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迪拜经济发展模式或历史等的著作中英都行
迪拜国际进出口贸易网
http://www.uaetrade.com/
谷歌图书搜索(我搜了一下,没看到专门写迪拜经济的,只有涉及的……)
http://books.google.cn/books?q=%E8%BF%AA%E6%8B%9C%E7%BB%8F%E6%B5%8E
网络图书搜索,全是关于迪拜的书。自己挑吧
http://book..com/s?tn=book&ct=2097152&si=book..com&cl=3&wd=%B5%CF%B0%DD
2. 迪拜的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吗
迪拜危机只能说明迪拜的模式有弱点,即:不应过分发展房地产经纪,而应关注实体经济的发展。
它不适合整个中东国家借鉴,因为迪拜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游览胜地。
3. 迪拜模式的投资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余寒未散,富甲一方的阿联酋迪拜又患上了“感冒”。眼下,有关迪拜最大版企业实体迪拜世界公司重权组并迟付债务的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一些人担心迪拜世界公司会沦为又一个雷曼兄弟公司,引爆新一轮全球信贷危机,继而出现又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但事实上,迪拜债务风波的“溢出”效应不会太大。一是迪拜世界公司欠债近600亿美元,这一敞口与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相比并不高,迪拜世界公司的运营状况与雷曼不可同日而语;二是迪拜世界公司并不是赖账不还,而是要求延期偿还;三是阿联酋政府出于信誉考虑不会坐视不管,且具备足够的资质和偿付能力。
目前全球各银行在迪拜世界公司债务表上的“风险头寸”只有120亿美元,迪拜的所有债务规模也仅800亿美元。这一风波主要影响到与迪拜有业务往来的欧洲金融业,但仍属“可控型危机”。风波引起全球股市骤然下挫,大宗商品、石油及黄金等价格暴跌,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遁迹,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甚明朗,投资者信心不足。换言之,迪拜债务风波打击了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会拖累世界经济回暖。
4. 迪拜 发展模式
迪拜的发展模式,是迪拜人为生存而战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建立在自由贸易、自由市场、自由天空和免税的原则基础上的发展模式,加上迪拜商人从事国际贸易烂熟于心的经验、迪拜的全民合作等,这就是迪拜位居海湾贸易中心地位的真正原因。
零关税与迪拜奇迹
这个几乎没有自然资源和制造能力的地方,却能够汇聚全世界的产品。迪拜用的汽车方向盘在左侧,但迪拜却是世界右盘汽车二手车的最大市场。迪拜在沙漠地区,雨水稀少,大多数土地不经特殊处理便不可耕种,但迪拜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市场。这些情况只有一个解释:这里是世界商品的集散地。
从一个人烟稀少的村落发展成为全球商贸的枢纽,这个神奇的旅程,离不开迪拜梦想的炼金术师——阿勒马克图姆(Al Maktoum)家族。
迪拜和中国的许多城市,有着某种奇怪的相似性。人们都知道深圳那副著名的邓小平画像,以及上面的大字“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在迪拜的许多大道旁,也有类似的领导人画像。这位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的领袖,正是迪拜现任酋长谢赫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我们此行采访的许多人,从英国经济学家到迪拜本地企业家,从中国外交官到一般公司职员,莫不对酋长本人心生钦佩。他的许多格言,都被人们随口引用。
穆罕默德酋长的著作《我的梦想》(My vision)全面介绍了迪拜的发展历程和竞争策略。在书中他提出,“我们实施的梦想,是希望增强国际竞争力,这包括拥有连接东西方的战略位置,拥有质量先进且高效低耗的基础设施,官僚主义降到最低,实现自由经济政策和零关税。”
零关税和零所得税,是迪拜经商环境的一个特殊亮点。穆罕默德在书中称,迪拜无公司利润税,无所得税,无资本收益税,货币兑换无限制;无任何贸易壁垒;进口税低至5%,并有多项例外。在自由区为投资者提供额外优惠,如在阿里山区、迪拜网络城、迪拜新闻城、迪拜国际机场等地都允许外资独资经营,资本和利润可以自由汇出境外,免除关税等。
“简单说,就是没有税务局。这里应该是世界上经济最自由的地区或者是国家之一。连香港代表团的一位先生都跟我说,迪拜似乎比香港还自由。”中国驻迪拜总领事高有桢向我们感叹。其实,不仅在当代,甚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接近于零的税负都是匪夷所思的。在许多国家,税制已经发展得如此复杂,如果没有专业会计的帮助,企业甚至无法搞懂那些繁琐的税收规定。
不过,消除贸易门槛,却是迪拜在过去一个世纪中脱颖而出的利器。早在100多年前,迪拜就提出过 “零关税”政策。1902年,当时的酋长马克图姆•本•哈沙尔谢赫,就发布了取消进口商品关税的决定。于是,来自印度的货物大量涌向迪拜,这里很快就变成海湾地区最重要的转口贸易中心,货物从这里再出口到周边国家。紧接着大批海湾巨商都搬迁到迪拜。
二战之后,海湾地区发现了石油,这是阿拉伯世界的一个戏剧性事件。迪拜也试图在自己领土上开采出石油,但最终收获甚少。于是,迪拜不得不重新集中精力经营自己熟悉的贸易,确切的说,是转口贸易。商家从许多国家免税进口货物,再免税出口。转口贸易中最主要的商品是金器,这里逐渐成为世界上黄金转口贸易中心,而且是一批世界著名银行和公司推销贵重金属的首选城市。
成为海湾地区和世界的贸易中心,一直是迪拜政府的核心策略。在穆罕默德的父亲拉希德(Sheik Rashid bin Saeed Al Maktoum)酋长及其儿子们的带领下,迪拜一直坚定不移地把自己建成海运和空运的交通枢纽。
迪拜政府于1959年修建了现代化的国际机场,疏通了一直是该国经济命脉的迪拜湾的航运。1970年代初,当英国撤离海湾地区后,以阿布扎比(Abu Dhabi)和迪拜为首的7个酋长国组成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拥有着丰厚的石油储备,而迪拜拥有的却是企业家精神。
即使1980年代伊朗和伊拉克就在不远处打仗,迪拜还是建起了巨大的自由港口。数以千万加仑计的淡化海水浇灌出终年常绿的高尔夫球场,到1990年代,迪拜修建了帆船酒店等地标性建筑。在成为海运和空运中心的同时,迪拜也开始投资新技术,用互联网城和媒体城等项目,把迪拜变成了信息传播中心。从1995到2000年短短5年时间,迪拜的人口增长了25%,现在已增至160万人,其中80%是外国人,他们分散在各个行业,从仆人到企业高管。2007年,阿联酋的全部正式居民只有86.4万,而外国工人则有360万。
穆罕默德认为,迪拜的发展模式,是迪拜人为生存而战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建立在自由贸易、自由市场、自由天空和免税的原则基础上的发展模式,加上迪拜商人从事国际贸易烂熟于心的经验、迪拜的全民合作等,这就是迪拜位居海湾贸易中心地位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