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经济等等产生重要意义的报告!
论述园林绿化的功能和意义
摘要: 摘要:分析了园林绿化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园林绿化对环境的改善,园林绿化在城市景观中 的作业以及园林绿化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关键词: 关键词:园林绿化 作用 意义 城市建设 伴 随 着 经 济 发 展 和 社 会 进 步 ,园 林 绿 化 在 人 们 心 目 中 的 地 位 越 来 越 重 要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城市人民的关系十分密切,它的作 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来详细论述一下它的作用: (一)美化环境。园林绿化是美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城市的美丽,除了在城市规 划设计、施工上善于利用城市的地形、道路、河边、建筑配合环境,灵活巧妙地体现城市的 美丽外,还可以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 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城市、工厂的建筑群中。它不仅使城市披 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 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 环境。 (二)净化空气。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在人们所吸入的空气中, 当二氧化碳含量为 0.05%时,人的呼吸就感到不适,到 0.2%时,就会感到头昏耳鸣、心悸、 血压升高。园林绿地中。园林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 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这些都对净化空气起了很好的作用。 1、 吸滞烟尘和粉尘 空气中的灰尘和工厂里飞出的粉尘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 这些微 尘颗粒,重量虽小,但它在大气中的总重量却是惊人的,许多工业城市每平方公里平均降尘 量为五百吨左右,某些工业十分集中的城市甚至高达一千吨以上。粉尘中不仅含有碳、铅等 微粒,有时还含有病原菌,进入人的鼻腔和气管中容易引起鼻炎、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有 些微尘进入肺部,就会引起矽肺、肺炎等严重疾病。植树后,树木能大量减少空气中的灰尘 和粉尘,树木吸滞和过滤灰尘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由于树林枝冠茂密,具有强大的 减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减低,气流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有些树木叶 子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分泌粘性油脂或汁液,能吸附空气中大量灰尘及飘尘。蒙尘的树 木经过雨水冲洗后,又能恢复其滞尘作用。 树木的叶面积总数很大。据统计:森林叶面积 的总和为森林占地面积的数十倍。因此,吸滞烟尘的能力是很大的。我国对一般工业区的初 步测定,空气中的飘尘浓度,绿化地区较非绿化地区少 10%-50%。可见,树木是空气的天 然过滤器。 草坪植物也有很好的蒙尘作用, 因为草坪植物的叶面积相当于草坪占地面积 的 22-28 倍。有人测试过,铺草坪的足球场比不铺草坪的足球场上空的含尘量减少 2/3- 5/6。 2. 吸收有害气体。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出有毒气体, 如二氧化硫是冶炼企业产生的主 要有害气体,它数量多、分布广、危害大。当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 0.001%时,人就会 呼吸困难,不能持久工作;达到 0.04%时,人就会迅速死亡。氟化氢则是窑厂、磷肥厂、 玻璃厂产生的另一种剧毒气体,这种气体对人体危害比二氧化硫大 20 倍。很多树木可以吸 收有害气体, 1 公顷的柳杉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 60 公斤。 如 上海地区 1975 年对一些常见 的绿化植物进行了吸硫测定, 发现臭椿和夹竹桃不仅抗二氧化硫能力强, 并且吸收二氧化硫 的能力也很强。臭椿在二氧化硫污染情况下,叶中含硫量可达正常含硫量的 29.8 倍,夹竹 桃可达 8 倍。其它如珊瑚树、紫薇、石榴、厚皮香、广玉兰、棕榈、胡颓子、银杏、桧柏、 粗榧等也有较强的对二氧化硫的抵抗能力,刺槐、女贞、泡桐、梧桐、大叶黄杨等树木抗氟 的能力比较强。另外,木槿、合欢、杨树、紫荆、紫藤、紫穗槐等对氯气、氯化氢气体有很 强的抗性;紫薇可吸收汞;大多数植物都能吸收臭氧,其中银杏、柳杉、樟树、海桐、青冈 栎、女贞、夹竹桃、刺槐、悬铃木、连翘等净化臭氧的作用较大。树木还能吸收氨、铅及其 它有害气体等等。故有"有害气体净化场"的美称。 3. 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由于城市人口比较集中, 在城市中不仅人的呼吸排出二氧 化碳,吸收氧气,而且各种燃料燃烧时也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吸收大量氧气,所以有时城市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达 0.05%-0.07%。二氧化碳虽是无毒气体,但是当空气中的浓 度达 0.05%时,人的呼吸已感不适,当含量达到 0.3-0.6%时,人就会感到头痛,出现呕 吐、脉搏缓慢、血压增高等现象,对人体就有害了。树木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也是氧气的 天然制造厂。树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人们生存必需的氧气。 由此可见,城市中的公园、行道树、庭园、草坪等对调节空气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 人们在树木茂密的地方感到空气特别新鲜的原因。 (三)调节气候。 树木具有吸热、 遮荫和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植物叶面的蒸滕作用, 能降低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对改善城市小气候有着积极的作用。绿色植物具有 很好的吸热、遮荫和蒸腾水分的作用。城市绿化地段,可消耗掉太阳辐射能量的 60%~70%, 因而能使城市气温显著降低,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城市中大面积的森 林和宽阔的林带,道路上浓密的行道树和城市其它各种公园绿地,对城市各地段的温度、湿 度和通风均有良好的调节效果。绿地的地温比空旷广场低 20℃左右,园林植物可通过叶片 蒸发大量水分,提高城市空气湿度,以增加舒适感。 (四)减弱噪音。城市中工厂林立,人口集中,车辆运输频繁,各种机器马达的声响嘈 杂,汽车、火车、船舶、飞机、建筑工地的轰鸣尖叫,常使人们处于噪声的环境里,不仅影 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妨碍睡眠和谈话,吵得人们烦恼不安,还会使听力减弱以至耳聋,并易 引起疲劳,使操作人员反应迟钝降低劳动生产率,甚至发生工伤事故。而园林绿地中的树木 对声波有散射、吸收作用,能大大减轻噪声的污染。茂密的树木能吸收和隔挡噪声。植物的 叶与枝条轻而柔软,能吸收声波。据测定,公园的成片树林可降低噪音 26.43dB,1 条 40m 宽的林带可降低噪音 10~15dB;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降低噪声 8-10 分贝。 城市园林绿化一般以乔、灌、草相结合,配置这些花草树木! 不但有显著的生态作用, 而且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布局合理、设计美观的城市绿地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可 美化城市, 为城市增添几分自然美。 另外, 城市绿地还起着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风、 防雪、防火等作用。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中最经济、最有效、最积极的因素,是一 项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它具有非凡的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 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是重要的社 会公益事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态优先、科学建绿,将节约的观念贯穿于城市园林绿 化的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促进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落实,引导和促进城市发展模 式的转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从总体上看,我国是以占全球 7%的耕地、7%的水资源推动占全球 21%的人口的城市化 和工业化, 各种矛盾的冲突比全球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 处理更艰难。 今后一个时期,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还要增长,城市用地还将更加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 开展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如何完成国务院规定的 “十一五” 城市绿化目标, 如何在水资源、 土地资源如此短缺的情况下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并使它们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 益以及景观效应,这就要靠创新城市绿化模式,大力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园林绿化与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必然会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 一个主要载体。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不太注重节约土地、 不太注重生 态效益、不太注重园林绿化内涵发展的模式,转向着力提高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 金使用效率,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强化生态效益与综合功能协调发展。建设节约 型园林绿化有助于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有助于促进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有助于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城市建设模式的转变。 同时园林绿化改善了城市投资环境,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加速了城 市 物 质 文 明 建 设 。城 市 绿 化 的 水 平 和 质 量 直 接 反 映 出 城 市 的 环 境 质 量 和 风 貌 特 点 ,从 而 直 接 反 映 出 城 市 的 发 达 程 度 和 文 明 水 平 ,是 任 何 其 他 事 业 所 无 法 替 代 的 。我 国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的 实 践 充 分 证 明 ,环 境 优 美 的 城 市 是吸引中外投资者的热点城市,又是中外旅游者观光旅游的云集胜地, 而外来投资的增长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将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和物质 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 参考文献: 现代农业科技》期刊以及天天园林网
⑵ 城市绿化对社会环境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您好! 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知逐步增强,城市绿化不再是通过单纯的扩大或者增加绿地面积来实现,而是逐渐由局部、品种、区域性的绿化向空间、体系、系统性的绿化过渡,将绿化美化打造成现代都市是人们共同追逐的目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环境建设都离不开城市的绿化和美化。 随着城市化趋势的快速前进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活动重要的这个区域-城市,同时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危机。 城市绿化带来的好处有: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工作及生活环境的美化,新的城市景观的创造,城市规划布局质量的提高,风景名胜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生物种类的保护,外来资金的吸引,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城市的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中,我们就绿化美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做一简单探讨。 一、城市绿化的美化作用 城市绿化将高楼林立的水泥建筑给予点缀的生机盎然、绚丽多姿的同时也给城市提供了绿色空间,将城市进行了美化。“与自然和谐”、“回归自然”是久居城市的人们共同的愿望及追求。因此,树木本身特有的形状及色彩经过精心的园林绿化在软化城市硬线条的同时也将自然美(天蓝地绿,气洁水畅,鸟语花香,和谐)的自然氛围搬到了现代化大都市中,给城市的空间建设提供了景观元素,作为软质景观,绿化美化成为了城市空间的柔化剂。 1.城市绿化美化是创造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方式 城市的绿化美化在为人们的户外活动游憩、锻炼、娱乐及社交活动提供好去处的同时也实现了当代城市居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它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上也成了不可或缺的条件。绿色而美丽的环境让人们感受到了安宁及祥和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2.城市绿化美化在空气的净化、气候的调节以及环境的监测和改善中的作用 植物本身具有对烟尘、粉尘的阻挡和过滤吸附作用,同时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让人类赖以生存。而且城市的绿化美化也可利用水生植物及沼生植物根系的吸收有害物质的能力来达到净化城市污水和净化土壤的作用。 在炎夏季节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就是道路绿化带及江河带状绿地,它们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进城市内部,为城市通风创造条件;同时在寒冬季节也可以降低风速达到防风的效果。敏感植物对环境污染的监测也可以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3. 城市绿化美化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景观 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是城市绿化美化的总体目标。这样不仅能体现城市特有的文化,也能丰富人文意识及审美的内涵。当穿行在椰林夹道的街道时,顷刻间就能真实的体味到南方沿海城市独有的风味;而徜佯在白桦掩映的林荫道上,便会感受到北方城市的风格。 二、城市大规模绿化美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国的园林绿化美化的发展比较迅速,这种发展方式在迅速的实现了绿化美化的同时,也伴随有一些问题,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不仅对绿化美化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长远的发展也产生着不利的影响。 1.虽然可以理解一些领导为了要加快绿化美化的速度和效果而采取栽种大树的要求,但是不建议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完成,这样会造成“这片绿了,那片秃了”的后果;应该注重在“移”和“栽”大树过程中的科学性,以免影响成活率,使栽大树变成栽死树,如果是为了争取时间,可以在春、秋两季造林期适当的提前或者延后,如果盲目实行,而且不按科学办法来进行“反季节”种树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失败的后果。 2.绿化美化之后的不良效果。当栽植的树种伴随有病虫及飞絮危害的时候,必要的树种更换是应该的,但是要慎重选择树种,保证这种更换的目的及科学性是明确的,比如毛白杨有飞絮危害,就会有人主张用其它杨树,或着悬铃木等来取,但是并不能实际的解决问题,因为飞絮问题不止毛白杨有,其它杨树和柳树等也有,种植于南京的悬铃木也是因“飞絮”而遭受到人们的厌恶,虽然人们重视了飞絮的污染,但是对花粉及观尝植物对人类产生的过敏、毒性和致癌,甚至对温度的负效应方面的危害还未足够重视,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必然会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因此,我们在选材和换树时务必全面考虑。 3.不法分子利用大力发展绿化美化的时机言过其词的盲目推销某些树种,也有一些媒体也趁机炒作;更有甚者将从外地购买的果苗贴上自己的标签变成“新品种”来出售;也有一些炒得很热,结果却因为扦插条质量或扦插技术等原因,造成成活率低,甚至是彻底的失败,因此要求我们在苗木的生产及苗木质量规范上要严格;坚决制止言过其实的盲目宣传和炒作,坚决打击假树苗的生产和销售。 4.在大力发展绿化美化事业时要充分尊重专家的意见,但是不要仅听单一学科的专家意见和片面及偏激的意见,因为他们的学术面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要充分的育种、育苗、造林。我们应该把经营管理、环境植物保护等各学科间的互补作用和科学家的集体智慧及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经验结合领导的意图科学地总结起来,不要由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5.由于外来树种的增多,尽管我们种的树多了,树种的品类也多了,但是病虫等生物的入侵灾害也随之增大,比如,最近发现的松材线虫、双钩异翅长蠢和黑双翅长蠢就是在北京进口物资的包装材料上发现的,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因此,我们需要对外来物种做好风险评估,特别是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以防“引狼入室”的悲剧产生。所以,为避免不可挽回的危害产生,我们在对危险性病虫的检疫和生物灾害的预测及预警方面的重视性也要进一步加强。 三、结语 城市绿化美化不只是一个口号、一个名词,更是基础设施,市政事业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绿化美化也为现代化都市增添了它新的标志。只要坚持不懈,就算困难重重,为了迈向新的都市,为了城市的绿化美化效果,我们坚信努力就会让我们梦想成真。 望采纳!
⑶ 园林绿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哪些
园林绿化工作者要投入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工作中来也要有一个"观念更新"的飞版跃。权这一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斗争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至今仍有些领导者和绿化工作者把城市绿化工作视为单纯观赏和作为装饰城市的附属性质,不免已经过时。事实上城市绿化已被国家列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城市绿化已是改善城市生态、改善市民生活、工作以至生存环境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⑷ 绿化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绿化建设的目的不仅是美化市容市貌,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专创造出一个属更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从而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绿化方面可以在建筑物屋顶层、天台(阳台),建筑物立面、街道、平地、坡地等地方进行。
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受沙漠化困扰,需要绿化,种植耐旱的植物。北京、山西等各重要省市对屋顶绿化相当重视,根据市园林绿化局绿地管理处资料,截至2006年,北京城六区已经完成屋顶绿化23万平方米。
上海市气象局发布研究结果称,仅在2004年,上海全年就新建绿地一千八百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六,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十平方米。这对缓解上海城市热岛效应起到了积极作用。
(4)园林绿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扩展阅读:
在2008年北京奥运,为迎接外地游客,中国大规模进行绿化,种植花草,美化环境。首都绿化委员会的工作部署,2007年,北京市推出160项奥运绿化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奥运中心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民族大道的绿化任务,加快奥运场馆及周边200米可视范围内和场馆联络线的绿化建设。
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城市绿化率排名依次是:深圳、湛江、十堰、广州、南京。
⑸ 城市绿化对社会环境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1、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这样一来地球上不就有氧气了,城市中只要有绿化带也可以有清新的空气了。
2、现在全球气温都在日渐升高,导致冰川溶化,水旱灾害频繁。绿化带多了便可降低温度,消暑纳凉,防中暑,防止路面受热膨胀,损坏路面。
3、在地球上,无论人或动物必须吸收大量的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可地球是原本储存的氧气是有限的,而且并不多。
4、而且城市的噪音大,粉尘多,绿化带又可以吸收大量的粉尘,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预防了多种疾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⑹ 园林景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简而言之,经济社会发展的越快,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园林景观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⑺ 请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说一说城市园林绿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1 园林绿化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在城市中,从人类的生存着眼,绿色植物可使城市生态系统向更加健全的方向转化。园林绿化生态系统对城市最突出的影响表现在改善气候、净化大气和减弱噪音等3个方面。
1.1园林绿化能调节城市气候
1.1.1调节温度
绿地对城市小气候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城市中有建筑和铺装地面所构成的空气下垫面加上密集的热源,据测定市区气温经常比大量植被覆盖的郊区高2~5℃,形成 “城市热岛”效应。园林绿化可以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树木通过叶面蒸发水分,可降低自身的温度,提高附近的空气湿度。因而,夏季绿地内的气温较非绿地低3~5℃,建筑物地区可降低10℃左右。所以,在绿化好的地方,人们会感到空气清新,可为人们提供消暑纳凉、防暑降温的良好环境。在寒冷的冬季,有乔木覆盖的公园、庭院和道路上,由于树木降低风速,减弱冷空气的侵入,树林内及其背向的一侧温度可提高1~2℃。
1.1.2调节湿度:园林植物是湿度的“调节器”。植物通过叶面蒸腾水分,使土地的大量水分被释放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的湿度明显增加。据研究,森林中的空气湿度比城市内高30%左右。由于树木强大的蒸腾作用,使水气增加,空气湿润,因而绿化区域内的湿度比非绿化区域大10%~20%,从而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1.2园林绿化能净化城市的空气
大规模的城市园林绿化,可以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城市气候,并能极大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以它巨大的叶面积,浓密的枝干,阻滞、过滤、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飘尘,同时还能起到滞留、分散、吸取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气体的作用,从而可使空气得到净化。
据资料得到的数据,以某地500m×500m为单位的不同地段绿化覆盖率与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有密切关系。干燥气候,公园的降尘量比附近的商业区高出54%,比一般居住区高出300%。这就清楚地说明,在干燥的气候大风降尘会飘行很远,一旦遇到林木绿地则很快降落地面。绿化覆盖率为10%、20%、40%时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下降的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分别是15.7%、20%和31.4%、40%以及62.9%、80%。这就明显说明绿化覆盖率越高,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下降就越大,相互成正比变化。2005年的数据,宁波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已达到336天,占全年总数的91.8%。
1.3园林绿化能减弱城市噪音
现代城市中工厂林立,建筑工地比比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震动、摩擦和撞击等而不断产生噪音;同时,汽车、火车、轮船等也轰鸣尖叫。这些噪音,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精神反应,出现精神不振、疲劳过度、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增高等症状。而利用绿化树木的庞大的树冠和枝干,则可以吸收和隔离噪音。据资料表明,在没有树木的高大建筑林立的街道上,噪音强度比两侧种满了树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沿街房屋与街道之间,如能有一个5~7米的树林带,就可以减轻车辆的噪音。据测定,一个9m宽的绿带如结构合理,实际可以降低噪音11~13分贝,而35m宽的绿带可以降低25~29分贝。可见,园林绿化是噪音的“消声器”,用来隔离噪声源,可使居民区减弱和避免噪音的干扰。2005年数据,宁波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52.8分贝,交通干线噪声68.3分贝,都在标准以内。同时,园林绿化还可以减少降水径流,也就减少了径流所造成的河湖污染,涵蓄地下水。
2 园林绿化对于发展经济及城市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建设园林化城市的带动,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控下,城市园林绿化与经济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互为基础的态势,也从中显示着古老园林的崭新魅力。
2.1园林绿化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改善环境的社会需求
早在19世纪,人们为消除工业革命带来的诸多近代城市弊病而寻找改革的良方,最终发现营建园林、绿化是最好的措施之一,并从此使园林绿化的建设开始得到迅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遭受破坏的城市时,欧洲许多国家都开始将绿地系统引入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由此改变了工业革命初期的那种拥挤、杂乱、污染的所谓“近代城市”形象。从西方公园绿地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自其出现以来,尤其是二战之后它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在进入近代社会后各地的城市虽然都有所发展,但总体变化并不太大。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基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后,改善环境、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和审美享受逐渐成了一种普遍需求。而日益密切的对外交流,使人们认识到我国在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和环境意识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因此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重新受到重视。我国城市绿地面积增长很快,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别比上一年提高了9.14、9.58、8.95个百分点,都接近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在绿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测算,在城市绿地中,公共绿地占15.8%~16.95%,公园占9.8%~10.1%,属于园林专业部门以外的占61.19%~62.82%。苗圃占城市绿地的3.67%,其中属于园林专业部门以外的占40.58%~59.16%。当今绿化事业的实践,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不但出现了量的增长,而且形成了质的变化。
园林绿化在现代城市中承担着减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但更有满足市民日常的散步休闲、锻炼游憩、舒缓压力的精神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园林绿化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大。据统计,宁波市近几年来平均新增加公园绿地100公顷以上,到2006年为止,绿地率达到33.8%,人均公绿达11.5平方米,近五年投入生态园林建设资金已达53.5亿元。
2.2园林绿化逐渐成为一种“环境产业”,带动城市建设
城市绿化是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境保护为主。城市绿化是对社会环境资本的投入,其经济回报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十分丰厚的。
2.2.1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出现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招来投资者、旅游者,繁荣了经济。有的城市计算建设投入与产出之比达到1∶5的高值。一次投资长期受益,走上了环境与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道路。有远见的建设者、开发商,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注重环境选择“择绿而居”的时尚,自觉地投入土地、资金兴建绿地,成为决策的热点。因为有了绿色的环境而房价上升,楼盘热销,绿化与物业市场出现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波澜”。
2.2.2城市园林绿化形成的“经济波澜”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绿化建设,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地区进行“拆房建绿”,对国家和建设单位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是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首先是提高了环境质量,提升了地区的物业价值,改善了居住条件,造福人民;拉动了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装潢市场、建材市场、劳动力市场、搬运市场等。五年来,宁波市共建设公园绿地660公顷,新增公园35座,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只要进行综合核算,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如宁波市江北区通过日湖公园建设,给其周边带来极大的连锁效应,其中仅房产开发一项即由2003年商品房均价3500-4500元/ m2飙升至6500-7000元/ m2。
2.3园林绿化促进旅游业以及城市综合实力的发展和提高
园林绿化在旅游事业中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山川秀丽,自然美景很多,名胜古迹遍地,这是我国发展旅游事业的基本条件。对名川大江和名胜古迹等,除要对历史文物进行整理、维修、筑路和建亭外,还必须栽花种树、绿化装饰,方可使旅游胜地锦上添花,让旅客流连往返。在风景区种植成林成片的植物,可使旅游者置身绿树从中,而使风景区产生更大的旅游价值。新辟风景区,通过园林绿化,组景配置,建设更多的“百花园”、“方草地”,形成四季有花、有果、有绿的美丽的旅游景点,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旅客,同时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
⑻ 园林对当代人的影响和作用
环境是指人们赖以生存的周围空间的自然条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在慢慢遭到破坏,如何来有效遏制这一破坏进程,让人与自然协和发展,这些年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的相关政策,并在大力实施这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园林绿化作为环境治理的一部分,在社会发展中正日益突出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良好的绿化环境是人们生存的需求
人们对绿化功能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园林绿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对于环保这个概念,过去我们往往理解得比较狭窄,实际上它的内容和方法是非常广泛的,用植物绿化的方法保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绿色植物通过它们的生命活动对生态的平衡功能是任何物质所不能代替的,绿化是城市环境中最有力的平衡者。
如湘北地区澧县通过近些年艰苦努力的植树造林工作,合理规划布置街道绿化带,兴建街心花园,并成功申报为“省级园林县城”。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为改善市民的生活生存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说发展绿地、广植树木是改善人们生存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最积极、最稳定、最长效、最经济的手段。有些学者提出要建立“城市森林”、“生态林业”等观点,虽然提法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大力发展园林绿化、种树种草,在城市这个大部分以钢筋水泥为伴的生态系统中,尽可能多的增加绿色元素,让绿色覆盖灰色,使城市更加增添生命的活力。
二、园林绿化的保护作用
园林绿化可以给人们的居住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植物有吸滞烟尘、粉尘的功能,在一定限度内,树木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有些植物对某些有害气体很敏感,在人体不能觉察的浓度下,植物已开始出现伤害的症状,由此可见,它们又是很好的指示标准。如在新近装修的房子里放上几盆诸如纹竹、吊兰、仙人球等绿色植物,他们立刻会全力吸附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当它们自身体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达到极限时,虽然也摆脱不了枝叶败落的命运,但是植物却以自己的牺牲带给了我们健康的生活空间。
园林绿化可以吸收噪音,减少城市喧哗,起到消声器的作用。园林植物还可以减轻土壤的污染,树木能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使土壤得到净化。
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持水土,防治风灾水患。如澧县艳洲水电站位于澧县彭山东侧,艳洲洲尾,彭山北临澧水。1992年以前的彭山,全部都是红褐色光秃秃的岩石,只要天降大雨,山体临河面就会有局部岩石滑动现象。为防止山体滑坡阻塞河道而影响发电机组进水渠道的畅通,澧县艳电局党委统一思想,决定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并成功申请到了德援造林项目,在彭山北坡栽植了樟树、枫香、国外松等树种近10万株。经过15年的成长,所栽植的树木现在均已成林,郁郁葱葱,裸露坡地基本得到覆盖。近些年来,岩石滑坡现象已经完全得到控制。
三、园林绿化对旅游事业的作用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将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生活方式、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旅游作为一项业余文化已经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基于这些客观情况,我们要研究园林风景区的发展对策,积极开辟具有丰富活动内容的园林和距市区较近的风景旅游区。如澧县根据艳洲彭山和青山的地形优势,结合彭山寺(为纪念唐高祖李渊第十二子——李元则而修建)和钦山寺的历史文化背景,规划修建艳洲风景旅游区,经过十多年的造林绿化,现在彭山、青山之上的树木长势已是绿意葱茏、莽莽苍苍。寺院隐藏于林中时隐时现,让游者观之仿佛更添了几分神韵与庄严。如今,两处寺院香火鼎盛,前往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由此可见,发展近郊风景旅游区的建设,不仅是城市规划的具体任务,也是适应今后相当时期内人民旅游需要的重要措施。
四、绿化环境对经济投资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城市园林环境和优美安静的人居环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人们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是城市面貌能够以园林绿化环境的平台为依托,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经济投资环境。因为风景宜人的城市园林环境会给投资者耳目一新、精神气爽的感觉,由此可以增强其对资金投入的信心和决心。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地方领导对城市绿化的重视程度也反映出了其所具备的能够让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战略眼光和政治理念。
如湘北澧县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异常迅猛,招商引资非常活跃。当然,这在不排除有优惠的招商引资条件下,澧县良好的园林绿化环境和城市面貌在其中也起了重要作用。这里建有素称“湘北第一道”的澧州大道,路面宽阔整洁、气势恢宏,沿路景观树木风姿卓越,迎春、红继木等灌木花团锦簇,县城街心花园场面宏大、格局新颖,鲜花盛开、芳草依依,信步其中、心旷神怡,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近些年,澧县以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化平台为依托,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现在已有“新澧化工”、“寰球电子”、“益乔制药”、“嘉业达电子”等大型项目落户澧县,这些项目的投产为解决就业和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⑼ 改革和目前经济形势对园林行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园林在过去只是小圈子里的活动,而在今天它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产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我国园林行业每年产值1500亿元左右。据分析,目前我国从事园林或与之相关行业的人数近5000万。园林行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目前在A
股上市的园林企业有近10家,市值近千亿元。2012年中山市小榄镇光花木种植面积就达6229亩,产值近10亿元。园林行业已经升级为一种产业,解决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给从事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那么在新时期里我国园林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又如何呢?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就为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
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坚持走持续发展的路线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过去的数年里,市场上出现过大树热、古树热等等热潮,一浪接一浪,一浪高一浪。但是,转瞬间前浪死在沙滩上。这边是大树古树进城,那边是这里一个窟窿那里一个坑,原产地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更惨的是大树古树进了城成活率却不高,两边不讨好。所以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园林工作者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园林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行业永葆青春,只有这样才能让园林这个古老行业永远焕发年轻活力。
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持续推动对公共园林建设的需求
截至2012年末,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2.57%左右,与发达国家平均75%的城市化率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管理者来说,不断发展提升城市园林的绿化水平,是维持城市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且创建“园林城市、宜居城市”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接纳,以创建园林城市为契机,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如建设城市绿道、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了快速增长,各级政府对园林环境的建设投资同样保持了持续的增长。我国未来的公共园林市场,在政府引导前提下,将会更多地采用多渠道、多元化的发展方式。
三、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动地产景观园林市场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宜居性”的要求也不断增加。2010年以来,我国多个省市对地产绿地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我国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颁布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以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同时进一步加强廉租房、保障房建设,这使得中高端房地产项目的地产景观项目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项目景观好坏甚至严重影响了地产销售业绩。房地产公司对承做地产景观工程的园林绿化企业的工程质量、设计能力和进度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将使部分地产景观工程项目出现低价竞争的不利局面。
四、绿化养护管理是园林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作为园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对于园林企业来说,参与园林绿化养护既可以让它拥有一支队伍稳定、技术娴熟的施工队伍,又可以不断的培训新人为己所用,同时又创造了效益。仅北京市城市绿化面积就达63,540
公顷。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2011年我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共2.24 亿公顷,全国绿化养护产业发展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