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这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11 13:26:00

『壹』 你认为疫情会对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微观经济

疫情对国家的总体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就是各种经济活动减少,经济收入也减少,比如说很多部门都没有复工,所以影响很大的。

『贰』 新冠疫情对中国的积极意义

意义重大!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阻止疫情蔓延,与疫情相关的科研持续推进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当前仍处于疫情的高发期,现在要对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完全准确的评估仍较为困难。但政府采取的持续控制疫情的措施有助于尽快控制疫情,防范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乐观估计,在强有力的控制疫情的措施下,疫情或主要集中于一季度,后续将逐渐缓解。我们后续对宏观经济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后续实际情况仍需视疫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而调整。

疫情冲击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业首当其冲,成为经济增长最大拖累因素。2020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将较上年底出现较大程度的回落。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参照SARS的情况来看,在疫情缓解后服务业的恢复仍需要较长的时间。此外,2003年SARS疫情时,第三产业占比相对较低,但2015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超过50%。考虑到第三产业占比的攀升,即使本次肺炎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冲击与非典相似,那么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或高于非典期间。疫情导致的返工延迟、农民工推迟返城等因素将对第二产业的增速产生明显拖累。但是,在疫情缓解之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或加码,同时前期累积的生产力的释放也有望给第二产业增速在疫情缓解之后反弹提供机会。目前第一产业的生产旺季尚未来临,且农村地区疫情依然可控,疫情第一产业的影响或较小,我们认为第一产业仍有望基本上年同期持平。

PHEIC并不必然对经济增长产生大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疫情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长。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但从以往宣布的PHEIC主要波及国巴基斯坦和巴西的情况来看,被宣布为PHEIC似乎并没有对疫情主要发生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从中国实际情况来说,虽然疫情之下部分国家对中国或中国部分区域采取旅行限制或在所难免,这必然会给中国对外交流带来不便,但也未必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从服务业来看,入境游及其相关交通运输与国内旅游业发展状况及交通便捷度密切相关,在疫情之下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已然难以避免,即便没有PHEIC,入境游等相关业务同样难以开展,所以PHEIC并不会导致更坏的结果。从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来说,PHEIC也并不必然导致各国对中国出口品的限制,具体各国如何应对仍需视疫情的发展而定。在当前出口低迷的情况下,海外国家提高对我国出口商品的检疫要求或将导致我国出口雪上加霜。但从2019年以来的情况来看,出口交货值增速持续低迷,工业生产主要由国内需求带动,因此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否在疫情缓解之后能否反弹仍主要依赖于国内需求的恢复程度。此外,如果疫情能在一季度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PHEIC的持续时间或较短,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PHEIC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总而言之,PHEIC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并没有一些网络传言所渲染的那么突出,其影响如何仍主要取决于疫情的进展及严重程度。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将在一季度集中体现,202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有较大程度的放缓,初步预计经济增长在3-4%左右。如果疫情在一季度被基本控制,稳增长政策发力和消费和生产计划的后置可能会给二季度经济反弹提供机会。在下半年,随着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发力,经济增速或将回升,2020年全年呈现前低后稳的特点,疫情对全年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一个百分点以内。参考SARS的情况,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主要体现在2020年特别是2020年上半年,对后续年份影响较小。由于疫情拖得越久,经济影响也就越大,同时考虑到世界卫生组织将此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续实际情况需视疫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定。

三、政策建议

疫情当前,首要任务依然是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但在抗疫同时可以适当采取稳预期、稳消费措施。加大疫情的防控,尽可能地减少疫情地扩散,缩短其持续时间,依然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但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措施防范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和经济的快速下行。具体措施上,一方面有必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在进一步公开信息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疫情及经济走势的预期引导,避免预期混乱可能导致的经济秩序尤其是金融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在疫情高发期,可以适当支持电商、物流等企业有序开展业务,在疫情高发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物资的平稳运输,促进居民部门消费。当前网络消费占我国社零额的比重已经高达20%,网络消费的快速增长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消费下行。

疫情缓解之后,稳增长节奏有必要适度加快,以促进生产的尽快恢复。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有必要加快节奏,并适当加大对服务业的减税降费力度。当前各级财政已经投入273亿元用于疫情防控,但受疫情影响,广义财政(包括专项债支出)投向基建领域的资金进度或将有所放缓,在疫情有所缓解之后,应加快一般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向基建领域的投放进度,尤其是需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与投放工作,尽快落实到位,以尽快发挥基建托底作用。此外,在此次疫情中,服务业受到的冲击较大,不少服务业企业不得不关门歇业,对服务业企业有必要采取阶段性的税费减免措施,以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基调同时加强结构性调整,为企业恢复生产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贷款以及结构性降准等工具,加大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支持力度,为企业恢复生产提供资金保障。再降准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此前认为,年初、年中及年末三个重要时点进行结构性降准操作,预计全年或有三次,除了1月份已经落地的一次降准外,主要的降准时间窗口在6-7月、11-12月。但在疫情冲击下,可视疫情进展适当增加降准次数或将降准时间窗口提前,以满足市场流动性需要。

『叁』 从经济角度而言,疫情所引起的消费观的变化给商品经济带来哪些机遇

由于今年的新冠疫情,许多城市都被按下了暂停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个多月的时间了。从经济角度,疫情的扩散对经济也是影响巨大,但对我国而言,不会对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和动荡,只会带来局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得催促。中国目前经济本来就处于转型和调整阶段,这次疫情只会加速调整的步伐,并且给局部企业加快调整节奏。当疫情结束后,经济就会转换成快进的加速模式。
这次疫情,很多人学会了在家里学习和提升专业知识。传统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必须加速转型,就像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流通路径,互联网同样也改变了知识传播的路径。线上教育将更优秀的教育资源平民化,普及化,不管你在哪里,都可以线上获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以上这些,就是疫情对商品经济所带来的机遇,值得让我们去探索!

『肆』 如何看待疫情压力下中国经济的活力

疫情及防控工作的进展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将有何影响?就此,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

刘锋认为,如果能够通过严格措施使疫情拐点在一季度出现,则疫情进展对于全年经济的影响不必要过度悲观。应科学客观冷静应对内外复杂局面,立足市场化思维激发经济活力。宏观政策应当全力施为,果断降准降息。适度阶段性给中小企业减免税费。资本市场应着重引导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避免非理性的恐慌情绪宣泄。

客观评估疫情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记者:您认为当前疫情对于经济活动有多大影响?

刘锋:疫情对于经济活动到底有多大影响,首先应该弄清两个关键因素:第一,疫情影响经济的作用机制;第二,影响会持续多长时间。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估疫情及全国防疫工作对于经济和市场的影响。

从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机制看,主要是从防疫角度,各地主动(政府作为)或被动(居民部门自发)地限制并大量缩减经济社会活动,导致人流、物流与资金流的萎缩而带来需求紧缩。旅游、餐饮、娱乐、酒店、交通运输及零售等服务行业的终端需求显著减少;随着终端消费需求的减少,经由供应链传导,整个经济体系的生产、投资与进出口将会受到显著影响,各类企业将面临显著增大的经营压力;进而居民收入可能因上述形势减少、失业人口可能因上述原因增加;财政收支与信用扩张受阻;最终经济运行将因此而进一步放缓。

从疫情影响持续时间看,依据现有的疫病传播速度和广度、治疗效率与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并参考2003年SARS病毒传播及消亡的经验,预计疫情完全得到控制并消亡要到5~7月,也即初夏。换言之,有较大概率是整个事件会持续到第二季度,而一季度经济运行将受到疫情进展的显著影响,全年角度预计疫情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在0.5个百分点左右,估计2020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5.5%左右。考虑经济政策对冲效果之后,估计实际经济增长处于5.5%~6.0%的增速区间。

既不能轻视也无需恐慌

记者:那么,经济预期岂不是不容乐观?

刘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既不能轻视也无需恐慌。预计2020年的就业与居民收入情况也会面临显著压力,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估计高于2019年各月保持所在的5.0%~5.3%区间,对5.5%的控制线构成显著压力。但也应看到,上述经济影响并未使得经济增速和失业水平显著滑出合理区间,况且2019年四季度开始,由于各项政策措施得力,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阶段性反弹,属于短周期复苏态势,上游行业出现一定的被动库存回补也有利于对冲疫情带来需求弱化,因此总体上不必对2020年的经济增长过度悲观。

对于因防疫需要而推迟的春节后复工对经济的影响不必过于担忧。最迟2月10日前后,全国经济部门生产经营秩序将得到基本恢复。目前,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与上海等东南各省市已经要求非必要企业不早于2月9日(正月十六)24时复工。那么,可以预见之后全国(除湖北之外)的生产经营秩序将基本恢复。根据国家专家组钟南山院士及曾光教授的估计,正月十五左右现有防疫措施会看到效果,那么整体上看3月开始全国生产经营将进入相对较好的状态。

『伍』 如何看待疫情后中国的经济

疫情影响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而不是趋势。

1、实力大、家底厚,基础扎得牢。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外汇储备规模超过3。1万亿美元,为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生产的齐全性、规模性,金融市场的厚实性,使外生冲击难以引起经济趋势性变化,更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充足“弹药”。

2、动力足、潜力强,发展空间大。

中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城镇化过程中。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是“刚需”,不会因疫情而消失。中国拥有14亿人口,超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仍在稳步扩容,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5)这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扩展阅读:

积极应对,努力实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是继续对疫情严防严控。严防严控的关键是严在防控的意识,严在自控自律,严在日常防护措施,至于说非常时期、非常情况下采取的过分严厉措施,应该按照情况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作为地方来讲,不能长时间停摆,必须根据疫情变化,对过去的隔离措施作出适当调整。

二是抓紧复工复产。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按照疫情风险划分,差异化分区分类推进复工复产。

『陆』 新冠肺炎疫情过后,中国经济会倒退很多吗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的领导人就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将所有从武汉逃出的人用包机接回了自己的祖国,而且从此关上了祖国的大门。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的经济在新型冠状病毒及情下倒退了很多,甚至有很多人想要了解中国的经济到底倒退了多少?

除此之外,商务部还对对外出口贸易的企业进行了帮助。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缺少不了对外贸易,虽然说疫情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国家也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来帮助对外出口企业渡过难关。例如进一步的简化外贸管理程序,进一步的强化外贸企业的法律服务,进一步的支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最后一点很重要,就是加大贸易融资的支持。

『柒』 经济政治与社会考试题目:如何看待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自身职业角度出发考

如何看待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认为,这双疫情带给中国太大的经济压力了。

『捌』 疫情之下消费观的改变,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市场有哪些影响

买房子的人会增多。这次疫情有很多人都宅在家里呆了一个多月,有很多好心的房租会帮租客减房租,但是大部分房东还是不会减免房租的。很多人在交房租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不公平,就萌生了买房的念头。很多人在感叹自己没房子,新的一年的目标就是要买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所以今年一定会有很多原来不买房的人,都会选择买房,对于房地产来说今年会好做一些。

菜品,肉品销量高。这次的特殊情况让大家知道了家里有余粮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即使现在解封了也会有很多人在每次买菜卖肉的时候多买一点,即使不吃也会放家里面放着,只有冰箱是满着的大家才会觉得有安全感,今年的销量一定会增高。

阅读全文

与这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