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欧元区建立的经济影响

欧元区建立的经济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13 18:37:18

① 欧债危机对欧元区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

欧债危机使欧元区增长放缓 中国出口前景受影响 ,欧债危机使整个欧元区的经济内收到了很大的影响,容致使欧元区局部陷入了混乱状态。希腊总理与意大利总理相继辞职,特别是希腊政府处在了破产的边缘。与此同时由欧债危机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以前的欧元区把一些问题都尽量的向后拖。现在危机爆发后把以前隐藏的问题和向后推的问题已到了避无可避的地步。从而使整个欧元区的问题一起爆发,使欧债问题进一步扩大。从而引发了欧元区的经济衰退。使欧元下跌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② 欧元区经济全面反弹或需两年,这意味着什么

通过对现在经济恢复以及对未来疫情的走向等等因素的综合性调查,我们可以知道欧元区的经济全面反弹可能需要两年的时间,那么就意味着这些失业的人在面临着就业复苏方面时有较高的风险。


同时通过观察对欧远区各项数据都可以发现,现在的走向普遍良好。比如以PMI为代表近期的走向一直走在成良好的方向,进一步印证了欧元区现在的经济能够达到谷底,然后快速的反弹。同时现在随着疫情的慢慢好转,人们也愿意去消费了,各种企业都开始运营了,一片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是欧盟的政策,又在大力的扶持,而之前经济有点缩水的欧洲救援基金项目,在各个国家的声讨之下,这个项目终于落地了,那么就意味着许多国家的经济能够在欧盟的帮扶之下慢慢的好转。

③ 欧元区经济如何走出衰退

美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在其名著《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中曾意味深长的说,一个国家的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生产性”,历史上的经济霸权大多经历了从“生产性”到“非生产性”的转变,这就使得霸权国家有了生命周期性质,从而无法逃脱由盛到衰的宿命。
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有其历史、体制和自身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失去了“生产性”。
随着全球制造业逐步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欧元区的制造业在全球化中渐渐失去了市场,非高科技产品处于价格劣势,市场不断被挤压。
再有 欧元区经济水平的不一致,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导致欧元区国家呈现财政政策各自为政,货币政策受到约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矛盾,导致经济内部矛盾爆发。模式不变,危机不断。

④ 欧元的使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

作为一种国际性货币,欧元对外部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进出口贸易、资本的流入与流出、外汇储备结构(即增加了一种结算货币)等方面。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一、 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从一般意义上说,欧洲货币结盟后,对欧元区内部会产生积极作用,对欧元区外部则会产生消极作用。因为统一货币的实施可能会促使贸易保护主义从一国扩大至整个区域。作为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地,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欧元区贸易保护主义的扩大,将会对我国与欧盟的贸易带来新的困难。例如,可能由于区内的垄断或准垄断价格,大大提高我国从欧盟的进口成本。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也会遇到区内产品的竞争。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对欧盟进出口贸易的一些特色,可能会使上述不利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1.我国对欧盟的出口结构比较特殊,被欧元区国家商品替代的可能性不大。据统计,1997年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产品中,主要以服装、纺织制品、鞋帽、玩具、皮革、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占出口总额的35%;其次是机电、音像设备及零部件等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率低的产品,占26%;化工产品占 8.9%。而在欧元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便宜、拥有一定价格竞争优势的葡萄牙、西班牙的出口结构与我国出口欧盟的产品不存在太大的替代关系。它们对欧盟其它国家的出口主要以金属制品和农副产品为主,如在西班牙的出口产品中,金属制品占48%,农产品和食品、烟草、饮料等占17%,化学制品占13%。尽管葡萄牙是纺织品主要出口国(纺织品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31%),但是,其出口规模小,且出口的细类结构与我国有所差异。因此,总体上欧元启用对我国出口欧洲产品的影响较小。

2.我国对欧洲的贸易可以从几个主要国家扩大至整个欧元区。1997年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为238亿美元,相当于对美国出口的72%,对日本出口的75%。但贸易对象主要集中在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随着欧元的启用,欧元区各国之间的贸易界线逐步消除,这有利于我国利用原有的贸易伙伴,把贸易范围扩大到整个欧盟。

3.我国对欧盟的进出口贸易中由汇率波动带来的交易风险可能会下降。欧元启用后,我国对欧盟各国的贸易从采用不同的货币结算,转为单一货币结算,这不但简化了手续,而且由于欧元单一货币更稳定,从而可以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

二、 对我国吸引外资和融资的影响

1997年,我国来自欧盟的投资总额为54亿美元,居第三位,仅次于香港和日本,但只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欧元的实施,将有利于扩大我国对欧洲吸引投资的规模。

1.欧元区各国将减少外汇储备,我国可以从欧洲争取更多的贷款。欧元启用后,货币联盟内约有一半的外贸变为“内贸”,欧盟各国将减少用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汇率的外汇储备,估计将出现700亿美元的剩余资金。这为我国吸收外资提供了充裕的来源,有利于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2.随着欧洲证券市场的合并与扩大,我国可以扩大在欧洲的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为了配合欧元启用,英、德、法等欧洲主要国家的证券交易所计划在2000年设立欧洲统一证券交易所,预计其市值总额将超过5万亿美元,其规模与纽约证交所相当,为东京市场的2倍强,从而使更多的国际资金流入欧元债券和股票市场。目前欧元区利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1998年12月3日欧元区11国联合降息,利率统一为3%(意大利除外,为3.5%)。相比之下,美国利率较高,目前为4.75%。随着欧洲统一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启用,我国可以改变主要以发行美元债券为主的方式,增加发行欧元债券,扩大融资规模。这样,还可以减少单一发行美元债券的风险,降低付息成本。

3.可以吸引更多的欧洲公司来我国投资。欧元区是世界第二大资本净流出地区,1997年资本净流出额为39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欧元的启用将会引发大规模的企业兼并。交易费用的降低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扩大企业对外投资。在亚洲遭受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仍保持7.8%的经济增长率,人民币币值稳定,投资环境较好,对欧洲的资金有较大的吸引力,欧洲对我国的投资会进一步增加。

三、 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从目前美元、欧元(指欧元区主要货币总计)、日元世界三大主要货币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份额看,美元占主宰地位。1996年各国央行的官方外汇储备几乎有 2/3是美元;全球有50%的贸易以美元结算;在国际银行的存款、国际上发行的债券以及资本市场上美元所占的份额在40%—50%之间。欧元居世界第二位,它在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占21%,在其它金融市场中占30%左右。日元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仅占外汇储备的6%,在世界贸易结算中只占5%。

当欧元走稳后,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将扩大原有货币,如德国马克等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各国对欧元的需求增加,在全球中国际货币地位增强。表现在:

1.国际贸易方面,欧元将成为欧洲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1997年欧元区11国进出口贸易(不包括欧盟内部的贸易)占世界的21%,其规模超过美国。这决定了欧元在国际贸易方面将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预计欧元启动后,其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欧元的需求量将增加。如古巴央行计划从1999年7月1日起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欧元。

2.在外汇交易方面,欧元的作用不断加大。未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其它4个欧盟国家将把自己的货币与欧元连接起来;中欧和东欧国家为了加强与欧盟国家的经济联系,也需要将自己的货币与欧元连接起来;一些主要与欧洲进行贸易的中东和北非国家也将建立这种非正式货币联系。亚洲和北美地区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减少以美元交易为主的汇率风险以及对欧贸易的需要,也会适当增加与欧元的交易需求。

3.在资本市场上,欧元需求量可能增加。如果欧元成为一种稳定的货币,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因此而上升。欧元作为美元与日元之外的另一种重要投资选择,会引起世界其它国家越来越大的兴趣。估计将有1万亿美元的国际投资可能逐步转向欧元,从而使欧元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提高10%,市场占有率可达40%。

随着欧元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影响的扩大,将使美元等其它主要国际货币面临贬值的压力,汇率出现波动,特别是美元。由于人民币是与美元挂钩的,如果美元贬值的话,那么人民币与其它货币的汇率也会被动地相应贬值,这样将有利于扩大我国出口。另一方面,预计美国为了防止美元崩溃,将采取措施减少贸易逆差,继续实行黑字财政预算,经济发展因此减缓,进而影响各国进出口和经济发展,也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但从长远讲,这对于防止美国经济气泡过大,是有积极作用的。而且,由于欧元被接纳的渐进性,使得美元这一气泡的释放过程也是渐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欧元的引入将降低和减缓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有利于稳定世界金融市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有利的。

四、 总体判断及应对措施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欧元平稳运行并逐步趋强的可能性较大。在这一大前提下,欧元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除了对外贸易方面有利有弊外,从总体上看是积极的。当然,欧元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欧洲失业率居高不下,成员国之间可能出现政策分歧,一些国家在转向欧元、抛售美元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混乱,等等。因此,我们应密切关注欧元的运行,并适时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充分利用欧元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扩大与欧洲的经贸往来,尽可能减少或者避免其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

1.继续盯住欧洲市场。为了抵消欧元实施对我国进出口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需要采取出口多元化战略,开辟新的出口市场。但是,我们也要利用我国出口商品的特点,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改善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减少在贸易结构上与欧元区国家的替代关系,从增加与欧洲贸易的互补性和降低出口成本着手,提高我国对欧洲产品出口竞争力,继续开拓欧洲市场。

2.充分利用欧洲资本市场,继续扩大利用外资。一方面可以通过发行欧元债券,争取欧元贷款等形式,扩大我国在欧洲的融资规模;另一方面要继续改善我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欧洲公司到我国进行投资。

3.适当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在我国1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约占2/3。为了避免因汇率变动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使外汇资产保值增值,我国应根据国际金融形势、欧元汇价走势和我国对欧洲贸易的需要,适时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可适当增加欧元比例,减少美元的比例。

4.密切监视欧元走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管欧元只是作为德国马克等强势货币的替代物出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在近期内是有限的和渐进的。但是,毕竟其涵盖国家的经济贸易实力大大增强了,其影响力扩大了。尽管我们认为欧元走稳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作为一种货币,其稳定性还与人们的预期、投机家的炒作和其它一些随机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和研究欧元的变化趋势,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趋利避害,使欧元实施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契机。

⑤ 欧债危机影响下世界经济发展特点是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已经成为影响国际金融稳定和世界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因素。伴随危机的不断深化,欧元区生存前景开始遭到质疑,欧盟内部成员国对经济货币联盟的改革方向意见分歧加剧,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不进则退的重大抉择,这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潜在破坏性影响也进一步凸显。
首先,欧元区经济陷入温和衰退,减债困难增大,并拖累世界经济复苏。为取信于资本市场,尽快改善政府财政状况,向外界表明政府解决债务问题的决心,危机爆发后欧盟成员国把采取财政紧缩作为应对危机的首要举措,争取尽快减少赤字,恢复财政平衡。这些措施导致各国失业率上升、福利下降,有效需求萎缩。而虚拟经济的危机和银行信贷收紧也开始向实体经济传导压力。据经合组织报告称,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由2011年的1.6%降至2012年的0.2%。瑞银、花旗等多家金融机构也预测欧元区将陷入轻度经济衰退。
目前,欧元区面临着促进经济增长和缩减财政赤字的两难处境。同时,为修补货币联盟关键性的制度缺陷而提出的改革倡议,如建立财政联盟、强化经济治理、发行共同债券等,或遭遇严重分歧而搁浅,或涉及旷日持久的谈判,或面临充满变数的修改联盟条约等挑战,改革方向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动荡局面可能延续,因此从中期看欧盟经济将继续承受沉重的债务压力;加上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日本陷入长期经济停滞,发达国家整体陷于较长时期的低增长、高失业、高债务负担的概率加大。这将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长期拖累。

其次,欧债危机已经对欧盟的内外贸易产生显著影响,进而通过贸易途径影响其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欧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集团,是美、中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经济危机造成欧盟需求萎缩,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给贸易伙伴国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在欧盟内部,欧元区经济低迷直接影响了英国的经济景气,打乱了英国政府改善财政状况的既定计划。在对外贸易方面,美、中、俄等欧盟主要贸易伙伴也开始感受到阵阵凉意。中国对欧贸易大幅减速。据统计,2010年中国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了31.8%,而2011年1~11月份同比仅增长17.4%,增速显著下滑。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欧元区一体化改革的长期性,欧盟经济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低迷状态,从而使未来中国对欧贸易增速继续下滑。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和银行风险相互交织的复合型金融危机,已成为国际金融稳定的重大威胁。这种影响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危机久拖不决导致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大。欧债危机的短期直接影响是使欧元区公债的安全性遭到质疑,欧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吸引力下降,国际资本纷纷逃离欧元资产。但是另外一方面,一旦欧债危机失控,例如发生成员国无序违约或欧元解体等事件,则国际金融体系爆发类似雷曼事件后的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相当大,这将危及国际金融体系安全,极大冲击包括美国在内的各主要经济体。其次,欧元区的外部投资者面临债务减记等损失。以英国为例,截至今年6月底,英国银行对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的投资达到3500亿美元(合2200亿欧元),相当于英国GDP的15%,另有2100亿美元对法德银行的贷款,而这两国银行又大量持有重债国国债,间接增大英国银行对重债国国债的风险敞口,使英国银行业面临重大违约风险。第三,欧洲资金回撤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欧洲银行体系是此次危机的重灾区。希腊主权债务减记50%使欧洲相关银行蒙受巨大损失;与此同时,欧盟要求各大银行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银行被迫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业务收缩,导致资金回流。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欧洲银行投入新兴经济体的资金高达3.4万亿美元,其中1.3万亿流入了东欧国家。中东欧国家及亚洲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欧元区国家银行的注资。一旦发生欧元区资金回流,将导致这些国家本币贬值,通胀压力加大,投资锐减,实体经济衰退。
最后,我们也不能忽视对欧元解体的担忧所造成的恐慌情绪及其对市场信心的打击。危机爆发两年来,欧盟领导人缺乏政治决断力以及频繁诉诸“违约边缘”策略已经使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发生动摇。上周,英国金融监管当局公开敦促本国银行制定应对欧元解体的应急计划。各大金融机构都在为欧元解体预作打算,以便在部分或全部欧元区成员国恢复使用原有货币的情况下调整商业策略,适应新的货币环境,保护自身商业利益。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任何放弃欧元、重回本国货币的做法,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被强迫,都将意味着欧洲一体化的巨大倒退。欧元区国家将因此丧失建立经济货币联盟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和收益,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低利率、低通胀、汇率损失消除、贸易促进等。并且在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无法从中获得收益和补偿。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加是灾难性的。
货币联盟散伙解决不了欧洲眼前的问题。一定程度的、持续的危机恰恰为欧盟改革深化提供了必要动力。欧洲领导人必须拿出政治勇气,充分发挥欧洲央行在应对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在进一步深化经济货币联盟的问题上迈出坚实步伐,从而为稳定世界经济作出贡献。(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⑥ 哪位能解释下欧元区形成的经济原因

帮你搜了一篇关于欧元区形成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际金融】
试析区域单一货币的两种形成模式
许丛琳

、区域单一货币及其两种形成模式
作为金融全球化的阶段性进程.同时也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主要表现.区域单一货币问题已经成为人
们讨论的热点。区域单一货币的实行表现为货币的一个扩张过程:某种货币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过渡到
更广泛的国家和地区.逐步取代原有的国别货币.从“一个国家一种货币”到“一个市场一种货币 。
区域单一货币的形成不是凭空架设的.都是所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从自身的
孕育到被该区域所广泛接纳.单一货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践中,国家问经济规模、发展水平、
产业和外贸结构不尽相同.对单一货币的选择从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货币合作的初始经济政治条件。
1.区域单一货币的并吞形成路径~一美元化
如果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合作已经非常密切,且经济体制比较开放.则某国的强势货币往往会在国家问
广泛流通.代替本国货币或与其平行流通.成为区域单一货币的雏形。很多国家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曾
经使外国货币具有法定清偿能力.如英镑、法郎等都扮演过这样的角色。在当今世界,这种强势货币并吞
弱势货币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拉美地区的美元化。
美元化分为部分美元化和完全美元化。部分美元化纯粹是市场力量自由选择的结果.。)如果本国存在
恶性通货膨胀或货币贬值的事实甚至预期.则消费者和厂商对美元的信任超过了对本国货币的信任。而
这些国家的政府事实上又无力取缔美元的流通,由此造成了部分美元化的不断深入。目前在中美洲太部
分国家和南美的一些国家.美元化比率已超过了50 .这意味着在这些国家中流通的美元数量甚至已经遥
过了本币。民间美元化推动着官方的美元化(也就是完全美元化).即一国政府主动采取美元化政策.通过
法律明文规定美元具有无限法定清偿能力.取消本国货币或按固定比价平行(货币局制度.如阿根廷)流
通。
2.区域单一货币的协议形成路径——一欧元区
欧元的出现创造丁另一种崭新的区域单一货币形成模式。它与美元化最显著的区别是:欧元并不是
原先存在的强势货币.是一个建立在协议基础上的人为组合.是一个政策的创造品。它以一篮子货币为基
础形成.与原来的货币完全不一样.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主宰一切。欧元区的形成与美元化的不同还表现
在:
(1)欧元区各成员国虽然有经济规模的差别.但其经济水平大体相当.彼此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美
0 IMF(1999)的一份报告指出了部分美元化的现状.I998年,外币存款(主要为美元)占本国货币供应量的比铡
在7个国家中超过sO .在另外12个国家中占30—5O ,在法律允许开设外币存款账户的其他被调查国家中,一般占
1s一2O 。这些高度美元化的国家一般都是小国。其中,比例较高的有玻利维亚(82%)、土耳其(46%)和阿根廷
(44 ),俄罗斯、希腊、波兰和菲津宾等国,大约都在2O 左右.另外,199O一1995年在东欧和前苏联的转型经济中.这
一比例通常达到30—6O 。目前在美国境外流通的美元占美元总量的2/3。近年来.美元持有量的增长有3/4发生在美
国以外。例如,从1989年到1996年,流人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元总值就分别达到440亿和350亿.
一1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元化则是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的.都依赖于美国这个强大的经济体.是弱势经济体对强势经济体的一种依赖
关系。
(2)从建立意图来看.欧元区是建立在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有着完善的协调机制.其建立含有寻
求政治联盟.对抗美元霸权的意图。成员国自愿加入欧元区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例如放弃货币政策和一
些国内经济政策的自主权.但它们谋求的是经济的长期发展。相比之下.许多美元化国家.例如众多的中
美洲国家,最初实行美元化的动机往往是为了缓解国际清偿危机和货币危机——一将美元直接植入其经
济成了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
(3)从实际进程来看,欧元化有一系列协议和条款作保障,比美元化要快得多 通过欧元区国家的相
互协商,欧元已经成为欧元区唯一的法定货币。美元化虽然出现得更早、影响范围更广,但是目前的美元
化相对于以多国联盟为基础的欧元化而言.仍然是比较低级的,缺乏成熟的合作。完全美元化的也只有一
些经济小国。
一些完全美元化的国家和地区
国家/地区 人口 政治状况 使用的货币 起始年份
关岛 1 6 美国准州地区 美元 1898
马绍尔群岛 6.1 独立 美元 1944
巴拿马 270 独立 美元 1904
波多黎各 38O 美自治区 美元 1899
厄瓜多尔 NA 独立 美元 2000
萨尔瓦多 NA 独立 美元 2001
危地马拉 NA 独立 美元 2oo1
利比里亚 HA 独立 美元 NA
注:NA为无确定信息。
二、欧元路径与美元化路径的运行机制及其难点的比较
1.欧元区以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为协调枢纽.实行以物价稳定为最高目标的统一的货币政策。其难点
在于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各国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问题。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负责欧元运营的监管和统一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它由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元区成
员国中央银行组成 其中,欧洲中央银行是主体,在法德上、组织人事上、经济上、货币政策上都享有高度
的独立性,被誉为当今世界上具有最高独立性的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是以德国央行为援板而建立的.
以保持物价稳定作为其货币政策的最高目标。一系列措施.包括不允许透支,不允许向政府提供任何便
利.也不允许在一级市场上购买政府发行的债券等,完全切断了赤字引发通货膨胀的渠道,为欧元的价值
稳定提供了有利的制度保障.
问题在于:欧元区各国是规模迥异.经济特征不一的主权国家,每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政策徨好.有的
偏好低通胀.有的偏好低失业.各国在失去货币自主权之后,更加注重利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这样.
分散的财政政策必然会给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干扰,从而影响其效果。
2.美元化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美元化国家对美国货币政策的依赖性和被动性.而这本身就
是美元化的软肋。
美元化国家没有本国主导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没有议价的能力.只能接受美国的货币政策.等着
美联储调息。虽然美元化国家曾试图影响美国的货币政策.但事实证明其作用是很小的一一除非美元化
国家能够在美联储获得一席之位.否则很难有效地影响美国的货币政策.美元化国家也就只能局限在非正
一2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式的请求上了 ’
另外.美元化国家由于失去最后贷款人LLOLR)的作用.要求本国商业银行在美联储有贴现窗口,让美
联储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对于这一要求,美联储和财政部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它们拒绝承担向美元
化国家处于危机中的银行系统贷款或者监督其银行系统的责任.表示“完全美元化国家的政府应该自己承
担起发展本国经济的责任”。
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美国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因美元化小国的需要而转变。实茂美元化或建立美
元区后.其统一的、以美国利益为优先考虑的货币政繁 可能因发展不平衡和周期因素而损害美元化国家
的利益。例如.墨西哥和厄瓜多尔是石油出口国.国际泊价的突然下跌会艇两国蒙受惨重的损失.因而倾
向于采取降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然而在美国.油价下跌能刺激美国经济 此时可能需要
提高国内利率来防止经济过热。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利率对墨西哥和厄瓜多尔是错误的政策选择.但是作
为美元化国家,它们不得不接受这种逆周期的货币政策
三、欧元路径与美元化路径中相关国家成本收益分析
1.欧元区各成员国的成本收益及利益分配
就获得的收益来讲,统一的欧元帮助货币区参加国消除了汇率变动的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率。其次.
欧洲央行能够保证稳定的欧元价格,从而降低了许多成员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同题 最后,欧元启动还可以
带来更加稳健的政府财政
就付出的成本而言,主要是放弃了货币政策这个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和消除失业率的有力工具,同时成
员国也必须让渡部分国内经济自主权以配合统一的货覃政策。对于单个国家来讲,其成本大小以各国货
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有效性而定。原来该国政策有效性越高,那么它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大。从这个意义
上讲.在欧元化的进程中,强势货币的国家牺牲比较大,像德国就失去了控制西欧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
成员国间的利益分配是欧元化的重要内容。虽然欧洲中央银行从建立之初就被设定为一个高度独立
性的中央银行.在政策设计上尽量以欧洲全面的经济形势为准.并不单为哪 国家服务。但是,我们必须
看到. 元区只是货币的统一.而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所以各国都希望得到统一货币的最大利益
并付出最小的成本.而且欧盟和欧洲中央银行作为独立的组织又有自己的利益需求,欧元区利益的平均分
配本来就是不可能的.并且很容易诱发争端。例如.德法作为欧盟最大的两个晷家.为了刺激经济而 蔼
增加公共开支并削减税收.其财政赤字大大高于欧盟《稳定与增长 约》规定的水平。对于这种情况.2003
年l1月召开的欧盟经济与财政部长会议却发表声明;为了避免两个大国的经济衰退,“暂不执行”对德国
和法国违规财政政策的制裁机制。这一声明被认为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引起了芬兰、奥地利、荷兰、
瑞典以及丹麦等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的不满和担心—一如果欧元区的游戏规则不能同样严格地适用于法
德这两大经济强国的话,将会导致欧洲央行统一利率及统一的货币政策难以为继。
2,美元化给美国和美元化国家带来的成本和收益比较:
(1)美国:
美元在境外流通给美国带来很多收益。首先,美国进出口和借贷成本会降低,原来需要外部交易完成
的信贷活动内生化,从而减少对非预期冲击的调整成本。其次.美元的流通范围得以扩大,这样会增大美
国宏观政策的弹性,给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业务的扩展提供了契机.美国政府还可以从中得到数目不菲的
铸币税收入。最后,美元化国家投资和经济增长也能令美国从中受益。
美国可能面临的成本是:美元化国家要接受美国的货币政策,因此它们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会施加
影响;当美元化国家商业银行出现支付困难时.美国还必须就是否成为其最终贷款者做出选择——一这也
就是说.它可能被迫介入调整美元区内其他经济体经济失衡的事务中去。但由于美元化多是单方面的意
愿.且美元化国家影响力极为有限,所以这种成本几乎是可以忽略的。除了一些技术上的支持,美国政府
不会为美元化国家的得失而费神。
(2)美元化国家: (下转第8页)
一3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则原来一些难以承担欧盟高技术标准和检验成本的工业品就难以进人欧盟市场。因而,将贸易创造效应
归功于一体化的效率,由后者带来前者的实现 其次,从实际情况而言.PEcAs的修订为活跃于东欧市场
的中国出口商进入欧盟市场打开了一道侧门,这一对中国贸易方面的便利尽管暂时无法用数据证明。但是
是可以预见的。中国与东欧国家、与欧盟现有成员国在某些工业品方面的贸易情况会因为免受或者少受
技术壁垒的阻挠而增加,减少了技术壁垒将使中国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品的生产上更有竞争优努。
再次,从长远来看.欧盟的一体化策略的重心的逐渐转移也可从此次PECAs的修订中窥见一斑。区外贸
易从绝对量到相对量的上升,一方面是欧盟东扩之后经济实力成为全球第一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欧
盟成员之问在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上更为不平衡的逻辑推论。如果欧洲经济要想买现真正的“大一统 ,
那么以垒球化的姿态来无限逼近这一终点则更为合理。更多的技术壁垒只会带来更多对世界经济⋯体化
的背离。过从根本上也是违背一体比精神的。
当然.盘目前国家、区域经济的各宣刊益存在的情况下,追求这种世界经济一体化只能是无穷大意义
上的目标 即熊在欧盟内部,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一一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方面—— 也不是完全可
调和 。但是,跛盟一体化进程中还存程蔚近期和远期利益的选择,从此次PECAs的修订采看.欧盟确实
是在选择一种较为理性的一体化路径。
‘ / , 0 C 0 0 ,:
(上接第3页J
在美元化过程中.美元化画家的收益主要有四点:(1)焚易成本降低。强势货币美元的使用。便利了国
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节省了货币兑换的交易成本。(2)由于本币已经消失或者退居次厢。本币风险也能
太幅度变小.不存在货币贬值的可能性,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不再存在.国际收支账户危机也能得到有效的
缓解。这一点实际上是许多国家采取美元化的主要动机。(3)美元化可以深化货币区的金融市场,加上低
且平稳的真实利率.长期合约较容易达成。如巴聿马就有30年固定利率的抵押贷款。(4)由于美元化减少
了国家风险和货币风险。因而它会降低政府的外部借债成本.减小政府税收购买力的下降,从而改善美元
化国家的政府财政。
在享受美元化收益的同时,美元化国家也要付出很大的成本:(1)美元化国家会损失大笔的铸币税收
入。例如,阿根廷在1991至l996年之问就付出了占GDP3.7 的铸币税存量成本。(2)丧失货币政策和
汇率政策的灵活性,中央银行也会失去最后贷款入(LOLR)的功能。(3)“不对称冲击的危险”。如果美元
化国家生产集中的经济层面明显有男 于美国。在外部冲击来临时,接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于美元化国家
将是痛苦的。(4)货币作为一国主权的象征.美元化国家需要牺牲政治成本,甚至可能损害民族感情。
四、结束语
最后。人们免不了要问一句:“究竟是欧元区走得更远,还是美元化走得更远呢?”这个问题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笔者认为.美元化国家与美国的关系多是双边的,这种关系从局部来看是不稳定的~ 旦美
元化策略实施得不好.美元化国家可以随时结束“主权换货币”。返回原来本国的货币政策。但挨了从宏观
角度来看,这种松散的双边关系却保证了美元化形成路径的相对稳定性——一即使一个国家停止了美元
化,也并不妨碍别的国家继续推行下去。只要美国经济实力不变.美元化局部的倒退并不会对大趋势有什
么影响.美元化还是继续往前走的;而欧元化要面临的问题则恰怡相反。一系列公约和协议令单个国家的
退出成本变得很大.换句话讲,欧元区将所有国家都放在了一条船上,谁也不能轻易下船.但就是因为这
样.欧元区国家就如同船行在一条不能倒流的河上,只能往前。不能后退。一旦船发生倒退、漏水或是倾斜
等不测事件,很可能就意味着欧元的彻底解体。
一8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⑦ 欧元区的经济实力

目前欧元区共复有17个成制员国和超过3亿2千万的人口。 目前,欧元区共有17个成员,另有9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欧元作为当地的单一货币。但是作为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的竞争者,欧元的流通已经不限于上述地区。 根据官方对于2007年GDP数据的预测,欧元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美国的赤字型经济严重依赖于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统治地位而带来的多种美国债务和赤字的保障作用。如果美元不具有统治地位,美元和美国经济可能会经历许多拉美国家在1980年代经历过的危机。只要美元的地位没有受到威胁,美国的经济就没有崩溃的危险。单独欧洲国家的货币不足以威胁美元的统治地位。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欧元足以威胁美元的统治地位,并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美国经济崩溃。

⑧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欧元的问世将对欧元区和国际金融产生怎样的影响

解析: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建立的标志是欧洲单一货币欧元于1999年1月成功启动。欧元的问世对欧元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在国际金融领域将对美元产生冲击。

⑨ 为何最近有很多欧元区国家想要退出 恢复本国原有货币 这样对本国经济有何影响

成立货币区意味着区域内的国家命运都交织在了一起,所以退出是很不现实专的。一个国家要退出属货币区,就必须要建立起自己本国的货币,这是不现实的,会从根本上毁灭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该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也将没有容身之地,这甚至比货币区内部出现危机更加严重,这就是经济上的“自杀”。我们没有考虑过这种退出机制,欧元区并不是能随意进出的,货币也不可能像衣服一样换来换去。
http://money.163.com/11/0815/01/7BF9KP7S00253B0H.html
可能他们的目的还是要摆脱欧元危机对他们的影响

⑩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及经济影响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欧元区经济政策结构不平衡,欧元区现阶段实行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欧元运作和共同货币政策的执行,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然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常年的不对称性使得各项矛盾和问题得以积累,在短时间内没有暴露出来,但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08年全球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矛盾开始暴露,并把矛头直指主权债务危机。

经济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国家联手,美国政府实施了大力的反危机政策,成功使美国金融市场恢复稳定,经济恢复增长,其他各主要国家的经济也恢复了良好增长势头。中国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带动下,率先实现V形反弹。

然而,2010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我们可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过程与美国次贷危机做个对比。

(10)欧元区建立的经济影响扩展阅读:

国际借贷领域中某国产生了大量负债,超过了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化斋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衡量一国外债清偿能力有很多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外债清偿率指标,即一个国家在一年中外债的还本付息额占当年或上一年出口收汇额的比率。一般认为,外债清偿率应低于20%,否则表明外债过高。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欧债危机是欧元区自1999年设立以来的首场危机。欧债危机主要起源于希腊无力支付大量到期公债。随后,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也相继爆发主权债务危机。虽然只有少数欧元区国家的主权债务出现危机,但却困扰着整个欧元区,是对欧元及欧盟的一次重大考验。

阅读全文

与欧元区建立的经济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