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2017
2017年,中国经济趋稳向好的态势更加巩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年经济增速小幅回升至6.9%,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最终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升。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产能利用率上升,企业盈利水平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经济发展的活力和韧性增强。
1、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
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年增长6.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国际收支继续改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总体上看,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经济增速、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指标更趋匹配,已逐步调整至与中高速增长潜力相适应的水平。
2、结构调整不断深化。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增强,2017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资本形成高26.7个百分点,比2013-2017年最终消费的平均贡献率高2.6个百分点。
3、发展动能加快转换。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加快,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保持了2015年以来的回升态势,扭转了金融危机后的下行局面。
4、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企业对中高速增长的市场环境适应性增强,盈利能力和利润状况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单位GDP能耗下降3.7%,好于年度目标,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
5、防范金融风险初现成效。
加大监管力度、整治金融乱象、补齐制度短板、去杠杆取得进展,金融“脱实向虚”得到初步扭转。各方面风险防范意识得到强化,“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的市场预期正在改变,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1)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扩展阅读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经初步核算,2017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27122亿元,GDP总量在2016年站上70万亿元台阶后,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增速在经过近7年调整后首次实现回升。
2017年,我国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怎样的形式论文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增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一
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第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物价涨幅总体可控.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从需求结构看,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的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从生产结构看,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
总体上看,未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上涨势头的有利条件较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受水利等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资增长、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的拉动,投资增速依然会保持在高位;最终消费在就业状况改善、工资持续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将保持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会有所回落,但仍将回归正常水平,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社会总需求增速放缓,加之粮食和主要工业品供应较为充裕,翘尾因素逐步减弱,以及稳定物价措施逐步落实到位,今后几个月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二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保持我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高速增长的难度在加大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相对较为有利,但面临的矛盾仍然较多,突出表现在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价高位运行.由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劳动工资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今后一个时期抑制物价上涨的任务仍很艰巨.
第二,经济增速放缓.从投资需求看,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明显回落.从最终消费看,受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降温的影响,加之部分消费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有所减弱.从外部需求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出口企业生产、资金、汇率成本提高等因素叠加,使得出口增速呈现放缓态势.
第三,结构调整压力增大.从需求结构看,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投资的贡献率.从生产结构看,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较快,局部地区电力供需偏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严峻.从收入结构来看,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仍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结构失衡使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总量平衡和结构矛盾交互叠加,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
与此同时,受融资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上涨、汇率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大,经济效益下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但大部分城市房价依然处于高位,买卖双方博弈使市场陷入僵持状态.
三
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增强政策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当前,应从两方面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一是要处理好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与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的关系.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
与此同时,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必须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一方面,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信贷增速逐步降下来,为稳定价格总水平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⑶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是什么
战略机遇期。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版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权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优势显著。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⑷ 试分析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分析经济形势首先要看“形”,既看速度、又看质量。我国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劳动生产率等主要指标都处于合理区间,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从国际比较看,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2%,远高于美国2%、日本1.3%、欧盟1.3%的经济增速,也高于新兴经济体中表现较好的印度5%的经济增速。从历史比较看,中国现在实现的经济增量相当于2010年经济规模下11%左右经济增速实现的经济增量。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如此巨大的经济规模下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中高速增长,实属难能可贵。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就业、居民收入等主要民生指标表现良好,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截至2019年9月底,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7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的99.7%,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低于5.5%的预期目标;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4)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扩展阅读: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之后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个普遍现象。中国的经济增速虽然比高速增长时低,但在世界范围仍是较高增速。从实际情况看,有些困难和问题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从我们最近对一些地区的调研来看,许多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都有较强应对能力,一些企业在压力下反而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经济不是一个小池塘,而是一片宽广的大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只要我们保持定力、站稳脚跟,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中国经济航船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⑸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近期,全球股市、汇市、商品市场大幅震荡,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放缓符合内在经济规律。
⑹ 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大背景的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已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经济走势错综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发酵,国际市场需求仍然低迷不振。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期进入潜在增长率下移的增长阶段转换期。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很难进入强回升状态。其次,宏观调控政策放松力度不大。
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如何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其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总结: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艰难曲折,需求动力减弱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二、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暴露出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三、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牢固一是现代农业建设任务艰巨。二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三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很不牢固。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四、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一是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二是政府刚性支出增加。五、民生领域面临很多挑战教育领域存在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应试教育”倾向、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高考改革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六、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一是市场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有待改善。三是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加快。七、政府改革和建设需要加强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完善,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总体形势如何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宏观调控不断创新和拓展思路,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统筹施策,使经济增速、新增就业、物价涨幅等主要指标保持在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
二、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强政策引导,把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调结构的动力,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切实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三、改革攻坚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依靠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发布实施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际经贸合作加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力度,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紧紧围绕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工作,民生等重点领域得到较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