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浅谈城市广场与绍兴城区经济发展

浅谈城市广场与绍兴城区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15 12:18:40

⑴ 绍兴市城市广场对面有一房间要租掉!隔楼独立卫生间、厨房客厅共用、家电其全普通装修、500付三压一

广州城市广场
次T Y PL氮杂广州
王之峰旺枝f英方浩放号

摘要:几种典型的广州城市广场的建设,例如,广州分析
广场建设的成功和失败,必须指出的是,在城市复杂的电源建设的方
避免盲目追求形式和组成,并在此基础三维形态注
意大利多级规模的控制,必须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同时有
域和前瞻性。
关键词:城市广场,开放空间;复合材料;自底向上,从顶部
在城市中轴线;
现在,进入城市的整体改造和新区规划
城市广场,已逐渐成为广州城市空间的重要情况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城市广场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城市功能
可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型购物广场,公共交通
广州城市广场,开始形成网络枢纽和地铁综合楼
网络系统,旧的和新城市中轴线,并由此确立,并在建设和改革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广州的建设和发展,开放的空间会
1。交通基础广场 - 海珠广场
海珠广场,建于1953年,坐落在老城区中轴线
与滨江景观的交汇点,它必须作为海珠桥被炸毁重建,解决方案
把军队进入城市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角色,其附近的泰国
康路,高第街,一德路等传统商业街区。
海珠广场的东部和西部地区,总平面看起来如心
形的城市功能,是一个交通绿化广场,位于城市中轴线。
从线桥头地带的组织调控十字路口的交通,盘旋岛
植棕榈至40米,红棉树的直径,整个广场是丰富
亚热带的特点,因此广场也有一个强大的娱乐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周边的交通,海珠广
现场两部分,加强隔离的感觉,形成孤岛,地铁
7号线在此交汇线的规划和建设,广场已经成为了很多人。
流动分布,原有的格局已经适应了新的城市功能
需求。决定海珠广场西广场改造将结合地铁
上层建筑位于半下沉广场,从广场两件事情海珠桥通过
侧海珠桥分裂的情况会发生变化,当游客从下沉
广场免费通过海珠桥下。该设计还保留了广场“心”形
外形岛盘旋,解放军雕塑,同时在半下沉广场
侧壁位于珠海忠诚“主题雕塑;联合地铁建设
圆的半下沉广场的中心,作为地面的半球形的玻璃穹顶
铁负荷端口盖,旁边的圆形水幕,隐喻“珠江城
城市景观。
2。人文的广场 - 人民公园广场
坐落在越秀山至海珠广场,广州人民公园广场
传统的中轴线上,是城市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城市
城市的市政管理中心,商业,交通运输等多??个功能区结合,
城市文化内涵的休闲中心之一。人民公园广场解放
在法国留学,被称为“中央公园(Central Park),”杨希枞设计工程师从一般的平面
查看它带到意大利的图案风格的园林布局,一个正方形的对称形式,
一位西方古典风格的公园。但被丢弃的西方绿化
模式种的“私人”,是充满了浓郁的岭南特色
参天大树。有大量的人在树林,公园的生态环境
文景观空间,清初雕刻的白色大理石狮子和1926年
音乐馆,陆续建成后,额外的盆景园,儿童游乐场,王
旧凉亭,露天音乐茶座,展览建筑,以及各种主题雕塑。
人民公园原是一个有围墙的公园,后来的墙壁推倒
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客厅”,广场的模式。
如今,地铁一号线在此交汇线,其中
也成为了一个地方的大量的流量分配,因此,广场还兼有调节
公众的步行交通的功能,是在人民公园广场继续向南
扩展形成人民公园南广场面积000平方米,建
地下商业设施和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空间,
层将被连接到已建成的公共区域之前都会公园站
通过复杂的城市综合功能。
3,政治基于图像的广场 - 东站广场
东站绿化广场位于广州市天河新城市中轴线,北激励
汽车火车东站,南?中信广场,东,西两侧的森林和
路,林和西路,周围环绕着地铁一号线和第三线覆盖
区远离4.7公顷,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形象工程
组件。中心绿地,喷泉广场,广场两侧绿树成荫的走廊
景观广场,绿色广场中央的草绿色为主题,
平安面积为2.6公顷,铺种马尼拉草,红草,金露
花,美人蕉厂,并建造一个草坪点缀图案,大面积的?草
平与周围的高层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广场北
使用海拔高达8M许多交叉与火车东站瀑布和喷泉
观塘广场自然,柔和的过渡,从高台上的水溢出,顺玻璃
墙泻入池中,不断变化的彩色灯光瀑布图5日元,
颜色。瀑布双方一个9米的高的雕塑站,将主要放在上面
大型雕塑,题为“爱的流花之城”。最高的瀑布前面的广场外
68 -
市民齐聚一堂,享受瀑布,瀑布的最佳点以上的大型亲
卧式单位。广场东,西方各组两个行人隧道下穿林
钟琳何夕,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广州市城市建设的一些经验和建议
1城市广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基本要素
广场是城市蔓延的节点(节点)。市广
场宏观生态的山,水系统,公园,城市绿地
路构成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该系统体现的是微
公共步行道,标志,绿树成荫,休息,种植,水景,铺装,凉爽
亭,垃圾桶,喝泉水,雕塑。城市广场作为公共
性的开放活动空间,基本功能是提供一个地方,
市民开展各种休闲,运动,娱乐,和集会活动
这个广场应该有良好的交通可达性和各种可用的组
这些措施反映了最大规模的公众。换句话说,城市广场的本质
是一种社会活动,实物形态的城市开放空间重新
到组合物中的一部分。虽然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和设计
城市公园或城市广场,和其他形式的选择,但与城市
园区逐步打破封闭到开放式公园,广场和公园
在两个边界之间的区别模糊罐合二
,定义的城市广场外延是否扩大,这给了人们
成员带来了新的问题。
城市广场,功能复杂的三维形态趋势
自古以来,城市广场的功能已经具有多样性
特性。但是,现代城市广场必须合理地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
共同解决交通问题和环境问题,从近几年的广州市广场建设。
条件,多元化的现代城市广场的功能越来越呈现
综合趋势,并紧密结合,与其他系统在城市广场
外部形式往往是三维的,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的平台
广场和行人的流动和分配。强调指出,具有重要的现实
的意义,建设立体交通系统,广州地铁等综合店
开放,广场建设基本上是一个城市的开放空间相结合
为了轴和地铁网络进行,往往接近地铁站
除了连接商业步行街,商场,地铁站入口和出口
城市公共广场外的地面上,把城市的许多街区的土地
在街道或街对面的隧道连接在一起,形成包括地下步行系统
大型城市综合体,城市广场带来最大的保留
障,广场上已经不再是一个绿色的岛屿。作为一个大的城市宽
当然,它的条纹元素,周边交通,地铁,轻轨,公共汽车可以
车站,出租车站和停车场,城市广场地铁
入口,地下商业空间的室内中庭,商场过渡空
间以及电梯,自动扶梯和残疾人设施,打开
所以,人流量的最简单的方式实现全天候,高环境质量
,三维,可转移,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最大的
方便快捷。城市广场和地下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到对方。
还体现在:广场的地下商业中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
地上,地下,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共同发展的经济,提高土地空
之间的实用价值,这是大型城市广场的方向发展。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的规模和组合
广场的建设,必须是双方从城市规模和人性化的
面控制,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关系,这是它作为
城市设计节点,并在公共场所基本公共服务
特性。宏城市规模,是处理众多
野外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广场的位置,形状,
小,一直到周围环境相关的因素,如控制,
在地区城市设计,城市空间秩序,是一个重
王建国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书中指出:“在文艺复兴时期,根据城市广场空间
有秩序的追求和崇尚的感觉,已成为建设者和城市设计
一个意识的分工和实践力量。 “到现在为止,一个大所提供的数
会计师仍然坚持这样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设计中所包含
相应的轴,这种分析广场,城市广场空间
广州不同时期的旧的和新的城市空间轴线上的节点,
按照凯文·林奇的城市节点城市景观的城市形象
其中的五行城市形象。出现的城市广场,轴
成为客观存在的,形象的城市空间变得更加激烈,城市
纹理变得更加张驰Word和物欲横流的城市中轴线,也是城市
市有关的各种活动空间矢量。
广场与周围围在一起规模的建设规模是密切相关的
处,建设规模直接决定了广场的适当的城市规模,欧洲
洲小镇的街道和广场前的教会和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广场上,
体现了规模不同的感觉,广场城市规模的合理与否直接
影响用户的心理感受,在广场上悠闲的心境
适当的城市规模,反之亦然挤紧张或空
冷漠的感觉。
广场外除了体现城市关系的,应当充分体现了对
需要小心的是人文学科的规模处理。由于滥交
城市公共空间,广场,为市民提供开放式交流的好
条件,成为步行者的天堂。设计时应从人的生理,心理
从开始的实际使用的空间的需求??和行为特征,
反映人的护理。用户 - 的因素,包括动态和静态2。
方面的问题。足够的治疗“静态”,广场铺装硬的
人类的活动,广场长椅,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贩卖
商品和服务亭广场小品,绿,对象
“人”为中心,始终体现的服务宗旨,随处可见字符
骨料人体的规模。步行系统为代价的“动作”,我们必须加强
设计。在广场上的人们,在直接接触外部环境和
经验,这个城市是最微妙的人的经验,直接和有效的
法律,人性化,感官和心理需求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
在公共场所之间的运动所造成的简单
社会互动,是社会最基本的形式相互接触。
广州火车东站为一个正方形的城市中轴线广场,
城市规模的控制是相当不错的,但在广场内部图案的草
过多的皮肤区域,像一个单一的空间视觉的城市规划和拉远
城镇居民和距离的平方,所以城市广场的亲和力下
删除。级的IT也被考虑,但还不够,不能满足
密集的住宅休闲,娱乐,聚会交流的需要。真正的绿化率,
绿化树种,也有一些低矮的树木大多只是沿
街稍大的遮荫树,不是很多人被困
雨,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难得看到几个人在广场上。虽然
然艺术的树木和植物组成,但不切实际的。然后,有
广场草坪的名字是“行人不得进入”的牌子
人们望而却步。因此,城市广场的绿色草坪要注意不
只是一个旁观者,但也有实用,能满足人在上面
“坐”,“谎言”,需要为此,草应该注意选择一些原
生活变得坚固,更低的维护成本,只有这样的人,和城市广场前
不脱离它。
应反映区域,文化广场建设
城市广场,无论规模大小,应该首先弄清楚它的功能,确实
由于它的主题。广场建设越来越多的地理电流
发展,文化的发展趋势。应结合当地的历史背景和城市读
地方特色的深刻理解基本功能,精致的本质的想法
观念,体现了个性的方形。
人民公园广场,广场体现了浓郁的地域
和文化。在北方,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广场上,应强调日
根据炎热的南方气候,夏长,太阳辐射强,广场
强调阴凉处,要注意选择树种,草种,北部可选
可选的冬季落叶乔木,广州市广场更应该注意选择
高大茂密的树木提供了更多的人喜欢阴凉处
人民公园广场上的“大树广场的效果。还是可以的
,反映肥沃的南方植物红棉树。郁郁葱葱的绿色可
为了改善的图像的环境的完整性。雕塑的文化氛围
帮助改善广场空间可识别性,增强功能可帮助识别
广场主题性能和接受,也有助于人们从城市广场
城市的部分区分开来。并充分吸收城市的历史积淀和
岭南文化的营养成分,融入设计理念。
广场的设计??应体现前瞻性
城市广场设计提的前瞻性概念,探索等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坐落在城市的广场
数,以反映新的探索。一个城市广场建成之前,只有
反映在图纸上,或称之为数字化或虚拟的美学设计
,只有当它完成,再加上用户的真实元素,才能真正
这个城市正在成为一个场景。场景是一个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和物质环境
的产品,这样的广场在设计之初就必须是多复杂,以避免进入
进入广场设计上的一些误解,一些误解,在上面点
还将谈到,这里不再赘述。成形方法,着重谈一下广场
表面的研究,我认为设计的方应该是两个层面
探索“顶向下”和“自底向上”。
广场广场的设计??,使“自上而下”的更全面,功能
安排将更加合理,通常是一个法定的规划和设计的准
它的实施,主要反映了该组织的社会功能的多元素和结
配置要求,多表现为理性的秩序感的格局。
“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设计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积累
思考,城市广场形成的一种形式,只是在开始阶段
模糊的开放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形成
树发挥主导因素,在周围空间城镇居民生活在这
自动重复和加强协调与环境的关系,现场
的形成是自由和连续性,通常更不规则。
在今天的施工高峰期,许多现代广场从设计到建造
由于时间很短,因此,“自顶向下”的设计,
不会自发形成,勾勒出从计算机和规划师的手中,而在程序
缺货,往往过多强调上的组合物,从而使生成的两维平面的广场
的感觉,以形成图案化。
当我们比较在人民公园广场东站广场
他们注意到这种现象,并期待在生成过程前:
广场的设计??,经典几何图案设计(“顶部
在“阶段) - 有机形态布局和大型树木的生长,形成公共
(“自下而上”) - 历史与人文精最喜欢的公园,公共
降水的神(“自下而上”的) - 拆除的墙壁形成敞开
场空间(“自上而下”相) - 地铁建设带来了复合
立体化发展,增加了南广场地下商业空间和
社会停车库(“自上而下”相)。
我们期待在火车东站广场,庞大的设计一块方形草,
只有成为一个平面背景的灌木和开花植物,可向周围
人类活动空间不大,这是一个典型的“自上而下”的设置
计数的场景生成,它并不怎么成功,更喜欢城市
一个更大的卡。如果我们希望将草
在树林里,地面和公众可以进去了,有没有践踏在草地上的Q
标题,然后到空旷的草原原布什的花卉图案,它更是
什么样的影响呢?由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形和背景
关系,在这里,我们将森林变成背景下,的草成为一个图形,
我想,喜欢从周围的高层建筑现状东站可觉得自己像
几何的组合物,从地面行人的角度来看的,但它是另一种
感觉就像是在郊区的公园。这一幕将被公开。
最喜爱的活动,将居住在此的人文气息也开始阴谋
厌倦了。
70 -
因此,它是可见的广场,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党
法其实并不矛盾的两个成型方法可以融合阶段
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我相信,两者的结合是,生态
前瞻性和人文科学,方形的设计是为了满足整体设计
第一,控制的基础上,加强有机树林植物,所以
人们可以进入。如纽约的中央公园(Central Park),它具有
品质的影响。其次,必须将人的尺度因子考虑,全
需要有足够的公众休闲。
展望未来珠江新城广场,
规划珠江新城广场,中央广场,包括珠江新城宋
海心沙市民广场,剧院,博物馆前的广场上,他们将携手合作框架
进入广州,下一个最有趣的城市开放空间。不过,我相信
珠江新城的长轴,过分强调“自上而下”的
设计将少线的“有机性”的趋势应该是
“自下而上”的调整,心理适当的模糊轴的集成
的感觉。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我认为值得
参考纽约的中央公园(Central Park),它是在中央商务区,高楼
封闭的建筑,但它是开放的绿色生态空间。珠江新城
置地广场也较多,如博物馆,歌剧院和库
等。方形表面设计或机械的一个大草坪,卡托
植被的情况下,对整个建筑的珠江新城的背景下
成为IWC万国表与博览会。珠江新城目前的格局已定,
的权利,通过这里的地铁一号线,五号线,中环广场,
在拐角处的设计,各方面也应考虑上述建议
提到的问题,希望这个广场与珠江新城的一个
翡翠绿带,更像是一个城市公园,森林氧吧,
为人们喜爱。
(作者单位: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中国科技大学,广州市调控
划设计研究院的调查,接收时间:2006.1))
71 -

⑵ 绍兴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展示———绍兴市
绍兴模式———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优势□绍兴市人民政府
2008年02月27日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绍兴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过自我积累和滚动发展,依托体制先发优势,不仅迅速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且已成为绍兴市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截至2006年底,全市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183330户、私营企业35239家,个体私营企业总注册资本(金)6710802万元,从业人员767313人,全年实现总产值39866319万元;集体(联营、股份合作制)企业9261家。民营企业在全市企业总数中所占比重达到95%以上,上缴税金占到85%以上,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0%以上。

绍兴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绍兴市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党的十五大确立了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以后,绍兴市提出放心、放手、放开、放胆“四放”要求和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的“四不限”原则,这些方针政策的出台,使绍兴民营经济迅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地位作用明显增强,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最具活动力的增长点,并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机制上的活力优势
绍兴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绍兴模式”,即“乡镇基础、民营机制、市场经济”。“绍兴模式”是对“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兼容并蓄,“温州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个体为主、私营机制、市场经济”;“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乡镇基础、集体机制、外向经济”。而“绍兴模式”既具有苏南民营经济的区域集约性优势,又兼容了温州民营经济高度灵活的市场机制优势,从而形成了这样一种复合型发展模式。正是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为绍兴民营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并越来越迸发出迷人的魅力。
行业的群体优势
绍兴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以纺织、服装等轻工行业为代表的制造业。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中制造业所占比重达到98.4%,其中,大纺织业(织造、化纤、服装)、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设备制造业三大行业总产值占全部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6.6%、7.5%、14.4%,三大行业所占比重共计68.5%。产业的集聚发展,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规模效应和产业优势,从而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使绍兴多种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不少行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较大的影响力。
骨干企业的带动优势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绍兴民营企业中已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规模大、实力强、行业领先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成为绍兴民营企业中的“排头兵”,引领着绍兴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工业企业中有6家民营企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其中超80亿元的2家;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绍兴市占了44家;2006年度浙江省百强民营企业排序中,绍兴市占了30席。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29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其中民营企业占了25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4件,其中民营企业占了48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1只,其中民营企业占了54只。
产业上的集聚优势
绍兴市把培育发展区域块状经济作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着力点,逐步形成了“一乡一业”或“几乡一品”的产业集群,民营企业依托块状经济而成长,块状经济因民营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绍兴县年产纺织面料20多亿米,可以绕地球50多圈;嵊州市年产领带3亿条,产量已占国内的80%、世界的33%,被誉为世界领带之都;“袜业之乡”———诸暨大唐镇“万台织机响,天下一双袜”,年产袜子90亿双,全球人均一双还多;诸暨市的珍珠、五金,上虞市的伞业,新昌的医药都在国际、国内市场均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2006年,全市38个特色块状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2982.9亿元、销售收入2875.7亿元、利税275.6亿元、出口交货值521.9亿元、技改投入164.3亿元。其中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有7个:绍兴县的织造印染块状经济749.1亿元,化纤块状经济156.5亿元;诸暨市的五金制造业块状经济330.1亿元,袜业块状经济240.1亿元,织造业块状经济222.1亿元,铝塑管材块状经济162.5亿元;嵊州市领带块状经济115.5亿元。块状经济已成为绍兴打造成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阵地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体力量。
专业市场的依托优势
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和迅速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造就了绍兴黄酒、化纤纺织、染料、化学药品、塑料薄膜、机电产品及一些日用消费品等比较明显的产业优势,而且呈现工业、商业互动发展的态势,各具特色、工贸结合的专业化产业区和市场互为依托。全市各类市场发展到379个,全年市场商品成交额超千亿元。如绍兴的轻纺民营企业依托的中国轻纺城年实现成交额301亿元。目前绍兴6个县(市、区)中具有特色产业的块状经济,相应形成了122个专业市场,极大部分的产品销售依托相应的专业市场,基地和市场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如绍兴轻纺、嵊州领带、诸暨袜业和店口五金、上虞精细化工和伞业等闻名遐迩的“基地+市场”区域特色。
地域上的人文优势
千百年来,绍兴形成了独特的区域传统文化,特别是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卧薪尝胆”精神激励和影响着绍兴人民,绍兴民营企业家秉承这一精神,形成了精明、理性、内敛、务实、不事张扬、稳扎稳打的风格,这是推动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基因。正是这种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胆剑精神”,与绍兴人精明务实的性格与大气开放的气度的有机结合,续写着新时期的“胆剑篇”。绍兴人民特别是绍兴的民营企业家发扬“坚忍不拔、奋发图强、崇尚科学、务实创新”的绍兴精神,不断创新创业创大业、谋事干事干大事,是绍兴民营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内在基因。

⑶ 绍兴城市广场是属于哪个区

是绍兴市的 城市广场 属于越城区

⑷ 绍兴城市广场到鲁迅故居要多久啊

选“星岛风情”吧,环境不错,就在市区,旁边是肯德基和KTV ,对面是必胜客,回走路也可以到鲁迅答故里,10分钟吧,还可以坐三轮车,房价140左右。因为在市区,晚上还可以出来玩。如果嫌贵,就在旁边找找小旅店,环境也还好。

⑸ 绍兴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绍兴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旅游资源丰富,主要分为几类:
名人故居及历史文化类内:悠久的历史和容文化积淀造就绍兴名人众多,其中最有名的可以说是鲁迅故里、秋瑾故居、周恩来祖居、蔡元培故居、王羲之(书圣故里)等。越国遗迹如府山等,历史遗迹,如宋六陵、贯穿于南部山区的各古道等。
山水文化类:以佛教文化为主体的香炉峰,诸暨五泄,浙东唐诗线的新昌天姥山等,
建筑文化:绍兴古桥众多,以八字桥最为著名,而且未被过度商业化,可以真正感受一下小桥流水人家。以台门斗建筑系统的绍兴古建筑及古村落,有些古村落已存在2000多年之久。
民俗和饮食文化,在安昌古镇可以体验下老底子绍兴人腊月的欢乐,在那边甚至还可以看到穿对襟衣服的老年人,很原生态。鲁镇那边可以较全面体验绍兴传统风俗的地方。绍兴饮食喜欢用酱油,注重鱼鲜的烹饪,尊重食材本身的味道;另外,酱/腌食物也是一大特色,油炸臭豆腐、鱼干酱肉都可以尝试一下;以及黄酒,味道醇厚,入口甘甜。
最佳旅游季节在3-5月,9-11月

⑹ 绍兴城市广场为什么建在市中心

城市象征呗

⑺ 关于绍兴经济

光看政府颁布的一些数据的话可以发现绍兴的人均收入很高,其实不然,回抬高绍兴人均收入的是非答市区的一些有钱人,如柯桥的“布老板”。如果只是绍兴市区普通的企事业单位职工的话没有什么职称和职位的话收入是比较少的,一般在两千元左右,低的1000都不会到。贫富差距太大。另外绍兴的物价水平与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来比相对较高。

龙头产业的话是酿酒业,旅游业和纺织贸易出口,绍兴柯桥是亚洲最大的纺织品市场所在地

消费观的话在我看来不高,至少普通市民不高,但有不少奢侈品专卖店如劳力士。消费观念从夜生活质量也看得出,绍兴基本上10点以后店就基本上都打样了

最繁华的是解放路中段,辐射开去包括胜利路,人民路,中兴路和鲁迅路等,这一块是所谓的市区

房价的话市区在一万以上,从环城路到三环线这块在7000到10000之间,我家就在这块偏三环的地方,在7500左右。袍江开发区的房子应该嘴便宜,其次是城南的。柯桥房价近几年猛涨,和市区的持平了

绍兴人的乡土观念比较强,习惯居住在本地,但一些人会在杭州或萧山买房。绍兴的有钱人都比较低调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用

⑻ 介绍一下绍兴

绍兴县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县之一, 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县、资源小县,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强县和第一纺织大县。柯桥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轻纺产品总销售额占全国的1/3。 在2004年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中,绍兴县占有20席。 经济以轻纺为主,所有制结构以民营为主,工业销售的85%来自民营企业,具有浓厚的浙江色彩。如果说昆山是打工经济,顺德是老板经济,绍兴县就是民营经济。绍兴县的发展需要在外资上下工夫。

绍兴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邻杭州,下辖4个街道、15个镇,人口71万县域面积1130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柯桥。 绍兴县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域。从秦汉(公元前221年)到明清(公元1911年),绍兴一直是中国南方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代名人荟萃,代有人杰。素有“江南明珠”、“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士之乡”之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浙江省首批命名的小康县之一。1991年起,均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多次名列前10位。1988年起,连续三届名列全国财政收入“十大财政县”行列。2002年,再次跻身全国经济十强县。绍兴县还是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绍兴县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县之一,柯桥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轻纺产品总销售额占全国的1/3。名列全国10大专业批发市场第2位。依托中国轻纺城建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是绍兴县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全县涌现出一批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 美、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新城镇。
200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宏观调控持续、国际贸易磨擦加剧、要素制约严重等新情况,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保强争优、统筹发展”工作主题,扎实开展“五个年”①活动,攻坚越坎,负重奋进,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 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6.5:64.5:29.0调整为 : : 。人均生产总值 元,比上年增长 %。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简称百强县)排名由上年的第十位晋升为第九位。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结构升级取得较大突破,三产比重明显提高,体制创新不断深化,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素制约突出,部分企业赢利能力下降明显,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影响社会稳定因素仍然不少,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仍需进一步协调。

二、农 业

全县完成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6.51万亩,总产量16.3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0.3%,粮经面积比由上年的53:47调整为55:45。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0.07万亩,比上年下降3.2%。其中:蔬菜播种面积20.10万亩,比上年下降5.0%;花卉播种面积4.47万亩,比上年下降3.9%。
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林特基地不断巩固扩大,全年新发展林特基地1.22万亩,现有国家级、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22.95万亩,茶叶产量9223吨。农庄经济蓬勃发展,全县已建和在建的休闲农庄37家,其中已建成20家。牧、渔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全县有效控制了禽流感冲击,全年生猪饲养量56.25万头,比上年增长3.2%,肉类总产量3.29万吨,比上年增长6.9%,家禽饲养量603.38万羽,比上年减少11.0%,淡水产品产量2.44万吨,比上年增长4.2%。
科技兴农进一步深入。大豆蛋白纤维等一批高科技新品种、新技术进入规模化生产,全县新增省级农业科技企业4家。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启动推广,创新一批生态农业模式,“稻鸭生态共育标准”成为我县首只省级地方标准,新增国家绿色食品4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0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12只。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33.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家。
外向型农业持续发展。全年新建外拓基地10.50万亩,累计达到84.80万亩,拥有外建加工企业18家,其中2家被当地认定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外设市场及农产品直销点205个,境外贸易公司7家, 境外农贸市场1家。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清水河道”建设全面展开,全年完成水利总投入2.65亿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3.95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4.54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67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03.48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363.25亿元,利润总额52.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5%、23.8%、0.6%,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60.5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127.02亿元,利润总额40.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9%、23.7%、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布及丝织品35.92亿米,比上年增长14.4%;印染布113.51亿米,比上年增长17.3%;化学纤维127.77万吨,比上年增长20.2%。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纺织业升级势头良好,印染后整理技术加速推广应用。规模以上非纺与大纺织业比重由上年的22.4:77.6调整为28.7:71.3。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循环经济深入推进,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7.1%。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数综合得分196.34分,万元产值电耗497.53千瓦时/万元,比上年下降4.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3.1%。
规模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99家,比上年增加121家,其中产品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193家,比上年增加28家,其中超10亿元及以上的企业22家,超20亿元的企业5家,超60亿元的企业1家。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县上市企业累计达到8家,企业管理创新在全县面上不断推广。
建筑业发展迅速。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6.40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实现利润9.54亿元,比上年增长37.5%,税金总额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43.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25万平方米。年末拥有特级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1家,一级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10家,二级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18家。2005年,共创建省级及以上优质工程36项,其中“鲁班奖”(含参建)3项、“国优工程”2项、“钢结构金奖”8项、“白玉兰奖”5项、“钱江杯奖”10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投资总量继续增加。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工业性投资12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城市建设及非工业投资55.44亿元。
投资结构明显优化。非纺与大纺织业的比重由上年的38.2:61.8调整为60.9:39.1,其中大纺织业完成投资46.90亿元,比上年下降29.1%,非纺行业完成投资73.18亿元,比上年增长78.9%。
投资强度不断提高。全县土地投资强度达到149万元/亩,比上年提高20.6%。
房地产投资保持稳定。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88亿元,比上年增长0.3%,开发面积328.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9%,新开工面积109.9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5.4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3.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8%。2005年,房地产企业新增二级资质企业1家。

⑼ 绍兴城市广场的介绍

绍兴市城市广场东起解放路,南沿光明路,西沿环山路,北至胜利西路。其环山河自宝内珠桥起穿越南北容,将广场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广场实行一次规划,分二期建设。全场占地面积11.8万平方米。其中广场(一期)面积5.96万平方米,自1999年5月25日开工至1999年9月25日竣工。广场二期工程于2000年5月开工,2001年5月20日竣工。

⑽ 绍兴市中心在哪里

绍兴市中来心最繁华源的地方: 解放北路一带(城市广场)商业街在解放路,中心路,胜利路

(10)浅谈城市广场与绍兴城区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 ,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

2017年,绍兴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网络 绍兴)

阅读全文

与浅谈城市广场与绍兴城区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