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总部经济我国目前总部经济的发展现状如何
总部经济总部经济的定义 总部经济是指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版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权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具有郊游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如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大批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可以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促进区域政府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商务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加快城市国际化发展。
㈡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发布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有哪些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动向,区域经济呈现六大态势:
一是区域政策版效应和规划引导权作用不断显现;
二是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呈现“西快东慢”、增长分化态势;
三是“三大战略”对我国重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是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
五是区域创新能力东高西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六是区域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
㈢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的总部经济的发展
总部经济的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市场自发集聚,政府再参与规划,完善条件加快发展;另一种就是政府先行规划建设,通过招商吸引总部企业集聚。
总部企业发展的两个方向。(1)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将总部迁移到中心城市,可以利用中心城市的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优势寻求快速发展;(2)中心城市通过留下总部、吸引总部聚集带动服务业发展实现城市结构升级、产业转换和功能提升。
在发达的中心城市,战略资源密集,其获取的成本较低;在欠发达地区,常规资源密集,其获取的成本较低。 一是知识性。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属于高度密集的知识性劳动。
二是集约性。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空间结构,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了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
三是层次性。总部经济模式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其产业、功能、规模都各不相同,具有全球总部、地区总部、国内总部以及行政总部、营销总部、研发总部等多种层次,从而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四是延展性。总部经济形成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经济链条,不但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而且能够实现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
五是辐射性和共赢性。在总部经济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总部——加工基地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信息、技术、人才等区域资源向欠发达的区域辐射,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同时,总部经济模式改变了区域之间对同一产业在企业、项目上“非此即彼”的简单争夺,实现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之间通过功能链不同区段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1、总部经济的“消费带动效应”。总部对于所在区域的消费带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总部的商务活动、研发活动所带来的各种配套消费;第二方面是总部高级白领的个人生活消费,包括住宅、交通、子女教育、健身、购物等等,这种消费对于总部地产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总部经济的“社会资本效应”。一个区域聚集了大批的企业总部,说明这个区域的商务环境、综合环境比较优越,无形之中提升了这个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地位,促使这个区域的地产升值。
3、总部经济的“产业乘数效应”。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聚集必然带动相关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为企业总部服务的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链,包括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由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等等。与此同时,总部经济还能极大的带动商务写字楼、住宅、商业、酒店等房地产业的发展。
㈣ 总部经济集聚区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
国际:
纽约曼哈顿(CBD):位于纽约市的中心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占纽约市总面积版7%,人口超过150万人。
伦敦金融城权:位于泰晤士河畔。面积1.4平方英里,约合11平方公里,金融城是英国经济的绝对中心,其产值占英国GDP的3%。
东京新宿:位于东京都中心区以西,是东京副中心,商务区面积达16.4公顷。
国内
上海虹桥商务区: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新平台,面向国内外企业总部和贸易机构汇集地。
㈤ 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1、北京总部经济领跑全国稳居全国之首
2、科技创新势头强劲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3、商务设施环境优回化升级夯实总部经济答发展基础
4、专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促进总部经济高端发展
5、国际开放水平程度高区域开放水平仍需提升
6、完善管理模式,构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㈥ 促进总部经济快速发展有哪些对策
一、合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总部经济快速发展
(一)顺势而为、积极发挥政府专的引导作用属
(二) 强化规划引导,形成总部经济发展基本框架
(三)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总部经济扶持力度
(四)建立总部经济联席会议制度,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二、重塑上高新形象,改进总部经济发展政务环境
(一)、构建政府与总部企业的交流和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完善总部经济发展机制、创新管理模式
(三)积极营造发展总部经济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优化地区就业结构
(一)围绕总部企业需求,加大对高端化、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
(二)创新政府服务理念,积极引进和培养新型政府管理与服务人才
(三)建立高端人才交流机制,加大总部企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
㈦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的书籍
书 名: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
作者:赵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
ISBN: 9787509710999
开本: 16开
定价: 55.00 元 赵弘,1962年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总部经济、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等。
赵弘研究员在国内首次提出“总部经济”理论,多年来对总部经济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索研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总部经济理论专著《总部经济》,该成果先后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赵弘研究员先后主持完成“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研究”以及南京、重庆、沈阳和青岛相关总部经济战略规划等10余项总部经济研究课题,自2005年起每年主编一部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发表了总部经济相关学术论文近40篇。 前言
总报告
新阶段新发展新要求——总部经济推动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分工合作共赢发展
一 深化城市分工合作是全球城市竞争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基于城市合作形成的城市群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
(二)国外城市群分工合作典型案例与经验借鉴
二 新阶段我国城市分工合作面临的问题
(一)新阶段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
(二)我国城市分工与合作的现状.
(三)我国城市分工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总部经济推动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分工与合作的作用与路径
(一)总部经济促进城市分工与合作发展的作用
(二)总部经济推动城市分工与合作发展的路径
四 我国典型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以总部经济模式加强分工合作的实证
(一)长三角城市群
(二)珠三角城市群
(三)京津冀城市群
五 以总部经济推动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分工与合作应关注的问题及对策
(一)建立健全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合作协调机制
(二)强化中心城市总部聚集功能,发挥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
(三)构建合理的城市群内部“总部一制造基地”产业链条
(四)完善城市间交通等基础和配套设施,促进中心城市与
中小城市间的要素流通
评价报告
中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
一 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二)评价方法
二 中国35个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年度述评
(一)35个城市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排名
(二)四个能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2009年度述评
三 中国35个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分项排名与述评
(一)六个分项对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贡献度
(二)基础条件排名与分析评述
(三)商务设施排名与分析评述
(四)研发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五)专业服务排名与分析评述
(六)政府服务排名与分析评述
(七)开放程度排名与分析评述
四 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前十名城市分析与评述
(一)北京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二)上海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三)广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四)深圳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五)杭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六)南京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七)天津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八)成都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九)青岛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十)武汉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专题报告
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总部经济形成与发展
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区位决定
发挥北京总部优势打造中国PE中心
我国吸引跨国银行地区总部促进金融中心建设的竞争力评估
高端服务业视角下的总部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浙江永康市打造五金产业总部经济区
城市(区)报告
北京市朝阳区发展总部经济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考
丰台区打造北京最富活力的科技型总部经济区
上海外资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和对策
徐汇区发挥综合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越秀区发挥总部带动效应加快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区建设
坚持以总部经济为龙头实现武昌区发展新飞跃
规划引领政策护航推动鼓楼区总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沈河区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构想
凸显优势集聚总部思明区努力建设海峡西岸重要商务营运中心
成都市总部经济发展现状、机遇与策略研究
附录
一 全国各城市新近出台鼓励总部经济发展政策辑要
二 2008—2009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大事记
后记
……
总部经济的三赢模式
企业按照总部经济的模式进行空间布局,把总部布局在发达的中心城市,而将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欠发达地区,由此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中心城市的战略资源和欠发达地区的常规资源,实现两个不同区域优势资源在同一个企业的集中配置,不但能够使企业资源配置综合成本降低,而且使得总部所在的中心城市密集的人才、信息、技术资源得到最充分的效能释放,同时使得加工基地所在的欠发达地区密集的制造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总部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三方”利益都得到增进的“三赢模型”经济形态。
㈧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的介绍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专京方迪经济发展研属究院主持完成。立足全球视角,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对中国总部经济发展进程、趋势及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集中展示我国总部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