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根本动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发展煤矿循环经济
摘要:围绕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依靠科技进步,实行循环经济,在发展煤电的同时,拉长产品链条,将矿山废弃物“吃干榨净”,保护矿区环境,有力推动企业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技;循环经济;煤炭
焦煤集团是我国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有100多年的开采历史,也是全国四大衰老矿区之一,1949 年9 月建立焦作矿务局,2000 年3 月改制为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公司现有正式职工3.4 万余人,各类技术人员3954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1983 人。下属21 个子公司,17 个分公司,形成了年生产580万吨优质无烟煤、210兆瓦发电装机容量、60万吨水泥、1.5万吨铁合金、2.7 万吨烧碱的生产规模,具备了建材、化工大型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产品涉及30 多个行业小类。现已发展成一个以煤电为主业,冶金、建材、化工、第三产业为辅业的大型综合企业。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指引下,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矿区,拉长产品链条,实施循环经济,把煤矸石、矿井水及瓦斯综合利用作为科研重点,有力地促进了集团公司非煤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在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方面
煤矸石作为煤炭生产的伴生废品,堆积如山,长期以来占压大量土地,煤矸石山粉尘随风飘散,造成扬尘污染,煤矸石石长期堆放发生自燃,所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给矿区的生活环境和创建优秀卫生旅游城市造成了一定影响。然而,当科学技术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被付诸实践的时候,煤矸石这种工业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价值也逐步得到开发利用。近年来,焦煤集团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遵循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的原则,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努力探索循环经济模式,逐步将分散、无序的企业组合成产业链,并组成相对集中和衔接有序的集群经济实体,开始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个环状的产业链在矿区逐步形成。将煤矸石进行发电,再将电厂排放的炉渣、粉煤灰用作生产水泥、煤矸石砖的原料,由此煤矸石这种废弃污染物已被新的科技产业链条“吃干榨净”,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
为了充分利用煤矸石资源,利用技术先进的循环硫化床锅炉研究采用1∶2左右的煤与煤矸石混合燃料进行发电,仅冯营电厂2×6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一天即可消化煤矸石1000多吨,节省原煤400多吨,降低燃料成本13万元。目前集团公司已相继建成4 座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总装机容量达19.9万千瓦。由于锅炉燃烧充分,脱硫效果好,所排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炉渣及粉煤灰却成了下游产业的原料。演马矿利用煤矸石及电厂粉煤灰生产烧结砖,建成了年产3000 万块煤矸石砖自动化隧道窑生产线,烧结砖所需热能不仅全部由煤矸石自身产生,通过技术合理改造,而且炉温余热解决了上千名职工洗澡问题,使沉睡多年的煤矸石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使富余人员得到妥善安置,此外节省了一台洗澡锅炉,每年还可节省洗澡耗煤5000 余吨。5 年来,共建成煤矸石、粉煤灰砖厂5座,16条煤矸石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94 亿块标准砖。2005年又建成了目前国内技术先进的年产10万立方米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轻质砌块生产线,为煤矸石、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实现矿区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二、在瓦斯抽采利用方面
焦煤集团是煤层瓦斯突出严重的矿区,吨煤瓦斯含量高达30 立方米。目前10座生产矿井有9座为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1955年建局以来共发生煤层瓦斯突出317次,其中最大的一次煤层瓦斯突出煤量1500 多吨,突出瓦斯44万立方米,瓦斯不仅对焦煤集团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影响,而且成为了威胁矿工生产安全的“隐性杀手”。对于瓦斯治理,集团公司一直予以高度重视,然而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焦煤集团过去的瓦斯治理,主要是局限于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加强瓦斯抽放和瓦斯检测,抽放的瓦斯被排放到大气当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焦煤集团清醒地认识到,煤层瓦斯气既有危害,也是优质的资源通过科学抽采和有效合理利用,完全可以将瓦斯这一影响煤矿安全的“头号杀手”变成造福人类的“生活帮手”。在原有抽采工艺、化学封孔、变径钻孔等瓦斯抽放技术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2002 年又利用国债和自筹资金,对5对生产矿井的7个地面抽放泵站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技术改造,采用大钻机、大钻孔、大管径、大抽放泵的“四大”抽放方式,实现了大流量、高负压、高效率及低阻力抽放管路相配套的合理抽采系统网络,使集团公司的瓦斯抽放能力由上世纪的1500万立方米/年提高到7500万立方米/年,瓦斯抽放总量由2001年的1250万立方米提高到2005年2300万立方米。在朱村矿、九里山矿、位村矿和中燃公司相继建立了储气罐,焦作市利用瓦斯的燃气用户目前已超过6 万户,据统计,1997 年至今8 年间,焦煤集团共向焦作市民供瓦斯1.139亿立方米。不断进步的瓦斯抽放工艺和瓦斯综合利用工作,已体现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强有力的瓦斯抽采和综合治理,使矿区的安全生产条件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瓦斯事故明显下降。
三、矿井水综合防治及利用方面
焦作矿区是著名的大水矿区,矿井水造成的事故和瓦斯事故、顶板事故一起被列为对煤矿生产和矿区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三大事故,矿区经常性涌水量在每小时2.4 万到3 万立方米,吨煤含水系数高达40~50。矿区受地下水威胁的煤炭储量高达14.5亿吨,吨煤排水费高达30元,占吨煤成本的20%左右,每年仅排水电费高达6000多万元,截至目前矿井共发生60立方米/小时以上突水事故600 多次。巨大的井下水不仅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而且严重制约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应用。除此之外,矿井排出的地下水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不仅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水资源,而黑黑的煤泥水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没有矿井水的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就没有煤矿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焦煤集团多年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围绕对矿井水的减少排放、合理利用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实施了疏水降压、突水点封堵、底板注浆加固改造等一系列科研项目及改造工程,变被动堵水为主动治水,取得了明显效果,减少矿井涌水量3000立方米/时,年节约排水费用1275 万元,经过分类排水和处理,每年有3500立方米的矿井水被应用到生活、工业和农业三个领域,其中,每年供焦作市民生活用水300 万立方米,矿区工业和生活自用200万立方米,农田灌溉约3000 万立方米。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矿井水,集团公司已制定了矿井水综合利用计划,已被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建成后年新增处理矿井水7300万立方米;利用“南水北调”的焦作区域优势,争取国家支持,成为后备供给水源。
四、今后的发展方向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区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不断更新资源开发和利用观念,把节约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根据集团公司产业发展规划,立足煤电主业,积极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重点培育“煤———电———冶”、“煤———电———建材”两条循环经济链条,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把煤电主业的延伸效益“吃干榨净”,创建资源、环境、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型矿区。按照这一思路,规划建设2×135兆瓦赵固综合利用电厂,消化利用矿区丰富的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资源。同时充分利用在粉煤灰、电力、铁路等方面的优势,2006年2月开工建设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其建成焦作地区最大、最先进的新型水泥厂。对煤炭开采所抽的矿井水进行综合利用,明年将开工建设日产20万吨的水厂,净化后的水可供电厂或其他用户使用,同时考虑启动矿泉水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抽取矿井瓦斯进行发电,2006年建设20台瓦斯发电机组,提高瓦斯综合利用效率,既促进了安全生产,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经济效益。2006 年,在经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三下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和添加剂组成的混合泥浆状填充材料,对建筑物下的采空区进行充填支护,增加开采储量600 多万吨,既利用了废物,又多出了煤炭,该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我们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矿山,实现煤炭价值最大化,统筹相关产业、矿区环境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将通过“整合一个矿”,即一个地方矿,“改造两个矿”,即古汉山矿和方庄矿,“新建三个矿”,即赵固一矿、赵固二矿和新河矿,在现在煤炭产量的基础上,再提高500万吨煤炭产量,实现原煤产量突破1000 万吨,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目标。
③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B.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C.资本主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
1、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类活动能力,使人类活动突破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促进了生产的国际化;带来了交通、通讯、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拉近了人类交往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交往的效率。
形成了全球性生产网络,推动资源在全球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了科学的普及、知识的传播、技术的扩散、人员的流动,增加了人类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都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扩展和深化,使各个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相互关系不断变化。
推动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发生碰撞、竞争、渗透和融合,形成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生产力的全球化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全球性经济组织、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这些都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3)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展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前途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考察,勾画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和各个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类解放的必然要求,二者相互促进、互为条件。
一方面,只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和地域的局限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灭阶级剥削、国际剥削和国家之间的对立,建立自由人联合体。
④ 文化发展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这局话对吗
是错误的。
反过来,就文化自身而言,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技进步也属于文化发展的范畴,所以,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⑤ 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一、我用哲学的观点去回答,1,战争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战争年代)。2,市场经济国家,赚钱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3,计划经济国家,努力发展和防备外侵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4,相对落后的经济体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所谓谦收益,满招损)。
⑥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不对
是重大动力,但不是最根本的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永无休止的欲望
科学技术也是人类为了满足欲望的产物
⑦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不对
不对,因为马哲认为社会内部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⑧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此题的答案是否是决定的? 如果是就选A 如不是就没有选项,应该选择 1,4
理由:
1.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市场推动和科技拉动对于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在经济建设中,应注意科学界定“夕阳产业”与“新兴产业”,开发新技术以解决能源问题。在当前,尤其要更理性地发展知识经济。2.尽管市场并非科技发展的唯一指向,但发展科学技术已离不开市场。当今世界已是一个市场,两种制度。要发展我国经济,就要提高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从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来看,人们历来在科技拉动和市场推动之间选择,事实上,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3.市场经济的意义在于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配置资源。因为市场的真实需求很可能被市场神话的暗示所扭曲,何况在这投资者与经营者分离的时代。如果我们现实地看,如钢铁、化工、建筑等,一方面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基础所在,另一方面,也并非都能利用科技进行根本性改造的。所以科技的发展只能说带动经济,并非决定经济。 4.经济发展,不能决定科技发达。(如:迪拜阿联酋国)两者不存在相互决定的关系,若非要 说哪个能决定另外一个,也只能说科技决定经济。却不能说经济决定科技。
⑨ 客观来说什么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
客观来说,需求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因为有需求,所以才有创新和进步。
⑩ 文化发展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这局话对吗
从广义上讲,文化包括理科知识,理科的确是科技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