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镇江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平波

镇江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平波

发布时间:2020-12-17 03:23:31

① 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怎么样

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更多信息和资讯。

② 镇江法院下午上班时间

镇江法院上班时间是周一至周五,上午9点—12点;下午14点—17点。

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坐落于镇江市解放路与健康路交界处,现辖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人民法院和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共7个基层法院和15个基层人民法庭。全市两级法院共有干警1642名,其中在编1012名,编制外630名。

镇江中院现有干警287人,其中在编209人(含纪检监委派驻5人),编制外78人。全市法院现有员额法官346人,其中镇江中院72人。

近年来,镇江全市法院每年收案在10万件左右,其中,2015年85151件,2016年96475件,2017年100730件,2018年109432件。镇江中院每年收案在1.1万到1.2万件之间,其中,2015年11722件,2016年11509件,2017年11910件。2018年11730件。



(2)镇江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平波扩展阅读:

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现有以下内设机构,主要职能分别为:

1、办公室:协助院领导组织、协调、处理司法政务工作;督办院党组会议、院长办公会议决定事项和领导交办事项;负责与市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督办市人大代表建议和市政协委员提案及来信;负责院主要会议、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机关公务接待活动;

负责全市法院图书、资料、档案管理和机要保密工作;归口管理外事工作和涉港澳台工作;指导下级法院的相关业务工作。

2、研究室:负责审判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调查研究,总结审判工作经验,适用法律、政策请示,办理审判委员会会务;制定全市法院综合、规范性审判工作文件、报告、规章制度;负责综合文稿起草工作,信息简报编报工作,组织汇总对法律、法规等草案修改的意见;

组织开展法学研究活动;指导下级人民法院开展法律政策等问题的调研工作;负责《法苑纵横》刊物的编辑、管理工作。保留政治部,管理、协调组织人事处,教育处和老干部处。

3、组织人事处:负责本院机关人员考核、调配、任免人事管理工作;承办全市法院法官等级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法院司法警察警衔评定管理工作;负责承办全市法院系统有关机构编制工作;负责市中院机关人员工资、福利、人事档案等管理工作;

协助市主管部门做好院机关补充人员有关工作;指导、协调下级法院补充人员等工作;协助党委组织部门抓好法院系统领导班子建设和后备干部的管理。

4、教育处:负责全市法院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全市法院评先创优、表彰奖励和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研究制定全市法院各类人员的教育规划、年度培训计划和相关规章制度,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5、老干部处;

6、新闻处:负责日常新闻发布工作;新闻宣传活动选题策划;舆情研判、阅评、引导;媒体联系协调;就新闻宣传业务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新闻宣传工作规章制度建设;自身媒体建设管理和指导;指导、协调基层法院新闻宣传相关工作;开展其他新闻宣传活动。

7、立案一庭:对本院依法受理的各类案件登记、立案;承担诉讼费用收缴等相关工作;承担诉讼服务中心三大项27小项基本职能,为诉讼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的司法服务;设立诉调对接办公室,完成诉调对接工作,来信来访的登记、分流、督办、催办。

8、刑事审判第一庭:依法审理第一审和第二审刑事案件: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案件和抢劫犯罪案件(涉外、涉港澳台、涉侨、涉邪教犯罪案件除外),并监督指导全市法院上述案件的刑事审判工作;

审理上级人民法院指定审理的刑事案件;依法审理未成年人的各类刑事案件;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办理其他有关刑事审判工作事宜。

9、刑事审判第二庭:依法审理经济犯罪、职务犯罪第一审、第二审案件以及第一审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涉外刑事案件;监督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经济犯罪、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办理其他有关经济犯罪案件审判工作事宜。

10、民事审判第一庭:依法审判第一、二审有关婚姻、家庭、人身权利、房产及相关合同等纠纷案件;审判不服基层人民法院制裁决定的复议案件;审理适用特别程序的案件。

11、民事审判第二庭:依法审判第一、二审合同、证券、票据等纠纷案件;审理不服基层人民法院制裁决定的复议案件。

12、民事审判第三庭:依法审判第一、二审知识产权案件、技术合同纠纷案件和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依法审判破产案件、涉外合同纠纷案件;办理其他有关知识产权、破产案件、涉外合同纠纷案件审判工作事宜。

13、民事审判第四庭:指导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审理人民法庭民商事上诉案件。

14、行政审判庭(赔偿委员会办公室):行政审判庭依法审理第一审和第二审行政案件;审理不服基层人民法院制裁决定的复议案件;监督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

赔偿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赔偿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执行赔偿委员会会议决定事项,监督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国家赔偿工作。

15、审判监督庭:审理由省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再审案件;审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有关刑事、民事、行政再审案件;依法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办理其他有关审判监督工作事宜。

16、执行局(内设三个处:综合协调处、执行裁决处、执行实施处):执行本院作为第一审的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和法律规定由本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

依法受理行政机关申请执行的案件;依法按受委托执行和协助执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办理其他有关执行工作事宜。

17、司法鉴定处:为本院和下级法院审判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审核服务。对法官提出的涉案技术问题进行解释或答复,对送审案件中的鉴定文书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核意见等;负责统一办理对外委托鉴定、评估、审计、拍卖等工作,严格对外委托工作程序和制度规范;

负责死刑执行中的技术监督、指导和确认死亡工作;负责司法技术辅助工作调研及技术培训工作;负责监督、指导下级法院的司法技术辅助工作。

18、行政装备处:负责本院机关的固定资产、基本建设、环境秩序的计划、管理工作;承担本院机关办公大楼的修建、维护、美化等保障工作;负责本院机关办公各项经费、办公用品和机关干警物质生活福利改善;

负责本院机关办公自动化管理;管理本院机关车辆使用、调度、维护保养工作;负责指导全市法院财务、装备工作;指导监督诉讼费的收取、使用、管理工作;负责审判法庭的建设。

19、审判管理办公室:围绕司法统计系统、审判质效统一指标体系,开展统计、分析、评估、通报;对审判质效数据填报、指标统计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监督、检查和通报;加强对案件审限的管理、监督和检查,规范各类案件的报结案手续;

开展对本院和全市法院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定期向党委政府报送涉诉矛盾纠纷分析年报;组织开展对本院法官审判业务能力考评;组织开展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工作,对本院的各类案件定期评查,对被发改案件重点评查,对审判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评查;

以审管简报、通报及法院网站为载体,转发全市法院审判管理中的问题、建议、经验做法、审管动态等;

对有关影响审判质量效率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进行收集、梳理、加工、通报、反馈,提出决策建议,制定规范性文件,并对本院和全市法院落实有关审判决策的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和通报;有关审判管理的协调工作;其他应当由审判管理办公室承担的职能。

20、立案二庭(裁判执行庭):负责审理执行异议、执行复议等案件,同事负责申诉案件的复查。

参考资料来源: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机构设置

③ 原镇江市润州区委书记王冬生在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结果内容能告诉我吗

时间一到,自然会公示的

④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镇江新区自1992年建区以来,经过19年的建设,已从初创阶段、完善阶段逐步迈入跨越发展和全面提升的新阶段。目前新区已成为苏南开发区中的后起之秀,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全市投资密集度最高的区域;基本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区,开发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亿元,在全省138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列第4位,在全国116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列第8位;实际利用外资8.3亿美元,在全省138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列第3位,在全国116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列第9位。整体综合竞争力在全国116家国家级开发区排名第39位。截止2010年底,全区已累计实现合同利用外资总额超过120亿美元,到位外资超过60亿美元,引进外资项目599个,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278个。
1.创新载体建设
全区投入13亿元,新增科技创新载体面积58.35万平方米。科技园东园产业集聚区4.8万m2科技产业用房已全面交付使用;双子楼1号研发楼已交付使用;五星级商务酒店已进入营业;2号研发楼进入装修阶段。科技产业集聚区56幢独立研发楼、精英公寓及中心景观区正在加快建设。2.5次产业园、丁卯由由工业园、中小企业园、兴港科技创业园等标准厂房陆续建成。
2.科技人才和机构引进
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9个,引进高层次人才64名,引进科研院所6家。有6人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有14人入选第二批市“331计划”。
3.科技发展指标
2010年,新区全面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新区管委会连续四年荣获镇江市科技进步目标管理先进集体一等奖。江苏省镇江航空材料科技产业园、江苏省镇江光电科技产业园和镇江软件园被认定为首批省科技产业园;镇江科技创新园被认定为首批省十大创新型园区之一;镇江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被认定为首批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镇江兴港
科技创业园和镇江鑫鼎茂科技创业园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9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56.1%,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27.54%。全年实际到位自筹科技投入5.71亿元,同比增长18%;财政投入科技拨款3160万元,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3%。当年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按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认定省创新型企业21家,认定省民营科技企业27家。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1个,认定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市企业技术中心6家。新立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8项、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3项、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5项、市新兴产业科技专项16项,荣获市科技进步奖9项。争取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资金6519万元,同比增长35.2%。专利申请1395件,同比增长17.5%,其中发明专利274件,同比增长40.5%,专利授权805件,同比增长106.4%。实现软件产业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80.5%,实现服务外包合同金额8048.7万美元,同比增长235%。
4.GDP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全区经济工作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政策机遇期,积极对接国家一系列扩内需、惠民生经济刺激措施,实施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推动经济转型战略,整体经济发展态势承接了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势头,2010年运行质态良好,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2万元。全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呈现高开高走,优质高速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4.69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下同),增幅达到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00.75亿元,同比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50.96亿元,同比增长20.9%。经济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达到20%,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2010年我区人均GDP率先在全市突破10万元,达到11.98万元/人,按照年底汇率计算,我区人均GDP已达到18100美元,这标志着我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公认的中等发达地区水平,我区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5.工业经济
2010年,全部工业完成产值890亿元,同比增长33.62%;实现销售805.56亿元,同比增长36.64%;利税总额76.67亿元,同比增长41.59%。其中定报工业完成产值783.8亿元,同比增长33.49%;增加值181.6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销售712.05元,同比增长41.51%;利税总额73.21亿元,同比增长45.13%。2010年我区经济工作承接了去年下半年的良好势头,运行质态良好,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一是总体运行平稳快速。规模以上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加强,定报工业产值、销售、利润增幅均列全市首位。一是做好了工业新增长点培扶工作,今年完成新增规模定报企业33家。二是做好规模企业的培育工作。我区今年销售超亿元企业51家,同比增长18.6%,占规模工业企业的24%。全区销售亿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5%,51家中有46家产销同比增长,其中增幅30%以上就达29家,罗地亚化学、KYB液压、大成新能源等企业均实现倍增。亿元企业是新区工业经济领头羊。
二是运行质量持续提高。2010年全区工业实现利税7 3 . 2 1亿元、利润5 6 . 9 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13%、42.15%,增幅继续保持在全市排名前列。利税增幅高于产值和销售增幅;218家规模企业中有126家利税同比增长,达到总数六成。定报企业亏损企业面为11%,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同比下降了41.46%,环比继续收窄。亏损企业亏损额0.38亿元,同比下降38.71%,降幅继续扩大,企业赢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年新兴产业实现营收367.68亿元,同比增长44.95%,高于全区规模工业销售增幅3.44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产业销售194.62亿元,同比增长33.18%;新能源产业销售14.62亿元,同比增长135.4%。新兴产业增长点不断涌现,大成新能源有限公司及时抓住市场回暖良机,迅速实施技改扩大产能,销售达4.93亿元。同比增长1.55倍,圣睿太阳能生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已获得德国TUV认证,首批产品已打入欧盟市场。
四是重点增长点进展顺利。今年以来我区在建大项目进展顺利。江苏宏达新材料有限公司长江分公司目前总投资6-7亿元,预计2011年6月份可建成投产。一、二期全部达产后可形成年销售50-60亿元。罗地亚(镇江)化学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目前已试生产,达产后新增销售可超过8亿元。三期项目设计产能5000吨/年,预计2011年5月份投产,达产后新增销售4亿元。一、二、三期项目达产后,总销售可超20亿元。新昌源(江苏)有限公司一期第一套装置已投产。第二套装置计划将视第一套运行情况及原料采购形势于2011年实施。达产后可形成销售10亿元,一期两套装置达产后销售可达到20亿元,加上二期项目全部达产后,最终销售将超过50亿元。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一期已开始试生产。二期工程预计2011年6月份投产。目前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预计2011年销售将达到15亿元,2012年销售将超过20亿元。
6.规模企业培育
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有定报工业企业218家(年销售500万元以上),全年新增33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51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百亿元企业2家。定报企业中化工企业36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6家,造纸企业4家。
7.财政
今年以来,新区以“拼抢新苏南,提振精气神”为主题,按照“科技引领、低碳增长、民生优先、环境支撑、效能保障”五大类28项重点工作要求,不断强化财政收入组织工作,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为新区跨越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12月,新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80545万元,完成全年调整预算数47.5亿元的101.17%,新区奋斗目标48亿元的100.11%,比上年增长50.54%;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05005万元,完成全年调整预算数20亿元的102.5%,新区奋斗目标20.5亿元的100%,比上年增
长63.92%。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88.71%。其中:国税部门完成一般预算收入60835万元,比上年增长49.6%;地税部门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01022万元,比上年增长59.44%;财政部门完成43418万元(含契税、耕占税),比上年增长105.06%。
二、收入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一)全年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增幅一直保持全市第一。今年财政收入从1月份开始就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增幅一直保持全市第一。收入增幅从1月份的64.21%一路狂奔到5月份的97.39%,6月份回落到65.15%后,7月至10月份稳定在70%以上,11月份回落至65.16%,12月份最终实现全年增长63.92%,超出全市平均增幅近28个百分点,位列各辖市区首位。全年财政收入一直处于高增长,主要由于今年以来我区抢抓升格国家级开发区的战略机遇,不断加大项目招引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全区经济呈现迅速扩张、爆发式增长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一,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收入结构较优,对全市财政收入贡献增大。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的比重为14.8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一般预算中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88.71%,超过全市平均数8.4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上年提高2.17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三)各税种全面增长,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农业两税对财政收入增长贡献明显。主力税种中,增值税完成3 4 1 9 0万元(2 5 %部分),比上年增长12.52%,增幅偏低,主要由于金东、奇美、联成、泰克西等存量企业增值税有增有减,相互消涨,整体略有增长,而近年来新引进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购置进项税抵扣较多,延缓增值税产出;营业税完成59890万元,增长67.81%,其中建筑安装营业税完成24413万元,增长144.47%,主要得益于今年以来新区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企业所得税完成29872万元(40%部分),增长145.21%,一方面,今年新区整体经济快速增长,企业基本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效益处于较好阶段,另一方面,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企业所得税同比增幅为-43.66%,基数相对较低。其他工商税收中,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资源类税收因税基固定,增长稳定,但土地增值税由于今年土地增值税的预征率提高,表现突出,全年完成11710万元,增长150%。农业两税累计完成20012万元,增长70.11%,其中契税因土地上市量增加、上市价格提高和房产交易量及完证面积增加,全年实现10001万元,同比增长68.94%。
(四)服务业税收增长迅速,对财政收入贡献度加大。三产服务业一般预算收入58459万元,同比增长51.06%,建筑安装业一般预算收入29280万元,同比增长148.83%,工业一般预算收入73934万元,同比增长38.39%。三产服务业和建筑安装业增幅高于工业,占全部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2.8%,比上年同期提高2.45个百分点。
三、镇(街道)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12月,新区镇(街道)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1285万元(上报数),完成年初计划的107.21%,同比增长55.46%。其中:丁岗镇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738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71.64%,同比增长3.89%。大路镇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894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72.33%,同比增长4.87%。姚桥镇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418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70.76%,同比增长2.6%。大港街道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6215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7.63%,同比增长56.06%。丁卯街道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0020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14.07%,同比增长65.4%。
8.服务业
2010年,我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0.96亿元,占GDP比重20%,比2009年提高3.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8亿元,同比增长58.7%;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31亿元,同比增长150.5%。各项指标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今年以来,我们紧盯国家、省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及早谋划、及时沟通,高水准定位、高质量包装,全年共组织区内15家企业,申报争取国家、省、市服务业引导资金,共有8家企业获得456.5万元的扶持资金,争取资金总额创历史新高。港口物流园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已获得省发改委批准。
为进一步发挥区级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作用,我们出台了《镇江新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并组织了第一次申报工作,下达了200万元的引导资金,对包括物流业、商贸业、科技服务业、旅游业等服务业行业的15个项目进行了引导扶持。
9.固定资产投入
2010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1亿元,同比增长61.4%,其中:全社会工业性投入192.2亿元,同比增长44.8%;全社会技改投资84.9亿元,同比增长26.7%。完成规模固定资产投资292.9亿元,同比增长68.9%,其中:完成规模工业投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42.8%;完成新兴产业投入60.1亿元,完成量列全市第一,同比增长70.7%;完成服务业产业投入24.6亿元,同比增长75.3%;完成城建基础设施投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249.9%。
10.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投入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249.9%。
加快路网框架建设,全力推进238省道、瑞山路、港中路南延等总长达99公里的65条道路建设,当年完成新建、改造瑞山路、五峰山路、盛岗路等道路28条,道路总长36公里。全年完成道路建设投入14.8亿元。
加快产业化载体建设,全力推进丁卯科技园产业集聚区、航空产业园、中小企业园、轻纺园等14个园区开工建设95万平米,当年竣工82万平方米。全年完成载体建设投入18.04亿元。
加快安居工程建设,全力推进万顷良田安置房、张许安置房、瑞城花园等总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设工程,当年竣工151万平方米,累计完成安置房建设投入47.51亿元。
加快公建项目建设,实施并完成了大港中学南校区、丁岗中心小学、消防大队等22个,建筑面积47.29万平方米的社会公用设施建设,其中已交付使用16.39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1.6亿元。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各类场平、供电、排水等项目进区“七通一平”要素资源配置,方便进区企业如期建设;完成8条总长约40公里,总投资达2.5亿元的3.5万伏以上高压杆线迁移工作。累计完成投资9.4亿元。
加快推进拆迁工作,全年实际实施拆迁8456户,实施面积197.16万平方米;实际完成拆迁7350户,完成面积170.89万平方米,是2009年拆迁总量的1.7倍,是前四年拆迁量总和的1.02倍。
11.重点工业项目推进
全年在建项目共210个,项目总投资462.1亿元,本年新开工项目72个,总投资225.32亿元,同比增长123.7%,其中:工业项目53个,总投资147.96亿元,同比增长54.9%;服务业项目19个,总投资77.36亿元,同比增长近13倍。全年新竣工产业项目47个,总投资101.6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9.9亿元,同比增长204.6%。其中:工业项目43个,总投资92.9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7.2亿元;服务业项目4个,总投资8.7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7亿元。
12.产业项目招引
外向性经济
2010年,全区新注册外资企业48个,增资转股企业25个,其中: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47个,同比增长34.3%,完成工商注册合同外资10.6亿美元,剔除金东增资项目因素,同比增长20%,其中:新兴产业项目完成合同利用外资3.6亿美元;完成工商注册实际到位外资商务部确认数8.78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到位外资总量继续列全市第一。实现进出口总额3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01%,其中:出口11.33亿美元,同比增长18.12%。到位外资实现重大突破。全区实际到位外资完成量占全市份额的54.4%,比上年比重提升7.1百分点,在全省13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排第3位,同比提升2位。
利用内资
2010年,全区新批内资项目72个,合同利用内资116.1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6个,合同利用内资94.1亿元,同比增长108.2%;实际利用内资93.7亿元,同比增长61.6%。
产业项目引进
2010年,全区累计签约项目78个,总投资405亿元,其中:内资项目39个,总投资180亿元;外资项目39个,总投资34亿美元;全年引进重大产业节点项目18个,其中:外资项目12个,内资项目6个,新兴产业节点项目8个。
13.现代农业
2010年我区完成农业总产值45056万元,同比增长5.46%,完成计划39500万元的114.07%。其中完成农业产值24746万元,同比增长13.98%,完成林业产值563万元,同比下降0.88%,完成牧业产值9585万元,同比下降15.22%,完成渔业产值1751万元,同比增长4.72%,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411万元,同比增长12.6%。
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2010年全区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75万亩,设施农业1.08万亩,高效渔业0.156万亩,其中农业规模经营面积2.54万亩,分别完成下达指标的104.2%、108%、104%和115.5%。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规模基地6个,分别是投资1700万港币新农基智能立体化农业示范园、1300万元的宏润金针菇工厂化种植项目、与中国水务合作计划投资15亿元的中华茶文化博览园项目、兴和梅花鹿养殖场、2500亩留村花卉苗木基地和560亩的三桥中华鲟养殖基地。
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区引进各类农业产业化项目23个,协议利用资金20.3亿元,其中外资项目4个,协议利用外资15893.8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205.97万美元,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的147%;目前香港上市公司新农基投资1200万元建成4500平方米的高科技光伏大棚已投产,投资4个亿的重庆天目湖啤酒项目正加紧生产场房建设,预计2011年下半年建成投产,总投入3080万美元的海清生物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14.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606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工资性收入7027元,同比增长12.3%;家庭经营纯收入2895元,同比增长10.1%;财产性纯收入85元,同比增长11.6%;主要增长点为拆迁的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以及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转移性纯收入599元,同比增长10.2%。
15.节能减排
用电量情况
我区全社会用电量累计为33578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36%;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为31502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82%。今年前8个月,我区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均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用电量月度同比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增幅,与生产形势不断好转、经济形势持续回暖的趋势相一致。从9月份开始,随着节能限电工作的展开,我区工业企业纷纷采取各种各样的节电措施,通过检修、轮修、限产、停产、技术改造等各种手段,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生产用电,严格控制非生产性用电,用电量环比呈现小幅下降的态势,但全年用电量依然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节能降耗
2010年,我区单位GDP综合能耗为1.124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4.5%,超市计划降幅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835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9%,达到市计划要求。组织7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7家重点用能企业完成了能源审计工作,16家企业开展了能源监测工作。原有的7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顺利地通过了年检和重新认定工作,新增1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各企业淘汰落后设备8台/套,完成市计划的200%。
16.全民创业
区全民创业办组织编印创业导航,在新区风采、新区网站开辟了全民创业专栏,成功举办了全民创业网上互动活动、金融单位与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担保对接活动、社区创业现场推进会、全民创业典型事迹报告会等,顺利成立了镇江新区总商会及镇、街道商会,成功创建虹之谷动漫、亚太五金电器、兴港科技、甘露茶园等10个市级创业基地。全年新增私营企业805户,同比增长138.87%,完成区计划的117.69%;新增个体工商户3707户,同比增长265.22%,完成区计划的168.5%;新增民营注册资本59亿元,同比增长618.31%,完成区计划的287.8%。上半年我区私个发展综合得分全市第一,下半年在全市净增私个注册资本超千亿竞赛中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人均净增私个注册资本全市第一,全年私个经济发展质量全市第一。
加强创业载体和基层平台建设,开展全民创业的创业意识、技能、SYB培训,大力扶持创业者,全区创业意识培训6337人,就业再就业培训653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53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957人,城镇失业登记率始终保持在3%以下,开展SYB培训12期,培训541人,开展创业技能培训3期,培训167人,扶持创业2371人,创业带动就业9712人,超额完成全年下达目标任务。

⑤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介绍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位于镇江市东部,是1992年设立的镇江经济开发区和1993年设内立的镇江大港经济容开发区,于1998年6月合并正式成立的。2010年4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丁卯、大港2个街道,丁岗、大路、姚桥3个镇,总面积218.9平方公里,人口30余万。现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镇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镇江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级光电子与通讯原器件产业基地、中国镇江出口加工区、国家级沿江绿色化工产业基地等6个国家级载体品牌。

⑥ j江苏省公务员报名镇江市丹阳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工作科员有多少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还未开始,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js.offcn.com/)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时间供大家参考
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
A类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A)、《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申论》三科;
B类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B)、《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两科;
C类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C)、《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两科

报名、照片上传时间:2月15日09:00~2月21日16:00;
资格初审时间:2月15日09:00~2月22日16:00;
缴费时间:2月15日09:00~2月23日16:00。
成绩查询时间:预计是考后一周左右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js.offcn.com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⑦ 徐州中级人民法院能否受理侵犯外观专利的案子,家具外观相似被起诉

您好,向日葵知识产权为您解答:
是可以的,具体参考以下条例:
最高院于2017年初发布了《关于同意南京市、苏州市、武汉市、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内设专门审判机构并跨区管辖部分知识产权案件的批复》,这4个知识产权法庭为相应中级人民法院的内设机构,分别以相应中院原来的知识产权庭为基础组建,目前都已经挂牌成立,开始运作。
总体原则:特定类型及标的额300万以上的知识产权案件由苏州或南京知识产权法庭管辖,其余的案件由各地中院或基层法院管辖。
苏州中院知识产权法庭管辖范围:
(一)发生在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辖区内的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涉及驰名商标认定及垄断纠纷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二)发生在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辖区内,诉讼标的额为300万元以上的商标、著作权、不正当竞争、技术合同纠纷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南京中院知识产权法庭管辖范围:
(一)发生在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盐城市、淮安市、宿迁市、徐州市、连云港市辖区内的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涉及驰名商标认定及垄断纠纷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二)发生在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盐城市、淮安市、宿迁市、徐州市、连云港市辖区内,诉讼标的额为300万元以上的商标权、著作权、不正当竞争、技术合同纠纷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江苏省各基层法院的管辖范围是:
南京市鼓楼区、玄武区、建邺区、雨花台区、江宁区和南京铁路运输法院(管辖区域为秦淮区、栖霞区、浦口区、溧水区、高淳区),
苏州市吴江区、常熟市、太仓市、张家港市、昆山市、虎丘区、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
无锡市江阴市、宜兴市、滨湖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受理除上述(一)类案件及涉外、涉港澳台纠纷案件以外的、诉讼标的额不满人民币200万元的第一审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其中,南京铁路运输法院江北新区知识产权法庭管辖浦口区、六合区上述知识产权案件。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还受理无锡市崇安区、北塘区、惠山区范围内的,诉讼标的额在人民币10万元以下的第一审商标权民事纠纷案件(涉外、涉港澳台商标权案件除外)。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还受理无锡市锡山区、南长区范围内的,诉讼标的额在人民币10万元以下的第一审商标权民事纠纷案件(涉外、涉港澳台商标权案件除外)。
常州市天宁区、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进区、钟楼区人民法院,
南通市海安县、启东市、如皋市、通州区人民法院,
镇江经济开发区、丹阳市人民法院,
扬州市广陵区、高邮市、仪征市人民法院,
盐城市亭湖区、大丰市人民法院,
泰州市靖江市人民法院
受理除上述(一)类案件及涉外、涉港澳台纠纷案件以外的,诉讼标的额为不满人民币100万元的第一审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另外,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也是具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管辖辖区内除上述(一)类案件之外的一般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
除上述南京、苏州知识产权法庭,各地基层法院管辖的案件外,均由各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⑧ 镇江市经济人民法院刑事厅厅长是谁

既然是经济怎么还可能有刑事?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⑨ 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怎么样

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更多信息和资讯。

阅读全文

与镇江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平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