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反腐影响经济论

反腐影响经济论

发布时间:2020-12-13 06:49:18

㈠ 新经济政治学导论,如何进行反腐

新经济政治学导论,进行反腐得方法如下:

一、要常抓不懈反腐倡廉教育

首先,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这包括多项内容,例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领导干部自觉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其次,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这其中就包括加强党内健康政治生活教育,促使领导干部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实效性。

同时,加强道德修养教育。这可概括为四个加强:加强从政道德和职业伦理教育,教育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忠于职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教育领导干部坚守道德底线,规范日常行为。

二、要完善健全创新反腐倡廉制度

1、抓制度完善,着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

科学原则实质上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制度建设中的集中表现,是制度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制度建设的首要条件。不符合科学性的制度是没有生命力的制度。一项制度,无论它制定得如何合法周密,如何全面系统,如果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就是无用的。制度的制定不仅要反映时代要求,符合科学精神,而且要使必要性与可能性相统一。

2、抓制度落实,着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

制度的权威性是指,作为规范组织和个人言行的制度一旦实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在它的制约之下。制定一份好的制度不容易,把制度落到实处更不容易。

3、抓制度创新,着力增强制度的适用性。

制度建设要与时俱进,要善于学习借鉴,从廉政建设的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制定出一些新的好的制度,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各部门各单位的廉政建设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廉政制度,努力做到行政管理权力和行政执法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就约束到哪里。

三、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

1、狠抓制度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在现实生活中,不管制度怎么好,总有人不去执行,也会有人故意违反和破坏。而一些党员干部制度意识淡薄,缺乏严格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是影响制度执行效果的重要原因。

2、强化监督检查,维护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严肃性。

维护是保证,制度的尊严不受侵犯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一项制度出台、一项工作部署传达后,要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反馈信息,以便总结提高,调整深化。要坚决杜绝和纠正把单位或部门利益凌驾于全局之上,对上级重大决策和制度要求只取所需,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的现象。

㈡ 论反腐倡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个是什么意思

建康发展

㈢ 毛概论文2000字左右,关于反腐与经济发展

来吧。。我这能

㈣ 怎样看待“反腐阻碍经济发展”论

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导李稻葵在接受新加坡媒体专访时表示:“短期来看,反腐败肯定对经济有负面影响,因为反腐败使得一些与政府有关的经济活动放缓,从餐饮业到与政府有关的一些服务业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这是毫无疑问的。
更加令人惊讶的是,李稻葵先生竟然说:“现在反腐败政策的最大成本,不是公务消费的下降,这只是冰山一角,最大的成本在于很多与改革相关的一些措施在目前反腐败的大形势下难以推进,因为很多的改革措施需要通过地方政府官员的创新和尝试去推行……”
正如贺江兵先生所言,李稻葵的言下之意是反腐不仅影响了经济增长,也阻碍了改革大计。如此论调,笔者实在忍不住,有话要说。
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关注,赢得了广大百姓的广泛赞誉和坚决拥护。看到一个个腐败分子倒下,亿万民众无不拍手称快。这让无数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大增。反腐败的力度和成就在全社会已经形成了最大共识。然而,总会有一些人士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挑战这个最大共识而显摆自己的另类。
反腐影响经济论和阻碍改革论其目的无非是想力图维护少数人的腐败利益和将改革红利释放给既得利益者而已。不可否认,长期的公款腐败消费对经济有一些拉动作用。但是,这种公款浪费腐败式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远小于其对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危害性。从政治层面的腐败消费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党和政府形象、造成贫富悬殊、助长铺张浪费和奢糜之风等不再深入剖析,笔者着重从经济层面对公款腐败消费的危害性谈起。
多年来无所节制的公款腐败消费和公款奢糜享受畸形消费,对中国已经十分贫乏的资源能源和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破坏性掠夺。公款腐败消费背后必然是巨大浪费,吃一半倒一半是最形象的比喻。这种浪费式消费传递到农业生产上,对土地、农作物以及资源能源利用必然是粗放式的。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助长剂、添加剂、催生剂等大量使用到生产之中。最终使得耕地被粗放式耕作,肥沃程度下降,农业生产被添加剂等化工原料侵蚀,资源能源被竭泽而渔挖掘。不但造成可持续性增长乏力,而且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公款腐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被严重扭曲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款腐败消费泛滥成为多年来高物价的凶手之一。公款腐败消费与消费者本人利益没有任何约束,导致消费者消费起来对消费价格和成本漠不关心,无论多么高档的消费都敢消费,因为掏腰包不是自己而是公款。这就将一些消费品价格被无限度拉高包括大众消费品以及住房价格。大到茅台、拉菲等高档酒类,小到海鲜、蔬菜等农副产品。公款腐败消费拉高的物价房价,百姓还得实实在在掏腰包购买。这实际上转嫁和连坐了低收入百姓的消费成本。多年来,物价居高不下,有货币超发的因素,也有公款腐败消费对物价的无节制拉动原因。
多年来,公款腐败消费对百姓消费的挤出效应是明显的。由于公款消费拉高了物价,使得百姓消费不起,从而出现了挤出效应。而拉动经济归根结底还要依靠百姓消费。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主要是指居民消费,而不是公款的腐败消费。中央推出八项规定后,公款腐败消费一定程度上被遏制了。虽然高档餐饮业和服务业门庭冷落了,但是,适用百姓消费的中低档餐饮业和服务业已经火爆起来。遏制住公款腐败消费后,挤出效应降低了,居民消费潜力被释放出来了。这才是经济的根本动力。怎能说反腐败影响经济增长呢?不但没有影响,反腐败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即:将公款腐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转变为真正的居民消费拉动上。

世界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腐败经济是一些国家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之一。严重腐败、贫富悬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慢等是导致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政府腐败是最重要的因素。亚洲的马来西亚就是一个明显例子。马来西亚除了宗教国因素外,其他与西方基本接轨,但是由于腐败严重,导致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徘徊不前,至今仍在“陷阱中”挣扎。
至于李稻葵教授说“最大的成本在于很多与改革相关的一些措施在目前反腐败的大形势下难以推进”,这种观点更是匪夷所思,荒谬的不可理喻。如果反腐败阻碍了改革的话,那么,这种改革本身就值得怀疑,极有可能是为腐败保驾护航的改革;如果说反腐败阻碍了地方政府官员的创新和尝试的话,那么,这种创新和尝试本身就是不干净、不阳光或者是维护既得利益者利益的创新和尝试。这样的改革、创新和尝试不要也罢。
作为经济学家的李稻葵如此论述反腐败与经济的关系,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当然,李稻葵先生也不是圣人,有不少判断失准的地方。令笔者印象最深的是,政府决定节假日高速公路施行小轿车通行免费,第一个节假日造成了拥堵后,李稻葵随即就“大骂”是愚蠢政策,提议节假日不但不应该免费通行而且应该提高收费标准。最终的事实证明了一切。

阅读全文

与反腐影响经济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