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发展

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9 15:02:02

❶ 欧洲中世纪中后期有了什么样的发展

欧洲中世纪中后期,城市的出现,商业的发展,使人们逐渐告别了因领土、民族、宗教、阶级而产生的连绵不断的战争,并且远离了饥荒和黑死病。东十字军所带来的巨大商业利润,同时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与思维。

❷ 西欧中世纪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1、特点(属性):一个文化衰落的时期。

欧洲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西罗马灭亡至神圣罗马帝国建立的中世纪前期被认为是欧洲最为黑暗的时期。由于蛮族的入侵和定居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

西欧的封建制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日耳曼、罗马和基督教三种因素互相融合,从罗马灭亡后的废墟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骑士制度同样也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是欧洲在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确立起来的封建附庸制度。中世纪中前期的欧洲国家是一种松懈的领土集合体。

2、西欧中世纪不同阶段特点:

(1)早期:

从古典时代晚期开始,一直到中世纪早期,人口减少,反城镇化,入侵和人民迁徙仍未停止。人们大规模迁徙。

(2)中期:

公元1000年后,随着技术和农业创新,贸易蓬勃发展,中世纪暖期气候变化使作物产量增加,欧洲人口大大增加。

(3)晚期:

中世纪晚期,饥荒,瘟疫和战争无处不在,欧洲人口被显著的削弱; 1347年到1350年,黑死病杀死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天主教会内部的争议,分裂主义与州际冲突,内乱和农民起义四处横行。随着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欧洲社会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欧洲逐渐进入现代(欧洲三大传统划分下的现代,即Modern)。

(2)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的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

(1)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新的等级一一市民阶级.而在此之前,西欧社会只有农奴和在农奴之上的贵族、教士.而且,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及其他们的对外冒险事业.此为社会变化。

(2)城市商品经济的作用,促使旧的自然经济的领地庄园制度瓦解和农奴依附地位的消失.门类齐全的庄园生产转而成为满足市场需要的专业化生产,新型的自由农民出现.以前人们的财富观念只有土地,现今则包括货币和可用货币估价的商品.新的商品为土地贵族提供了新的消费,从而也就瓦解了土地贵族,他们不再搞劳役地租,而改用货币地租,使农奴变成了人身自由的佃农.此为经济变化.

(3)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同时市民阶级参与政治,城市自治和城市议会,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此为政治变化。

(4)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这就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这是文化变化。

❸ 中世纪欧洲政治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早期基督教美术[公元2世纪——5世纪]
拜占庭美术[公元5世纪——15世纪]
罗马式美术[公元10世纪——12世纪]
哥特式美术[公元12世纪——15世纪]

❹ 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欧洲政治、经济以及思想地位如何

欧封建制初期,王权衰落,地方势力割据自拥,基督教会趁机扩张势力。


8世纪中期,通过“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政治上: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在西欧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仲裁者的角色,任意干涉各国内政。(有权)

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有财)


思想上:控制了西欧的思想文化,居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地位。(有势)

❺ 欧洲为什么在中世纪晚期社会经济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因为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新航路开辟。

16世纪资本主义时代开始,在封建社会末专期,商品经济属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从而既给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又给它造成了商品市场。

此外,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各州间基本封闭的状况,为后来欧洲的掠夺和三角贸易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产资料和市场。

(5)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

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了殖民扩张、掠夺,但是由于西班牙、葡萄牙从殖民地掠夺来的财产是供封建统治者享用,并未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说,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的实力实际上降低了。

❻ 西欧中世纪城市经济的几个问题

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罗马帝国末期,城市与商业日趋衰落。日耳曼人迁入西欧建立各个王国后,形成大小封建领主割据的局面,原有的商业及城市更加衰落,失去经济意义。公元5~10世纪的欧洲,几乎只有单一的农业经济,以及一些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及庄园或寺院的手工作坊。到了11世纪,西欧封建化的过程完成,商业开始发展,城市开始复兴。在11~15世纪中,原已衰落的一些城市复苏和扩大了,并新建了许多城市,这时欧洲封建社会的经济成为既拥有庄园农业,又有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二元经济。
西欧城市经济兴起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是封建制度确立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不仅能供养生产者本身及剥削者,而且有足够的剩余产品来养活城市居民。同时,庄园及寺院中逐渐出现了专业手工工匠,手工业者和农民的劳动分工开始形成并得到扩大。此外,西欧早期封建社会内部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发展,也促成了城市的复兴。由于封建庄园内资源种类及数量都有限,庄园主和寺院僧侣都要从市场上购买若干生活必需品(如盐、铁、染料等)和奢侈品(如丝绸、香料等),同时也要出卖自己庄园中多余的产品,为此封建统治阶级不得不逐渐地允许并保护在自己的领地内建立起汇集商人与手工业者的城市。另一方面,农奴的繁衍使人口增多,其中一些人没有足够的份地养活家小,很多农奴不堪压迫和剥削而逃离庄园。这些逃亡农奴和缴纳代役租的农奴手工业者大量流入城市谋生,成为中世纪城市最早的市民。与此同时,商人也逐渐汇集到城市。这样在12世纪西欧就出现了星罗棋布大小不等的城市,城市商业及手工业繁荣起来。

城市规模
编辑
城市兴起的地点多种多样:有古代城市的旧址,有水陆交通中心或河川渡口,有原来的商品集散地,有过去的军事堡垒,有主教驻节地,也有的城市前身本是一个庄园的中心。到15世纪时,西欧究竟有多少个城市很难统计出确切数字,据估计,在当时的西欧,拥有 25000人以上的大城市不过15~20个;人口在10000~25000人的较大城市也为数不多;人口在2000~10000人的中等城市数量较大;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小城镇则数量最大。在1275~1325年间,拥有50000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意大利才有,如佛罗伦萨约90000人,威尼斯约90000人,米兰约75000人。在其他地区,1340年布吕赫有35000人;15世纪的布鲁塞尔有50000人;1374年安特卫普只有18000人;1514年的阿姆斯特丹有10000~12000人;1328年巴黎大约有80000人;在德国,科隆是最大的城市,约有40000人;1377年的伦敦,大约有35000~45000人;1450年纽伦堡居民有20165人。
城市的性质与特点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是商业与手工业的中心,市民多为商人及手工业者。但一般城市仍有农业。在小城市中农业的比重往往较大,在大中城市则相反。大城市所需的粮食绝大部分靠商人贩运。城市经济发展总的趋势是农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商业及制造业则不断扩大。城市的经济组织形式是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城市经济的基础是行会制度(见西欧行会制度)。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经济是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的。最初阶段的斗争是11~12世纪行会团结市民反对封建领主,用赎买或暴力方式争取城市自治。斗争的结果是使建立在封建领地内由领主统治的城市转变成为法律上独立于领地的政治单位和经济单位,少数城市甚至发展成为城市共和国(如威尼斯)。行使自治权力的城市只需向国王缴纳一定税收并在名义上隶属于国王,而实际上有自己独立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有自卫的武装,可以自行铸造货币和规定度量衡,有向市民及来往商人征税的权力等。市民则具有自由民的身份而不是农奴。获得自治的城市政权最初掌握在城市的富裕市民即商人高利贷者、地产业主等手中,他们构成城市贵族。他们凭借自己优越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利用各种手段来剥削和压榨一般市民。13~14世纪西欧许多国家的城市中,行会手工业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又在行会组织的领导下展开了反抗城市贵族的斗争,这是城市斗争的第二阶段。斗争的结果,在某些城市是将城市贵族彻底推翻而由行会上层分子掌权;更多的情况是迫使城市贵族和最有势力的行会上层共同掌握城市的自治权。另外也有一些对外贸易特别发达的城市,如威尼斯、吕贝克、汉堡等,上层贵族根本未作让步而仍保持无上权力。城市斗争的第三阶段则主要表现为行会内部及对外的斗争,即城市手工业与农村手工业、寺院手工业的矛盾斗争,行会同商人特别是零售商的矛盾斗争,行会彼此之间的矛盾以及行会内部匠师与匠师、匠师与帮工学徒的矛盾斗争,这些矛盾引起了行会内部的分化,促成行会的解体。
中世纪城市经济的历史作用11~15世纪欧洲城市经济的兴起与繁荣,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城市兴起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若干工业区域或工业中心,如佛兰德的毛织业、威尼斯的造船业、佛罗伦萨的毛织和丝织业等等。城市的复兴还使商业和商品生产大大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生产关系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力量,是引导制造业从家庭手工业、行会手工业向更高阶段──工场手工业发展,并促使庄园农业经济瓦解的巨大力量。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❼ 中世纪欧洲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世纪欧洲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公元前10世纪,根本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公元前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的理解,这些城市是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城市的兴起和当时西欧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出现。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10 世纪后期,特别是11 世纪,西欧各国开始出现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生的历史过程,统称之为城市的兴起。

新兴的城市规模都不太大,一般只有1000~2000 居民。西欧中世纪城市,有因手工业发达应运而主,有因国内外贸易而兴盛,有因政治、军事、宗教地位重要而形成。



(7)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农村的自然经济。从13世纪起,西欧许多国家的劳役和实物地租逐渐被货币地租取代,英国的货币地租甚至占了支配地位。

货币地租出现以后,农民虽然还向土地所有主提供无偿的劳动,但他们提供的是产品的价格而不是产品或直接劳动,因此农民必须把一部分产品出卖,即当作商品来生产。

封建主为获得更多的货币,便把自营地几乎全部租出去,终于使庄园解体,领主制渐渐被地主制代替。与此同时,封建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逐渐变成单纯的货币关系,农奴制消失,有的甚至变成不仅拥有工具和动产甚至拥有土地所有权的自耕农。

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下,自由农民必然发生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破产,使阶级矛盾趋于激化。14世纪,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发生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就是明证。

❽ 欧洲中世纪晚期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❾ 欧洲中世纪的历史是

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

中世纪是封建主义,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北方的自治城市经济中。中世纪见证了北欧和西欧第一次大规模城市化的进程。

许多现代欧洲国家把自己国家的来源追溯到中世纪的重大事件。现代欧洲的政治疆界在许多方面是这一紊乱时期的军事和王朝政治的产品。

(9)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中世纪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社会。它在采邑制(和封地制)的基础上,将不同的等级、团体和个人以契约为纽带连结为一个共同体,从而确认了契约双方权利主体的地位和某种程度的平等。

它那极其多元化的政治秩序,使不同等级、团体和个人在多种法律与管辖权的并存和竞争中有较多的选择和自由的空间。

日尔曼人的顽强性格和自由传统是契约关系和多元秩序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在这种关系和秩序下得到滋养而进一步发育成长。

在采邑制基础上,从国王到最低等级的骑士,形成了层层叠叠的领主与附庸的关系。这种关系受到习惯法的保护。

从内容上说,它以包含双方互相忠诚和互相保护的双重承诺的契约为基础,其本质是双方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

这种契约关系渗入封建秩序的每个细节,由此产生的契约观念和相互的权利义务观念,对西欧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❿ 中世纪末期欧洲经济政治出现了哪些变化

12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中世纪末期,欧洲的经济政治出现了巨大变化,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形成回了许多中心答城市,而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变革。于是,在12世纪初,意大利出现了波洛尼亚大学和萨莱诺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也于12世纪先后形成。西欧大学的兴起是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阅读全文

与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