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1分)②凡尔登战役(1分)③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或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1分)④两极格局(或雅尔塔体系)(1分)。
(2)《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2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2分)
(3)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❷ 与经济危机想伴随的是政治环境的不稳定,金融危机将促使世界格局发生怎样的演变
美国金融危机的扩散效应和冲击波在不断加剧,不仅经济可能出现衰退,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也越陷越深,甚至俄罗斯、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也受到牵连,世界经济下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然目前来看,此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世界经济动荡会否超过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还难以定论,但从历次金融危机所的影响来看,此轮金融危机必将带来世界政治版图的变迁。
国际思潮的转向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引发了各国政局大变动和世界思潮的转向。德国走向纳粹主义,日本走向军国主义,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其他国家要么右翼保守势力上台,要么政局激烈波动。国家资本主义取代自由主义成为主流思潮。此后,大国关系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局势动荡加剧,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
此轮金融危机不会使世界重蹈历史覆辙,但对各国政局、世界思潮和国际政治的影响会不断显现。
危机首先使美国新自由主义模式受到沉重打击。美国一直鼓吹和推广新自由主义模式,但“华盛顿共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拉美接连碰壁。此次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被迫收购、吞并和接管众多金融机构,部分实现了金融领域的国家管理。随着危机的深入,美国政府还可能伸手接管更多金融机构甚至实体企业。新一届政府很可能在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之间做出抉择。
欧盟一直奉行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福利制度,政府掌控着众多大型企业。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缺乏竞争力,增速放缓,法德等国一度出现了向新自由主义模式靠拢的趋势。而此次危机使欧盟可能重新思考,回归欧洲式国家社会主义。
而中国、俄罗斯等将更加坚定走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管理模式。新自由主义模式对世界的吸引力将大大削弱,国家资本主义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世界范围的思潮和发展模式风向将面临转变。
美国会否走向衰落?
此次金融危机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金融危机的最大共同点,是战争导致财政透支。耗资6860多亿美元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财政赤字和国债大幅上升,加上石油危机,美元地位受到冲击。美国在内外交困下,最终宣布废除金本位体制,放弃美元固定汇率制。
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房地产次贷危机,但根源还在于战争导致财政过分透支。美国接连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仅伊拉克战争就耗资6480亿美元。从克林顿时期的财政盈余,变为小布什政府时期最高达4000多亿美元的巨额财政赤字。而总债务达到53万亿美元,超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3万亿美元。
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金融危机引发国际金融体系变革,最终削弱了美国实力,美国被迫进行战略调整和收缩,美苏战略态势也由美攻苏守转为苏攻美守。
此轮金融危机会否带来美国战略重大调整和国际格局的变动还很难断定,因为危机刚刚开始。如果危机不断恶化而导致美元危机,其对美国实力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冲击,将不亚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金融危机。
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
从目前形势看,金融危机可能会引起大国实力的消长变化。
目前金融危机向全球扩散,对各国都产生冲击和影响,但性质是不同的,对美国的冲击是根本性的,关系到经济是继续增长还是衰退的问题,而对其他国家影响则是有限的,更多是经济增长的压力加大。
以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为例。虽然金融危机导致股市大幅下挫,出口受到冲击,外汇储备大幅缩水,金融稳定受到威胁,但都不具致命性,并没有根本动摇实体经济。
俄罗斯、印度今年的经济增速都在8%以上,而中国仍将可能接近两位数。金融危机对新兴大国的压力主要是增速下降多少的问题,而不是经济衰退的问题。国际权威机构预测,中国经济增速将可能从目前的两位数增长下调到明年的9%左右。即使如此,与美国的-0.1%相比不是同一概念。
如果此轮金融危机按照一些专家估计持续2-5年的话,意味着美国与其他大国实力对比将进一步发生变化,一超多强的格局将面临调整。俄格冲突和随后美俄对抗升级,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实力对比变化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像冰岛金融危机后的举动很值得关注。冰岛作为一个小国,金融创新十分发达,金融危机的冲击几乎使其面临经济崩溃,亟需外国资本救援。但美国自身难保,欧盟无暇他顾,冰岛只好向拥有5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俄罗斯求援。可是冰岛作为北约成员国,美欧在此刻束手无策和袖手旁观,而俄罗斯却能拉一把。如果更多欧盟中小国和都出现危机,俄罗斯出手相救,则对欧洲地缘战略格局会带来更大影响。
争夺国际金融体系主导权
不只是大国战略态势在变化,欧盟、日本与美国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美国在面临股市崩盘时刻呼吁欧盟一起救市,但欧盟并不热心。欧盟四国峰会只是通过了不痛不痒的声明,没有采取一致行动。欧盟对主导未来国际金融体系兴趣有加。法国等正积极筹备召开由欧盟主导、邀请中印等新兴大国参与的紧急峰会,目的是建立新的全球金融体系。很显然,欧盟力图主导修改现有的国际金融规则和机制,改变长期以来由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
欧盟与美国争夺未来国际金融体系和未来金融管理模式的竞争,还体现在德国政府的一个举措上。与美国向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注资、收购和兼并的做法不同,德国政府单方面宣布将向所有私人银行储户提供无限担保,德国力图向世界证明,德国把私人储蓄存款利益放在首位。这似乎在暗示着,欧盟的拯救方案与模式更具有人性化,更体现欧洲特色。
❸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世界政治格局进入到什么样的趋势
第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世界上的大国强国,都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抢占新的国际格局制高点的突破口,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和作用,谋求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21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因此,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摆在优先地位。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实现腾飞。
第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加快了由集团化、区域化朝着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推动力。
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因此,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各国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稳定发展。国际社会还应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❹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伴随着近代化历程,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中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某
(1)D;A;C;B。 (2)左宗棠: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人物,创办了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内严复:翻译出版《容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通过大量介绍和宣传“西学”理论,给渴求新知、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知识分子以极大的启迪,为维新派的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在中国统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杂志,明确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
❺ 危机,是险境和机会并存。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
(1)美国抄:国家面临分裂的危机。袭俄国: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日本:封建幕府统治严重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分) (2)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农奴;文明开化。(4分) (3) 摆脱了危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分)
❻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
(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马歇尔计划;北约。 (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 (3)多极化趋势加强。 (4)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❼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实现形式是什么如何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实现形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要继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他说,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矗要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❽ (28分)危机,是险境和机会并存。古今中外,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等伴随着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
(1)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2分) (2)举措: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10分)影响:经过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分)⑶国民的民族意识觉醒: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任答两点4分) (3)因素:西学东渐的深化;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三点给6分) (4)面对危机,应积极应对,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
与政治伴随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