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宁夏经济发展优劣势

宁夏经济发展优劣势

发布时间:2020-12-15 10:11:14

⑴ 高中政治 宁夏经济发展成就取得有哪些政治意义

可以看到全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宁夏经济繁荣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祖国的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制度,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宁夏60年的发展历史昭示了这一铁的真理。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宁夏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就不可能有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也没有宁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不可能有宁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宁夏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宁夏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要战胜当前经济危机和未来前进道路的各种艰难险阻,必须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万众一心,同心同德,推进宁夏小康社会的实现,才能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生态文明、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美好目标。
(二)坚持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宁夏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开创宁夏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基本保证。宁夏经济社会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结合宁夏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的。宁夏地处祖国西北内陆,既有与全国相同的共性,又在自然、经济、文化、历史、民族、宗教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有自身的区情特点。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宁夏党委和政府在坚持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前提下,认真贯彻落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立足于宁夏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层次这个最大的实际,制定符合宁夏实际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政策措施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能源、农业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化工、原材料等产业,加大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的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增长。
(三)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突破各种发展的障碍和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60年发展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禁锢人们思想观念的陈规陋习,就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凡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就难以有大发展;凡是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就难以有所突破。改革开放初期,固原和贺兰两县首先进行了土地承包到组的改革,两县的农业经济就出现了活力和生机,率先在全区实现了粮食增产丰收。新世纪以来,宁夏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在许多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根据全区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率先在全国实行水权转换改革,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推进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针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推进药品“三统一”改革,理顺了药品供货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医药销售领域的不正之风,药品价格明显降低,看病贵的问题有所缓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大胆推进代建制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招投标工作,有效杜绝了“三超现象”,提高了投资效率。针对南部山区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的现实,经过探索提出了“以奖代罚”的工作思路,实施了“少生快富”工程,使南部山区人口逐步得到控制,这一经验得到了国家计生委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面对近年来农民土地经营规模小、收益降低问题,平罗、永宁等县农民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自发地创立了“土地信用合作社”,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推行土地流转,加快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进程,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这些创新和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对于行业乃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更加坚定改革开放信心,继续深化综合配套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狠抓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建设中的“两高一资”问题尚未解决,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还在拉大,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经济社会建设的经验启示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指人与自然、资源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二者不可偏废,尤其社会的和谐,才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坚持五个统筹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把握发展规律,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夯实发展基础、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才能为经济社会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才能保证经济繁荣,社会事业发展;反之,社会动乱,民族分裂,必然导致经济衰败,社会事业倒退,民不聊生。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大局,是顺利推进宁夏经济社会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证。自治区成立以来,历届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和帮助,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扎实苦干,共同描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画卷。昔日贫穷落后的宁夏已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可喜局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团结,有效地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是我们今天乃至未来必须长期坚持的可贵经验。
(六)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革命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各族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利益,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60年来,宁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各族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从而增强了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不忘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好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就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火热的积极性和巨大的创造力,投身到经济社会事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为改革发展铺平道路、凝聚力量。如果背离人民意愿,置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就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也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甚至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因此,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与各族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以权谋私的各种腐败现象,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各族群众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真正把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

⑵ 宁夏经济如何走出困境──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发展

一、基本面:数据频现积极信号

外部需求疲软、人口红利减少、落后产能淘汰……这些无一不是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来源。但是,如果仅仅以此来定义中国经济,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透露,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平稳、就业形势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温和、贸易顺差保持较大规模。具体看,今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与一季度基本持平;货物贸易顺差达13319亿元,为去年同期的3倍。

在主要指标呈现回暖迹象的同时,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成为亮点。数据显示,1—5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3%,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其中,高耗能行业投资占比下降,而服务业投资占比继续提升。与此同时,民间投资增长、PMI连续4个月小幅扩张、部分传统行业盈利出现回升等也都是不容忽视的积极信号。

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杨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今年以来实际的表现其实要好于年初各界的预期。“这样的表现,一方面源于中国经济自身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韧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及稳增长政策。”

二、政策面:求新谋变屡出实招

韧性不小,潜力巨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在这些略显严肃的政策公文中,不难找出“众创”、“大数据”、“跨境电商”等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关键词”。这正是6月中旬以来国务院各项求新谋变行动的缩影。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在评价国务院推动“互联网+”的新政时认为,11个具体计划行动中涉及诸如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实际上是把“互联网+”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了一起,这就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些着眼于新经济的政策,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缓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也基于对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方向的把握做出了长期规划,从而为我们挖掘经济潜力、释放深层活力奠定了基础。”

⑶ 宁夏作为首批内陆经济特区,发展面临的状况是什么

宁夏最大的优势是回族自治区,伊斯兰人民比较多,而这给宁夏和中东地区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优势,宁夏的阿语人才也很多......

⑷ 宁夏的经济概况

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实现生产总值2565.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9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64.96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077.12亿元,增长7.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39420元,增长8.6%。
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12年的8.5:49.5:42.0调整为2013年的8.7:49.3:42.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由2012年的4.5%、61.8%和33.7%转变为2013年的3.8%、66.6%和29.6%。
2014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2750亿元,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9.8亿元,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1亿元,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3.2亿元,增长10.3%。城镇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3285元和841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4.0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 宁夏2013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产值269.00亿元,增长4.3%;林业产值9.84亿元,增长0.7%;畜牧业产值120.01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13.22亿元,增长17.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93亿元,增长9.6%。
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1202.40万亩,比上年减少3.2%;粮食总产量373.40万吨,减少0.4%,实现连续十年丰收。油料播种面积125.79万亩,减少5.1%。蔬菜播种面积173.04万亩,增长3.4%。
2013年末全区育苗面积52.70万亩,比上年增长24.1%。
2013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801.98万千瓦,机耕、机播和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338.66万亩、1068.05万亩和805.65万亩。 50年来,宁夏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石化、机械、冶金、建材、医药等为主体,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能源工业已具备一定基础。有大中型煤矿4座,年生产能力1800万吨,宁夏人均拥有煤炭产量2.6吨,居中国第3位。有大中型发电厂5座,装机容量223万千瓦,人均占有发电量居中国第2位。
电解铝、铁合金、碳素制品、碳化硅、电石、金属镁、水泥等产品的生产已初具规模。青铜峡铝厂年产电解铝10.6万吨。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生产的钽、铌、铍制品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是中国的高科技产品。
2013年宁夏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4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0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118.80亿元,增长15.2%;重工业增加值788.43亿元,增长12.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0.2%,集体企业增长21.1%,股份制企业增长12.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3%,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2%,私营企业增长21.6%。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14个工业部门中除烟草外,其他都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冶金工业增长51.3%,纺织工业增长24.1%,建材工业增长19.3%,医药工业增长14.5%,石油石化工业增长14.3%,五大部门工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288.5亿元。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5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在统计的147种工业产品中,有83种保持增长,占比为56.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7%。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7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39.11亿元,比上年增长29.5%。
2013年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56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4.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23.74万元/人,同比减少1.37万元/人。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65.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9%;房屋竣工面积1927.79万平方米,增长26.2%。 2013年宁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0.49亿元,增长1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02亿元,增长12.0%。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521.51亿元,增长12.8%;餐饮收入额89.00亿元,增长10.2%。
宁夏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1.0%,日用品类增长9.9%,中西药品类增长31.5%,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33.0%,金银珠宝类增长33.2%,化妆品类增长17.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54.7%,汽车类增长5.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8%。
2013年宁夏全区一般贸易出口额24.97亿美元,增长53.7%,加工贸易实现出口额697万美元,下降56.9%。机电产品出口6.07亿美元,增长1.4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8亿美元,下降1.2%。羊绒衫出口增长39.4%,钽铌铍及制品出口下降9.6%,机床及铸件出口增长8.7%,羊绒纱线出口增长78.9%。

⑸ 如何实现宁夏经济的科学发展 论述

中央作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不断进行新思考,以科学发展观为助推器,抓住新机遇,实现经济社会新的跨越。
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需要崭新理念。如何培育崭新的、科学的发展理念,首先就成为我们要冷静思考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本身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加之宁夏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因此仅有政府、企业的理念更新远远不够,必须全民动员,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培育新的发展理念,一是学习国内乃至世界最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尤其重点对政府主管部门管理者、企业经营决策人员等集中进行培训;二是加大宣传教育,除四大媒体外,还可运用其他有声或文字载体进行,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使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在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指导下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引导作用和监管力度,让企业研制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和阶段性计划,在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共同参与下合力推动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勇于大胆“借力”。“借力”就是合作,不论当前开发现状,还是今后发展态势,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要学会“借力”。鉴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中东部地区有先进的发展经验,因而推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要从两方面 “借力”,一是借理论知识,二是借实践经验。“借力”的主体是政府和企业,政府是发展经济的责任主体,借到力就能正确编制经济发展规划,就能正确引导、规范经济社会发展;企业是经济的实践主体,借到力就能正确设计经济发展项目,正确制订阶段性计划。学会“借力”、善于“借力”,从而快速、健康推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重。宁夏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要依托创新理论和不断更新的先进技术支撑。长期以来许多学者、专家总是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而忽视了理论的研究,这是一个误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理论和技术并重,我区知识资本存量低,缺技术,同样缺理论。因而,要实现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在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上同样需要创新精神的指导,尤其是改变以往二者孰轻孰重的思维定势,加大投入,通过改善科研条件,不断创新机制,吸纳人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理论的科研攻关,突破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瓶颈。
有效推进科学试点。试点工作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宁夏的经济方面的发展已确定了矿产资源、煤炭、建材等重点发展领域。鉴于目前宁夏经济发展处于“三高一低”的发展态势,又缺少相关理论的正确指导,缺乏技术支撑和法规、政策的保障,所以宁夏经济尤其要做好企业试点,通过试点,确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资源循环利用的法律、政策,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微观基础。
要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如若稳定就为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具体要全力抓好关乎民生的各项安全生产等工作,进一步强化这些民生工程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切实解决影响民生工程的各类突出问题,着力从根本上消除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和专项整治,坚决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做好民生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宁夏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⑹ 银川市是靠什么来带动经济发展

以农业和农产抄品为主,但是工业和金融业也比较发达。

银川市的永宁、贺兰是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县。2012年全市农业实现增加值51.06亿元,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水果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枣、枸杞等;
畜牧养殖业有猪、牛、羊、家禽和獭兔、肉鸽、火鸡、蚕等特种动物;水产品主要有鱼、虾、蟹等,是西北最大的商品鱼基地。银川市依托煤炭、电力和农产品等资
源优势,形成了以化工、机电、食品、建材、生物制药为主导的工业体系。2012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624.91亿元,主要工业产品有汽油、柴油、化肥、
合成洗涤剂、轮胎、原煤、中成药、西药、机床、轴承、变压器、起重设备、铁合金、乳制品、酒类、味精、水泥、平板玻璃、机制纸等100多种。银川市商业贸
易繁荣活跃,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464.86亿元,拥有新华百货、物美、万达百货、麦德龙、世纪金花、BHG、华润万家、北京华联、国芳百盛等一批较为有名的大中型零售企业。此外,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宁夏银行、石嘴山银行、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回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银川市设有分行。

⑺ 银川经济怎么样

银川的经济嘛,先不提与其他地方想比较如何。就说银川经济的特点吧。银川的经济回增长答主要有以下几个点,工业,这是最大的一部分,目前有一些新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制药、纺织工业、计算机与软件等,这些都是贡献比较大的,工业集中区有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那里集中了国内大批先进的有实力的能源化工企业。机械制造也是传统银川的增长点,小巨人,长城铸造,共享铸造等都是国内外有名的。灵武的羊绒也是国内有名的。
再说说农业吧,灵武的羊绒、猪肉、大枣,这都是国内最出名的,对经济贡献也比较大,其他的常规农业呢就一般了,不多说。
银川的区域经济,也很有特点。银川是西北环境最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所以吸引了一部分地区企业进驻,据统计,银川的总部基地建设是西北首屈一指的,有了这些企业总部进驻,对当地带动经济是很有帮助的。目前银川的一些很有特色的展会、论坛也很有吸引力,中阿论坛,西北最大的车展,还有很多区域的经贸论坛,都为银川的经济增长贡献力量了

⑻ 宁夏区域经济中不可理解的问题或事实

根据国家的有关资料统计,宁夏最近几年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
问题:宁夏地区矿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广阔,但荒漠化严重;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但生态环境恶劣,宁夏既有煤炭、农业、旅游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又明显受到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的制约;宁夏既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又存在着资金存量小、对外开放程度低的制约;宁夏既有宁东和河套灌区等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又面临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繁重任务;宁夏既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又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
优势:夏每万人中所拥有的技术人才似乎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宁夏每万人中拥有的大学生人数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宁夏科研在某些方面是领先全国的,比如中卫沙坡头防沙养护林的科研成果,据我所知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球也是领先的。在世界各国广泛注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当今世界,宁夏应当在防沙治沙方面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承揽防沙养护工程。再比如,宁夏的水稻种植科研水平据我所知也是出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宁夏的回族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在宁夏的回族中有着许多经商能手,比如当年的同心县似乎就成为一个某些特需商品的集散地。这些应当都可以算作宁夏的优势。

⑼ 为什么宁夏这个地方经济发展并不发达,可以说是落后,但消费水平却那么高呢

其实银川地方经济发展并不落后。
最近银川又申请了全国最适宜居住城市。。

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

(1)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落后的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用版先进的、健权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文化产业本身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与宁夏经济发展优劣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