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跨江大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跨江大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14 12:07:53

1. 重庆市长江大桥复线桥建成时期

内容提要:
今年是重庆直辖的第十个年头。10年前,两千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把直辖这包“催化剂”交到了重庆人手中,那三千多万巴渝儿女为之激荡。 10年后,回顾昨天,我不由的想到,是什么强有力地改变着这个城市?是谁在抒写着这个城市的历史?直辖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作为直辖市的大学生,该怎样为直辖市增光添彩?本文将从重庆的简史、十年来的回顾、未来的展望以及作者的愿景等几方面为读者讲述重庆在过去十年的成就。

关键词:重庆;直辖十年;发展;三峡;

一、重庆的历史沿革
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远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的生息繁衍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已有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别居住着夷、 濮、苴、奴、宾、共、(rang)、(dan)等八个民族。正是这些最早的重庆居民,创造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文明。约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已形成强大的奴隶制部族联盟,统称"巴"。
下图简单介绍了重庆的历史变迁
辛亥革命后,1921年设重庆商埠督办;1929年设市;1935年5月5日,国民党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直辖市。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西迁重庆,于1937年11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1940年再定重庆为"陪都"。
二、新兴的直辖市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通过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赋予她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龙头作用、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带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40万下岗职工、103万移民、300万贫困人口。这是重庆发展道路上必须翻越的三座大山。横向比较,更让重庆人清醒:上海、北京、天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比重庆高5倍、3倍、2.9倍;重庆在直辖市中只有“三个之最”——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穷。摆在重庆人面前的,是三大任务——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完成三峡工程百万移民工作、搞好城市带农村的试验;是四大难题——移民、脱贫、老工业基地改造、环境污染,这其中的每一件对于巴渝儿女都是机遇也是挑战。
而就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1998年的重庆已经让人感受到这个直辖市的年轻与活跃:三峡工程一期水位移民任务圆满完成;11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经济在结构调整中日渐活跃;城市建设更是异彩纷呈——桥多了、路宽了、街亮了,一座座都市广场尽显现代气息……就是这些让人振奋的成就仿佛是在述说着重庆的未来,让我们看到这个新兴直辖市充满生机的未来。
三、天堑变通途——十年交通发展
重庆,是一座山城,山在城中,城在山中;重庆,是一座江城,城建水旁,水穿城过。因为城市依山而建,道路弯多、坡陡、面窄,所以也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著称于世。而这时,水运在经济落后,技术落后时给重庆带来的是交通的便利。一代诗仙李白曾描写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就是说明当时水运的便捷。随着城市的发展,那宽阔的长江嘉陵江成为了阻挠重庆发展的绊脚石。1997年的时候,连接主城九区的大桥也只有4坐。交通,一时成为了制约重庆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改变重庆的交通面貌,重庆人一直在努力。2006年9月25日,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正式通车。复线桥通车后,原有的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与该复线桥均采取单向行驶,缓解了当地的交通压力。据悉,目前重庆主城跨江大桥已达十四座,其中长江上六座、嘉陵江上八座。目前四座大桥在建,预计到2020年,重庆主城还将有十三座跨江大桥建成投入使用。因为我们重庆的地理条件很特殊,在修建桥梁当中成就了一些世界之最,其中黄花园嘉陵江大桥连续钢构长度世界第一;巫山长江公路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桥;正在建设的菜园坝长江大桥是世界上公路和轨道交通两用拱桥中跨度最大的……随着建桥工艺的提升、桥梁数量的增加,重庆的“桥梁之最”还将不断涌现。 重庆市因桥梁而发展,因桥梁而生动。白天,车水马龙从桥上经过,为城市传输着活力与精彩。入夜,一座座大桥上流光溢彩的光带和波光粼粼的江水组成一幅幅光彩夺目的图画,更为山城夜色增添了一派壮丽。如今的重庆人,把自己的城市称为“桥都”。
重庆直辖,给重庆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重庆人民建设热情高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重庆市委市府的领导下,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使重庆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重庆人,感受最深的是交通的巨大变化,环城高速,成渝高速,渝万高速,渝黔高速,渝合高速.相继建成通车,向全国,向全世界打开了重庆的大门.目前重庆仅长江、嘉陵江上已建、在建的大桥已超过30座。 桥梁专家称,重庆桥梁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桥梁的建成,高速路的建成,使八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区成为现实.轻轨较新线的建成通车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使人民切切实实的感觉到交通便利带来的方便。
四、突破山脊的阻碍——十年城市建设
1997年12月27日,解放碑步行街开街。当时,人山人海。重庆直辖前,解放碑所在的位置就是一个转盘。经过近10年的发展,解放碑已拥有3.6万平方米步行街。而未来的解放碑步行街还将继续“长大”。最终的面积,可能是6万平方米左右。解放碑的发展,是大重庆的一个缩影。
国务院在《关于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这样写到:重庆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应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按照直辖市的建设要求,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完善城市功能,把重庆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学和教育事业发达、社会文明、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 山城”、“江城”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数据显示,1994年重庆市主城建成区面积159平方公里,人均建成区面积65平方米,2000年主城建成区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均建成区面积70平方米,2010年主城建成区面积240平方公里,人均建成区面积75平方米,2020年主城建成区面积300平方公里,人均建成面积81平方米;外围组团2000年总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2010年总建成区面积89平方公里,人均建成区面积75平方米,2020年总建成区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均建成面积83平方米。其中,根据市域城镇及其区域形态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市域规划为四个较大的区域形态:市域中心城市及其城镇密集区、万州城镇群、涪陵城镇群和黔江城镇群。以特大城市重庆都市圈为中心城市的城镇密集区,包括永川、江津、合川、长寿、荣昌、五座中等城市,大足、铜梁、綦江等十几座小城市以及200多座小城镇所组成;以万州城区为中心城市,包括开县、梁平、忠县、云阳等十多座小城市和200多座建制镇所组成的城镇群;以涪陵城区为中心城市,包括南川、武隆、垫江、丰都等几座中小城市及90多座建制镇所组成的城镇群;以黔江县城为中心城市,包括石柱、彭水、酉阳和秀山等几座小城市和80多座建制镇所组成的城镇群。而主城的用地结构分为三片区,十二组团。嘉陵江以北为北部片区,包括大石坝、观音桥、唐家沱三个组团;长江以东为南部片区,包括弹子石、南坪、李家沱三个组团;嘉陵江以南、长江以西为西部片区,包括渝中、大杨石、大渡口、中梁山、沙坪坝、双碑六个组团。十二个组团继续保持"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组团与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相分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使每个组团内的工作、生活用地大体做到就地平衡,十二组团共同组成城市空间布局的有机整体。
一个功能分区合理、特色突出的重庆正在西部崛起。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因地制宜,市政府将以满足人民生活、生产、建设需求为目标,建立一个统分结合、点面结合、城镇结合,社会化、现代化的大都市。
五、腾飞的翅膀——十年经济发展概述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国防科研生产基地,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在全国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重庆有39个,资产存量大,配套加工能力强,工业在重庆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重庆直辖以来工业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施“七个一批”工程实现整体扭亏。从1996年起,重庆工业沦入连续4年的亏损之中。情况最严重的是1997年,全市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超过60%,亏损额高达23亿元。直辖之后,重庆工业两眼向外围绕市场,两手向内围绕提升竞争力,持之以恒实施了两大系统战役,从结构到理念实施大调整,大转变,终于奋力攀出谷底,走向新生。为此,市委、市政府针对重庆工业的实际,实施了重庆直辖后的第一大战役——“七个一批”:兼并破产淘汰一批、债转股搞活一批、技术改造提高一批、加强内部管理转化一批、军民品分线解脱一批、中小企业改制脱困一批、扶优扶强壮大一批。
第二阶段:实施“三大基础”工程优化产业结构。自2000年全市工业整体扭亏为盈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七个一批”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三大基础”工程,加大老工业的调整改造力度,对症下药,一厂一策,辩症施治,工业利润一年一步台阶,工业利润相继突破20亿元、30亿元,2003年更是突飞猛进达到86亿元。这三大基础分别是: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建立先进的技术进步体系;建立灵活的经济运营机制。
第三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壮大重庆工业。2003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及时总结经验,清理发展思路,提出了“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和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第一步,到2005年,富民兴渝取得新的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大开发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办好“四件大事”取得重大成果,城乡人民过上基本的小康生活,奠定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要基础。第二步,到2010年,富民兴渝实现新的突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西部大开发见到明显成效,基本完成“四件大事”,城乡人民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框架。第三步,到2020年,富民兴渝迈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西部大开发全面见到成效,城乡人民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市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大大增强,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细化工作思路,统筹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2004年市委、市政府又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加快推进重庆新型工业化的大调研,集思广益,结合重庆实际,召开了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提出了推进重庆新型工业化“5444”发展思路(即:实现五大发展目标、发展四大重点产业、抓好四大战略任务、实施四大保障措施),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工业的加速发展,全市工业增幅继续攀升,运行质量持续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再创直辖以来最高水平。
工业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也发展迅速。10年前,许多人出差到外地,都会帮朋友同事带些商品回来——— 因为一些商品在本地很难买到;10年后,出差回来的重庆人却不知道该给朋友同事带点什么礼物了——— 在山城琳琅满目的商场里,很少有买不到的商品。有“西部第一街”之称的解放碑商圈早在2005年销售就突破了200亿元,继续引领时尚潮流。观音桥、解放碑成为中国著名商业步行街,万州、涪陵、黔江等九个区县和中心镇的商贸中心建设加快。南滨路、北滨路、高新区信息通讯等一批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商业特色街亮点纷呈。8年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8%和7%,到2004年达到9221元和2535元。老百姓进一步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截止2003年底,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比1996年大幅下降12.2和7.4个百分点。
六、巨轮起航——展望重庆未来
在十年之前的1997年3月14日,八届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了设置重庆直辖市。到现在为止,重庆直辖已经十年了。我们的经济建设、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深刻而巨大变化。重庆用10年证明了中央的直辖决策是正确的,西部开发的决策是正确的。在新的战略定位下,破解三峡移民世界级难题,发挥直辖市功能,探索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科学发展之路,将是重庆在未来阶段的重要任务。努力使重庆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直辖市。第一个十年才刚刚起步……

2. 江苏备受期待的一条过江通道,采用公铁合建,计划2024年建成,是吗

江苏这个省份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作为国内的第二大经济强省,强悍的经济实力让人们对于它的发展非常的关注,此外江苏还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大省,省内的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不论是强悍的经济还是旅游业的发展都与完善的交通有着密切的关联,江苏近些年来对于交通的建设也是非常的重视,在交通的建设过程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江水阻隔,江苏省内很多的城市四周环绕长江,比如说省会南京就是如此。

龙潭过江通道计划将会在2024年建成通车,等到龙潭过江通道建成之后,日后从南京到盐城将能够实现直达,大家对于龙潭过江通道的建设是不是很期待呢?

3. 重庆在建的一座大桥,正桥长多少米呢何时建成通车

从我国目前沿江城市所建设的大桥上看,无论是跨长江大桥,还是跨普通河流的大桥,它们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看来,都会对所属城市产生不可忽略的战略性意义,进而会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像是重庆境内所拥有的大桥来说,它所具有的大桥数量虽然较多,但总体上却可以看出其大桥很与众不同的潜力和交通影响力,由于重庆的城区在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经济产业的持续推动,所以在很多城区,背靠长江和嘉陵江背景之后,其大桥的发展也变得更具社会价值的了,这座新大桥就是代表性工程之一。

如今它也将是重庆2021年开通的大桥,未来将会促进北部区域与中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串联了重庆多个城区交通,所以从整体上看来,这座大桥的发展布局意义很大,因而会较好的助推当地城市的发展了,所以在从多个角度看,这座大桥所具有的发展优势会比较大,也是重庆目前在积极建设的工程。

4. 介绍下安庆

安庆,皖西南中心城市,安徽省“皖江开发”的重点城市之一,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中国传统戏剧黄梅戏之乡,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以石油化工、轻纺食品、建筑材料、机械电子为四大支柱工业。历史悠久,二千多年前为皖国,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自公元1217年建城至今已有782年历史,也曾长期是安徽省府所在地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文名称: 安庆
外文名称: Anqing(旧译Anking)
别名: 宜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3市辖区,7县,1县级市
政府驻地: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市府路2号
电话区号: (+86)0556
邮政区码: 2460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
面积: 15398平方公里
人口: 610万(2009年)
方言: 江淮官话,赣语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迎江寺、天柱山、花亭湖等
机场: 安庆天柱山机场
火车站: 安庆站,安庆西站等
车牌代码: 皖H
市花: 广玉兰
市树: 香樟
安庆地灵人杰,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统治文坛200余年;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家张恨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两弹元勋邓稼先、“杂技皇后”夏菊花都诞生于此。 安庆是中国著名戏曲京剧的发源地,中国传统戏剧黄梅戏之乡。黄梅戏起源于与安徽交界的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民歌。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优秀剧目被拍成电影,尤其是 安庆
影片《天仙配》于1956年初就在国内外上演。

5. 国家政府为什么不在棉船建一座长江大桥通当来根本扶贫发展经济

岛上都是农民 怎么算都是亏本的买卖

6. 湖北建设一座汉江大桥,串起5个城区,主桥长多少呢

湖北是我国拥有跨江大桥很多的省份之一,由于省份所处的位置,以及在区域中形成的影响力上看,我国很多沿江城市都需要通过大桥的方式串联城区,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而在从多个角度说,很多大桥的建设必要性都很高,因而会对许多城市的表现也会更值得赞赏无比,而在对这座长江大桥表现中来说,它一般所具有的发展意义很大,也是当地城市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湖北对这座新的跨江大桥建设也备受重视,小编就从这座大桥的一些建设数据和最新进度,来从总体上认识一下这座新大桥的打造情况。

最后,从这座大桥的建设意义上看,它作为是湖北建设一座汉江大桥,从地理环境上说,它是武汉在发展交通中不得不修建的工程,因为需要契合武汉的发展需求,另外,再从整体价值意义上说,它还将促进汉口、汉阳一体化发展,由于武汉三镇之间的经济实力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更多的交通方式使之更完善的了。

7. 安徽这条城际铁路将开工,投资多少呢何时开工建设

安徽省近些年来的发展状况是非常的出色,每当提及安徽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合肥这座城市,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合肥的综合实力自然是比较的强悍,当然在安徽境内近些年来其它的城市发展状况也比较的出色,比如说像是芜湖、马鞍山等城市经济增速都比较的快,发展潜力都很大。

这条城际铁路的建设不仅完善的安徽省内的高铁网布局,还进一步拉近巢湖与马鞍山之间的联系,对于这两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家对于该线路的建设是不是很期待呢?

8. 毛泽东的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哪座桥

武汉长江大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的名句,这是毛主席畅游长江时写下的激扬诗句。而词中的“一桥”指的正是武汉长江大桥,“堑”的意思是则是阻碍交通的沟渠。“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就是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长江天险从此变成了通畅的大路。

毛泽东是1956年初夏从长沙到武汉,他在长江里游泳,后来就写了《水调歌头·游泳》里面写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后面写的“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家都知道“龟蛇静”就是长江大桥。

(8)跨江大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扩展阅读:

建设意义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中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中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凝聚着中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大桥在技术设计中,经过苏联专家的倡议,中苏技术人员的共同研究,在大桥工程进行中,中央各部、全国各地厂矿均积极支援,建桥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

毛泽东于1956年6月首次在武汉畅游长江后(当时武汉长江大桥正在建设)所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句,正是描写武汉长江大桥对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大桥自建成以来,一直都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4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中国桥梁工作者所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中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2、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

大桥建成之后,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从全国的宏观角度来看,大桥的建成意义更是在于将京广铁路连接起来,使得长江南北的铁路运输通畅起来。

大桥像一道飞架的彩虹,在长江天堑上铺成了一条坦途。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由此实现了连接(两线也因此而改称为京广线),南北交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大促进了 武汉市铁路枢纽建设进程,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大桥通车后,社会经济效益十分巨大,仅通车的头5年,通过的运输量就达8000多万吨,缩短火车运输时间约2400万车小时,节约的货运费超过了整个工程造价。大桥通车前,一列铁路货车车厢经轮渡过江,需往返多次,最快也需5个多小时。

公路桥部分,30多年中过桥车流量逐年增长,1988年昼夜行车在3万辆次以上。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桥的通过量也不断增加,直接间接的经济效益更难以计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阅读全文

与跨江大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