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云南哪些地方经济发展得好些
旅游城市,如:丽江
西双版纳
腾冲
大理
资源城市,如:昭通(煤矿)
富源(煤矿)
东川(金矿)
个旧(铅锌矿)
会泽(铅锌矿)
城市规模,
如:曲靖(云南第二大城市,我就是曲靖的,呵呵)
楚雄
玉溪
还有正在兴起的昆明
呈供
② 云南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哪个产业呢
由于云南的旅游业很发达,从而使得它的名气逐渐上升。可交通方面始终还没有那么完善,如果在这个方面能够继续努力下去,相信之后会带来全新的发展趋势。毕竟抛开经济方面来说,单单旅游资源就能够让游客过去留下足迹,当人流上升之后,自然就能带动经济总量。希望云南可以把握住机会,赶上发展的热潮,带来更大的惊喜。对于中国最憋屈的省份,经济一直比较落后,除了省会其它都在四线徘徊,不知你怎么看呢?是否去云南玩过?
③ 云南的经济发展是怎样的呢
云南经济简况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各族人民依托资源优势,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比1952年增长了30多倍,年均增长率超过7%; 工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工农业产品大幅度增长,其中烤烟、卷烟、磷肥、磷矿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蔗糖和橡胶居第二位,茶叶居第三位;10种有色金属总产量达74.92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锡4.8万吨列全国第一位,铅16.24万吨列全国第二位,铜16.63万吨列全国第三位。
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云南已同世界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往来及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各种所有制公司、企业和科研单位已达390多家。全省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15种,主要有锡及锡制品、铅、铝、锌、钢材、茶叶、黄磷、磷矿石、磷酸、烤烟、卷烟、松茸、石蜡、电池等。2001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19.9亿美元,其中出口12.4亿美元,进口7.5亿美元。
目前,云南省在投资和贸易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投资者重视:
一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全面实施,中央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放宽了西部地区引进外资的条件,鼓励外商投资西部地区,同时继续启动了许多重大建设项目。云南省将成为中国西部投资热点省份之一。
二是由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6国共同参与的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进程加快,启动了一大批新的合作项目,投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云南凭借区位优势和作为中国参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前沿省份,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及贸易机会。
三是朱镕基总理在去年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晤时,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在10年内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得到东盟各国的一致赞同。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开始着手促成规划的实施。加之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有着20亿人口的市场。在中国与东盟构建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云南省将可能成为中国与东盟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的先行地区之一,这将在若干领域为国内外朋友提供新的商机。
四是中国已加入WT0。按照WT0规则和我国的承诺,将逐步开放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尤其是将逐步开放电信、银行、保险、证券、音像、旅游、分销等服务贸易领域。
④ 云南经济状况如何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信系统全力化解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积极应对特大旱灾考验,全省工业经济呈现了良好发展势头,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态势
(一)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上半年,全省工业发展整体向好,速度快、效益好,主要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工业经济运行表现为“五稳一降”的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增长势头趋稳。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工业完成增加值1305.01亿元,同比增长17.7%,工业总量完成年计划的53.3%,拉动全省GDP增长7.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0.5%;规模以下工业增长9%。分月看,2月末、3月末、4月末、5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2%、21.0%、20.7%和20.6%。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0.63亿元,同比增长19.4%。1—6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53.96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重工业增长25.0%;轻工业增长16.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最好历史同期提前一个月过千亿元大关。
图1 2009年以来我省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速比较
二是工业发展质量稳定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结构得到优化,上半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76.2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3.6%,增长17.0%。非烟工业完成增加值652.37亿元,增长24.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3.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61.9%。除怒江州负增长13.7%,临沧市增长8.9%外,其余14个州市均两位数增长;昆明、保山、昭通、红河、丽江、德宏、迪庆7个州市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投资平稳增长,6月末完成工业投资592.05亿元,增长3.2%。其中,非电力工业投资356.8亿元,增长16.4%。央企入滇工作取得实效,7户央企与我省签订了合作协议,3户央企达成了合作意向。资本运作有新进展,临沧鑫圆锗业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三是工业经济效益增势稳定。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7.77亿元,同比增长38.6%;利税509.80亿元,增长39.3%;利润总额154.50亿元,增长132.3%。前三项效益指标按年化计算,均达到了时间、任务过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36.1%,比去年同期下降8.4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9.04亿元,下降51.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1.02,比去年同期提高48.05个百分点。
四是生产要素保障稳步提升。上半年,全省累计生产原煤4484.62万吨,增长15.4%,发电量575.40亿千瓦时,增长9.0%。在确保抗旱救灾用电的同时,工业用电最大限度得到保证,进入5月后,实际上已经放开工业生产用电限制。铁路运输平稳增长,上半年,铁路货物发送量增长5.9%,其中外运出省物资增长10.6%。
五是企业生产营销平稳改善。产销率继续提高。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6.4%,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比5月末提高0.1个百分点。停产半停产企业继续减少,6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停产半停产企业201户,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户数5.6%,比5月末减少107户,比去年同期减少153户,较好实现了一季度提出上半年控制在5—6%的工作目标。按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统计,企业用工继续增加,截至5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86.99万人,比2月末多增加3.85万人。
六是工业能耗持续下降。1—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为2366.79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同比增长16.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4%。
二、与全国情况对比
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7%。其中,轻工业增长12%,重工业增长14.5%;1—6月累计增长17.6%,增速比1—5月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累计增长13.6%,重工业累计增长19.4%。我省增速排全国第19位,西部省区第8位。
⑤ 1956年的云南政治经济社会现状
多个州市县成立,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⑥ 云南的经济状况
云南的经济状况,从全国来看,属于一般的。比起沿海、中部地区省回份,经济状况要差一些!
昆明答市
曲靖市
玉溪市
保山市
昭通市
丽江市
普洱市
临沧市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
⑦ 云南高原的经济概况
云南高原是由90%中山、低山、丘陵和10%的盆地(包括水域在内)组成,故有“九分内山,一分坝容”之说。国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均在山区,而坝区则是目前工农业生产、技术力量比较集中地区。
云南高原是云南省的工农业重心所在。全省1400多个坝子,高原占70%以上,集中了全省大部的水田及粮食、油菜籽、烟叶等产量。又为云南磷、煤、岩、盐、石膏等非金属及铜、锡等有色金属的主要分布区,故亦为云南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见云南省)。省境最大的几座城市,如昆明、东川、个旧均坐落于高原上。云南高原也是云南境内彝、壮、瑶、苗等民族的主要分布区。
⑧ 云南各个州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城市建设情况是怎么样的
全省合计: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自治县,总人口4500万左右。
昆明地区503万人左右
⑨ 云南经济概况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信系统全力化解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积极应对特大旱灾考验,全省工业经济呈现了良好发展势头,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上半年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态势(一)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上半年,全省工业发展整体向好,速度快、效益好,主要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工业经济运行表现为“五稳一降”的特点。一是工业经济增长势头趋稳。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工业完成增加值1305.01亿元,同比增长17.7%,工业总量完成年计划的53.3%,拉动全省GDP增长7.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0.5%;规模以下工业增长9%。分月看,2月末、3月末、4月末、5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2%、21.0%、20.7%和20.6%。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0.63亿元,同比增长19.4%。1—6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53.96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重工业增长25.0%;轻工业增长16.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最好历史同期提前一个月过千亿元大关。图1 2009年以来我省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速比较二是工业发展质量稳定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结构得到优化,上半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76.2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3.6%,增长17.0%。非烟工业完成增加值652.37亿元,增长24.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3.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61.9%。除怒江州负增长13.7%,临沧市增长8.9%外,其余14个州市均两位数增长;昆明、保山、昭通、红河、丽江、德宏、迪庆7个州市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投资平稳增长,6月末完成工业投资592.05亿元,增长3.2%。其中,非电力工业投资356.8亿元,增长16.4%。央企入滇工作取得实效,7户央企与我省签订了合作协议,3户央企达成了合作意向。资本运作有新进展,临沧鑫圆锗业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三是工业经济效益增势稳定。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7.77亿元,同比增长38.6%;利税509.80亿元,增长39.3%;利润总额154.50亿元,增长132.3%。前三项效益指标按年化计算,均达到了时间、任务过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36.1%,比去年同期下降8.4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9.04亿元,下降51.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1.02,比去年同期提高48.05个百分点。四是生产要素保障稳步提升。上半年,全省累计生产原煤4484.62万吨,增长15.4%,发电量575.40亿千瓦时,增长9.0%。在确保抗旱救灾用电的同时,工业用电最大限度得到保证,进入5月后,实际上已经放开工业生产用电限制。铁路运输平稳增长,上半年,铁路货物发送量增长5.9%,其中外运出省物资增长10.6%。五是企业生产营销平稳改善。产销率继续提高。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6.4%,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比5月末提高0.1个百分点。停产半停产企业继续减少,6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停产半停产企业201户,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户数5.6%,比5月末减少107户,比去年同期减少153户,较好实现了一季度提出上半年控制在5—6%的工作目标。按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统计,企业用工继续增加,截至5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86.99万人,比2月末多增加3.85万人。六是工业能耗持续下降。1—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为2366.79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同比增长16.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4%。二、与全国情况对比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7%。其中,轻工业增长12%,重工业增长14.5%;1—6月累计增长17.6%,增速比1—5月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累计增长13.6%,重工业累计增长19.4%。我省增速排全国第19位,西部省区第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