会,借此机会向世界展示汉城的经济发展实力和他们的成就;2000的悉尼,澳大利亚人则是希望把这个濒海的城市发展成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金融中心。而2008年北京的奥运会,除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得到了大大地提高,最主要的还是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刺激作用。
最明显的就是奥运会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在筹办奥运会的七年中,各种体育、交通、通讯、服务等设施的营建需要投入大量劳力,因此,奥运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举办国,特别是举办城市失业人口的压力。
第二是对举办地GDP 及相关行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举办奥运会密切相关的行业主要有建筑业和旅游业等,实际上制造业与奥运会也密切相关,各种建筑材料、各种仪器设备的制造等等,都需要制造业的大量投入。这些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最终GDP 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由于建筑业、通讯行业等相关行业的需求,因此对制造业产生大量的需求,这种需求无疑会给北京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刺激。与此同时,对建筑业和制造业大量的投资,极大地促进本行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这将进一步带动北京在此行业的进步。
第三是对北京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对于奥运会举办城市而言,在奥运契机的作用下,产业投资规模和产业总量有望得到迅速的提高。奥运本身除了促进产业总量扩张,同时也将会推动北京产业链条的有序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据国家信息中心2005年5月23日发布的预测报告指出,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测算,1417.31亿元奥运投资在奥运期间将拉动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多增长87.83亿元,相当于2.07个百分点。在奥运投资的带动下,北京市经济结构未来几年将继续得到优化和调整,产业实现合理和均衡的发展。如在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奥运对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奥运提高了居民收入和消费的预期,增强了外商在北京的投资信心,提升了第三产业内部市场化程度。而就奥运本身而言,不论是奥运赛期服务还是赛后场馆的开发,奥运会无疑都会为北京城市的服务业、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从而增加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总量中的份额。
正如德国经济学家荷尔兰·普鲁斯“举办奥运会是发展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最好、最容易的途径”,中国经济在北京奥运会所得到的刺激与开发肯定不仅以上几点。但毫无疑问的是,处于后奥运经济时代的中国,已经得到了发展的大好契机,必须抓住机会,争取更好的发展。

❹ 2008年奥运会后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从未举办过奥运会。如果2008年奥运会在拥有世界上五分回之一人答口、4亿青少年的中国北京举办,奥林匹克理念和精神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002.具备举办奥运会的经济实力。北京是一座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近十年来经济始终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24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美元以上。
003.出色的体育成绩。已连续在近两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和奖牌总数第四的好成绩。迄今为止,中国运动员共获得1317个世界冠军、超破世界纪录1026次。
004.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在世界主要首都城市中,北京是刑事犯罪率、交通死亡率、火灾发生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城市安全保障具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
005.灿烂的文化。北京有着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❺ 奥运对中国经济,文化、国际地位有什么样的影响

补充下负面影响:
原因一、耗资巨大。
以下为08奥运新场馆建设;
北京奥体主会场(鸟巢),瑞士设计师赫尔佐格等人的设计方案,最初的预算造价为35亿元人民币,工程开工后实际造价要花去近70亿人民币,这是世界奥运会史最奢侈的体育馆。新闻联播报道造价控制在23亿,仅是主体结构。目前因为房顶问题正在头疼中,据说如加顶,就超过建筑承重,不加顶?明年8月8可千万别下雨,不然丢死人了。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澳设计师共同设计,最初的预算造价为10亿元人民币,最近由于水立方外层膜造价高 超出10亿元预算成本。前两天看cctv5介绍,这种膜世界上只有美国和日本可以生产,毫无疑问这些材料都是进口的,厚度仅为0.2毫米,其价格高达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这种薄膜维修费用也很昂贵,根据一些专家的预测,每年的折旧费可能高达两三千万元。
其它:国家体育馆,6.5亿元。北京射击馆,4.6亿元。五棵松体育馆,4.2亿元。老山自行车馆,3.9亿元。奥林匹克水上公园,4.49亿。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1.1亿。北京大学体育馆(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馆),约2.6亿。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 2.2亿。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1.4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网球场,未知。
利用老场馆改扩建的场馆共有11个,分别为奥体中心体育场5500万元、奥体中心体育馆19874万元、工人体育场3000万元、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丰台垒球场、英东游泳馆、老山山地自行车场、 北京射击场飞碟靶场、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
(以上数据来源于sohu->澳运建设动态。)
我认为国家大剧院,28.8亿,也应该归于其中。当初建设时,也归于奥运配套项目。
对于上述数据我想说两点:一、实际造价只多不少(历来如此)。二、千万别以为这是大头。城市建设、道路建设、机场建设、服务配套等等,大家只管想吧,只有你想不到的。三、以上均为国家财政支出,花的是纳税人的钱。
我心疼,真的心疼。中国人真的有钱啊!中国人真的富到这种地步了吗?奢侈到如此地步了吗?常在网上看中国贫困地区人们是生活状况,发现中国人其实并不富裕啊。多少孩子上不了学,多少农民吃不上饭,西北很多山区缺水,年收入不及千元的大有人在。我看过报道只需要2万元左右,就可以为贫困山区建所学校。1万元就可以打口井。。。。。。,我们现阶段真的需要鸟巢和水立方吗?,咱可是社会主义国家啊,不共同富裕了?奥运会可以办,场馆可以修,但有必要修的如此豪华,奢侈吗?还有很多场馆是拆了后重复建设的。北京本身就有大量的体育场馆,试问奥运会结束后,又该如何,这些场馆能有多大的利用率?曾经官方解释说,今后这些场馆将对全民开放,成为公共设施。但这样的设施对北京多余,而其他地区的人会为游泳跑到水立方去?其后的维护费又该从何出?
可能有人说,举办奥运会带来的经济效应更大,说我是鼠目寸光。但其中收益大部分到了企业,地方财政手中。猪肉涨价,人心惶惶。要我说不如将这些钱放到教育,放到发展、放到环保上更有益。哪怕放到肉价补贴上也让人感到切实一些。

原因二、内忧外患。
中国现在内部总的来说是安定团结。但有些矛盾也在日益显现,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远远超过世界上发达国家,有个什么系数指标(我忘了哈),已经超过警戒线了。CPI指数超过5%严重通货膨胀,。经济学上来看都吓死人了。怎么还有心情举办奥运会?

❻ 举办的奥运会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影响:
1、 奥运会的经济效应分为三个层次:
(1)直接性经济效应:
直接性经济效应是指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国组委会在对奥运设施、奥运安全、奥运环境、奥运服务投入的基础上而获得的收益,这些收益包括企业赞助、电视转播权出售带来的收入、门票收入、各类奥运纪念品的销售收入。
(2)间接性经济效应:
间接性经济效应是指在奥运会申办、筹办、承办、举办过程中,奥运的实体投资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奥运经济在第二产业中形成的间接性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建筑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供水产业中。在第三产业,奥运会期间旺盛的需求将极大地推动旅游业、餐饮业快速增长,同时,教育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传媒产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都会因奥运会的召开出现不同程度的繁荣。
(3)衍生经济效应:
衍生经济效应是指通过举办奥运会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的集合。衍生经济效应的显现是通过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对外开放的扩大,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来实现的。
如果说直接性经济效应与间接性经济效应都带有周期性,那么,衍生经济效应则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

❼ 中国举办奥运会对经济有什么好处和影响

从举办过奥运会的许多城市的发展经历来看,奥运会对于城市的现代化以及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申办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好处将是全方位的。 第一,为举办奥运会而开展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将加快北京跻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计划新建和改造一批符合举办奥运会标准的体育场馆。同时将从有利于北京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对机场、火车站、城市道路、电信系统、新闻中心以及奥运村及其辅助设施等大型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如果2008年奥运会能够申办成功,北京的市政建设在各方面都将有一个全新的发展,使北京的老百姓直接受益。 第二,申奥将使北京的环境更加美丽。目前,北京正在进一步加大治理环境的力度。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借助申办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城市功能的设施布局建设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扭转目前的被动状态,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的环境建设层次。北京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拥有相当丰富的生态景观和环境资源,申办奥运,可以使我们的环境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使我们北京人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 第三,举办奥运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由奥运项目带动的城市建设,一方面将有力地推动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城市经济持久发展的后劲,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此外,举办奥运会对于发展相关产业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奥运会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活动,为保证其举办成功,需要投入最优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由此带动了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了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高级化。 第四,举办奥运将使北京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根据经验,奥运会举办城市被确定后立即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世界各地的人会蜂拥而至,使城市生活用品和生活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造成消费市场迅速膨胀。同时由建设项目、相关产业发展和奥运会商业化筹资方式形成的巨大商机将吸引众多投资者前来寻求合作机会,形成巨大的投资市场,给北京带来巨大商机。 第五,申奥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大量围绕申办和举办奥运会,以爱国主义、首都意识、集体荣誉为中心的宣传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全体市民爱国家爱北京的热情,在形成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奋发进取的工作精神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创造新局面。此外,申奥对于促进北京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世界面前树立北京文明开放团结的现代化国际都市形象,以及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❽ 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开放,使中国经济容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3、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能更好地带动国内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
4
、推动旅游。第三产业
高科技产业
发展
二、2008年奥运会对首都经济的影响
1、主办奥运会将给首都经济在新世纪初叶高速增长提供“核动力”
2、主办奥运会将带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使首都经济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理念与首都产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相契合。主办奥运会将加速北京市“退二进三”的步伐。“退二进三”是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必然选择.承办奥运会将使旅游业和文化体育产业成为首都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并同时带动会展业和中介业的高速发展。
3、主办奥运会将在扩大北京地区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承办奥运会将极大提升北京的城市魅力

阅读全文

与奥运会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