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日本明治维新经济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10 11:20:12

1. 简要概括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话,他的表现和影响就是促进了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也促进了他们国民的一个经济收入,发财。

2. 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废藩置县”
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统治之后,各地藩国依然存在,并且拥有很大势力,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立府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这样日本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需要注意的是在废藩过程中,对各藩大名,明治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
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着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这样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二是明治政府用公债的形式逐步收回了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华族和士族的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其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建议本目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第一课的有关内容思考“封建幕府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对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有哪些阻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政治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再根据具体改革内容探究改革的影响,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注意比较改革前后日本武士和平民地位的变化.
第二目“发展新经济”
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兵,而富国强兵的关键又在于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新经济.同时也为了解决政府面临的财政困难,明治政府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初期主要精力集中在土地改革上.
(1)土地改革
建议在此设问“为什么明治政府首先进行土地改革?”原因有二:一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二是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发达的情况下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不能不在土地上打主意.
改革进程:①1871年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②1872年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③1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法令,以土地价格为标准,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
关于改革的影响,建议设问“土地制度的改革有何影响?”“征收土地税以货币取代实物有何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和保护,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地税改革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2)“殖产兴业”政策
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引文,了解“殖产兴业”政策提出的背景.“殖产兴业”政策是大久保利通1874年在考察欧美国家后提出的.其主要精神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此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同时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建议投影日本近代第一列火车机车和近代纺织厂的投影片以加深认识.
第二,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措施:①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②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在政府示范企业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在几乎所有的生产领域,建立了许多资本主义企业.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得到明治政府鼎立扶持是那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如三井、三菱集团等,奠定了他们后来发展为“财阀”的基础.随着规模的扩大,财富的增加,这些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这构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征.
第三,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同时积极发展国内市场.
明治政府在初步实现富国强兵之后,作为日益崛起的东方强国,日本开始效仿欧美强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具体内容下一课时进行详细阐述.对国内市场,明治政府采取撤销国内各地关卡,禁止对商人任意抽税加捐等措施大力发展.到19世纪末日本的产品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还开始出口海外.
建议本目教学时与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进行比较,以加深对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过程及其特点的理解.
第三目“倡导‘文明开化’”
明治政府在推广“殖产兴业”政策时特别注意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日本的生产力水平.但只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和掌握这些技术,因此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所谓“文明开化”.
建议投影1871年日本政府使节团出访的影像资料,加深对日本人迫切了解西方文明愿望的理解.
“文明开化”政策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国民了解西方文明.
(2)为提高日本国民的素质,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必须上学.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对于教育改革的评价,可利用【学思之窗】中的问题:如何评价“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概括:一方面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另一方面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3)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西化.如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等.但随着学习西方高潮的到来,也出现追逐西方文明的皮毛和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有的人甚至主张取消日语,改用“文明”的英语.关于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中有关“鹿鸣馆”的文字图片资料,加深认识和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
第四目“建立新军队”
富国强兵是明治维新的最终目标,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国家军事国防力量.而为增强这个力量就必须取消旧的军制,建立新的军制.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征兵令》.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为了确保这支常备军的实力,明治政府一方面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并设立现代化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以作保障;另一方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新组建的这支日本军队与英、美等国不同之处在于:①它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称为“皇军”,不受内阁干涉.1878年发布的“军人训诫”第一条就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②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武士道”本来是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它强调“忠君”、 “尚武”等精神.这一切都决定这支军队从开始就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色彩,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核心力量.

3. 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明治维新后,日来本自经济的近代化表现为工业化,在“殖产兴业”政策的推动下,日本的工业化迅速展开,
a国营企业示范作用:引进西技,兴办国营企业;兴建近代交通、通信业。

↓(国营企业的转让)
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政府扶植和保护。

b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迅速较快。

具体表现为:①日本政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创办工厂,建设交通通讯事业。
②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持和保护
③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

4. 在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对日本以后的经济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5. 日本明治维新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消灭了封建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为日本近代化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军事改革: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4、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提倡新文化,改造旧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5)日本明治维新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一、积极影响:

1、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并使日本仅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

3、此外,它对亚洲国家立志改革、摆脱民族危机的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消极意义:

1、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

2、日本较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的同时,却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筵席上占有一席位置。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

6. 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没有明治维新就没有日本近代的发达!他是日本走向工业化的转折点!

7. 试从初级宏观经济学角度论述日本的崛起(明治维新或者二战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1、美国的援助
2、科技立国战略
3、非军事化政策
所以很明显,对我国的启示就是大力发展可以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后面就可以答政、治课本上的原话了、、、)

8. 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

日本,一个弹丸小国,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是无法相比的,尽管中国已经是帝国末世的夕阳残照了。明治维新之后到甲午战争之前,也就是日本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之前,日本依然是勒紧裤腰带的经济小国。当时已经贫困的中国,为北洋舰队购置的大吨位军舰也远比日本多,军舰的质量也比日本好,日本为了建立现代化海军,举国捐献,连天皇也不例外。这种对比包含的其它意义我们暂且不论,只是须得明白这样一个事实,甲午海战之前,日本还只是个振翅革新的经济穷国。维新变革数十年,虽然比失败了的中国戊戌变法更彻底,可是为什么依然在经济上没有赶上当时中国的老牛破车?战后同样几十年,却为什么就那般优秀,非但遥遥将中国甩出,而且遥遥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甩出?连奠世界工业文明基础的欧洲国家也被抛在了后边?

的确是奇迹,几十年后的日本,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简直就是亚洲第一强国,连希特勒,昔日曾发出“和这种只会打渔的民族结盟为耻”论言的纳碎党元首也没想到,日本会发展的这么快。
但是这原因是什么,只是日本全民族不懈的努力? 还是明治天皇每天只吃一顿饭的节约号召?就算再怎么努力节约,他怎么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发展的这么快,因此,我觉得日本能够迅速发展,主要是四个字——“以战养战”或者说“以战养国”,“以战发展”。

阅读全文

与日本明治维新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