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六枝三中的进校成绩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属六盘水市辖区域。是中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行政区划。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8′~105°43′;北纬25°59′~26°33′之间。东临本省的普定、镇宁两县,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县,南连关岭县,北靠织金、纳雍县。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6公里,国土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2015年底辖3个街道、9个镇、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常住人口49.46万,境内居住32个民族。
六枝特区地处“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大小河流共40余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品种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籽为主。先后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商品粮基地县、重点产煤县等荣誉。[1]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毕水兴资源富集区与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国家统筹规划建设的攀枝花—六盘水经济区和南贵昆经济带的重要支点。[2]煤炭、机械、电力、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行业形成了地方的发展主要格局。[3]
六枝特区历史文化厚重,是夜郎文化和牂牁文化的发祥地。5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境内的桃花公园距今是2万年前的新旧石器交替时期古人类遗址。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建立的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就落户于此。近代人物有安健、龙腾、李兴隆等革命烈士。[4]
B. 贵州六枝特区经济条件好还是河北沧州好
一个是地级市,一个是比深正还要早成为的县及特区。。没可比性。。论经济速度的话,是六枝。论经济规模当然沧州
C. 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
1、经济发展可以的。经济稳定。没有房地产泡沫。本地连锁超市很不错回。
2、中心地段也好啊答。要什么有什么。繁华嘛,如果是晚上倒是烧烤啊夜市比较多。
3、消费还可以吧,康师傅水一元一瓶,鸡火锅30元1人,羊肉粉或者炒饭大概小碗7元大碗8元。我朋友在六枝火车站租房2室1厅1卫,500每月,夫妻俩。
4、水质好,六枝人的牙齿黄和水没有任何关系,是吃了用煤火烤的东西吃多了,不信请搜索“氟中毒”。12岁以上外省人来这里,牙齿不可能再变黄了。
5、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在六枝算是好的了。六枝 数一数二。
你是来教书吧,我也是。我在六枝乡下教书。如果你是本科,如贵师大,能到市二中,是不错的了。
因为我们乡下现在初中都要本科了。我教龄4年,工资3000
D. 2015年贵州六枝特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点此查看》》2015年贵州六枝特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笔试
笔试考务工作在六枝特区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
(一)笔试为闭卷考试,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
(二)笔试时间及笔试地点:
笔试时间:2015年6月27日上午9:00至11:30
笔试准考证发放时间:2015年6月26日(上午9:00--下午17:30);发放地点:六枝特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楼,笔试地点及注意事项详见笔试准考证。
考生须同时持有效《居民身份证》(或有效《临时身份证》)原件和《笔试准考证》原件方能进入考场参加笔试。
未取得有效笔试成绩的考生,取消其进入下一环节资格。
面试
面试人员为取得有效笔试成绩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人数与职位招聘计划数3∶1比例(专项招聘职位2∶1比例)确定的人员。比例内末位笔试成绩并列的同时进入面试。取得有效笔试成绩的考生人数与职位招聘计划人数达不到3∶1比例(专项招聘职位达不到2∶1比例)的最后1名或2名考生,其面试成绩须达到本考场当日面试实考考生平均分及以上,方能进入下一环节。
未参加面试的考生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
面试方式、时间、地点等另行通知。
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模拟题下载。在线刷题,提高笔试成绩,就用华图砖题库在线做题平台:http://tiku.huatu.com
E. 六盘水的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9亿元,比1978年增长3.2倍。其中,农业总产值17.67亿元,增长2.6倍;粮食总产量达到53.32万吨,增加15.15万吨。乡镇企业产值达38.13亿元,比1980年增长52倍,吸收15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全市地方财政收入3.05亿元,增长4.7倍,地方财政支出7.07亿元,增长10.9倍;全市社会消费的零售总额达15.36亿元,增长13.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311元上升到1151元,贫困人口由128.2万下降到47.83万人。
发展至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82.11亿元,增速15.9%,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在全省9个市(州)中排第四位,财政总收入完成174.35亿元,增长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2亿元,增长50%(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9亿元,突破1000亿元大关,增速超过42%);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00亿元,同比增长69.21%。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生产缓中趋稳,旅游开启发展新征程。粮食总产量达到80.33万吨,同比增长6.69%;完成5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433亿元,增长21%;接待游客433.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85亿元,同比增长45%和39.2%。GDP总量位居贵州省第4,人均生产总值也将超过3万元;人均GDP仅次于省会贵阳列第2位。六盘水市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生产总值达1200亿元。 六盘水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均有涉及,1949年,境内农业耕作粗放,农村经济落后,处于自然经济状态。粮食总产量154361吨,大牲畜存栏166414头,农业总产值(现价)4204万元。1952年,各县相继实行土地改革,继而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至1957年,粮食总产量提高到263420吨,大牲畜存栏发展至263702头,农业总产值增至8427万元。1958年开始“大跃进”和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以钢为纲”,农民土地无偿入社,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多“平调”。继而又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大受挫。改革开放后,六盘水的农业得到了全面发展。该市农业产业化起步于2003年。经过该市的努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长足发展。
发展至2008年,粮食产量达到84.16万吨,增长2.4%。以马铃薯、蔬菜、畜牧养殖“三大产业”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规模化水平和商品率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种植达151.5万亩,新增商品蔬菜基地3.07万亩,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较上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村庄整治取得新成效。新阶段扶贫开发继续推进。大力开展各类农业适用技能,农民致富的愿望和能力得到增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34.94元,增长16.5%,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6%。全市畜牧业实现增加值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4%。主要牲畜出栏头数继续增长,肉类总产量12.97万吨,比上年增长10.4%。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8.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2平方公里。农业装备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8.0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9%,实现机耕面积22686公顷。
截至2012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3.64亿元,比2011年增长8.0%。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8.02万公顷(270.3万亩),下降1.3%;油料种植面积0.79万公顷(11.79万亩),增长11.6%;蔬菜种植面积2.08万公顷(31.2万亩),增长10.1%。年末果园面积0.49万公顷(7.35万亩),增长10.3%。雨水充沛,主要农产品产量有所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75.29万吨,比2011年增长33.4%;油料作物产量1.04万吨,比2011年增长23.0%.。全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1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猪、牛、羊出栏数分别比上年增长3.0%、3.5%和2.6%;肉类总产量11.54万吨,比上年增长6.0%。禽蛋比上年增长1.9%。 解放后,特别是经过“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六盘水已为一个经济门类较多、较全的新兴工业城市。已建成水城矿务局、六枝工矿(集团)公司、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发电厂、盘县发电厂、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六盘水煤炭机械厂、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分公司、贵州胜景化建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大中小型企业,形成年生产原煤2160万吨、生铁130万吨、钢130万吨、钢材100万吨、水泥175万吨、电力装机11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煤炭、电力、冶金、建材成为六盘水的支柱产业。以核桃乳、洋芋片、富硒茶、山城啤酒、矿泉水、生物制药为代表的系列绿色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逐步上规模、上档次,并将成为六盘水的后续支柱产业。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0.95亿元,比2011年增长17.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0.38亿元,增长1.0%;重工业增加值300.57亿元,增长17.8%。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6.7%,比2011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主要工业行业中,除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外,其余各行业增加值均比2011年增长15.0%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增长较快,分别比2011年增长21.2%、20.4%、50.6%和23.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原煤、洗精煤、生铁、粗钢、钢材和砖分别比2011年增长27.3%、42.4%、24.4%、25.0%、25.4%和53.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808.7亿元,比2011年增长11.6%;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74.4亿元,下降8.3%。
截至2014年,六盘水有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即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水城经济开发区、盘北经济开发区、六枝经济开发区和一个市级开发区—大河经济开发区。 2012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8.90亿元,比2011年增长97.8%。计划总投资50万元及以上的城镇投资、农村非农户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766.39亿元,比2011年增长74.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12.93亿元,增长84.0%,更新改造投资85.82亿元,增长44.4%,房地产开发投资55.48亿元,增长79.9%;工业投资360.59亿元,增长40.0%。教育投资19.43亿元,增长310.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13.22亿元,增长102.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5.48亿元,比2011年增长79.9%。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30.12亿元,增长39.7%;办公楼投资1.05亿元,增长101.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83亿元,增长100.2%。
截至2013年,全市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54.9亿元,同比增长37.7%,增速排名贵州省第一。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6.5亿元,增长11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91.1亿元,增长36%,其中工业完成投资490.2亿元,增长35.9%,建筑业完成投资0.9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87.3亿元,增长31.7%。项目库谋划项目3518个,项目总投资1.56万亿元;共安排市级项目前期费8400万元。全市共安排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372个,总投资4555.6亿元,计划投资748.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62亿元。全年集中新开工项目1261个,总投资2251亿元,2013年计划投资620.1亿元,已开工项目1260个,已入库项目1194个,累计完成投资711.4亿元。 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城乡消费品市场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城市(市、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2%,农村(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2%。住宿餐饮业增长17.3%,其中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增长4.1%。
2012年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城乡消费品市场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3%,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0%。批发业增长17.6%,零售业增长15.5%;住宿业增长42.1%;餐饮业增长17.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11年上涨2.7%,在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中,除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比2011年下降0.1%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为4.4%。全年工业品价格比2011年上涨2.3%,消费品价格比上年上涨3.3%
F. 六枝特区的介绍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属六盘水市辖区域。是中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行政区划。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8′~105°43′;北纬25°59′~26°33′之间。东临本省的普定、镇宁两县,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县,南连关岭县,北靠织金、纳雍县。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6公里,国土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2015年底辖3个街道、9个镇、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常住人口49.46万,境内居住32个民族。六枝特区地处“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大小河流共40余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品种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籽为主。先后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商品粮基地县、重点产煤县等荣誉。1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毕水兴资源富集区与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国家统筹规划建设的攀枝花—六盘水经济区和南贵昆经济带的重要支点。2煤炭、机械、电力、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行业形成了地方的发展主要格局。3六枝特区历史文化厚重,是夜郎文化和牂牁文化的发祥地。5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境内的桃花公园距今是2万年前的新旧石器交替时期古人类遗址。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建立的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就落户于此。近代人物有安健、龙腾、李兴隆等革命烈士。
G. 六枝为什么会这样穷
有潜力!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东部,是六盘水市的东大门。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6公里,总面积1787平方公里。全区有苗、彝、布依、仡佬、回等27个少数民族。区内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交通发达。解放四十多年来,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昔日落后的夜郎故土——六枝,已成为全国重点产煤区之一,被誉为十里煤城。
境内地势由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处于乌蒙山脉至苗岭山脉中段,平均海拔1350米。地质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东部为丘陵;南部为山原低中盆地、坝子;西部为河谷地;北部为高原,是一个多种地形的山区。境内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3℃。无霜期279天,年均日照1253小时。年均降水量1260毫米,是全省少雨和暴雨中心地区之一。灾害性天气有春旱、洪涝、冰雹等,主要的是干旱。境内高山峡谷错落,河流纵横。乌江干流三岔河与珠江干流北盘江贯穿全境,40多条支流与众多溪河联成网络。河流落差较大,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4.96万千瓦,可开发量5.16万千瓦。境内生物资源丰富。农作物品种多样,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杂粮;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烤烟、麻类等。果类主要有梨、桃、李、杏、樱桃、柑桔、苹果、葡萄、花红、柿子、巴蕉、西瓜等;野生果有猕猴桃、刺梨。药材类主要有桔梗、杜仲、半夏、黄柏、泡参、栀子、积壳、积实、桃仁、龙胆草、金银花、五倍子等。野生动物有狐、狗獾、黄鼬、野麂、果子狸、斑竹狸、小灵猫、豹猫等20余种。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砷、铅、锌、冰洲石、重晶石、石膏、硅、萤石等10多种。煤遍布全区46个乡镇,保有储量175亿吨,其主要特点是煤层厚、煤质好、易开采。这个区新场出产的雄磺(一种叫雄磺,一种叫雄磺精),其色泽班澜美丽,可加工成工艺品或装饰品,曾远销上海。
境内旅游资源,有古人类遗址桃花洞,1983年发堀出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时期的打磨石器200多件,发现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及用火遗迹。此外还有店子洞口、肖家洞口等古人类遗址。境内有滴水潭布群和多陵洞,月宫洞、铜钱洞等多种溶洞群。长寨、毛口一带自然风光奇特,民族风情多彩。还有南极山、岩脚“四景”及仙人桥,郎岱的“八景”和新场的窗子洞等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六枝特区的由来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省省会贵阳市。12月26日成立了贵州省人民政 府。全省设1个省辖市(贵阳市)、8个专区(贵阳、遵义、铜仁、镇远、独山、兴仁、安顺、 毕节)、1个专区辖市(遵义市),改雷山设治局为雷山县,共置79个县。1952年,贵阳专区更 名为贵定专区,专署所在地由贵筑县迁至贵定县;独山专区更名为都匀专区,专区所在地由 独山迁至都匀;兴仁专区更名为兴义专区,专署所在地由兴仁迁至兴义。1953年平越县改名 为福泉县。1955年春,贵州省人民政府改为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同年3月将遵义市由专区辖 市改为省辖市。1956年4月撤销贵定、镇远、都匀3个专区,设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 下简称黔东南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自治州)。黔东南自治州辖原 镇远专区(除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外)11县和原都匀 专区的黎平、榕江、从江、麻江、丹寨5县,共16个县。黔南自治州辖原都匀专区的都匀、 独山、荔波、三都、平塘和原贵定专区的长顺、罗甸、惠水以及安顺专区的紫云、镇宁,共 14个县。同年7月,撤销兴义专区,将所属望谟、册亨、安龙、贞丰4县并入黔南自治州,其 余各县并入安顺专区。1957年11月,撤销安顺专区的贵筑县,并入贵阳市。至此,全省共辖 2个省辖市、4个专区、2个自治州、75个县和3个自治县(松桃、三都、威宁)。
1958年,全省行政区划有两个大的变动:一是增加建制市的数量,扩大市区范围--撤销安 顺县,设置安顺市,由安顺专区管辖;撤销都匀县,设置都匀市,由黔南自治州管辖;撤销 遵义县,并入遵义市,并改为专区辖市;将清镇、修文、开阳、惠水4县划归贵阳市管辖。 二是小县并为大县,县的数量减少,县域范围扩大--将道真县并入正安县,凤冈、余庆两 县并入湄潭县,福泉县并入瓮安县,龙里县并入贵定县,荔波县及平塘县的东半部并入独山 县,平塘县的西半部并入罗甸县,紫云县分别并入望谟县和长顺县,册亨县并入安龙县,贞丰县并入兴仁县,关岭县并入镇宁县,晴隆县并入普安县,江口、玉屏县并入铜仁县,天柱 县并入锦屏县,台江县并入剑河县,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施秉县并入黄平县,芩巩、三穗县 并入镇远县,丹寨、雷山、麻江、炉山4县合并,设置凯里县。同年大定县更名为大方县, 息烽县划归遵义专区,瓮安、福泉、龙里、贵定划归黔南自治州。全省共辖一个省辖市、 4个专区、2个自治州、3个专区辖市、49个县、3个自治县。1959年,婺川县改为务川县,鱼 水县改为习水县。1960年,撤销郎岱县,设置六枝市。1961年,恢复遵义、道真、凤冈、余庆、江口、玉屏、关岭、贞丰、册亨、晴隆、芩巩、天 柱、从江、雷山、麻江、荔波、平塘、紫云、龙里、福泉20个县。1962年,恢复施秉、三穗 、台江、丹寨4县;撤销安顺市,复置安顺县;撤销六枝市,改置六枝县;撤销都匀市,复 置都匀县。1963年,恢复开阳(划归遵义专区)、修文、清镇(划归安顺专区)和惠水(划归黔 南自治州)4县。 1966年,重新恢复兴义专区,辖兴义、兴仁、晴隆、普安、望谟、册亨、贞丰、安龙9县,开阳、息烽县划归安顺专区。1966年,为适应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加强三线建设的需要,全省增设六枝、盘县、水城、 万山、开阳5个特区,并复置安顺、都匀2市。同年,六枝县改为郎岱县。1967年,设置六盘 水地区,辖六枝、盘县、水城3个特区。1968年,撤销开阳特区和万山特区。1970年撤销郎岱县,并入六枝特区,撤销盘县,并入盘县特区;撤销水城县,并入水城特区,并恢复万山特区。同年,遵义专区改名遵义地区,铜仁专区改名铜仁地区,安顺专区改名安顺地区, 毕节专区改名毕节地区,兴义专区改名兴义地区。1978年12月,撤销六盘水地区,设六盘水市 ,为省辖市,辖六枝、盘县、水城3个特区。 1981年9月,撤销兴义地区,设置黔西南布依族 苗族自治州。1983年8月,撤销都匀县,并入都匀市;撤销凯里县,设置凯里市。1986年11 月,沿河、印江、道真、务川4县,分别改置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撤销水城特区,改置六盘水钟 山区和水城县。同年,撤销兴义县,改置兴义市;撤销铜仁县,改置铜仁市。1990年底,撤 销赤水县,改置赤水市。1992年,撤销清镇县,设立清镇市。1993年,撤销毕节县,设立毕 节市。1995年,安顺地区的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划归贵阳市管辖,安顺地区的清镇市由 省直辖,委托贵阳市管理。同年撤销仁怀县,设立仁怀市。1996年撤销福泉县,设立福泉市 。1997年,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设立红花岗区,为遵义市的直辖区。遵义市 辖 原遵义地区的遵义县、绥阳县、桐梓县、习水县、凤冈县、正安县、余庆县、湄潭县、道真 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的赤水市、仁 怀市由省直辖,委托遵义市管理。1999年末,全省设3个自治州、3个地区、3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其中清镇市、赤水市、仁 怀市由省直辖)、55个县、11个自治县、3个特区、7个市辖区。
地理位置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是六盘水市的东大门,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行政区域总面积 179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辖19个乡镇(14个乡,5个镇,其中民族乡9个),220个行政村,25个居委会,总人口62.8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19万人,非农业人口12.8万人。境内少数民族主要有苗、彝、汉、布依、仡佬族等,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砷、铅锌、莹石、冰洲石、重晶石、石膏等,煤储量达25.3亿吨,是全国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境内有六枝工矿(集团)有限公司、六盘水煤机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 牂牁 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及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生态博物馆,有扑朔迷离的夜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财政收入 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4.5亿元,粮食总产量17.03万吨,财政总收入1330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237万元,财政支出268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9.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6.6元。森林覆盖率20.17%。
交通运输 区内交通便利,贵昆线及株(洲)六(盘水)复线电气化铁路,贵(阳)烟(堆山)公路和水(城)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区,全区通车里程 2038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已成为贵州西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通信设施先进,采用日本 NEC交换机,已开通了万门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因特网、160、168声讯台、180投诉台、可视电话,安装了用户自动查询系统,本地网建设完成传输从模拟向数字转化。平均电话普及率1.3部/百人,城市普及率5.8部/百人。
气候条件 六枝特区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 14.5℃,年降雨量1476.4毫米,适宜发展农业生产,是六盘水市粮油蔬菜主产区、农业综合开发县和省中药材种植基地县,仅野生中药材就达87科153种。
资源优势 六枝特区矿藏资源十分丰富,有煤、铁、砷、铅、锌、莹石、冰 石、重晶石、硅砂、石灰石、石膏等十余种矿产资源。煤炭探明储量为25.5亿吨,煤种齐全、煤质好、易开采,现年产250万吨;瓦斯储量为69.5亿立方米。
区内水能资源丰富,有河流25条,总长316.2公里,流域面积1370平方公里,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量15.06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4.85万千瓦,投资8000多万元的阿珠电站已经贵州省计委立项。被誉为长寿村的六枝特区岩脚镇木贡村蕴藏丰富的富碘复合型矿泉水,经贵州深山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已打入市场,响誉省内外。另外,岩脚镇木贡温泉,新窑乡洗马河温泉已经有关专家考证,正待开发。
六枝不仅有富足的矿藏和丰富的水资源,而且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区内有草场3万余公顷,宜牧荒山2.4万公顷,牧草茂盛,无污染,是发展畜牧业的理想场所。经中国科学院论证,我区生产的富硒茶,对人体具有防癌和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已成片开发,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全区森林34.8万亩,林木19.03万亩,经济林木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7.5%。
六枝特区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六枝特区平寨镇沙子坡村,距离特区机关6华里,是我国1975年11月26日成功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回落点,这里山势平缓,草木繁茂,具有极好的旅游开发价值。世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的源头就在六枝境内,距大瀑布50公里。在黄果树瀑布的上游白水河两岸有以铜线洞为代表的溶洞群,洞内晶莹剔透,奇瑰多姿;落别坝湾滴水滩瀑布群清秀典雅,令人留连忘返。雄伟壮丽的省级风景区 牂牁 江风景素有 “小山峡”之称,矗立在 牂牁 江边上的郎山又叫老王山,峻峭挺拔,远远望去那王者的气度令人折服。新旧石器交替时 代的桃花洞遗址和古夜郎驿道上的“岩疆锁钥”石刻都在向你讲述着一个个古老民族和国度的悠长历史。 回 龙溪岸上的美女峰,岸边二道水的竹楼水榭告诉你这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保护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角苗风情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六枝的人文自然景观,充分显示着它的不可替代性、独特性和神秘感,具有巨大的科研、考察、观光旅游价值。
投资环境 近几年来,六枝特区加大招商引资环境软硬件的建设,加大了市政设施建设力度,出台了《六枝特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六枝特区招商引资一站式办公制度》,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内引外联,重点抓农产品初加工和高新技术开发。
目前,中心区街道纵横交错,有平坦宽敞的水泥大道11条,公园两座,城市交通方便,供水、供电、供气设施配套,通信网络覆盖全区各乡(镇)。城市建设规模和力度逐年增加。为了更进一步树立好六枝特区的招商引资形象,全区现已掀起轰轰烈烈的创卫活动,要把六枝建成一座省级卫生文明城市。
几年来,六枝特区紧紧围绕“夯实两个基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响三张品牌(煤炭、绿色、旅游),实施五大战略(经济结构调整、科教兴区、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发展),构建四大经济支柱(电力、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旅游)”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煤炭、建材、医药、粮食等为主的支柱产业。在建和正在争取的重大项目主要有六枝电厂技改、医药工业园区、戈厂水库、光照电站、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阿珠电站、铁合金产业、焦化厂、六(枝)纳(雍)公路等,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 25.47%,继续巩固六枝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取得的成果,创造良好的六枝投资环境。
H. 六枝特区唱响KTV电话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属六盘水市辖区域。是中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行政区划。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8′~105°43′;北纬25°59′~26°33′之间。东临本省的普定、镇宁两县,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县,南连关岭县,北靠织金、纳雍县。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6公里,国土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2015年底辖3个街道、9个镇、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常住人口49.46万,境内居住32个民族。
六枝特区地处“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大小河流共40余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品种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籽为主。先后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商品粮基地县、重点产煤县等荣誉。[1]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毕水兴资源富集区与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国家统筹规划建设的攀枝花—六盘水经济区和南贵昆经济带的重要支点。[2] 煤炭、机械、电力、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行业形成了地方的发展主要格局。[3]
六枝特区历史文化厚重,是夜郎文化和牂牁文化的发祥地。5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境内的桃花公园距今是2万年前的新旧石器交替时期古人类遗址。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建立的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就落户于此。近代人物有安健、龙腾、李兴隆等革命烈士。
I. 六枝特区有几个乡镇赶集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属六盘水市辖区域。是中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行政区划。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8′~105°43′;北纬25°59′~26°33′之间。东临本省的普定、镇宁两县,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县,南连关岭县,北靠织金、纳雍县。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6公里,国土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2015年底辖3个街道、9个镇、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常住人口49.46万,境内居住32个民族。
六枝特区地处“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大小河流共40余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品种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籽为主。先后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商品粮基地县、重点产煤县等荣誉。[1]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毕水兴资源富集区与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国家统筹规划建设的攀枝花—六盘水经济区和南贵昆经济带的重要支点。[2] 煤炭、机械、电力、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行业形成了地方的发展主要格局。[3]
六枝特区历史文化厚重,是夜郎文化和牂牁文化的发祥地。5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境内的桃花公园距今是2万年前的新旧石器交替时期古人类遗址。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建立的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就落户于此。近代人物有安健、龙腾、李兴隆等革命烈士。
J. 2015年六枝一中会考成绩
我就是贵州六枝的,就看你选择什么样的高中。目前六枝只有两所高中值得版一提,就是六枝特区一中,权另外一个就是市二中。其他的都是二流高中。
其中六枝特区一中是二流高中中的老大,收费和收分都不高,当然,升学率就稍微低一点。市二中在六枝的升学率最高,但是它的收费和收分都是当地最高的,还有它的学习强度很大,几乎没有时间浪费。
以上两所学校每年收分都相差30左右。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