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宁海县经济条件怎么样
1.2003全县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首跻身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位列第82位实现内产总值100.2亿元按比价格计算比增17.7%,均内产总值2090美元其第产业增加值14.1亿元增7.1%;第二产业增加值58.6亿元增18.5%;
2.宁海农业资源丰富山竹木茶桑盛海鱼虾蟹贝藻丰,誉称浙东鱼米乡,家级及省级粮食、茶叶、柑桔、蛋鸭、水产等农副产品产 基目前已形茶叶、竹笋、柑桔枇杷、虾蟹、贝类、鱼类、土鸡、山羊、高山蔬菜等十主导产品万亩)农产品基20浙江东海岸1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列入市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海水养殖面积23.36万亩海水产品产值11.29亿元位居全省海水养殖第县;柑桔产量5.4万吨花卉苗木8000亩茶叶产量2219吨其名优茶85余吨;高山蔬菜种植规模达5600亩;宁海土鸡饲养规模500万羽已农产品注册商标97获家级省级博览金奖产品8望府茶、望海茶、宁海白枇杷、宁海土鸡、街蛏、"怡绿"牌脐橙、"怡野"牌羊尾笋等产品别获家省市名牌或优质农品称号佳何虾、青蟹、泥蚶、西店牡蛎、街泥螺及黄鱼、鲈鱼等水产品名闻暇尔并口外27家县级农业龙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9亿元2003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35亿元农业总产值20.5亿元粮经比例由20021:2.3变1:3.35
3. 工业经济宁海主导经济强县经济2003实现工业增加值50.5亿元比2002增16.2%其规模企业实现产值125.9亿元外贸自营口总额达3.8亿元工业11项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综合192.38100家实力工程企业完产值76.3亿元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0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其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形机械电、模具制造、家用电器、塑料橡胶金属制品、五金阀门、文体用品、纺织服装、食品、化工、汽车配件十类主体工业经济格局批企业批产品脱颖饮誉内外市场拥双林集团、明电、金海化工、豹王电池、志清阀门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休牌童装、妻牌压力锅、梁山牌啤酒、西林牌液压搬运车等省级驰名商标名牌产品
4.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03第三产业达27.5亿占GTP27.5%全县社消费品零售总额40.1 亿元商品房交易达4.1亿元旅游发取突破性进展2002始5月19定徐霞客游节全面完县域旅游资源普查温泉景区、河态风景区、野鹤湫景区、十红妆艺术馆外营业2003接待内外游客98.2万旅游收入4.5亿 元金融保险机构齐全2003底各项存款余额66.8亿元贷款余额72.4亿元各项财产保险承保额86.9亿元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公路总程达1170公公路密度62公/百平米825行政村通公路全县拥各种机车辆44566辆末城乡固定电用户23.7万户移电用户23.5万户全县固定电移电普及率别40.7部/百40.4部/百互联网注册用户1.6万户
经济外向度进步提高截止2003底该县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40家项目总投资6.7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突破1.67亿美元全全县实现外贸口交货值69.2亿元自营进口总额4.2亿其自营口总额3.8亿 300余品种产品 口123家区机电产品口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口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三进口总额0.45亿美元外经济合作进步发展累计设立境外企业9家2003输各类劳务派62劳务合作营业额237万美元
5.模具产基 宁海模具制造业内外享较高知名度现模具制作企500余家业员3万余制模技工达1万余模具产品汽车、电配件均能加工双林集团、华东机电、模具厂等模具专业制造企业技术先进设备精良拥数控机床1000余台、数控铣床(CNC)400余台普遍采用CAD、CAM、CAE等先进技术产品仅内知名企业汽、二汽、众虹等配套口20家区
6.文具产基 文具行业宁海工业经济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共文具产企业230余家其规模企业24家2003全行业销售达18亿元主要产尾票夹、卷笔刀、钉书机、胶水、文件夹、文件柜等系列产品品种规格全深受外商内消费者青睐全行业外向度达80%产品远销美、欧洲、东、东南亚等30余家区力集团、宁宁文具、松鹤文具、彬彬文具等企业代表宁海文具业内同行业乃至际都享盛名
7.华东汽配 全县汽配行业产值10余亿元企业百家其规模企业34家产值5 亿元主要配套产品:汽车同步带、密封件、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汽车灯具等主要企业宁波捷豹集团限公司、建新橡塑公司宁波市普汽车部件限公司产汽车橡胶燃油管获家级新产品称号
⑵ 宁海各乡镇经济发展排名是怎样的
宁海那个镇排名第一
⑶ 磐安县的发展在浙江省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和宁海县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金华地区的 在金华地区经济排名最后 但是跟外省比的话 也要算不错了
另外那里旅游资源 中药材资源比较丰富 而且现在外来投资比较多
⑷ 请问宁波的宁海地理位置城市建设还有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宁海,是宁波市属县。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地区之一。全县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58万,下辖17个镇乡。境内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
2003年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首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位列第82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90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58.6亿元,增长18.5%;在二产增加值中,工业增加值50.5亿元,建筑业增加值8.1亿元,分别增长16.2%和35.1%;第三产业增加值27.5亿元,增长22.2%。三次产业比例结构由2002年的15.8:57.6:26.6调整为14.0:58.5:27.5。
2003年实现财政收入13.0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中央级财政收入7.44亿元,增长27.0%,地方级财政收入5.6亿元,增长42.6%。全年财政支出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4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61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4.1亿元,人均储蓄5872 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户面积为42平方米和42.2平方米。居民家庭各类高档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40.7%、40.4%,互联网注册用户达到1.6万户。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2.5岁。
《宁海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年—2020年)》已编制完成。2003年成功实施城关镇撤镇建街工作,城市管理体制初步理顺。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1.6平方公里,比1997年扩大了一倍多,拥有人口16万,现代化中等城市雏形基本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累计完成投资近22亿元,超过了1998年前20年投入的总和,给排水、供电、通讯、休闲等功能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净化工程,人居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编制完成临港新区总规、宁东新区总规和宁东一体化规划。按照四级城镇体系规划,中心镇建设不断推进。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逐步开展,县域半小时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