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繁荣的经济发展

繁荣的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8 18:24:05

① 隋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农业
领均田令
隋朝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
改革货币
隋朝统一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世称“隋五铢”。“隋五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除此之外,杨坚还曾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
设置粮仓
隋朝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唐朝初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由此可见的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手工业
隋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技术的重要
隋代兽纹铸字铜镜
发展阶段。其突出的表现是,在河南安阳、陕西西安的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白釉瓷。
商贸
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国际上的重要城市。长安有都会、利人两市;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通远市临通济渠,周围六里,二十门分路入市,商旅云集,停泊在渠内的舟船,数以万计。丰都市周围八里,通十二门,其中有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重楼延

② 列举宋代经济繁荣的表现。

1、农业方面

宋代时期,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并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梯田、沙田、淤田等新型田地均在宋朝出现,这些都大幅度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北方农作物粟粟、麦、黍等来到南方,棉花、茶叶种植盛行,种桑养蚕和麻的地区也在增加。南宋时期,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以太平府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

2、手工业方面

宋朝时期矿藏丰富,丝、麻、毛纺织业发达,造纸材料丰富,印刷业发达,宋代的刻书以纸墨精良、版式疏朗、字体圆润、传世稀少等闻名于后世。并且宋代的造船业发达,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

3、商业方面

宋朝商业繁盛,成都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并且宋代劳动力充足,工业迅猛发展,工商税收入占宋朝税赋总收入的70%,成为宋朝税赋收入的主体。

4、宋朝官窑、民窑遍布全国

时有河北曲阳定窑、河南汝州汝窑、禹州的钧窑、开封官窑、浙江龙泉哥弟窑、江西景德镇景德窑、福建建阳建窑等七大名 瓷窑,和分布在各地的许多大小瓷窑,所产宋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如日本、高丽、南洋、印度、中西亚等地区。北宋的瓷器,不论在产量还是制作技术上,比前代都有很大提高。

5、造船业位居世界首位

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明州造出两艘万料(约600吨)神舟。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个隔水仓,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隔水仓技术,经马可·波罗介绍,传入欧洲。宋朝的主要造船厂分布在江西、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区。虔州、吉州、温州、明州都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太宗时期,全国每年造船达到三千三百余艘。

③ 一个省的经济发展的(繁荣)程度可以体现在

去老百姓的家中看一看就知道了。

④ 唐代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的表现

在农业方面,共修建了40多处大型水利工程。
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取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
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茶饮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
蔬菜有许多新品种。

⑤ 商品经济的繁荣带动了什么的发展

明清时期,抄沿袭宋制,“设官将袭防遏者谓之镇”。镇上一般驻有行政官吏,如巡检司、税课局、盐课司等。一些镇仍是以其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和地主官僚的聚居而著称。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镇也进入了大发展的阶段。除宋、元时旧有的镇外,在江南、东南沿海、运河沿岸出现了一批新型的镇。这些镇既有直接设置的,也有从市上升而来的。

⑥ 辨析题经济决定文化,因此,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

经济决定文化。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版,经济发展有权利于文化繁荣。这一观点具有合理性。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 相对独立性,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亦步亦趋的发展繁荣。这一观点具有片面性。
在经济发展,有利于文化发展的同时,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加强社会先进文化建设,才会带来文化的繁荣。

⑦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繁荣的表现

第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点。中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发展背景各不相同。明清时期各区域的发展轨迹与特点也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几个颇具特色的经济区。

1.高效农业与丝、棉纺织业并重的江南经济。以太湖平原为中心的江南,自唐宋以来一直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明清时期江南的发展主要是合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进一步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经营方式是江南经济的特色之一;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丝、棉纺织业的发达是江南经济的又一特色;市场发育起步较早,以农副产品加工、集散为主的市镇密布;城镇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比例较高,其都市化程度远远走在全国前列。

2.以外贸为导向迅速崛起的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大体始于宋代,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到清代中叶已跃居全国先进之列。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市场机制的初步形成,经商人口急剧增长,一个以外贸为导向,以转口贸易为中心的经济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3.华北平原区。华北平原的冀鲁豫三省地处黄河下游,是中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12-14世纪的数百年间,这一地区屡经战乱兵燹,经济发展受到破坏,经济地位逆转。进入明代,政府的移民屯垦等项政策使华北平原经济重新崛起,清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明清时期华北平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种植结构的调整、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和农村集市网的形成。

4.长江中上游地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输出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以江西开发最早,从元末起江西开始向湖广移民。两湖地区的开发正是随着江西移民的大量涌入开始的,明代中叶形成第一次高潮,清代前期为第二次高潮,并进一步推进到四川盆地。“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的移民与开发过程相伴随;到清代前期已形成“江浙粮米历来仰给湖广,湖广又仰给于四川”的粮食供求格局。长江中上游地区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输出区的确立,不仅提高了其自身的地位,对于江南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清代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期,清王朝建立之后对边疆地区进行了大力开发和治理。其中,经济效益较著者当属东北平原和台湾。经过近二百年的移民开发,到清代中叶东北和台湾的农业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新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业、商业等也有了初步发展,从而为以后更大规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第二,商品流通的发展。从明代到清代,全国商品流通的范围和规模均有大幅度的增长,流通格局也有很大的变化。商品流通的发展是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中又一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

1.流通范围的扩大。明代长时期禁海,长江航运也不甚发达,南北贸易以运河为主干,东西贸易主要局限于长江中下游。清代随着海禁的开放,华北平原、长江中上游诸省的经济发展,以及东北与台湾等新区的开发,沿海、沿江贸易都有大规模的发展。据《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一书估计,清代前期我国内河航运里程已达5万公里以上,沿海航线1万公里,基本已达到近代的规模。[2](P271)另一方面,随着清代国家版图的扩大和边贸的发展,新疆、蒙古与内地的贸易也有大规模的发展,山西商人开辟的从蒙古草原直抵俄罗斯的北疆陆路贸易线亦达万里之遥。

……
……

⑧ 形容经济繁荣和经济衰退的四字成语,各需要十个及以上。谢谢

经济繁荣:繁荣昌盛、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兴旺发达、欣欣向荣、五谷丰登、前程万里、开天辟地、欢欣鼓舞、皆大欢喜、发愤图强、安居乐业、光辉灿烂
经济衰退:门可罗雀、寥寥无几、屈指可数、荒无人烟、惨淡经营、区区之众、人迹罕至、三三两两、寥若晨星、凤毛麟角、地广人稀
1、繁荣昌盛
【解释】:繁:兴旺发达;指国家或者某个朝代以及其他事物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出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2、安居乐业
【解释】: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的样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出自】:春秋·老子《老子》:“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至老死不相往来。”
【翻译】: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3、寥寥无几
【解释】: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出自】:鲁迅《书信集·致山本初枝》:书很漂亮,倘我对歌懂得多一些,恐怕就更有趣了。这样的军医先生,现在日本也寥寥无几罢。
4、渺无人踪
【解释】:很少看见人的踪影,形容空旷寂静。
【出自】:近代 王汶石《大木匠》:“田间是静悄悄的,大路上也是静悄悄的渺无人踪。”
5、不牧之地
【解释】: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翻译】:不放牧的地方,不受约束的人。

⑨ 香港经济繁荣靠的是什么

香港经济繁荣靠的是什么?

香港经济繁荣概括起来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指得是香港的经济发展基本上与内地同步。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香港成为新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的唯一桥梁。在为内地发挥作用的同时,香港自身经济也发展起来。在二战后,处于转型期的西方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香港人抓住了这个机遇,发展了自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即抓住了天时。地利,是指香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几乎是坐享其成。香港除了面向东南亚,背靠祖国大陆,经济腹地辽阔的地利优势外,时差位置也非常有利,使它处于一个金融、贸易、航运和信息服务经济中心。

三十年来,香港经济繁荣,GNP直线上升,还有一个原因是大陆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增长很快。加之香港重视人力资源开发,行政管理和法制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并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现在是亚洲的一朵“花”,也是世界罕见的一朵“花”。但是,香港这朵鲜艳的“花”,是靠根、茎、叶和泥土――大陆供给它养份而分不开的。香港加强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是经济强劲复苏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在维护和促进香港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特别是近十年:大陆经济发展顺利,香港就更加繁荣;大陆经济紧缩,香港经济就衰退。“一国两制”,贯穿于国际因素、内地因素和香港内部因素的积极的信心因素,才有来自海内外的积极投资,也才有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

在新年到来之际,希望香港同胞增进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尽管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阻挡,前途一片光明。让我们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树立信心,发挥内地和香港的优势,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最后,祝香港同胞的明天更加美好!

阅读全文

与繁荣的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