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经济对中国军事的影响
国内经济向好,经济实力相应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才有能力加大科技在内军事方面的研发容与应用,才能在军事装备的提高与补充上增加资金投入。
相反,如果国内经济不景气,有限的财力只能有针对性地用在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上,从而导致军费开支的减少,客观上消弱了军事力量。
⑵ 军事发展对经济的保护表现在哪方面
保障经济发展有一个和平的环境
军事是与战争、军队、军人有关事务的总称。军事学与甚多范畴有关,主要与战争有关。此外,军事学本身包含了各种学问。军事是政治的一部分,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延续,是一国或者集团用暴力手段达到自己目标和目的的方式,而目标和目的往往与利益有关。战争是军事的集中体现,但不是唯一的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后的美国和苏联的冷战,就是一种威慑基础上的回避战争方式的斗争。在人类可以看到的未来,军事始终是政治生活中重要的方面,并在科学技术上对人类生活予重大影响:人类很多科技成就往往先产生于军事领域然后普及到非军事领域的。 军事是战争及一切直接有关武装力量建设事项的总称。人类社会发生战争的初期,并没有专门的军队组织,也没有专门的武器装备。基本上采取耕战并举,战时参战,平时耕作、畜牧,生产工具与作战武器并用。恩格斯把它比喻为“对人的狩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的日趋频繁,生产工具和战争工具分工,逐渐出现了“常备军”的组织。有了常备军,进行常备军的建设、训练,改进武器技术装备,提高战斗技能,以及探讨夺取战争胜利的谋略和指挥艺术,便成为军事活动的重要内容。随着战争的不断发展,军事活动的内容也越加广泛,主要有:武装力量特别是常备军的组织、训练、管理和作战行动,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战略战术的研究与运用,战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国防设施的建造,后备力量的动员、组织和建设等。总之,军事是随着战争的发生、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力保障顺利遂行战争和赢得战争而进行的一系列特殊组织活动,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负。
⑶ 试论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情况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都是国家力量的体现,只有国家力量强大,才能保护国家的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假如我国卷入战争,政治上:国家对内安抚民心,调兵遣将,对外利用外交寻求国际帮助;经济:后勤供给,包括粮食、军费、衣物、武器等;军事上:军队,武器等。所以,三者很重要,都要发展
⑷ 近代战争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鸦片战争,开中国之门。百年屈辱,激发民族之志。抗日战争,差点让人打残。三年内战,只为土地问题。朝鲜战争,一雪百年国耻。军事,越来越强。政治,走向独立。经济彻底崩溃。文化革新近低
⑸ 试论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情况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的概述
政治是保证中央人民政府的唯一合法性,是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经济上是要建立独立的社会经济体系,即在中央宏观调控下溶入世界市场经济,军事上以防务为主,后发制人的战略,国家安全是内政,国防外交的综合体现,是个宏观策略
⑹ 经济实力对军事实力起的作用
经济实力对军事力量所起的作用
1、英国在20世纪初,是世界头号的大国,其海军实力相回当于第二第三答的总和。
到了2015年,其经济衰落到了经济(GDP)排名第7位。英国GDP总量为2.5万亿,中国为10万亿。相当于4个英国。
而作为对比,就是,英国(狠狠心、咬咬牙、跺跺脚,砸锅卖铁)造了宙斯盾战舰6艘,而中国是16艘。还在继续建造055级万吨大驱。
2、英国二战后有航母50多艘,到了80年代,英阿马岛海战时,英国仅剩下轻型航母2艘。为了发展经济,英国砍掉了战略轰炸机,核潜艇上的弹道弹道采用了美国的(是5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外购弹道导弹的国家),砍掉了大型航母。
英国在技术上毫无问题,但是经济决定国防,现在英国只能和欧洲联合研制战斗机,停止第五代战斗机研制计划,砍掉挑战者II型坦克生产线。
3、现在英国三代机为205架,中国为1000+架;英国坦克为227辆,中国先进坦克为3000+辆(99式、96式),英国驱逐舰护卫舰加起来为19艘,中国光神盾级驱逐舰就16艘......
⑺ 军事和政治与经济是什么关系
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军事是用来保护经济基础和政治的。
⑻ 经济发展对军事拓展行业的影响程度如何
有了经济基础就能加大对军事工业投入,这样也就能快速追上军工行业差距
⑼ 经济发展对国防建设有何重要的作用
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防力量的强弱。只有经济实力的强大专才有资本投入到国防建设中属。财政的 一个相当大的职能就是国防建设,只有经济的发展才有更多的财政收入。如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既是经济强国又是军事大国。
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国防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以经济来补充国防建设所需要
⑽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对军事和经济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使得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建立并得到巩固,并最终形成了专导致第二属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战争策源地。由于此次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开始流行于世界,并马上为美国罗斯福采用。随之,该经济政策成为各国调整经济的主要思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