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家庄经济开发区在哪里 有几个
你应该是问的是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叫良村开发区,就一个,在藁城。 还有一个叫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分东区和西区,东区就是东二环天山海世界这一块,西区在红旗大街那一块
❷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怎么样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更多信息和资讯。
❸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制沿革
1992年建区之来初,称良村经济技术开自发区,辖3个行政村。 1992年7月14日,良村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火炬园区。 1995年8月,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5年新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包含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规划面积,辖7个行政村。 2013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
❹ 石家庄经济开发区企业名录
晕,太多了,大哥你在这问不合适吧
天山,卓达……
最好去看石家庄企业黄页
❺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个地方吗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叫良村开发区,就一个,在藁城。 还有一个叫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分东区和西区
❻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后还发展吗地方怎么样良村属于石家庄吗还是藁城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良村开发区,属藁城辖区,以后一定会发展,近年也得到一定发展,主要是一些化工企业,药厂,和以前市区大型厂企,现在有一个内陆港,不知以后怎么样,地方个人认为在石家庄来说一般,发展不是想象中的好。
❼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历史
1991年3月6日,国务院国发[1991]012号文件批准包括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内的26个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区面积为18平方公里。1995年1月,国家科委下发国科发字[1995]032号文件,同意将位于主城区东部京深高速公路东侧的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入高新区,形成“一区两园”格局。2004年11月,省编委批准了《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方案》,明确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一区三园”管理,东区为基本区,系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西区为科技创业园区;良村园区为医药化工园区,设立石家庄高新区良村园区管理处(加挂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牌子),受藁城市和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重领导,以藁城市为主。2005年,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3亿元,财政收入10012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突破100亿元、10亿元大关。2009年10月,市委市政府决定,自11月1日起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托管宋营镇、郄马镇,托管后东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2010年,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960亿元,总收入1252亿元,利税总额128亿元,出口创汇6.5亿美元。截至2010年底,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共有各类企业2000余家,其中工业企业650家,外商投资企业72家,高新技术企业98家。初步形成了生物与现代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设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全区共建成4个国家级、13个省级和3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申请专利3370件,其中发明专利870项。
❽ 石家庄有哪些开发区和产业区
http://ditu.google.cn/maps?client=aff-os-maxthon&oe=utf-8&hl=zh-CN&q=%E7%9F%B3%E5%AE%B6%E5%BA%84%E7%94%B5%E5%AD%90%E5%9C%B0%E5%9B%BE&um=1&ie=UTF-8&split=0&gl=cn&ei=yGK8SfHhDom9kAWTjtWNCA&sa=X&oi=geocode_result&resnum=1&ct=title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1992年正式启动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一区三园”的总体格局。其中东区5.8平方公里,为高新区的基本区,区内辖一乡、九个自然村、10万余人。其发展定位是以建设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同时以金融、商贸、居住及文体等配套设施为支撑的石家庄市的新城区;西区8.2平方公里,其发展定位是以中小科技企业和孵化器建设为主的高科技创业园区;良村园区4平方公里,其发展定位是以医药化工、石化产业为主的科技工业园区。三个园区统一政策、统一规划、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截止去年底,进区企业已达1470余家,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50家,外商投资企业115家。2002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90.3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5.2亿元,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实现利税13.8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79亿元,分别是建区初期的86倍、65倍、52倍、53倍、343倍。实际利用外资2275万美元,出口创汇1.1亿美元,截止去年底,全区技工贸总收入千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13家。全区工业总产值占市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建区初期的1.4%增长到13.2%,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比例由建区初期的12%增加到75%。
随着一大批项目进区建设,支柱特色产业初步形成。建区以来,共引进和实施各类项目1170多个,这些项目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项目及产品571项,其中国家级111项,省级114项。列入国家计委产业化示范工程的项目13项,被列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项目17项,全区项目建设总投资200多亿元,累计利用外资达6.57亿美元。一些国际知名公司,如日本的富士通、日商岩井株式会社、NEG公司、日绵公司;美国的休斯公司、哈里斯公司、孟山都公司;德国的赫斯特公司;英国的汇丰银行;意大利的萨普拉斯公司等均在区内建立了企业。初步形成了以通信电子和化工医药及中医药为支柱的产业特色。2002年,通信电子类和化工医药及中医药类的技工贸总收入分别占全区技工贸总收入的38%和30%。与此同时,相继建立了河北软件园、海外学子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以国家级的创业服务中心为龙头,在区内外建立了6个孵化基地,累计孵化企业293家,毕业企业52家,在孵企业173家,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搭起了桥梁。
高新区良好的环境,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区内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到去年底,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已达1100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75%,技工贸总收入和实现利税已占全区总量的58%和55%。一些较大型的民营企业成长迅速,以岭药业、科迪药业、实力克液晶、博深工具、先河科技、河北华为、豪威导电玻璃、天山集团、一山集团等企业已有一定规模和和影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 民营科技企业992家,已成为全区科技创新的骨干企业群。到去年底,全区民营企业累计有9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178个项目被列为省、市各类科技计划,9个项目列入国家计委产业化示范工程,得到国家拨款8400万元。在专利方面,累计申报1350项,被授予850项,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2001年,该区有3家企业被评为“全省民营科技十强企业”,有2位企业家被评为“全省十佳民营科技实业家”。
建区以来,高新区始终坚持环境优先,环境建设有了较大进展。在硬环境方面, 三个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亿元,起步区达到“七通一平”。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和电厂随着项目的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能够保证进区项目建设生产的需要。在软环境方面,国家、省、市所赋予的各项政策和经济管理权限基本落实到位。1996年,石家庄市人大通过、省人大批准的《石家庄高新区管理条例》,为高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几年来,《条例》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为高新区的建设发展和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0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各项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组织动员全市方方面面支持高新区的建设发展。各级领导、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为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今年以来,高新区结合全市环境建设年活动,以简化审批程序,降低政策门槛为内容,进一步优化软环境。
总之,经过十年多的建设,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科技与经济最具活力的结合点,向传统产业扩散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对外开放的主阵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环境优美创新能力强的新城区。随着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实施,其辐射、带动、试验田和窗口功能将进一步增强,必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❾ 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分东、西两区,东区位于市区东部,西区位于市区西南部。两区对外交通便利,距石家庄火车站均不足半小时车程,铁路客货运均十分便利。园区内道路布局为整齐的方格网状,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十分便捷。高新区主次干道与石家庄市区主次干道相连接,使高新区内路网规划与城区路网协调一致,既相对完整,与城区密切联系,又有方便的对外交通。
经过10多年的发展,高新区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石家庄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区合并后,高新区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1995~2009年间各经济指标都有大幅度提高。按可比口径,2009年工业总产值达733.89亿元,同比增长13.1%;总收入达935.3亿元,同比增长13.8%;净利润达39.62亿元,同比增长11.5%;实际上缴税费总额53.58亿元,同比增长59.7%。
河北藁城经济开发区位于藁城市良村,于1992年7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命名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以及河北省8个重点开发区之一,也是国家向外重点推荐、石家庄市重点建设的5大基地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开发区内各项设备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日趋优越,已经成为海内外有志之士理想的投资沃土和施展才能的发展平台。自立区以来,开发区一直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势头,特别是近几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税收收入、出口创汇等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到2008年年底,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已达155.83亿元,开发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达138.31亿元。
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鹿泉开发区”)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与鹿泉市结合部,紧邻石环公路。东距石家庄火车站7千米,西距鹿泉火车站4千米,东北距石家庄民航机场20千米。
鹿泉经济开发区坚持以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二、三产业相配套,目前已形成了以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区、医药化工业、轻工食品业4大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3所、54所,珠江啤酒集团、希望集团、鸿锐集团、天津顶津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科研单位陆续入驻开发区。到2008年年底,区内已有企业110余家,累计投资额达58亿元,全区生产总值20.87亿元,工业销售收入64.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5亿元。
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区位于辛集市区中西部,西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65千米,北距京津均为250千米,距天津港、黄骅港分别200多千米。石德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连接京珠、京沪高速公路、石太高速公路和京沪、京九、津沪3条铁路干线,距石家庄机场70千米,对外交通便利。
自成立以来,开发区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从2006~2008年,各指标都有所提高,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企业发展迅猛,年销售收入过2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1亿~2亿元的企业22家,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173家,产品在覆盖国内60%以上大中城市的同时,还出口到俄、日、韩、欧美、中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仅在俄罗斯的直销企业就达到了330家,年出口创汇4.64亿美元。
表8.3 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表
表8.4 开发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构成情况表
分析表8.3,表8.4可得出,开发区土地利用具有如下特点:
各开发区评价范围内,地势平坦,除极少部分不可建设用地外(主要是河流、沟渠、坑塘),都可用于项目建设。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占绝对优势。
从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内部看,工矿仓储用地是各开发区用地需求的主体,可见各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符合其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园区建设基本按照规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