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白色家电行业发展如何
白电市场竞争正趋于激烈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内家用空调零售量增长1.5%,零售额下降1.4%;拆分来看,线上渠道销量和销售额同比增长20%左右,线下渠道销量和销售额同比下跌约10%。
根据半年报,格力空调业务上半年营收793.25亿元,同比增长4.62%,相比之下,美的空调业务表现亮眼,上半年暖通空调营收714.39亿元,同比增长11.84%,超过格力的4.62%,成为格力在空调领域的最大强敌。财报数据显示,格力、美的经营现金净额均高于净利润,“真金白银”收入囊中。
而2018年上半年,两者空调营收还有近120亿元的差距,分别为758.20亿元和638.74亿元。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格力电器2018年财报显示,空调营收1556.82亿元,当年,海尔与美的空调业务营收之和不及格力,其空调营收与净利润依旧遥遥领先。但进入2019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根据中怡康数据,2019年Q1家用空调线下市场零售额排名,格力、美的和海尔分别为35.4%、30.2%和12.7%,格力与美的可谓“贴身肉搏”。但格力在线上市场表现不如奥克斯,更不及美的,16.3%的份额,与奥克斯差距拉大。
2019年Q1中国家用空调零售额占比对比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企业多元化趋势显著 多方挖掘利润空间 寻求更多业绩增长点
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品牌中心总经理左延鹊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白电企业在细分市场竞争升级,且差距越来越小,但目前白电依旧是处于寡头竞争局面,大部分净利润掌握在格力、美的和海尔三巨头手中,其他品牌各自在细分市场寻求更多空间。”
产业经济分析师梁振鹏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白色家电市场相较彩电容量较大,智能手机对市场的分流导致彩电份额受挤压,严重削弱利润,下半年家电市场依旧不容乐观,但市场新技术、新模式也在不断迸发,企业多元化趋势依旧会非常显著,多方挖掘利润空间,寻求更多业绩增长点。”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副主任王旭华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家电行业出现的整体规模下降。但我国家电行业在政策等支持下出现了新的机会点和增长点。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白色家电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㈡ 白湖镇的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灵秀山水,沃野富饶,鱼米飘香
多年以来,白湖镇坚持走打造“三色”工程、发展四大产业的农业强镇之路,全面兴起了以“柳风”荸荠、“金坝”芹芽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以水产、水禽、水生为代表的蓝色“三水”产业,以优质高效特色蔬菜、菌菇为代表的白色篷膜产业,以车船运输、餐饮娱乐为代表的社会服务业。四大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成为支撑农业区域经济的四大支柱。特色农产品荸荠、芹芽同时获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标志认证,“金坝”芹芽获得国际农博会(2001)名牌农产品、国家级生产发明专利及省名牌农产品、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诸多殊荣。产业兴旺带动了百业兴起、社会稳定与市场繁荣。杨柳圩区境内,沃土肥美,绿茵如织,柳杨如烟,机帆穿翠,景色宜人;黄陂湖万亩生态水面,碧波泛绿,芦苇滴翠,百鸟翔集,鱼蟹丰硕,口感鲜美。
工商经济——区位优越,政策优惠,发展强劲
近年来,白湖镇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立足点,着力培植税源经济;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支撑点,引进境外资金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模式,精心培植主导税源;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着力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综合实力为着眼点,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梧桐叶茂凤自来”。几年来,白湖镇以便捷的区位优势与丰厚的资源条件、优越的投资环境为加快发展的平台,赢得了境内外投资业主的青睐;私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前景广阔、后劲十足的私营企业纷纷落户白湖,如星神皮革、金斧木业、新莱特照明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华防钢球、白湖耐磨材料、源长橡胶、白湖印染等工业型再加工企业;“金坝”芹芽、自来水厂、忠俊食品、羊毛衫厂与苏果超市等农产品加工销售与社会服务型企业;玉龙石材、中兴矿产、顺港石料等矿藏资源采掘型企业。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既优化了产业经济格局,又丰富了主导税源。
㈢ 奥山地产主打的“白色经济”是什么
雪是白色的,白色经济就是冰雪经济咯。奥山实施“冰雪+住宅”双轮驱动发展策略。以“滑雪运动+娱乐休闲+酒店度假”为主导功能,打造出冰雪小镇、冰雪综合体、冰雪MALL等三大冰雪主题产品线,响应国家“北冰南移”的号召,让南方居民也能感受滑冰,冰球,滑雪等冰上项目的乐趣。
㈣ 白色农业的发展意义
(一)发展白色农业,有利于缓解中国人口膨胀与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生产了占世界24%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口的增加速度很快。中国每年新增人口1500多万,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16亿人口生活在人均耕地不足666m2的土地上,而且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球人均的1/4)的情况下,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更为激烈,而缓解人口膨胀与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白色农业。据估算,一座占地不多的年产10万吨单细胞蛋白微生物工厂相当12万hm2耕地生产的大豆蛋白或是2000万hm2草原饲养牛羊生产的动物蛋白。因此,发展工业型的白色农业可以节省大量耕地,真正实现退耕还林草,退田还河湖的目标,有效缓解人口膨胀与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
(二)发展白色农业,有利于实现“人畜分粮”的目标,解决粮食紧张问题
虽然自1978年以来中国粮食总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人均占有粮食并无相应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1978年以来饲料粮占粮食总量的比例有较大幅度升高,1978年饲料用粮为4575万t,至1994年达到13224万t。中国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约3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这一比例还将提高(发达国家的比例一般为50%—70%,有的甚至高达90%)。传统农业的“人畜共粮”体制引起的“人畜争粮”的矛盾是产生中国粮食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发展白色农业,将“人畜共粮”的传统调整为“人畜分粮”的新模式,可极大地缓解粮食紧缺问题。一方面,通过微生物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生产单细胞蛋白(SCP)、菌体蛋白和食用菌等供人类食用,这既促进了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有效供给,又降低了对口粮的直接消费。另一方面,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及其它现代生物技术把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下脚料等转化成饲料,既节省饲料用粮,又有效地利用废弃物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比如,中国年产农作物秸秆约6亿t,如果利用微生物处理2亿t秸秆作饲料,即可节约饲料粮800亿kg,这相当于中国年用饲料粮的一半以上。
(三)发展白色农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传统农业“土里抠食”的生产模式,占用大量土地,消耗大量淡水资源,加剧人地矛盾。这种人地矛盾还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等不利影响。化肥的长期施用导致土壤条件恶化,水体、土体和农产品污染;农药的大量施用,不仅形成农产品农药残留,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农药残留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限制因素。水资源污染与短缺也严重地威胁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发展白色农业,为保护生态环境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天地。通过微生物可以把农作物秸秆、农业废弃物转变成优质的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可活化土壤中难以利用的N、P、K及其他营养元素,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地资源的持续生产能力,还能增强农作物抗病性,减少农药施用量。微生物农药高效、安全、无残留,不杀伤天敌,有利于生态平衡,并且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有效降低农产品中的有毒物质残留。微生物饲料可促使畜禽肠道有益菌群建立,抑制病原菌繁殖,提高动物防病抗病能力,减少化学兽药和抗生素使用量,降低农药在畜产品中的残留,为人类提供安全、优质的畜产品。白色农业的微生物生态环保剂,可直接消除水、土壤和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消除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㈤ 白家镇的经济发展
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696万元,民营经济总产值达到4516万元,本级财政收入1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63元,银行存款1.3亿元。
2006年,全乡民营经济总产值达到4516万元,实现企业“小巨人”7个。
全乡种植有柑橘等优质水果10000余亩,2006年新投产2000余亩。2006年,新发展各类养殖大户40户,全乡出栏生猪32000头,推广二杂母猪96头,家禽31.08万只,饲料经营户办证20户。全乡发展蚕种3292张,产茧105268公斤,农民收入166.88万元,年均增加15%,蚕茧单产及价格均创历史新高。全面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新栽桑500余亩,良桑嫁接350亩,良桑化比例进一步提高。
全乡发展水稻制种3200亩,仅此一项农民收入430多万元;青蒿种植3000亩,“三瓜”种植13000 亩,榨菜种植11000亩,藠头种植400亩。
全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一是积极争取了农电网改造项目,彻底解决了全乡最后三个村(白家、云龙、云山)的农电网改造问题;二是原白家卫生院正式被县人民医院吸纳为分院,极大地提高了我乡的整体医疗水平;三是架通了高洞至白家的电力专线,改善了白家边远乡镇长期电压低的现状;四是新建了白家派出所、计生服务站,整修了文化站,改善了政府部门的办公条件;五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整治了群众反应强烈的绿界路,确保了晴雨畅通;六是争取到了投入近400万元资金的土地整理项目,有效提高了土地的综合使用率。七是投资28万元启动了丛林村生产、生活便道的修建,加快了我乡新农村建设步伐。同时还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乡整治山坪塘60口,整治病险水库2座,新修渠道27公里,人饮机井25口,维修机电提灌站8座,确保基本农田得到有效灌溉,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白家镇是有名的“瓜果之乡”。镇党委、政府狠抓宣传文化工作,充分发挥宣传文化部门的职能作用,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瓜果特色产业。以宣传促发展,以文化树新人,干部用“文化搭台”,群众以“经济唱戏”,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群众收入年年增长。镇党委、政府籍行天独厚的生态区位优势,全方位规划,全方位开发,开成了“三瓜三果”(三瓜:冬瓜、西瓜、南瓜;三果:夏橙、脐橙、血橙)特色农业发展。全镇现种植以优质蜜本南瓜为主的三瓜1.5万亩,年产量4万余吨;种植以夏橙为主的优质水果2万余亩,年产量3万余吨;蚕桑、生猪、鸡、鸭、鹅等多种种植已具有较大规模。
强化内外宣传,提升白家形象。白家镇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工具和以办专栏、发传单、写标语等形式,共向群众宣传政策和科技知识250余次,办专栏103期,发传单8000余份,写标语500余条。同时还组织人员向报社、网站、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写稿,全年被市、县各大媒体采用稿件136件。
加强阵地建设,培育新型农民。该镇已建成600多平米的宣传文化中心一个,设有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多媒体阅览室为群众搭建了学习的平台。还在3个社区,2个村设置了农家书屋,把科技知识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培养文艺骨干,传承特色文化。该镇现有唢呐队1支,铜管乐队3支,电声乐队2支,还成立了“老年评书”表演队,既弘扬了民间文化又丰富了的业余文化生活。
“宣文”搭台“瓜果”唱戏,“眼睛”“腰包”获双赢。该镇每年都要为群众举办3至6场大型的文化活动,为农民朋友提供精神食粮。目还成功的举办了3届“品瓜文化节”,使群众既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节目又能够借办节来扩大瓜果的知名度,拓展瓜果销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白家瓜果这一张名片已走出了垫江,迈入了重庆,正在向全国冲刺。全镇农民朋友的产业收入已突破亿元大关,群众真正地得到了实惠。
乡政府坚持把农业列为重中之重,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惠农、助农、支农政策。两年来全面推广“两杂”良种的种植,扩大复种面积。2004年种植粮食面积43650亩(含复种指数),复耕撂荒地1200亩,粮食总产1.5万吨,增产21%,人均占有粮食442公斤。
筹集投入资金107580元接通了天然气管道9.5公里,2004年全乡共326户用上天然气。争取重庆市妇联拨来“慈善”资金14万元,在海拔500米高的观斗寨上新建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安通连接白家水厂的地下输水管道3200米,争取县水电局饮水资金245万元,用于改造水厂的净化设施,更换输水管道,新建26米的高位水塔;从而解决了观斗、烟坡、合兴等高台地区1300户农民的饮水难的问题,到2004年底全乡80%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2003年开始共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对32公里的村社级公路进行整治修复,硬化通往合兴村境内公路2.5公里。两年间新建村级活动室5个,鸿鹤、烟坡、观斗、团石、静峰、合兴、湖滨、丛林八个村完成了农电网改造。2003年引进外商投资约240万元新建了花园式的“福源街”,长250米,宽8米的混凝土街道,楼房设计新颖大方,外观华丽精致,有独特的新镇风貌。为白家乡场镇建设增添了一条美丽的风景线。2003年乡政府投入5万多元,对1.5公里长的街道进行绿化,共栽速生的风景树1500多株,为了保证树苗成活,采取挂牌造册,落实责任,分户管理,现已绿树成荫,给白家人民建造了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特色产业长盛不衰】
白家乡凭借长寿湖海洋气候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两树”、“三瓜”、生产是农民增收的特色项目。到2004年全乡种植蚕桑园3300亩,加四边桑共335万株,养蚕5038张,收茧132030公斤,产值152万元,增长37.7%。白家乡是垫江的柑桔基地,有夏橙、柑桔、脐橙共1500多亩,年产果子250吨,运销北京和南方各省区。2003年针对果树老化、个头小、产量低、品质差的现状,乡政府派人到西南农学院请教,求得果树专家的支持,几次来园实地考察指导技改。两年来已改造“德尔达”、“奥林达”优质品种1000亩,又争取到重庆市100万吨优质柑桔示范园工程计划1000亩,到2004年秋已完成果苗栽植。园内的抗旱排涝及交通运输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果苗长势良好。西瓜、冬瓜的种植是白家在全县率先发展的项目,2003年引进了优质“密本南瓜”新品种,由于易栽培、产量高、销量好,到2004年,三瓜总产量已达到2100多吨,收入1160万元,人均收入260元。南瓜、冬瓜远销河北、山东、四川、重庆等省区。白家是个“瓜果之乡”,名不虚传。
生猪生产历来是白家乡的骨干副业,两年来建起扩繁基地,推广“二杂”种猪210头,新建猪场2个。到2004年,年产仔猪27315头,出栏生猪26950头。增长13%,家禽、水禽出栏276900万只。
养鱼业以长寿湖尾部淡水养鱼为龙头,带动全乡172口山坪塘,8个水库及河、堰养鱼,2004年活鱼总产量达450吨,产值260万元。
白家乡分别在成都、重庆、涪陵三地设立信息网络站,通过招商引资、引才、引技术的途径,2003年新建的“仿汉白玉材料厂”、“人造宝石加工厂”、“七公里榨菜加工厂”、“合兴塑料加工厂”都已初具规模。由于三峡大坝建成后,涪陵榨菜传统种植区域上移,2004年又新办了丛林、丰收、白家、静峰5个榨菜加工厂,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榨菜协会,使榨菜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得到了保证,到2004年全乡种植榨菜9300亩,总产22500吨,产值450万元,人均增收150元,年纳税5万元以上的“小巨人”已有5个。
㈥ 白色农业的发展前景
白色农业是应用高科技开发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宝库的工业型农业。它依靠人工专能源,不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属可常年在工厂内大规模生产。白色农业把传统绿色农业向“光”(阳光)要粮、向地要粮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向“草”(秸秆)要粮、向废弃物要粮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种植业生产粮食相比,它具有生产周期短,高产、高效、产品无污染、无毒副作用,节约水土资源,不污染环境,资源可综合利用等特点。
因为白色农业是利用地球上丰富的微生物资源,通过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在工厂化条件下进行生产,所以占地面积很少,且节约水资源。。
白色农业在全国各地呈现出勃勃生机,白色农业的各项微生物产业正在迅猛发展,并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㈦ 有人说新疆发展经济实施的是“黑白”战略,“黑”,“白”各指什么
黑:矿产,能源,石油
白:棉花,风能,太阳能等等
㈧ 广西百色经济状况
我刚来百色来. 原来是在柳州工作源 当我来到这的第一感觉就是这边蛮穷 我这的很多老乡都说百色就是这两年才发展起来的 2008年到处都是瓦房 右江区人口少的可怜,晚上出去逛街都看不到什么人 感觉很冷清。不知道未来百色会是什么样?
㈨ 有人说新疆发展经济实施的是"黑白"战略,"黑""白"各指什么
黑指石油, 白指棉花.
㈩ 白节镇的经济发展
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了本镇情况:虽有丰富的楠竹资源,但农民对楠竹的利用权停留在单纯卖笋上,资源优势很难变为经济优势。根据这一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决心做大楠竹这块“蛋糕”——引进企业搞楠竹加工,用公司带动农户,再辅之以政策激励。为此,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优惠政策,于2000年10月引进了白节镇新旺竹地板厂。该厂自2000年10月初开始洽谈到建成投产,仅用了40多天的时间。通过4个多月的试生产后,该厂各项生产指标已趋于正常。从建厂到今年3月底,该厂共收购楠竹3.9万根,价值近47万元。同时,还新增了100多个就业机会,每年将支付工资30多万元。农民把地腾出来种楠竹有收入,给竹地板厂产品畅销国外,又扩大了对楠竹的需求量,这一举三得的好事激发了农民种楠竹的热情。
新旺竹地板厂年设计生产能力为5万平方米竹地板,每年可消耗楠竹20万根,约合2万亩,但白节镇仅有成片楠竹7000亩。为补上原料缺口,镇里一方面制定奖励措施:属以竹代木的,每亩补助6元;属退耕还林的,每亩补助50元。另一方面,以新旺竹地板厂对楠竹的巨大需求,给农民现身说法,由此,调动起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仅3月底至4月初,全镇就新栽楠竹1079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