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改革开放40年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改变
1公务员的优越感降低了不少,2在当年很多青壮年都在家中种田都没出世面,3人情味没版了,人与人之间斤权斤计较,讲身份,讲排场,有钱就是好人,4贪官越打越多,越来越没有底线,5社会变的越来越自私,越来越无耻,6举报部门增加了不少临时工及保安,门口越来越难进,百姓越来越无奈,7国家观念越来越淡溥。
Ⅱ 改革开放四十年祖国的巨大变化的文章。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解答:《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范文时间如车轮飞,眼间,我们的祖国已经度过了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四十年里,祖国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1978年,邓爷爷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他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无以伦比的贡献。他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过去的生活,和现在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过去的房子,非常小,跟现在的一间房一样。人们有的用泥土和几块破砌成,好一点的就用一点水泥和几块好点的砖头砌一下。地呢,就用几块砖削平了,往地上一铺。里面的家具也不知经过了多少个年代,也舍不得丢。晚上也只能用煤油灯。吃的饭也好不了多少,就算吃上一顿肉,喝上一点牛奶也是一种奢望。有一两道好点的菜就不错了,水果根本吃不到。到了夏天,是最难熬的一个季节了。白天热的要命,也只能喝几口凉水,就算在屋子里,也不比外面凉快多少。到了晚上,再热也只能用薄扇扇几下,蚊子总是在身边不停地飞,不停地叫,赶也赶不走。现在的房子,都是用水泥和砖头砌成的,而且装饰得十分漂亮,地都是用地板砖铺成的。家具业是各种各样的。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灯,空调等各种电器。吃肉,喝牛奶已经不是什么奢望了。菜也有各种各样的做法,水果的品种非常多,在超市里都可以买到。今天,我们迎来了繁荣富强的好日子。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祖国,未来会更强大!注:绝对正确!!
Ⅲ 在改革开放这四十年间中国的经济发展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这很多的。简述是: 1、生产生活资料极其丰富 2、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 3、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 4、国防力量日趋强大 5、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6、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 7、科技水平日益发展等。
Ⅳ 改革开放40年发生了一些什么大事情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转型。其间,两件大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是,上世纪90年代朱镕基总理的国企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有企业效率,降低了系统性风险,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并拥有了高增长的坚实基础。
二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国内市场开放加快,内外市场融合产生的竞争、合作,推动国内企业竞争力增强,劳动生产率提高,带动国民收入上升,居民可以在国内与海外两个市场选择商品,整体社会福利上升。
同期,中国商业也发生巨变,从计划经济时期的零私企,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改革初期的草根创业;到80年代下海潮;再到千禧年前后的互联网时代;以及70后企业家和80后创业者。在此期间,商业友好型的制度环境也在发展、巩固。
改革开放推动国家走向法治,财税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逐渐厘清,进一步了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
令人欣慰的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齐头并进。移动智能终端、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创新,改变传统的线下商业模式,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的商业繁荣拥有了技术与制度的双引擎。
然而,中国商业仍需居安思危。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阴晴不定,中美贸易战阴云密布,中国企业在创造巨大的辉煌之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迎接挑战需要改革的智慧与魄力,转变政府职能、打破行政垄断壁垒、促进私营经济成长、降低企业税负、培育创新基础,这些中国改革的长期主题,今天更到了积极应对、破题求变的时刻。
(4)40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变化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四十年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深刻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1995年,我前往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那时候的北京马路上都是自行车。如今北京马路上虽然还有自行车,但已经从“凤凰牌”变为了“共享牌”。那时,我买了一部手机带到中国,周围的人看到后都觉得非常新奇;如今中国人已可以用一部智能手机解决生活中的一切所需。
改革开放给中国百姓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我有许多中国朋友。这几十年里,我看到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越来越好,许多人甚至自己当起了老板。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这些大城市,创业创新氛围十分浓厚。
我曾访问过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一些企业。那里的年轻人充满朝气,那里的工作环境比肩世界一流公司。中国企业让我感受到一种蓬勃发展的力量。
Ⅳ 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1、信息传递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从固定电话到版移动手机,从语音通话到视权频聊天,人们的联系告别了“家书抵万金”的时代。
2、家电的改变
过去家家户户没有一件电器,如今太阳能路灯在村里彻夜通明,液晶电视的屏幕越来越大,家家户户接上了宽带网络,看上了APTV。
3、衣着服饰的改变
改革开放40年来,服装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得绚丽多彩。如今,人们的衣着早已不再颜色单调、款式单一,服装讲究多样化,款式趋向个性化,制作强调工艺化,面料趋高档化。
(5)40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变化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1、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
3、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改革开放
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生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就,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246619亿元,30年间增加了67倍。2007年中国每天创造的GDP为675亿元,1978年的GDP现在只用6天时间就可以完成。
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民币,按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1:8.1917计算,中国GDP总量约折合为22248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5.6%,排在世界第四位。
如按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PPP)转换系数1.8 水平计算,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GDP现价182321亿元人民币折合为10128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2位。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快速升值,中国以美元衡量的经济总量还将快速增加。
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数据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1978-2007年中国经济
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3.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中国经济影响世界,世界经济影响中国。
Ⅶ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变化有哪些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就,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246619亿元,30年间增加了67倍。2007年中国每天创造的GDP为675亿元,1978年的GDP现在只用6天时间就可以完成。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民币,按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1:8.1917计算,中国GDP总量约折合为22248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5.6%,排在世界第四位(见图1)。[2]如按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PPP)转换系数1.8 水平计算,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GDP现价182321亿元人民币折合为10128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2位。[3]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快速升值,中国以美元衡量的经济总量还将快速增加。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数据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1978-2007年中国经济
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3.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见图2),中国经济影响世界,世界经济影响中国。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WERCCN)和首都流通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指数中心(BCEIC)主任季铸教授主持编制的《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ITIRI2007),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支付风险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状况,中国综合风险指数0.8341,从第38位上升到第36位。排在埃及之前,秘鲁之后。政治风险指数0.8513,排在第42位。经济风险指数0.8064,排在第51位。政策风险指数0.7902,排在第76位。支付风险指数0.8937,排在第23位。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充实,经济总体安全。然而,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1978-2007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4%,中国同期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8%,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8倍,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3.2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稳健。1978-1995年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经济增长波动性和周期性都比较显著。此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周期性明显减弱,表明中国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日渐成熟。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这其中有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因素。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那时的中国相当贫困,人们吃粮、吃肉还要凭粮票、肉票。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8%,下降了37.7%。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3%,下降了36.4%。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在这30年里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汽车、电脑、网络、电话、手机、音乐、电影、旅游、奥运,如此等等,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