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和美国的影响比较
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
可以依靠合理的经济手段和政策把影响降至最低,但是很难,因为有太多的不可预测性。再说,目前中国的通胀问题已经持续了快1年了,还无法解决,因为什么,最先的原因就是成本性通货膨胀所带起来了,而成本为什么高?还不是因为石油价格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一直处于高价位么。那么为什么石油价格会高,就是因为美元贬值所直接影响的,而美元正是因为06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开始后,为了转移自己的压力到全球,所以政府实施弱美元政策,而美元贬值后,除了石油,其他与美元挂钩的大宗商品的交易价格都在上涨,而后推动了成本的提高,引起了通货膨胀。。所以,从这个问题就能看出,中国在全球经济滞缓的前提下,无法独善其身。此外,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国,美国经济不好,势必影响中国的出口业,而美元不断下跌,人民币不断升值,导致了很多中国南部特别是广东江浙一带的制造商倒闭或者减产,特别是中小制造加工商,因为过去都是靠着人民币便宜,才换来的贸易上的竞争力,现在人民币升值,美国进口减少后,这点竞争力荡然无存,所以全都倒闭了。而之后带来的社会问题,比如失业,保险,工资等等,都是美国经济危机的连带后果。。。
美国从次贷危机爆发后,就指明了,要让所有的国家都受到次贷的影响,转移自己的债务危机,所以才实施弱美元政策,中国很难躲过去,而且已经受到影响了。。。
B. 全球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有哪些
全球经济危机到来时,美国总统胡佛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他否认危机的严重性,继续奉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确信自行调节市场和自由放任的政策足以使美国走出危机的泥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胡佛盼望的经济好转形势不仅没有到来,反而危机越来越严重,致使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蔓延。在这种情况下,胡佛政府虽然采取了局部的反危机措施,但收效不大,形势仍然不断恶化。
“100美元可以买下这辆车。在股市上丧失一切,急需现钞。”这是纽约金融危机带来的结果。
经济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触发政治危机。从1931年春起,美国的进步组织多次举行了向各州首府施加压力的饥饿进军。胡佛政府所面临的一次最严重的政治危机,是1932年5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业退伍军人向华盛顿的进军。这次进军最初是由俄勒冈州波德伦市的200名失业退伍军人发起的,在他们横贯大陆游行到华盛顿向国会请愿的进程中,受到了成千上万美国平民的热烈欢迎。到6月,已有2万多名退伍军人涌进了华盛顿。他们要求国会立即偿付退伍军人福利金。
1932年7月28日,胡佛总统下令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及其助手艾森豪威尔指挥骑兵队和坦克队、机枪队、步兵冲散了退伍军人撵出了华盛顿。但是,全国此起彼伏的反饥饿斗争并未因此而平息,相反越演越烈。工农运动此起彼伏,给美国的政局带来极大的冲击。
C. 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颠覆性的!
美国的危机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萧条。
而以价格为主回导的附加价值低的大答量过剩的中国产品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准备过冬”,“有60-70%的中小企业将会死去”,活下去已成为中小企业最大的奢望。
全球经济将会有一次大的洗牌。
希望采纳
D. 美国的经济危机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现在,美国经济危机正在迅速爆发中。美国的房市正在雪崩,金融业航母一艘一艘地在沉没,股市大幅下挫,美国控制的石油等战略物资的期货价格正在快速回落,失业正象瘟疫一样在蔓延。这些都表明美国经济正在遭遇一次严重的大危机。虽然历史上,美国也曾多次发生过经济危机,但是这次危机显然不同于以往历次危机,前美国经济舵手格林斯潘认为这次危机甚至超过了1929年的大危机。它给世界其他各国和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十分明显。
长期以来,中国和美国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发展过程中,在比较优势经济理论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中国居于生产低端、美国居于生产高端的国际分工格局。普通的生活必需品,多由中国生产,而高科技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则由美国生产。这种格局如果是在一个正常的市场贸易秩序下,也没有什么。但是假如增加进另外一些因素,就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些因素就是各国的贸易政策。长期以来,中国鼓励对外贸易,采取了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维持低劳动成本等措施,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大量出口产品的出口价低于其正常的市场价,甚至低于成本价,比如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衬衫1美元一件,以及中国产品到处被控低价倾销就是很好的证明。
这样低价出口无异于白白送给人家东西,其实际是用中国的资源、劳动力来养着别国人,用中国的税收来补贴别国人。由于中美贸易在中国出口中所占比重极大,因此,美国是这一割肉喂鹰式的外贸政策的最大受益者。粗略算一下,中国外汇储备现在实有约1.5万亿美元,就算其中1万亿是和美国贸易所得,由于这1万亿的产品其正常市场价当在三四五倍甚至六七八九十倍以上,以五倍算,这1万亿美元的产品实际价值当为5万亿,就是说,为了积累这1万亿,中国白白送了美国4万亿美元。这4万亿全是中国的税收、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着的。美国有了这4万亿后,原来用于生产这些产值的资本就必然转而之他,不再投资于生产这些产品了。到哪里去了呢?投资或投机了。
投资或投机的去处,主要是房地产。所以这些年美国的房地产异常火爆,带动相关的金融服务业也异常增长。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就是这种格局和发展状况。但是现在变了。一切都变了。变化的起点在于中国以人为本新政的实行。
中国政府迫于国际国内各种压力,在长期的放血式发展后,终于被迫回头解决积累下的虚症了。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了,新劳动合同法出台,社会保障扩大,出口退税大幅减少,出口补贴被逐步取消,环境保护日益增强,资源节约控制不断严厉。这样做的结果是一切产品的成本都上升了。尤其是出口产品的成本直线上升了。结果,出品商不能再继续过去那样低成本的出口了。也就是说,中国不再这样大手笔地几万亿美元送人了,同样,美国也就不再能享受这样免费的大餐了。这样的一个转变,即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急升,在美国会激起什么后果?这数以万亿计的产品主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不大,美国人不能说不要就不要,美国人节衣缩食也没法避免不买。买就得承担上升的成本,就得多付钱。而美国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入是相对固定的。美国人有两条路,一是多发美元,但这必然造成通货膨胀,这一招也试过了,美国人显然不能承受这一后果,目前尚处于有限的放弃中。二是削减开支。美国人必须削减其他方面的开支,来填补这一方面开支的增加。现在主要是这一招。但这会使美国人在其他方面的开支急剧收缩,这必然带来其他消费和投资或投机的减少,从而引发经济危机。因为,这必然导致生产的萎缩。从实际来看,首先削减的,必然是过去普遍高消费的领域。房地产正是美国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普遍高消费的领域,这一领域的投机与投资的异常火爆有目共睹。削减这方面的开支的方式,主要是放弃这方面的开支,这就意味着购房付款的资金链的断裂。这直接导致美国房市的衰退,房地美、房利美的坍塌就是明证。这就是为什么衰退会首先出现在房地产业的原因所在。而这又直接拖累到依靠美国房市投机与投资大发其财的美国金融业,使其财务状况迅速恶化,不断沉没的金融航母就是明证。由于金融航母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又将引起其他领域新一轮的沉船事件发生,直到蔓延到整个经济领域,形成美国的经济危机。
E. 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①金融、货币和信用危机;②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损失倒退;③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急剧下降;④国民收入减少,贫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⑤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美国罗斯福的新政整顿银行业、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恢复工农业生产、保护劳工权利,制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得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有了更加稳定和更加快速的发展。这种完善后的金融体系最终为美国铺好了通往世界顶端的道路。
F. 经济危机对美国造成哪些重大危害
一、经济下滑。从29年中期,美国主要产品的产量开始下降,部分工厂开专工不足,工人失业现象开始增加属,国民收入下降,消费不足,消费指数在经济危机期间逐下降,GDP年年负增长,1929年到1933年的美国GDP分别为:314,285,263,226,222 (亿美元)
二、股市崩溃的波及效应。1929年6月到1933年6月间,美国股市暴跌85%。其中商业银行在其中是受到极大冲击,在股市的崩溃前,银行大部分资产证券资产,流动性不足,而居民在经济不景气之时,急需钱过活,部分小银行开使无法及时应对储户的提现,小银行的危机开始波及到大银行直至整个金融系统,银行面对挤兑只能破产,在此期间关闭的银行达几千家之巨!
三、奇高失业率。在29年到33年GNP下降30%,失业率从4%增长到33%。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由于银行破产,美国百姓一生积蓄变为零,再加上失业,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四、投资不足。净投资是负增长,也就是投资年年下降。不仅如此,还表现为原有投资结束,如工厂关闭,机器闲置,原料堆放在仓库老化,发霉,等等。
G. 美国7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对美国,中国,苏联等)
1.对中国的影响:
70年代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时期,对外还是比较封闭的版,权基本不受影响;
2.对苏联的影响:
苏联当时修正主义盛行,但苏联是计划经济,也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3.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GDP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1974年消费物价上涨11.4%,1975年上涨11%。
70年代的经济危机,起源于石油危机,是产油国为摆脱经济大国的控制,欧佩克集体提高油价所致。
H. 2008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未来经济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三个方面:
一是要密切关注对吸引外资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783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达到744亿美元。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流动性的减少,估计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会产生一些影响。
二是需要关注对出口增长的影响。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也相当高,2007年已经达到37.5%,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明显,这仍将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
三是需要关注对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的影响。投资者进行投资,消费者进行消费,往往都是建立在对未来信心的投资和消费的基础之上,世界金融危机已严重打击了世界经济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我们国家也不例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国家有抵御这一影响的能力,有抵御这一影响的基础和空间,首先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财富和奠定的基础;二是有国内较高的储蓄率,资金来源稳定、丰富、充裕;三是内需潜力较大,扩大内需的空间较为广阔;四是出口结构仍有拓展的余地,广交会就显示出一些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对非洲的有较大的潜力,资源型国家经济增长仍还在加快;五是政策操作空间还比较大,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构政策、产业政策,都有较多的余地。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优势,增强我们克服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在政策上要采取积极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
I. 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对美国有何影响
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包括经济增速大幅度降低甚至部分地区出现经济倒退的现象、失业率飙升,工人大量失业、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与邻国关系紧张等。
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数增多,进而导致社会治安变差,影响社会稳定。在疫情期间,由于美国政府对疫情的不重视,导致疫情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由疫情影响的美国全国大范围的失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贫富差距拉大,穷人福利问题在整个社会爆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疫情影响下美国通过了很多地区保护性法令,反全球化潮流,激起世界其他国家的严重不满。近年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尤其是这次疫情期间,美国政府的不作为导致了疫情的蔓延,相反世界其他国家例如中国在疫情治理方面表现出大国责任担当,然而却受到了美国的指责和诋毁,导致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关系紧张。
J. 1973到1975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973-1975年:二战后世界第二次经济危机 日本应对最得力
经历了60年代的“繁荣”期后,资本主义世界于1973-1975年爆发了一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由中东石油战争爆发所引起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在1973年12月爆发经济危机,又在1975年春或夏走出危机。
这是战后最严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美国也受到很大波及。七十年代开始,由于巨额财政赤字和信用的扩张,加速通货膨胀的飞跃发展,滞胀成为困扰美国经济、政治的最严重的问题。1973年10月,在能源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在危机发生一年之后的1974年12月,美国汽车工业下降幅度高达32%,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比危机前的最高点下跌近一半,1975年第一季度,美国通货膨胀率达到12%,国民生产总值下降达10%以上,失业率达到8.3%,经济形势恶化,直到1976年才缓慢回升。
日本受危机的打击更严重。因为日本的石油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石油价格暴涨后,不但国内需求萎缩,而且国际收支出现困难。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下降了20.6%,超过其他主要工业国。纺织、造船、汽车、钢铁、建筑等主要工业部门生产均大幅下降。1974年,日本企业倒闭数创战后最高记录,达11738 家,倒闭企业的负债总额比1973年高88%。1975年倒闭企业超过1.3万家,刷新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