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国匹兹堡的发展历程
17世纪后期欧洲殖民者建立了毛皮贸易站。18世纪中叶,法国殖民者在此建立据点迪尤肯堡。1758年为英国殖民者夺取,以英国首相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命名该市。1816年与附近一些移民点合并。1837年宾夕法尼亚运河建成,1851年铁路通达,该地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20世纪初,匹兹堡的工商业迅速发展,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中心,诞生了一大批工业革命的先驱。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建立了卡内基钢铁公司(后来成为美国钢铁公司),一度垄断了全美一半以上的钢铁产量,成为钢铁业的托拉斯;安德鲁·梅隆建立了梅隆财团,成为了当时美国最富有的人,后来又成为了美国的财政部长;乔治·威斯汀豪斯,美国工程师和制造家。因其众多发明获得了400多项专利,其中包括空气制动器(1869年),铁路制动信号设施(1882年)和输送电力的实际可用的方法。他在1886年创办了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H·J·亨氏创办了世界食品业巨头亨氏公司。
2009年9月24日~25日,20国集团峰会(G20)已在匹兹堡戴维·劳伦斯会议中心召开。由于钢铁、桥梁、体育和机器人制造业的特点,匹兹堡被人们昵称为钢铁之城(Steel City)、桥梁之城(City of Bridges)、冠军之城(City of Champions)和机器人之城(Roboburgh)。
上世纪50年代,政府开始对匹兹堡地区进行改造。到70年代,改造重点一直是城市环境整治。这时,政府开始意识到仅仅改善环境还不足以使城市获得新生,遂开始制定和实施地区经济多元化战略,将改造重点转移到促进新行业发展上来。此战略到80年代末取得了明显成效。匹兹堡地区保留了一部分有竞争力的大型传统企业,如生产钢铁和运输设备的USX公司,生产电气设备的西屋电气公司、生产铝产品为主的美国铝业公司、生产食
品的亨氏公司以及PNC银行、梅隆财团等。在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带动下,一批从事计算机软件、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等研究开发和生产的高技术企业发展起来,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冶金、生物制药、化工、计算机、信息、金融等多元化的产业结构。90年代以来,匹兹堡正在向世界级都市迈进,建成了全美占地面积第4大的国际机场,还兴建了大批饭店、文化体育设施。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引来大量国外投资。目前有220家外国公司在匹兹堡设有代表机构。德国著名的拜耳公司等100多家外国企业的美国总部设在这里。经过半个世纪的改造,匹兹堡地区社会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现已成为美国银行、医疗卫生和高科技中心。在教育方面,匹兹堡地区有28所高校,容纳10多万高校学生。高校不仅是高科技企业的基地,也是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据1997年统计,匹兹堡大学教职员9700名,加上医疗中心职工1万名,超过了位于匹兹堡地区1.2万人的美国航空公司。
进入21世纪匹兹堡已经转型为以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机器人制造、医疗健康、金融、教育而闻名的繁荣的工商业城市,成为美国城市经济成功转型的典范。
2009年,经济学人周刊(The Economist)把匹兹堡评为美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此外,匹兹堡还是全美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贰』 考研英语的阅读主要来源于哪些外刊
来源一般是英美比较主流的报刊杂志,比如《经济学家》、《新闻周刊》、《纽约时报》、《时代周刊》。
从2012年1月28日开始,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开辟了新的中国专栏,为有关中国的文章提供更多的版面。为了配合新专栏的开辟,2012年1月28日出版的《经济学人》杂志封面文章也是关于中国的,讨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其转型。
而在新开辟的专栏内,安排了六篇关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文章,包括云南的烟草与咖啡种植业、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房地产行业等等。
(2)经济学人杂志的发展脉络历程扩展阅读:
考试范围
1、 语法知识
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本大纲没有专门列出对语法知识的具体要求,其目的是鼓励考生用听、说、读、写的实践代替单纯的语法知识学习,以求考生在交际中更准确、自如地运用语法知识。
2、词汇
除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外,考生还应掌握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掌握词汇生成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
英语语言的演化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动态发展过程,它受到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这意味着需要对本大纲词汇表不断进行研究和定期的修订。
此外,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统一考试是为非英语专业考生设置的。考虑到交际的需要,考生还应自行掌握与本人工作或专业相关的词汇,以及涉及个人好恶、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词汇。
『叁』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9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家苏宁创办于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是苏宁第一家空调专营店。
2004年7月,苏宁电器(00202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凭借优良的业绩,苏宁电器得到了投资市场的高度认可,是全球家电连锁零售业市场价值最高的企业之一。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61位。2013年胡润民营品牌榜,苏宁以956.86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第九位。
围绕市场需求,按照专业化、标准化的原则,苏宁电器形成了旗舰店、社区店、专业店、专门店4大类,18种形态,旗舰店已发展到第六代。
开发方式上,苏宁电器采取“租、建、购、并”四位一体、同步开发的模式,保持稳健、快速的发展态势,每年新开200家连锁店,同时不断加大自建旗舰店的开发,以店面标准化为基础,通过自建开发、订单委托开发等方式,在全国数十个一、二级市场推进自建旗舰店开发。预计到2020年,网络规模将突破3000家,销售规模突破3500亿元。
2011年以来,苏宁持续推进新十年“科技转型、智慧服务”的发展战略,云服务模式进一步深化,逐步探索出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全品类经营、开放平台服务的业务形态,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的零售模式将是“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称之为“云商”模式。
苏宁电器2013年2月19日公告称,基于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全品类经营、开放平台服务的业务形态,苏宁拟将公司名称变更为“苏宁云商销售有限公司”,以更好的与企业经营范围和商业模式相适应。此次更名可看做是苏宁电器的科技转型战略迈出的又一大步,也宣告着苏宁“云商”新模式的正式面世。
一方面,苏宁不断拓展经营品类,实施超电器化战略。2009年,苏宁提出“营销变革”,尝试全品类经营、全渠道拓展,推进营销及服务创新;此后在苏宁易购和乐购仕中大力拓展非电器品类,延伸至百货、图书、母婴、虚拟产品等;2012年苏宁推出全新的主力型门店—Expo超级店,在门头上去掉“电器”两字,标志着苏宁线下实体门店超电器化经营步伐的加速。
另一方面,近几年,苏宁持续强化科技创新,转型云服务模式。2006年公司上线SAP/ERP系统,依托信息系统的支撑,建立内部共享服务平台,有效实现企业分散经营、集约管理的目标;与此同时,不断优化供应链,提升管理效率;多年经营积累,苏宁已经构建了面向内部员工的管理云、面向供应商的供应云以及面向消费者的消费云,并逐步推进“云服务”模式的全面市场化运作,2011年以来陆续推出苏宁私享家、云应用商店、云阅读等。
『肆』 福布斯集团的《福布斯》杂志
《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
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该杂志因其提供的列表和排名而为人熟知,包括最富有美国人列表(福布斯400)和世界顶级公司排名(福布斯全球2000)。福布斯杂志的座右铭是“资本家工具”(The Capitalist Tool),总编辑是史蒂夫·福布斯,行政总裁是麦克·佩里斯。
福布斯由苏格兰人B·C·福布斯于1917年创办。杂志宗旨是“创业精神、创富工具”。报道内容立场属于共和党保守派。
福布斯也有发行福布斯亚洲版、福布斯生活和福布斯女性杂志。另外,福布斯也出版十种不同语言的刊本,分别是:中国、克罗地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韩国、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和土耳其。福布斯亚洲杂志所发行的十种版本遍布在世界各地,有将近六百万的读者阅读。目前在中国上海市设有上海分社,社长是美国人范鲁贤(Russell Flannery)。
(4)经济学人杂志的发展脉络历程扩展阅读:
《福布斯》杂志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苏格兰记者B.C.福布斯带着梦想和追求来到纽约,试图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城市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凭着过人的精明和智慧,不久他就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财经记者。
1917年,37岁的福布斯独立创办了美国第一本纯粹报道商业新闻的杂志,但他使用的报道方式却和那个时代截然不同。他反对当时盛行的堆砌枯燥的商业数字的方法,坚持关注掌控企业的人们。
90年来,《福布斯》杂志一直以“关注实践和实践者”为口号,倡导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正是由于其明确的定位和独特的深度报道,使《福布斯》成为今天美国主要商业杂志中唯一保持10年连续增长的刊物,其受众群在商业杂志众占据魁首,2003年达到500万。
在八十多年的历程中,《福布斯》在商业领域不断地寻找中,逐步树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发展壮大为一家声名显赫的国际主流财经媒体集团,其创制的“富豪排行榜”每年都能吸引全球的目光,福布斯集团总资产超过十亿美元,福布斯家族三代下来创造了靠一本杂志打天下的奇迹。而各界名流也以上福布斯排行榜为荣,英雄榜上的名单每年都有变化。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福布斯》对中国的关注也不断加强。《福布斯》带着它的使命和定位来到中国。中文版秉承母刊倡导创业精神的一贯宗旨,为中国追求创业价值观和自由企业精神的高层企业决策者打造创富工具。福布斯与《财富》、《商业周刊》和《经济学人》齐名,乃财经界四大杂志之一,影响范围遍及全球,杂志内推选的排行榜更成为经济潮流指标。
『伍』 1840到1949与1949年至今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发展脉络
1840年到1949年与1949年至今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发展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国1840年至今的现代化历程经历了三条道路的转化:
1、1840年1949年10月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阶段,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主体;
2、1949-1978年是“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带有苏联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色彩:
3、1979年至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5)经济学人杂志的发展脉络历程扩展阅读:
1949-1978年是“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中国走“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前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中国的成立、民族独立、推翻三座大山等)
20世纪5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建设道路出现的曲折史实:“大跃进”或人民公社化运动。
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化的标志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化是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应结合本国实际,走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陆』 “历史的发展历程”与“历史的发展脉络”两个词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的发展历程”与“历史的发展脉络”最大的区别是:
发展历程指的是历史的发内展经过,发展过容程的中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的出现原因以及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
“历史的发展脉络”指的是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大的事件,是研究历史的关键点,是历史发展的连接点。
『柒』 看经济学人杂志要关注哪些内容
经济大国必须关注 美国 日本等 局势混乱的地方 如现在的泰国等
国内内新闻部分也要容注意 会议 国事访问等等
口译考试中 考查得比较多的还是关于国内的新闻吧
经济 政治方面的基础表达一定要清楚!
有中国特色的一些说法也要注意
比如 小康社会 a better-off life 交通管制 traffic management。。。
时政也要注意 比如世博口号的英文翻译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捌』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经过大清银行南北方商股的充分酝酿筹划,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于1912年1月初正式上书孙中山,建议“就原有之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重新组织,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
1912年 中华民国顺势成立,中国银行应运而生 1912年—1928年 中国银行成为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1916年 抗拒袁世凯政府停兑令,全力维护中行信用 1916年-1923年 中行历近十年之久,全面整理京钞问题 1917年 则例之争——官商争夺中行领导权的斗争 1927年 武汉国民政府集中现金,汉口中行损失惨重 1928年 中行重要转折点——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 1930年-1937年 兴建外滩中行大厦,抗衡上海外资银行 1932年 发起成立中国征信所,开创中国征信事业 1929年-1936年 中行开设海外机构,拓展我国外汇业务 1929年-1936年 扩大贷款规模,转变贷款结构,支持国内生产发展 1931年 组建中国保险公司,推动保险业务发展 1932年 平息公债风潮,推动整理公债 1933年-1935年 世界银市剧烈动荡,中行力阻白银外流 1932年-1933年 中国银行力主废两改元,积极参与币制改革工作 1935年 国民政府垄断金融,强迫中行再次改组 1939年 南京政府成立四联总处,调整四行分工 1938年-1942年 加强钞券调运,供应抗战需要 1939年-1941年 平衡上海汇市,全力维持汇价 1939年-1943年 坚持进行货币斗争,抵制日伪金融侵略 1939年-1945年 努力争取侨汇,积极支持抗战 1946年-1949年 “粒米百元”——恶性通货膨胀给中行带来严重影响 1947年-1948年 南京政府勒令外汇移存,中行迫于压力抵制未果 1949年 各地职工迎接解放,中行被顺利接管 1949年-1952年 承担外汇经营管理工作,成为我国外汇专业银行 1949年-1950年 积极稳定金融物价,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1950年-1952年 反封锁、反禁运、反冻结,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1964年-1976年 加强外汇资金运用,支持远洋运输船队建设 1968年-1976年 试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实现出口收汇保值 1973年 加强调研工作,按时完成陈云同志布置的十个调研专题 1978年 顺应改革开放需要,开创中国信用卡先河 1979年-1980年 中国银行进行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成立 1979年-1989年 加强外汇管理,发行外汇兑换券 1979年 解决中美冻结资产问题,促进中美金融合作发展 1979年-1992年 加大外资利用,发行国际债券 1979年-1980年 恢复国际金融组织合法席位,支持国内经济文化建设 1987年-1992年 取得港币澳门币发行权,利于港澳经济繁荣稳定 1994年 中国银行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奥运存折
2004年 中国银行稳步推进股改工作,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2008年 百年奥运,百年中行——北京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 2006年 中行实现精彩上市,开启百年历程新篇章 2009(第六届)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 新出炉的“2009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更好地体现了今天的中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这次调查共涉及17个行业,457 家候选公司。中银行凭借良好的信誉度入选明星榜。 2010年 在《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巴菲特杂志年度金融大奖”评选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围“2010年(第七届)中国25家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位列第7位。 2011年 国际金融监督和咨询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在法国戛纳发布全球29家具有系统性影响力的银行名单,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乃至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中唯一入选的机构。
『玖』 急求!中央银行的发展历程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之后,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于1912年1月初正式上书孙中山,建议“就原有之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重新组织,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
◆1912年,孙中山先生批准中国银行成立。
◆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1994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银行成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其他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道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
◆2003年,中国银行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之一。
◆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
◆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06年6月1日、7月5日,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A+H发行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尽管遇到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海啸,但中国银行累计完成国际结算业务量同比增长逾21%,位居全球银行同业第一。同年,在由全球领先的财经杂志《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权威的企业竞争力研究机构--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了2008年“中国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奖”评选活动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荣登榜首。
『拾』 中国银行成长发展历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之后,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于1912年1月初正式上书孙中山,建议“就原有之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重新组织,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
◆1912年,孙中山先生批准中国银行成立。
◆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1994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银行成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其他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道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
◆2003年,中国银行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之一。
◆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
◆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06年6月1日、7月5日,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A+H发行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尽管遇到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海啸,但中国银行累计完成国际结算业务量同比增长逾21%,位居全球银行同业第一。同年,在由全球领先的财经杂志《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权威的企业竞争力研究机构--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了2008年“中国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奖”评选活动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荣登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