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黑龙江和内蒙古那个是打工者流出更多的省份
经济抄越发达的省份,人口吸引力就越袭强,是人口流入省份;而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人口流失情况相对严重一些。因为经济发达的省份,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高,大家都要养家糊口,外出务工的打工者,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因为本地满足不了这个的要求,所以外出打工。那么从全国范围内看,哪些省份是人口流出大省?我们来看看数据。
之前在菜叶网上看过相关的资料,在上世纪90年代,四川是外出务工人口最多的省份,到21世纪初,也就是2000年前后,河南成为了人口流出第一大省。而2010年之后,也就是长三角高速崛起的近几年,安徽人口开始大规模涌入长三角核心区。
目前安徽常住人口净增值为负的920万、河南804万、四川778万、湖南651万、江西519万、湖北488万、广西344万、贵州329万、重庆256万、河北210万、黑龙江204、甘肃116万。以上都是人口流出百万以上的城市。
其实统计外出打工数量的话,还不能使用人口净流出这个数据。因为以上这些省份除了人口流出,还有人口流入。比如安徽合肥这几年发展的比较好,也有外省人口到那里务工。如果刨除这个因素,以上几个省份的外出务工人口均超过1000万
Ⅱ 一个市的经济是否强,就看其县域经济是否强 2017
一位领导讲话,可以参考:
发展县域经济对我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全国看,凡是经济强省,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县域经济发达。我省要实现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跨越,必须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首先必须做大做强县城经济。
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城市经济的引领时期。一是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一些地方经济甚至已经具有后工业化的特征,进入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发展阶段,对城市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二是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说明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工作生活在城市。三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4569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6859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正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特征。与此相对应,县域经济也开始进入县城经济引领时期。这是由县城的功能特点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