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宗教与经济发展有关系吗

宗教与经济发展有关系吗

发布时间:2020-12-10 06:09:28

❶ 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宗教很大程度上都是鼓励人们去诚实,脚踏实地,奉献, 诚信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社会经济是有利的。

❷ 宗教对经济发展有影响吗

不会的,相反正确的利用宗教只会促进社会进步,历史上的例子太多了:马丁路回德的改教运动对于德国答乃至北欧以后的强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也利用新教摆脱了天主教的束缚,变成了日不落帝国等等。
现如今像西亚许多伊斯兰教的国家都十分富庶,如果说是因为当地自然资源优越的话,那么看看以色列吧,这个弹丸之地无人敢于轻视。
所以宗教只要好好利用,反而不会成为累赘的。像印度此类国家只是没有改革他们的宗教,残留了很多封建迷信的东西例如种姓制度等等,如果对原有宗教加以改革,经济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❸ 影响中国古代戏曲产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影响中国古代复戏曲艺术产生、制发展的因素
(1)政治、宗教因素:①原始时代戏曲的起源——傩仪就带有巫术色彩。②先秦至唐代,“傩”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举行活动时载歌载舞。③政治黑暗成为宋元南戏、杂剧的创作素材;元朝轻视知识分子的政策,使仕途无门的文人专致于戏剧创作。④京剧产生的标志是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
(2)经济因素:在宋代以后,南戏、元杂剧发展的根本条件就是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
(3)文化因素:①知识分子群体队伍的壮大。无论是上层、中下层知识分子还是民间艺人,无论是古代戏曲的创造者,还是表演者,正是由于他们的贡献,戏曲艺术才发展成熟。②其他文化形式的影响。南戏吸收了宋词的曲调和唐宋乐曲的成分,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❹ 三大宗教的分别影响是什么(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来回答)

1、佛教

(1)、传入:佛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佛教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空前盛行,隋唐时期兴盛发展,更有玄奘西游从印度半岛带回了大量佛经。

(2)、 影响:

第一、成为了统治者麻痹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同时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佛教宣传灵魂(精神)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若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可以得到幸福。这种宣传有很大欺骗性,麻痹了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的斗志。因此,佛教一传入中国便很快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也得到了老百姓的信赖。

第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佛教的传入,古代印度(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也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科技文化的内容和人民的文化生活,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繁荣;同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促进了哲学思想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加强对外交往的桥梁之一;在中国古代后期成为中央政权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和加强与边区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的纽带。

2、伊斯兰教

(1)、传入:唐朝时,由阿拉伯商人传来,651年,大食(当时的阿拉伯帝国)派使臣来中国后,唐朝与大食的交往更加频繁,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也更快了。

(2)、影响:

第一、与之有关的科技文化艺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促进了中外经济贸易往来的发展。

第三、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增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更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四、清朝时也曾成为少数民族首领发动叛乱的工具。

3、基督教

(1)、传入:5至6世纪,基督教的一支景教传入我国,随唐时,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比较开明的态度,景教也受到了政府的尊重。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方殖民国家的殖民活动,基督教传教士开始四出活动,传播基督教,明清时期,中国也迎来了西方传教士,但他们未能取得在中国传教的合法权。1844 年,先是美国在中美《望厦条约》中取得了建立教堂的权力,接着法国在不平等的中法《黄埔条约》中取得了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特权,1858年,在俄、美、英、法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中则进一步取得了允许西方各国人到中国内地自由传教的特权,从此,基督教在中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

(2)、影响:

第一、与其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尤其是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科技著作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第二、推动了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三、成为了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加剧了中国的进一步落后

❺ 怎样才能发挥宗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南无阿弥陀佛,宗教的本质是教育,是重要的教育,主要的教学,要想在当回今社会发答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开展教学,恢复宗教本来教学的本质,拓宽教育思路,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利用网路、卫星电视、光碟、手机视频等多媒体,开展教学。最主要的是培育真正德行兼备的师资人才。

❻ 宗教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宗教是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如果一个社会的多数群众没有共同的正确信仰..则会使内社会的犯罪容率上升..犯罪率上升..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投资..

宗教是教育..可以提升一个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投资环境..

宗教的建筑以古朴为美..直接提升一个地区的游客数量..

有宗教信仰的群众更乐意于生活在有宗教场所的地区..

宗教在医疗.教育.统战方面的成绩直接提升了人口的健康状况..

简答如是..

❼ 宗教信仰对经济发展有影响吗

从古至今,世界各地,人类文化的不同,精神文明的不同,也就导致人们的宗教信仰的不同,比如信伊斯兰教的印度人,信犹太教的犹太人,信基督教的美国人,信佛教的中国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法律也明文规定人们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不同的宗教也千差万别,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不同的宗教信仰会在不同的程度上,会在正反两个方面来影响经济的发展,可能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但是,不论怎样,宗教信仰都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追求不同宗教信仰的自由,所以,不论你是什么宗教的教徒,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力去为国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贡献。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地进步。

❽ 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面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 两年前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肯定“信教群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同时,提出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肯定宗教中蕴含着积极因素。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执政党认识上的发展与深化,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实事求是地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两周年之际,我们重提“宗教的社会作用”的话题,目的在于启发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同时,也是为了推动宗教界更好地思考自身的责任与使命。重视宗教道德的积极作用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安保枝我认为,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进程中,要重视和发挥宗教道德的积极作用。宗教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弃恶扬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世俗道德是一致的,与我们党和政府提倡的公民道德也有许多契和之处,对引导和规范信教群众遵纪守法、洁身自好、热爱和平、服务人群、推崇公义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有着积极的作用。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中都有许多弃恶扬善的具体内容。基督教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十诫”和“信”、“望”、“爱”。这十诫是:不可有别的神;不可有偶像;不可妄称神的名;不可不守安息日;不可不孝敬神的代表;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不可贪念他人财物。这十诫教人行善,止人做恶。信、望、爱的核心是爱,爱是信、望的具体体现,爱神爱人,而爱人又是爱神的具体体现,只有爱人的人,才会爱神;荣神益人,就是要造福于人民,为人民谋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荣神。在当今社会,爱人、益人具体表现为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所处的社会,爱自己的人民,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投身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应尽的责任。我听过许多基督徒这样讲:一个好的基督徒必定是一个好公民。劝善戒恶是伊斯兰伦理文化的重要内容。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不仅自己要仁慈、行善,而且还要嫉恶如仇,从善如流。一个人信真主且行善是最起码的要求,但不能停留于此,不能独善其身,人人都要担负起监督社会道德的义务。《古兰经》中的戒律主要有:不说假话、不混淆是非、不说违心话、不随心所欲、不听信谗言、不沽名钓誉、不夸夸其谈、不好大喜功、不狂妄自大、不强词夺理、不口蜜腹剑、不两面三刀、不近邪恶、不妄谈闲话、不懒惰、不贪财、不赌博、不饮酒、不怨恨、不吝啬、不悔恨、不挥霍浪费、不急躁、不作恶事、不霸道、不淫视异性、不显露色相。佛教宣扬大慈大悲、众生平等、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其主要体现在“三学” 、“四摄” 、“五戒” 、“六度” 、“十善”上。“三学”的内容是戒学、定学和慧学。“四摄”的内容是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指与大众同甘共苦,没有任何特殊行为)。“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称般若)。“十善”实际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细化,分为身、语、意三业的禁忌,内容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恚、不邪见。在现实生活中,宗教道德所产生的良好的社会效果是不胜枚举的,不少教徒聚居的地方犯罪率极低,被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许多教徒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还有不少寺观教堂被评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宗教界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投身于抗灾济赈、扶贫救困、希望工程等活动,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宗教心理的社会作用宗教文化出版社副总编戴晨京大家知道,宗教心理是宗教信仰者在其信仰活动中所获得的与宗教相关的各种心理体验。宗教心理的形成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长期的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积淀,使宗教意识成为根植于人们内心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潜意识;人从小在宗教环境中耳濡目染,有意或无意地受到宗教的影响或熏陶,在一定的条件下自然或自发地释放出来。二是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人们始终面对着无限变化的事物,始终碰到无法解释的现象,碰到各种不如意的社会问题,于是当这一切无法得到一个圆满地解释时,有的人自然或不自然地将自己的思想转移到宗教的层面,一步步地深化着宗教心理的过程。应该说,宗教心理是最复杂、最令人迷惑,也是最不好说明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说宗教情感还带有某种自发的形式,那么宗教心理则是一种自觉的宗教行为而产生的体验,它类似某种心理条件反射。宗教心理与宗教情感,在形式上有其相似性,比如至上感、万能感、神圣感、神秘感、皈依感、忏悔感、新生感等等,都是人的心理感觉,都是一种交感性的互渗性的感觉,但两者之间有着区别,宗教情感是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交往中形成的,是自发的,而宗教心理则是通过宗教方式诱导的,是有目的的一种行为,或者说 ,宗教心理是为了体验这种心理而进行的。正是为了体验宗教心理,人们创造了各种的宗教物象、宗教礼仪、宗教艺术、宗教音乐等等,以营造宗教氛围。我们常常看到的金碧辉煌的神殿、庙宇和教堂,那种圣洁的氛围,目的在于在人与神之间筑起沟通的桥梁,引入超凡脱俗的境界。正如苏珊朗格指出:“大多数早期建筑――史前建筑,冈陵,太阳神庙――都划定一个所谓的宗教空间,这是一个虚幻的领域。” 宗教心理在宗教礼仪中有着较为集中的表现:物象礼仪包括各种物祭,是以物的形式与神沟通;示象礼仪包括膜拜、祈求、忏悔、许愿、祝福等,是以规范化的动作过程来体验人与神之间的交感;高层次的意象礼仪包括各种修行,如修持、修道、灵修、修心、修身、修功等,则在一种人造的境界中进入人神交融天人合一状态。宗教心理形成了宗教信仰者的宗教经验,使信仰者形成特定的宗教理念,它在一定时候会产生巨大的意志力和爱心,因此在宗教发展史上不断有伟大而感人的宗教者出现,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整个社会,成为千古流传的民族文化的财富。世界各国的宗教理论各有其不同,但基本内容都是指向它所信仰的超验世界或超验存在,指向人与超验存在的关系,指向在信仰环境下世界和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人为什么需要拯救,人如何按宗教规则生存等等。宗教理论 http://hi..com/%CA%AF%D7%EC%C9%BD%C4%C2%CB%B9%C1%D6/blog/item/a284313463077b3b5ab5f52f.html

❾ 宗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印刷术最早的书本是佛经,佛教为了流通经典,发展了印刷术的兴盛。曹德旺佛教徒,李嘉诚还建个寺院也是。马云今年去了法门寺(它做的决定都是在寺庙里做决定),准备做的项目起名叫达摩院。马云讲,发展到一定程度,没有中国儒释道的文化不行。

阅读全文

与宗教与经济发展有关系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