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低碳经济由来和产生过程
恩…这个问题嘛,你可以到网络问库里,直接搜索“低碳经济的由来、现状与运行机制”专,我刚才有认真属帮你找哦,只是因为我是用手机没办法把网址直接贴给你,我找到了那个文档就叫做《低碳经济的由来、现状与运行机制》希望对你有帮助,还有就是谢谢你让我回答这个问题,要是能采纳我的话就更谢谢你咯。祝你今天笑口常开~
② 低碳经济对人类会产生哪些改变
1.导言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研究【提示】在21世纪,攸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新的解决方案。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如果说循环经济使可持续发展进入"汽车时代",那么低碳经济将把可持续发展带入"航空时代"。毋庸讳言,低碳经济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巨大挑战,但是低碳经济却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通过国际合作,共建低碳经济、创建和谐世界的一个千栽难逢的机遇。3.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提示】当前,全球正发生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并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低碳经济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变暖的最佳经济模式。本课题从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能源安全和资源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在对国内外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综述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即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最后提出了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措施。【研究重点】〔国内外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综述〕☆国外综述☆国内综述〔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能源安全☆资源环境〔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宏观☆中观☆微观〔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宏观☆中观☆微观〔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宏观☆中观☆微观〔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措施〕☆节能优先☆化石能源低碳化☆设立碳基金☆确立国家碳交易机制4.低碳城市的构建途径研究【提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揭示低碳经济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说明低碳城市的构建途径:新能源技术应用、清洁技术应用、绿色规划、绿色建筑和低碳消费。并阐述了低碳城市在中国的实践。【研究重点】☆低碳城市在中国的实践☆新能源技术应用☆清洁技术应用☆绿色规划☆绿色建筑和低碳消费5.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提示】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研究重点】☆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6.技术进步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提示】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密切关注的主题。本课题围绕当今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瓶颈等问题,分析指出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化石能源消费将持续增长,温室气体减排形势严峻;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而技术进步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但技术瓶颈问题还长期存在。7.发展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提示】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找到适合中国自己的低碳经济之路,是当今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课题介绍了发达国家近几年的低碳经济发展历程,分析了他们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启示。8.积极实施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提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而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中国积极实施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我国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增长,需要有积极的战略规划和对策措施,特别是要在政策上、法律上予以支持和保障。9.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提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把重点放在实现低碳导向的新型工业化(生产模式)、新型现代化(消费模式)以及具有整合作用的新型城市化上。10.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提示】针对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气候变化和碳减排问题,课题介绍了低碳经济、清洁发展机制以及实现低碳经济的基本途径,量化了碳减排潜力,分析了电力、钢铁两大行业的碳减排途径,最后从项目技术开发因素和项目外部环境因素两方面具体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和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11.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提示】根据我国的能源消耗及CO2排放现状,提出应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消费过程优化及政策法规支持5个方面开展工作,阐述了各方面所能采取的举措。【研究重点】〔我国能源消耗及CO2排放现状〕☆能源消耗现状☆CO2排放现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消费过程优化☆政策法规支持〔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消费过程优化☆政策法规支持12.专题研究12.1我国生态工业园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提示】近年来,CO2浓度增高,气温上升,已经给全球代理不少问题。低碳经济就是减少"碳"排放,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环节。而生态工业园却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12.2我国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摘要】低碳经济源于节能但高于节能。低碳经济是对我们的挑战,但同时也是将建筑节能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机遇。我们要不断研究低碳建筑的各项技术,并且思想方法、设计思路、技术措施和行为准则也要随之而登上更高的台阶。这样,一旦中国不得不承担减排义务时,我们就不至于陷于被动,也不至于靠提高建筑成本、降低生活质量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③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低碳经济是一种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产生的,以低碳排放为核心特征的,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暖挑战的经济形态发展模式。(意对即可)
④ 目前,“低碳经济”备受关注,CO2的产生及有效开发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1)向浓CaCl2溶液中
(1)①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 2++CO2+2NH3+H2O═CaCO3↓+2NH4+,
故答案为:Ca 2++CO2+2NH3+H2O═CaCO3↓+2NH4+;
②纳米级碳酸钙具有胶体的性质,而鉴别胶体的常用方法为丁达尔效应,所以要判断产品中是否含有纳米级碳酸钙的简单实验方法为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2mol,则:
C(s)+2H20(g)?C02(g)+2H2(g)
开始(mol):24 0 0
转化(mol):1.6 3.2 1.6 3.2
平衡(mol):0.4 0.8 1.63.2
平衡常数k=
c(CO2)?c2(H2) |
c2(H2O) |
| ||||
(
|
1.2mol |
1L |
2mol |
1L |
a |
b |
a |
b |
4mol |
2L |
1mol+1mol |
1L |
1mol+1mol |
1L |
2mol+2mol |
1L |
0.5mol+1.5mol |
1L |
⑤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生成KHCO 3 ,然后利
A、由分抄解池分解后所得溶液袭X可通入吸收池再利用,碳酸氢钾分解生成碳酸钾、水、二氧化碳,吸收池内的反应物是饱和碳酸钾溶液,所以碳酸钾可回收循环使用;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而非碳酸氢钾,故A说法错误; B、由题意知,分解池中的反应物是碳酸氢钾,分解后生成碳酸钾、水、二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所以方程式是:2KHCO 3
C、由题意知,吸收池内反应物是碳酸钾、水、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氢钾,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O 2 +K 2 CO 3 +H 2 O
D、合成塔中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甲醇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
⑥ 低碳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发展低碳金融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 汪小亚认为,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有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发展国内碳金融和绿色金融,亦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发展低碳金融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
当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把"低碳经济"由一个概念、一句口号推向了前台,发展低碳技术、选择低碳生活方式、进行低碳消费已成为各界共识。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汪小亚博士接受《理论前沿》周刊专访,就主动融入低碳浪潮、加快绿色金融创新发表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我国大力发展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十分必要,不仅可以通过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获得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展国内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理念上: 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经济
记者:当前,"低碳"、"绿色"这两个词汇被广泛传播和运用,您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它们的准确内涵吗?
汪小亚: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低碳"与"绿色"并不是同一概念。
首先,指向不同。"低碳"是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概念。假定气候变暖,气候变暖的结果是人类生存危机,如极端天气增多、海平面上升、岛屿消失、粮食和饮水短缺、物种灭绝等。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人类活动中人为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温室气体主要由6种气体组成,其中,CO2是主要成分,解决气候变暖的手段是低碳。"绿色"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概念。假定人类生存环境在恶化,出现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导致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的工业化、粗放的增长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解决思路是树立绿色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针对大气、河流、海洋、绿色植被、动物资源的保护,创造一个宜住环境。
其次,影响范围不同。气候变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如某省或某国大量CO2排放对该地区的气候影响不明显,而汇积起来很大。而环境恶化的影响是地域性的,如某地区热电厂较多,酸雨问题严重,而距离较远的地区可能没有酸雨危害。
再者,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不同。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发展是正相关关系,因为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业是电力、钢铁、化工、交通、房地产等各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或主导性行业,故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下,经济发展越快、温室气体排放量越多。而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并不正相关关系。只要树立好环保的理念和机制,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可以同时实现。
最后,治理方式不同。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治理是平衡,即在降低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平衡,既不能为降低排放而牺牲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也不是一味追求高增长而无视人类的共同利益,在低碳和经济发展之间选择,对于任何国家都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对污染物的治理是禁止,各国法律都有明文规定。记者:那么,这两个概念在实际运用中的交融之处体现在哪里呢?
汪小亚:从现实意义上讲"低碳"和"绿色"都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其一,"低碳"和"绿色"之间密切相关。首先,气候是环境的一个重要要素。气候的不利变化如暴雪、海啸、飓风等会恶化生存环境。其次,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都与工业化城市化密切有关。工业化导致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破坏自然界的平衡和循环。如火力发电,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前者是温室气体,后者形成酸雨。"低碳经济"是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形态。"绿色经济"是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
其二,倡导"低碳"、"绿色"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都是主张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经济;都是主张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我国各省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不同所承担的成本和压力也不同,通过绿色和低碳经济发展政策,能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消费方式转变。
其三,倡导"低碳"、"绿色"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具体体现。从"资源节约型"看,倡导"低碳"和"绿色",就是强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降低GDP能耗也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环境友好型"看,倡导低碳和绿色,就是强调对生存环境的保护,珍惜蓝天、青山、绿水。如植树造林,既能增强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又能改造地表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行动上:发展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
记者:对于中国而言,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为我们大力发展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提供了哪些难得的机遇?
汪小亚:第一,全球碳交易市场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据统计,2005年全球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为7.1亿吨和108.6亿美元;到2008年分别上升48.1亿吨和1263.5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89.2%和126.6%,世界银行报告称,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1500亿美元,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碳交易市场可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市场为那些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碳交易平台以满足减排目标;自愿交易市场则是从其他目标出发(如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社会效益等)自愿进行碳交易以实现其目标。配额碳交易又分为两大类,其一,基于配额的交易。买家在"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Cap-and-Trade)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譬如《京都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s)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下的欧盟配额(EUAs);其二,基于项目的交易。买主向可证实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最典型的此类交易为清洁发展机制CDM以及联合履行机制(JI)下分别产生核证减排量(CERs)和减排单位(ERUs)。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早在强制性减排市场建立之前就已经存在,主要被用于企业的市场营销,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等。目前虽所占碳交易额的比例很小,不过潜力巨大。自愿市场分为碳汇标准与无碳标准交易两种。近年来很多非政府组织从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角度出发,开发了很多自愿减排碳交易产品,比如VIVO计划,主要关注在发展中国家造林与环境保护项目。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低碳经济引领中国未来发展低碳经济决定着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记者:我国政府近日确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其中提到“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与交通体系”、“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发广泛关注。请您谈谈“低碳”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吴晓青: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不断为人类所认识,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全球气候变化,是不争的事实。通过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识。在这个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也应运而生。现在低碳经济已被看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既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是发展中国家应遵循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记者:您在去年“两会”上首次提交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指出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走在世界发展前列,很大程度取决于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这方面我们要尽快采取哪些行动?吴晓青:种种迹象表明低碳时代已到来。在以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也决定着世界的未来。我们的目标已提出,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完成这一目标,难度很大,需各方努力。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资源的消耗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要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各项发展目标,解决目前存在的环境和发展矛盾,走低碳经济道路是最佳选择,这不仅可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也可以促进环保,改善人民生存环境。我说的“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应包含四方面,即低碳技术发展和支撑能力、完善的低碳发展标准和规范、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准备、健全的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从现有国情看,四个方面我们都有欠缺。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调整现行发展方式,必须加强这四方面的能力建设。做好手头的,眼盯高端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只能走自己的路记者:发展是硬道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前提下,从哪儿入手发展低碳经济?吴晓青:有人提出“做好手头的,眼盯高端的”,我认为这很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需求。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现成模式,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从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我觉得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开展科学研究基础上,建立并完善“碳足迹”标识和产品认证制,倡导低碳消费模式,促进企业加快低碳产品的研发;通过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体系;改革资源税制度,将碳税纳入环境税范围,来部分反映传统化石能源生产和使用所导致的气候变化等外部成本,征收方式可参考当地污染物征税方式
⑦ 低碳经济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什么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整理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⑧ 以低碳经济 低碳生活为主题,观察身边发生的一个科学现象 写一篇科学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一、调查课题:我们身边的低碳生活现状调查
二、调查分工:根据本次调查的课题,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五名学生进行如下分工
小A:负责调查资料的搜集和课题的总体策划;
小B和小C:负责发放问卷和入户调查;
小F和小D:负责调查问卷的整理和解决方案搜集和整理;
三、调查宗旨: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积极倡导低碳生活
四、调查内容:
1.什么是碳拍量?
大家都知道,现在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生活。那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呢?
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碳排放量。了解了碳排放量的危害,就理解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有实际意义的。
2.碳排放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是一直都在排放着二氧化碳,比如我们坐汽车要耗费燃油,燃油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气中就增加了碳排放。我们每天要看电视用电脑,这些家电都耗费电能,电能的生产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通过节约能源,节制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少用空调,少用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等,都是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3.如何进行碳排量计算
我们生活中的碳排量是可以计算的。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度数×0.785。根据这个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器还可以算出市民开车、乘坐飞机、吃一个汉堡等到底能排放出多少二氧化碳,从而计算出碳排放量。
4.调查问卷的发放
由调查小组设计好问卷,问卷涉及到我们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玩,这些方面我们都采取了哪些方式,与三年前比,我们的增长了还是下降了。然后被这些问卷在锦州市范围内发放,送到住户里,然后定期收回,进行统计分析。
五、调查分析:我们生活中的碳排量比三年前增加6%
我们共发放了100张问卷,收回100张,有效问卷98张。根据这些问卷调查问题分析如下:
1.锦州家庭汽车使用量比三年前增加了30%,这也就是说,就出行汽车消费,比三年前的碳排量增加了30%。但是由于汽车还不是锦州家庭出行的主要工具,所以次指标增长幅度很大,但总量很小。
2.家电的更新换代较多,节能型家电逐渐被市民认同,所以家电的电耗费量增长只有3%。
3.锦州人吃穿的消费增长量逐渐下落,吃的逐渐趋于绿色,早市、夜市红火,所以按碳排量计算器的计算,吃穿的碳排量增长幅度只有1%。
4.随着节能建筑的流行,锦州人均住的能源消费趋于下降,住房碳排量下降2%。
5.以玩为目的的休闲娱乐方式在改变,人们私家车的增加,增加了活动半径,所以玩的碳排量上升1.5%。
综合上述,锦州人家庭生活中的碳排量比三年前增加6%。
六、调查建议:
低碳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时尚生活逐渐被人们认同,但是实施的人群相对较少。就是说,人们都有了低碳生活的意识,但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因此,我们一学生的名义,向大家倡议低碳生活,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注意以下细节:
1.改变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的习惯,改用手洗衣服,既节约又环保。倡导每周用手洗衣服一次。
2.尽量拒绝一次性餐巾纸、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纸杯,因为这些制造离不开树木,破坏森林资源。建议改用手帕、竹筷子和玻璃杯,既保护森林,又少消耗能源。
3.买菜尽量骑自行车到郊区买菜,减少蔬菜用汽车运输,从而减少碳排量。
4.没有用节能灯泡的家庭,建议尽量把家里的灯泡都换成了节能灯,以节约能源。
5.尽量吃自己做的饭菜,不要吃成品食品和小食品,以减少制造这些食品过程中浪费能源。
6.去超市或菜市场,尽量自己带现成的或自制的购物袋。
7.尽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或不开车,步行或骑自行车,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8.写过字的纸也要利用,把背面用做算草,减少笔记本和纸张的使用,以保护森林。
9.尽量不去游乐场玩电动玩具,减少电能消耗。
10.尽量喝白开水,不喝饮料和瓶装水,以减少制造和运输这些产品所耗费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