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5 06:21:31

『壹』 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哪个概念大

经济社会发展所指概念范围相对较小 。
社会经济发展,是指除经济外,还包内括文教卫生容、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而经济社会发展,其战略目标更突出了经济目标即经济目标带来的生活效果,如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贰』 什么叫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

经济发展速度快与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就是经济上发展很快,但社会发展上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地区差距等。所以才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

强调经济雀含与社会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最基本层面。因为从一定意义洞岁袜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现代化事业的两个最重要的动力机制,尽管它们各自履行的功能不同,一个主要关涉发展的速度,一个主要关涉发展的平稳。因此,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应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发展取向上,这种协调发展所要追求的不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而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固然不容忽视,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经济增长的作用并非至高无上的,社会有序发展则又能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

其次,在发展机制方面,这种协调发展所要追求的不是单一化、简单化、局部化的增长,而是充分注重多样性、复杂性、整体性的发展。作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社会成员利益表达层面上的体现,就是要高度辩证地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追求以经济增
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时期,实际上是只重视效率而忽视公平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提出表达了对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还应该而且有必要尽可能促进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协调程度及其各自效应发挥都达到最大化。

再次,在发展目标方面,这种协调发展所要追求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积累和增长,而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应该是精神层面的丰富和完满,尤其必须强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成果的最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所致力于达成的最终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就应该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及其指标体系的制定中,更注重“人本指标”或“人纳激文指标”,如把生活满意度或幸福感作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的重要衡量指标,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叁』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的区别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

社会经济的性质是指社会经济系统是一类重要的、典型的复杂系统,属于目前人们常说的复杂适应系统。与无生命的系统和生物及生态系统对比而言,社会经济系统具有若干特殊的情况与性质,使得它更难于认识、描述和控制。

经济社会的性质是以社会学家介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为特点,反思和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

2、实质不同

社会经济的实质是一个人为核心,包括社会、经济、教育、科学技术及生态环境等领域,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生存环境的诸多复杂因素的巨系统。

经济社会的实质是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一门交叉学科,其背后的理论思路和分析框架仍然是社会学式的,即不将经济现象看成是独立于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之外的领域。


3、内容不同

社会经济的内容是指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客观存在,社会为转化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出台了那么多的政策和法规,作为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不能熟视无睹,必须面对,必须对这种社会现象给予科学解释和系统说明。

而经济社会的内容是指社会群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群体是经济活动的决定因素。不同类型群体结构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起着不同的影响。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及发生作用的社会条件,如政治、文化、教育、人口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肆』 什么叫“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
社会是指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社会经济发展,是指除经济外,还包括文教卫生、社会福利、养老院、社会保障等
等方面的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所指范围比较小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伍』 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战略目标

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供参考。

『陆』 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2000年,湖南省坚持把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着力点,三大需求开始全面回升,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国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事业保持繁荣稳定,国民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691.9亿元,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780.47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1467.95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1443.46亿元,增长10.6%。三种产业比重为21.1∶39.8∶39.1。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00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1.89亿元,主要农产品不少居全国前列。2000年粮食总产量2874.97万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早籼稻和棉花种植面积有所调减,优质稻种植面积扩大,畜牧水产业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李卖埋比重逐年上升,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市场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效益大幅回升,以板、线、管材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的冶金工业,以工程机械、计算机和显示器件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以及石油化工、建材工业、食品工业,通过加大投入和加强技改,扩大了生产能力,提高了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逐步成为工业领域的优势产业。2000年工业增加值123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52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实现增加值156亿元。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脱困率分别达到60%和66%。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净盈利12亿元,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及9个市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净盈利。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0亿元,其中国有投资687亿元,集体和个体投资383亿元。国债项目由165个增加到238个,累计完成投资466亿元,其中110个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

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24亿美元,其中出口16亿美元,进口8亿美元。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20 个,实际利用外资10.1 亿美元。

国内外市场需求全面回升,贸易市场稳步回升。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1365亿元,其中城市715亿元,农村650亿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财政总收入318.1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71.8亿元,上划中央“两税”146.3亿元。财政支出339.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2820亿元,存款余额2870亿元,分别新增290亿元和330亿元。全年股市募集资金63.5亿元。

社会事业繁荣活跃,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湖南坚持实施科教兴湘战略,科技教育事业发达。2000年末,全省拥有种类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80个,在湘“两院”院士达到3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帖的专家1612人。2000年,全省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800项,其中13项优秀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60项科技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国内十大科研成果中,我省占据两席,其中由袁隆平院士主持研究的“超级稻育种研究”获得重大突破,高居榜首,国防科大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也榜上有名。教育事业获得新的发展。全省拥有普通高校52所,全年招生10.1万人,在校学生25.31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16个,招收新生3475人,在校研究生7729人。湘籍运动员夺得奥运金牌、奖牌和总分三项全国第一,赢得残奥会金牌全国第二。首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和2000年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在我省成功举办。

湖南省具有配余良好的投资环境。多年来坚持实行“开放带动”战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决定》、《湖南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湖南省指导吸收外商投资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湖南省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对省级审批权限内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实行一站式审批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湖南省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的措施》、《湖南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与此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近年来哪蚂 加大了利用非国有投资的力度,提出了鼓励非国有投资的政策措施。湖南地处全国的中部,属于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受惠区,已有湘西自治州进入国家西部开发范围,享受国家支持西部开发的政策。

湖南省电力供求紧张的矛盾得到缓解,电力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已成为历史。到2000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40万千瓦,其中水电590万千瓦,火电450万千瓦。发电量375.5亿千瓦时,其中水电210.4亿千瓦时,火电165.1亿千瓦时。

湖南省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以省会长沙为中心,联贯广大城市,沟通省内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00年底,全省拥有综合运输线路总长7.4万km。全省已有京广、焦柳、湘黔、湘桂、湘赣五大铁路干线纵横省境。此外,还有石长等铁路支线。株洲、衡阳、怀化三大铁路枢纽构成了湖南铁路网心脏,其中株洲是江南最大的编组站。全省铁路总长度为2830 km。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792 km,其中有高速公路450 km,一级公路204 km,二级公路3500 km,三级公路5000 km。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长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13位。全省形成了以三条在建和规划的国道主干线及以7条国道为主骨架,70条省道联网,县、乡公路及专用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具有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湘、资、沅、澧四水中下游为骨干,沟通全省、通达长江的航道网。全省通航里程10065 km,其中常年通航里程7089 km。现有等级航道3039 km,建成了岳阳城陵矶5000吨级外贸码头泊位2个和岳阳、株洲、湘潭千吨级港口码头、千吨级泊位达29个。湖南目前拥有民用航空线30余条,已开航班的机场有长沙黄花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常德桃花机场和永州蔡家铺机场。

湖南省电信网络建设已具备相当规模,建成了以光缆为主、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干线传输网。全省通信光缆总长度5.7万km(长途光缆长度1.7万km)。国家在湖南省建有两条一级光缆,省市之间建有三个大环线,到2000年末,全省电话用户数为683.73万户,其中市话用户数为401.2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236.39万户;无线寻呼用户286.24万户;邮电部门经营的电话交换机容量869万门,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57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为10.7%。

『柒』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捌』 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哪个概念大

经租罩济社会发展。弊稿闹
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大的概念实质是一回事。回敬没不过,社会经济答有狭义方面的概念,专指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所以,用“经济社会发展”外延没有这方面限制,概念更大。

『玖』 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阿勒泰地区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和区内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突出稳增长、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保障了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地区综合实力有了提高,民生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62.94亿元,扰察比上年增长12.00%(可比价),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0亿元,增长4.00%;第二产业增加值76.61亿元,增长15.70%;第三产业增加值53.83亿元,增长12.40%。一、二、三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19.95∶ 47.02∶ 33.03,其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2010年增加了3.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2010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表明地区工业经济、特别是矿业经济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提升作用在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88%。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2010年上涨5.49%,其中居民食品价格上涨12.17%,为拉动居民消誉李困费价格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62%。阿勒泰地区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21%,其中轻工业上涨9.59%,重工业10.2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49%。

阿勒泰地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牧民标准化定居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1年底,累计实现牧民标准化定居1.224万户,定居5.3万人,分别占牧民总户数、总人口数的35%和36%。可见,牧民标准化定居工作任务仍很重。

全地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0%,完成矿业增加值52.07亿元,增长17.25%,占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90.39%。表明矿业经济在阿勒泰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中,仍保持一枝独秀的态势。

主要矿产品及深加工产品产量,原煤10.92万吨,近6年来,首次突破10万吨,比2010年增长147.80%。铁矿石原矿量1415.06万吨,同比增长19.90%。铜精粉21.81万吨,同比增长 14.05%。高冰镍 1.14万吨,增长 55.09%。黄金 918.10千克,下降0.30%。

地区全口径财政收入37.45亿元,同比增长37.2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70亿元,增长27.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84亿元,同比增长21.64%,其中二产完成投资60.08亿元,占总投资的47.00%。说明二产投资占了总投资的比例的近一半。人均可支配收入1.41万元,比上年增长11.10%;农牧民纯收入5726元,比上年增加11.44%。

地区对外贸易在出口贸易的强力推动下呈现增长态势。全年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0%。其中:进口总额329万美元,下降44.1%;出口总额8.6亿美元,增长25.80%。

全年地区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近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0%,实现旅游收入29.82亿元,增长26.89%。

二、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铁路

就新疆而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重点项目,项目于2009年7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全长1776千米,同年11月4日奠基开工,预计5年后,一条新的铁路大动脉将横亘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届时,它将与现有兰新铁路一道拓宽三省区资源外运通道,破解运力紧张难题,并使我国向西开放进一步提速。

2009年10月奎北铁路建成通车,福海—富蕴铁路也于2013年年底开工建设。奎北铁路建成庆念通车标志着阿勒泰地区结束了无火车的历史,福海—吉木乃铁路建设目前正在设计论证中。铁路建设为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活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二)公路

地区主要道路有:干线公路17条,包括国道(216、217线)2条,省道10条、专用线5条,县道37条,乡道677条,村道283条,地方专用交通道6条,公路总里程8384千米。阿勒泰地区行署所在地阿勒泰市是国道216、217线起始点,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西线701千米,东线670千米,与乌鲁木齐市航线距离450千米。

根据新疆公路网发展规划,新疆将用15年时间建设“三横二纵二环八通道”干线公路网(简称3228工程),其中涉及到阿勒泰地区的主要有四条:北屯—福海—克拉玛依—奎屯—沙滩—阿拉尔—和田段,由国道217线部分线路和新疆沙漠公路组成;阿勒泰北屯 富蕴—大黄山—乌鲁木齐与库尔勒—若羌两段,由国道216和国道218部分线路组成;北屯—乌图布拉克—和布克赛尔—铁厂沟—托里—阿拉山口 博乐段;北屯—福海—阜康段。

阿勒泰地区规划建设道路。国道217线阿勒泰—布尔津段、哈巴河—阿黑吐别克公路、哈巴河—白哈巴公路、蒙库—富蕴县等工程全面开工。北屯—阿勒泰高速公路已列入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规划。

(三)航空

阿勒泰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型飞机,交通较为方便。阿勒泰机场扩建工程,计划延长跑道400米,新建联络道一条,总投资1亿元。建成后可确保波音737-700以上大型客机满载起降,2009年已启动方案研究。

喀纳斯支线机场建成通航。喀纳斯机场2007年开始启用,距著名旅游胜地喀纳斯风景区68千米,与乌鲁木齐空中距离482千米,是新疆继那拉提机场之后新辟的第二个旅游支线机场。2013年喀纳斯机场可实现旅客吞吐量约22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富蕴县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推动富蕴机场迁建,尽快使乌鲁木齐—富蕴县航线复航,对加快富蕴县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巩固边防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富蕴民用机场场址拟定于科普阔拉阿根场址,位于226省道与216国道岔路口西南侧约3.5千米处,距离富蕴县城中心直线距离约21千米。机场为国内民用支线机场,项目概算投资超过4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取得总参谋部意见及预可研阶段需支持性的全部文件,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规划司、投资司已完成项目的会签工作,并于2011年11月16日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审查。

2011年全地区共完成货物运输量1324.99万吨,比上年增长16.27%,完成货物周转量约22.44亿吨千米,增长16.88%,运送旅客1447万人次,增长9.36%,客运周转量近11亿人千米,增长9.6%。年末地区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28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约2.25万辆。

(四)电力

阿勒泰地区电网是自治区一个相对独立的电网,仅实现与全疆110千伏的弱联。2006年底,全地区总装机容量14.5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12.6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1.8万千瓦(其中北屯火电厂1.2万千瓦,吉木乃火电厂6000千瓦),火水电比例为1∶8。风电装机0.105万千瓦,最大发电量57508万千瓦时,可承受的最大负荷12万千瓦。

地区电网由四个相对独立的电网构成,分别是阿勒泰地区电力公司电网、布尔津县电力公司电网、可可托海矿区企业自备电网和兵团农十师电网。阿勒泰地区电力公司电网,可供调度的上网总装机容量为10.07万千瓦,售电量占到全地区的52.52%,可承受最大负荷8.5万千瓦,最大发电量25500万千瓦时;布尔津县电力公司电网可供调度的装机容量1.85万千瓦,可承受最大负荷1.4万千瓦,最大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可可托海矿区企业自备电网,可供调度的水电厂装机1.9万千瓦,可承受的最大负荷1.6万千瓦,最大发电量9858万千瓦时;兵团农十师电网,装机0.67万千瓦,可承受的最大负荷5000万千瓦,最大发电量3350万千瓦时。全地区实现110千伏线路联网,线路总长663千米,东至富蕴、青河县,西至吉木乃、哈巴河县,南面与塔城地区的和丰县联网。

(五)口岸建设

在阿勒泰地区,国家已批准开放4个一类口岸,即对蒙古的塔克什肯口岸(青河县)和红山嘴口岸(阿勒泰市),对哈萨克斯坦的吉木乃口岸(吉木乃县)和阿黑吐别克口岸(哈巴河县)。随着阿勒泰地区口岸建设的不断完善,将对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矿产、旅游等资源产业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尤其显著。

1.吉木乃口岸

位于吉木乃县境内,与哈萨克斯坦国东哈州毗邻,为双边常年开放口岸。

口岸的功能定位:是国家对哈国开放的一类通关口岸,是新疆乃至中国对中亚、欧洲贸易、仓储物流、国际旅游和以进出口落地货物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综合型边境陆路口岸。规划到2015年,口岸年均过货量80万吨,出入境人员达50万人次,进出口贸易总额25亿美元。规划至2025年,口岸过货量150万吨,出入境人员超过100万人次。

吉木乃口岸距哈方迈哈布奇盖口岸0.5千米,距斋桑县60千米,距东哈州首府乌斯卡缅市500千米,距哈国首都阿斯塔纳1300千米。吉木乃口岸是我国距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及哈俄两国东部铁路最近的口岸,比阿拉山口口岸至哈俄两国东部铁路近约500千米,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北线的重要支点。目前,吉木乃口岸已发展成为新疆对哈萨克斯坦陆路第3大口岸。吉木乃口岸为阿勒泰地区利用哈萨克斯坦斋桑湖区油气资源提供了条件。

2.塔克什肯口岸

在青河县境内,与蒙古科布多省毗邻,为双边常年开放口岸。塔克什肯口岸距蒙方雅仁特口岸25千米,距布尔干县城45千米,距科布多省会科布多市265千米,距蒙古首都乌兰巴托1733千米。

口岸的功能定位:是国家对蒙古开放的一类口岸,是中国对蒙古及俄罗斯发展双边贸易的重要窗口,是以通关服务、边境贸易、出口加工为主导的综合型边境陆路口岸。目前,塔克什肯口岸已发展成为新疆对蒙古的第一大口岸。

塔克什肯口岸工业加工区以尽快建成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为目标,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划分为矿产品进口加工、畜产品进口加工、农副产品进出口加工、建材出口加工、轻工产品组装等6个功能区,重点打造进口蒙古煤炭、铜等能源、矿产和畜产品资源深加工和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目前投资7000万元的凯禹通国际物流园和投资3500万元的鑫源商贸物流批发市场已完工,省道320线已完成改造升级。

3.红山嘴口岸

位于福海县境内,与蒙古巴彦乌列盖省毗邻,为双边季节性开放口岸。红山嘴口岸距蒙方大洋口岸12千米,距巴彦乌列盖省省会乌列盖市180千米。是面向第三国开放、与俄罗斯实现陆路通商和旅游的重点口岸。

口岸功能定位:是国家对蒙古开放的一类季节性双边通关口岸,是新疆乃至中国对蒙古、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地区)开展大宗货物贸易交流、环阿尔泰山旅游业的一条重要通道。是以发展边境贸易、存储物流、国际旅游的重要综合型边境陆路口岸。

4.阿黑吐别克口岸

位于哈巴河县境内,与哈萨克斯坦东哈州毗邻。1992年阿黑吐别克口岸开放,允许中哈两国人员、交通工具和货物通行,1998年实现临时过货。

口岸功能定位: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哈萨克斯坦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

5.规划建设的喀纳斯口岸

规划选址在布尔津县境内。2009年10月,《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提出,要积极推进中俄天然气领域合作,决定东西两线天然气管道同步启动,并于2014年至2015年供气。两国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为开通对俄的喀纳斯口岸,开辟我国引进俄罗斯能源、矿产和木材等资源的北向战略通道奠定了基础。

『拾』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物质财富,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尽管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缺销是强调经济发展。离开了这一点,就不可能成为一种科学的发展理论。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是通过抑制经济发展来平衡别的发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但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内容,发展还包含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经济发展代替不了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伏雀游体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一些社会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加剧、社会动荡不安。如果产生这样的结果,现代化建设就可能走入误区,而且反过来会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甚至毁灭经济发展的成果。
因此,在推进经济发展时,必须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切实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岁顷民主法制、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提高现代文明程度。既要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又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以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为着力点,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

阅读全文

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