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县级经济开发区单位是全额事业,我是自收自支在编职工,如果要改革我能改革成差额和全额吗谁懂答下谢
本来,利用国家资源和国家资金主办公益事业,进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都应是事业编单位,有的因为大锅饭成了财政包袱;有的因为没有利润而不可缺少需要存在;还有非常红火的营利单位……于是衍生出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三种类型的事业编单位。由于主要是县级(含县)以上财政统筹建办,自然是县政府为主体,县编委,县人事局计划、审核批准认定既可。你现在调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了单位,这是可喜第一步。摆在面前三条路:一.需要存在的公益事业,县内扩编,由单位呈报,顺理成章地转为全额事业编职工。二.从实际出发,单位暂时搞开发是全额拨款,下一步要推向市场化,单位仍然转为自收自支事业编单位。三.中国的体制的某些瘕疵,或者说某种说不上的潜规则,也许会让你转为全额拨款的事业编职工。关健问题是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三顶帽子,带在同是事业编单位的职工头上,享受到的福利天差地远,特别是退休人员。他们既不能与企业退休人员一样连续上调退休工资,也不能象全额拨款事业编职工享受生活津补贴,每月才几百元的退休工资还不如生活津补贴高,令人同情和可怜哪!当然,也有利润红火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职工福利比全额的还高,这是例外。据了解,前阵子随企业改制改体时期,有相当一批自收自支事业编单位参照企业改革,其中一批退休职工的福利待遇根本没有着落,正因为这些现实,你才极力希望或者说寻找转为全额拨款事业编职工的渠道。这实际上是过去国家分配制度不公平不完善形成的呀!令人欣慰的是,这个月中旬,国家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已经为明年国家分配制度的公平和完善定了调。三种类型的事业编退休职工的福利待遇应当一视同仁。要相信,国家分配制度的公平政策阳光一定普照到自收自支事业编退休职工这个角落,到时,你也不会为转不转全额拨款事业编单位的职工发愁啦!
②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五项改革
构建一流居住环境。按照“四个坚持、六个保证”的工作思路,近两年先后实施了涉及36个村庄的旧村改造,其中29个村整体拆迁,盘活土地1万余亩。累计开工建设647栋还建楼房,新建超市、学校、卫生室、警卫室等配套设施20万平方米,目前已有4.2万名群众回迁入住。构建一流生活环境。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年内建成三中教学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等,不断完善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体系、基础教育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住房保障体系。构建一流就业环境。建立了劳动力电子信息档案、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服务组织“三大平台”,免费为失地农民培训就业,努力做到应培训者尽培训、应就业者尽就业。构建一流创业环境。提出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吸引优秀企业家、高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来开发区创业,加快了“人才创业高地”的形成。构建一流管理环境。着力抓好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推行“全员聘用”、“全员考核”制度,建立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过、有为才有位、有位必有为”导向,实施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明确的“买单制”,真正让那些落实力度大、工作成效好的单位和个人得实惠、有地位。建立挂牌督办、效能督察机制,对每一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都明确责任人、工作目标和办结时限,盯住不落实的人,抓住不落实的事,建立了最严厉的问责制度、最严格的限时办结制度和最严肃的服务承诺制度,实现了多项重点工作的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推进。构建一流社会环境。开展集中打击违法犯罪行动,加强治安巡逻和电子监控,构建“铜墙铁壁”。积极做好信访工作,着力解决“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深入排查事故隐患,做到生产安全、社会安定。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文明和谐之区全方位展现。
③ 省级开发区管委会内设机构中的事业编人员,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能否转为行政编
都在观望呢,不过一般管委会里的事业编只有级别到了副处以后才能自动转为公务员编制。
④ 经济开发区改革劳务派遣人员怎么办
没什么前途。不过工作不累。至于不公正待遇多少得有一点
⑤ 开发区 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
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2015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地方政府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一张网,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大幅缩减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实行项目核准网上并联办理。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政府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办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以用好铁路发展基金为抓手,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健全节能环保价格政策。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全面实行居民阶梯价格制度。同时必须加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推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制定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有效办法。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调整完善消费税政策,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提请修订税收征管法。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定其县域法人地位。发挥好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
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推出巨灾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创新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加快电力、油气等体制改革。多渠道解决企业办社会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让各类企业法人财产权依法得到保护。
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发展需要改革添动力,群众期盼改革出实效,我们要努力交出一份为发展加力、让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
开放也是改革。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
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增量部分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让地方和企业吃上“定心丸”。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建立并公开收费项目清单。实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政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增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数量,提高服务贸易比重。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零部件等进口。
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重点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全面推行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大幅下放鼓励类项目核准权,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修订外商投资相关法律,健全外商投资监管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健全金融、信息、法律、领事保护服务。注重风险防范,提高海外权益保障能力。让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
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积极推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在全国推广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
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信息技术协定扩围,积极参与环境产品、政府采购等国际谈判。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尽早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推动与海合会、以色列等自贸区谈判,力争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建设亚太自贸区。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国是负责任、敢担当的国家,我们愿做互利共赢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全球经济体系的建设者、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⑥ 现在事业单位改革,而开发区管委会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请问管委会会改成企业吗
原则上经营性事业单位都改制为企业,但是改制的根本目的和划分原则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管委会虽然自负盈亏,但性质上并不是营利部门,应该会改成政府部门。但具体要等中央的划分标准出来。
⑦ 山东省级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一般都是和烽火合作吗
开发区,体制改革,
一般都是跟这家公司合作
⑧ 开发区管委会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吗 今年提出的事业单位改革开发区管委会定义为公益类
开发区管委会属于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对于开发区管委会来说是没有关系的。
开发区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是属于行政机关的。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以及多数机关工作人员是属于行政编制的。有一部份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参公管理。但实行参公管理后,工作人员个人身份不会变,仍然是属于事业编制身份的,一般代表着享受公务员的待遇,编制属于事业编制身份的人员。参公人员录用、考核、晋级、工资待遇、福利与本地区公务员基本相同,但仍然保留事业单位编制,没有列入行政编制。进入参公管理一般是需要进行考试、考核并办理录用手续的,就所谓是“逢进必考”。
开发区管委会是对开发区进行管理的专门机构。各级开发区由所在地政府领导,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和新型管理体制。所在地政府在开发区设立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代表政府对开发区的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与开发区有关的工作。同时,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开发区日常管理机构,可以行使政府所授予的规划、土地、工商、税务、财政、劳动人事、项目审批、外事审批等经济管理权限和行政管理权限,对开发区实行统一管理。
开发区管委会的基本职能,就是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开发区的日常管理,代表政府对开发区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领导和封闭管理,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与开发区有关的工作,行使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和行政管理权限,实现经济开发规划和管理,为各类企业提供服务。
⑨ 改革开放设立了哪个经济开发区
不知道楼主想说的是“经济开发区”还是“经济特区”呢?
经济特区:
目前中国有6大经济特区,包括:1980年建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建立的海南岛、2010的建立喀什。
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每个城市都可以有。是由某一个地方政府规化一个专门的区域,成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投入资金进行开发区的载体建设。
经济开发区是一个泛指的说法。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各类产业工业园(比如农业开发区,化学工业园,汽车工业园等等)的一种通称,也简称开发区。根据开发区的规模等级,可以分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