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论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论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13 04:23:25

Ⅰ 试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

我感觉这道题是要靠你IS-LM曲线的作用机制的。
http://wenku..com/view/a2df4774f46527d3240ce030.html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与IS-LM曲线 》内
一个不错的ppt,免费下载容,你看看
简单的说,你可以将积极、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紧缩的货币政策两两组合,分析四种情况下社会总收入和利率的变化。

Ⅱ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具体操作方法及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结果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所以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而且其他政策工具也都是以此为基础,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等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总量影响巨大,因为它对应数额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对货币供给总量产生更大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这一政策工具效果过于猛烈。它的调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因此,一般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都持谨慎态度。
②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制定的对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所作的政策规定。它一般包括再贴现率的确定和再贴现的要求两个方面。再贴现率主要着眼于短期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应状况调整再贴现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例如,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就需要以较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中央银行的贷款,因而便会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其结果就会使得信用量收缩,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则着眼于长期的政策效用,以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并改变资金流向。
③公开市场业务。此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货币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价证券。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随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性加强,货币政策工具也趋向多元化,因而出现了一些供选择使用的新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类: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
①直接信用控制。它是指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具体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②间接信用指导。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活动的做法。

Ⅲ 怎样运用货币政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

货币政策又称金融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和其他信贷条件,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措施。它是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西方经济学认为,酌情使用的货币政策要“逆经济风向”行事。存在大量失业时,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交替使用二者称为补偿性货币政策。通过酌情使用货币政策调整总需求(即总支出)的行动,通常也叫“经济微调”。

在经济衰退、失业持续增加时,中央银行调节总支出的步骤是:首先采取措施,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货币供给扩大,松动银根,容易得到贷款,而且使利息率降低;信贷放宽和利息率下降,刺激公私投资增加;投资上升,通过投资乘数作用,会大大提高就业水平与价格,增加收入。这样,就可以消除衰退,解决失业。在经济高涨、价格持续上涨时,中央银行调节总支出的步骤是:首先采取措施,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准备金减少,通过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带来存款货币多倍收缩;货币供给减少,收缩银根,难以得到贷款,而且使利息率提高;信贷收缩和利息率上升,迫使公私投资减少;投资减少,通过投资乘数作用,会大大降低收入和价格,减少就业机会。这样,就可以消除和解决通货膨胀。

Ⅳ 结合实际,探讨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过去10年以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今年专11月M2已达到94.48万亿,金属融体系的低效导致资源错配,社会整体债务压力较大。既不能使经济失速又不能继续滥发货币是目前政策的难点。因此,应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应通过体制改革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以代替过去的信用扩张。
不多从经济周期上看,目前宏观经济遇到了产能过剩需求萎缩的困难,辅以比较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复苏,稳定资产价格,降低整体债务风险。
所以稳健的货币政策辅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目前的宏观经济短期和长期综合看最为有利。
原创

Ⅳ 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对宏观经济总需求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并称央行金融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
1、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2015年2月5日起央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 2015年4月20日,央行再次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2、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订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现代许多国家中央银行都把再贴现作为控制信用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
3、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进行公开市场业务以来,在不同的时期曾经使用过不同的操作工具。在2003年4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当年第六号《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决定自4月29日起暂停每周二和周四的正回购操作,此后将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招标发行央行票据。
公开市场操作(open-market operations)(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Ⅵ 利用IS-LM模型分析(要求利用图形进行分析)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对国民收入y和利率r

IS-LM模型: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削减货币供给的增长来内降低社会总需求容水平。即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时,中央银行通过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势头。

具体做法有: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抛售政策的债券等。


货币减少,则利率上升,投资与消费减少,使得Y减少

Ⅶ 分析一个大型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一个大型的开放经济体之中,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对于回调节通货膨胀,刺答激消费以及促使资本回流非常重要。它在市场经济风险过大的时候可以进行加息缩表促使市场回归理性,也可以在经济疲软的时候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救市。

Ⅷ 我国近五年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
包括:经济增专长、价属格水平稳定、充分就业、利率稳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尽管央行不能直接带来这些目的,却能针对它可以影响的变量制定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之间常常有冲突,政策可以达到一个目标,但却也使另一个目标变得更加难以实现。
在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在实际中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单一目标,以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的基本目标;另一种是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兼顾。
从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中来看,无论是单一目标、双重目标或多重目标,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当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货币政策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目标不能偏颇和多变。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网络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靠谱利率低,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Ⅸ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政府调控经济的作用我们知道,市场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调专节经济.可是,当河流被污染属、山林被砍伐,当受教育者需要学校、出行者需要公路,当偏远贫困山区的人们生活困难,当失业下岗的人可能揭不开锅,市场就无法去应付,而且,"看不见的手"也解决不了经济危机问题.市场失灵时,就需要"看得见的手",即国家干预经济.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目标是使国家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平衡.政府运用三大政策来调控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主要表现为调节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作用.对外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汇率和关税的作用.当经济太冷时,政府就"踩油门",刺激消费、加大投资、增加出口,让经济回升;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就"踩刹车"限制消费、减少投资,把过热的经济压下去.

Ⅹ 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简答怎么答

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其中主要包括:
(1)由政府支回出和税收所答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阅读全文

与论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