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从个人角度出发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实践提出合理化建议
个人角度,可以从衣食住行角度。
如节约用水电,出行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居住时,空调温度调高等。
⑵ 为了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某单位在国家科研部门的支持下,进行技术攻关,新上了把二氧化碳处理转化为一种
(1) 国家抄每月袭至少补贴5000元才能使该项目不亏损 (2) 当每月的处理量为400吨时,才能使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最低.
⑶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如何达到平衡
1、必须要加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企业要了解这方面所付出的代价,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工作模式。一个企业,首先其领导层应有环保理念,否则难以在实际工作中保护环境。中央的决心,对地方和基层会产生影响。 2、环保应当是企业经营合法性的组成部分,环境效益应该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头并进。公司在海外经营,也应该为所在国和社区带来效益,包括环境效益。这样,才会奠定企业和外国政府和社会合作的坚实的基础。企业不分大小、不分背景,都应该有相关的安全和环境政策,并纳入到企业文化和决策之中。 3、负责任的环境管理要求我们在各方面开展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持续经营的道义基础。政策的改变应当得到公众的认识,短期的牺牲是为了实现长期的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我们要去消除那些有害于政策实施的障碍,政府应当制定措施,同时要去鼓励和推广优良实践。政府应提供透明的数据,让大家了解空气、水、土壤、环境的现状。中央和地方政府要以身作则,表现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态度和行动,其工作进展要受到公众监督。 4、在气候变化方面,有些政策目标是相互矛盾的,这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研究机构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做出承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案不可取,需要有统一的综合性方案,比如设计不同的司法管辖区。相关的行业协会也应对这些工作给予支持,从而利于经济转型。
⑷ 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消费者和企业生产者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问题日益突出,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威胁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人类所面对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尽管资源约束并非巾国经济发展的绝对障碍。但中国并不具备特别资源优势,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多年来.依赖大量资源消耗,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代价是:资源消耗过度、环境严重破坏,尤其是近年来,以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经济结构已经无制约地排放r过量的二氧化碳,它们笼罩着地球,造成气候变化无常,极地和高山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特别是能源短缺危机与环境恶化的压力并存,使人类及其他生物能够健康生活的生存空问越来越小。 因此,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实现低碳生活,从生产过程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关乎人类生存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对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早日实现低碳生活和逐步发展低碳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概念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难没有一个国家和个人能够幸免。2009年月7—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国政府庄严承诺:到2020年国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2005年的排放总量下降40%一45%。而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必须通过坚持发展低碳经济、长期倡导低碳生活、将环保意识教育纳入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全民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才能够逐步实现。 企业生产要做到能源、原料资源的充分利用,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坚持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坚持技术创新,坚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重复利用。 低碳生活的概念: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我们对此还没有明确深入的概念,那也没关系。我们从点滴做起,选用节能灯,家里多养些绿色植物,夏季尽量少用空调,能不开私家车尽量不开,多些步行,少用电梯等,这些都是大家不太费力就能做到的,只是看我们想不想做而已,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 那么,对占主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用、行,多运动,不浪费”。如果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还可再简化为“勤、俭”二字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降低二氧化碳向大气排放量为目标的经济结构。其依据的原理,一是经济运行时尽量不产生或少产生二氧化碳,二是使产生的二氧化碳尽量吸收、贮存起来,转换为其他有益的用途。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和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低碳生活模式的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气候的变化有关,对于普通人来说,减排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观念,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积少成多,逐渐使人们习惯于低碳生活。例如,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上下班步行,骑自行车,自己爬楼梯上楼等,这样做,既锻炼了身体,又减少了碳排放。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只要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放在首位,很多事情就很容易做到了。 另外,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环境更优美,开销更少,不仅减轻自身的压力.也减轻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压力,从“农、食、住、用、行”,处处都可体现低碳生活的内涵。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食:多吃素。生产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尽量减少饮酒量,如果1个人1年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千克; 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用:节电、节水,以ll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随手关灯减排二氧化碳4.7千克;如果每台空调制冷时在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l千克;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排放10.3万吨;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工作时,单面纸要重复利用,能电子化办公的少用纸张,少用或者重复使用塑料方便袋; 行:少开车并尽量使用小排量车,每月少开~天,每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其实,我们的诸多生活细节都与二氧化碳减排有关,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一个几十亿人口的地球,每一个人都从细微处做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其集聚合成效果就是相当可观的。
⑸ 某企业为了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在国家科研部门的支持下,进行技术攻关,新上了一项把二氧化碳处理转
(I)当x∈[200,300]时,设该项目获利为S,则S=200x-( x 2-200x+80000)=- (x-400) 2, ∴当x∈[200,300]时,S<0且函数为增函回数 ∴该项目不会获利答,当x=300时,S取最大值-5000;当x=200时,S取最小值-20000 ∴国家每月补偿数额的范围是[5000,20000]; (Ⅱ)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碳的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为 =
⑹ 为了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某单位在国家科研部门的支持下,进行技术攻关,采用了新工艺,把二氧化碳转
(1)由题意抄可知, 二氧化碳的袭每吨平均处理成本为: = x+ -200 (4分)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