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吉林高速防控不放松,济南10条举措复工复产,成都公路检疫有新规
吉林高速疫情防控不放松保障复工复产
高速公路是运送防疫物资的重要通道,京哈高速更是东北三省交通的大动脉。为落实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决策部署,针对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和春运返程流量回升的实际。吉林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德惠分局多措共举,紧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保障复工复产不误时。
笔者提醒广大旅客和市民朋友,做好自我防护,外出正确佩戴口罩,远离人员密集场所,如有发热、干咳等症状,请及时联系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② 论述说明中央银行在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支持经济恢复、落实“六稳”
中央银行在一宿期间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之时恢复生产落实六个可以说是很有必要的,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企业的稳定是适合。
③ 潍坊有序恢复交通运输服务秩序 全力保障交通企业复工复产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7日讯连日来,潍坊市交通运输局在抓好行业疫情防控的同时,提前谋划、精准施策、强化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交通运输秩序恢复工作,积极保障交通运输行业复工复产和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为社会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精准施策有序恢复客运运营秩序
按照复工复产工作要求,为保障居民基本出行,目前,中心城区恢复运行2条公交线路,现有12条主干线路正常运行。共投入运营巡游出租车465辆、常规公交59辆、定制公交2辆、应急公交8辆、企业复工班车75辆,运行674班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助力复工复产,南宁交警在行动!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复工形势两极化:中部疫区复工难,未来影响全国汽车发展
|王作者?|王一萍?????编辑?|王鑫
●?●?●
2月17日,随着新工作周的开始,丰田、宝马、马自达等又一批车企陆续开工复产,截至目前,除湖北省之外的大多数整车企业已经复工或进入复产准备状态。在此基础上,整个汽车行业的复工比例在2月10日后得到进一步提升。
根据此前相关公告,多数省市规定复工时间不得早于2月10日,其中湖北省的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13日24时。目前,多数省市规定的复工“时限”已经过去了四天甚至一个周的时间,但据汽车预言家了解,当下仍有很多汽车制造商及相关企业没有正式复工复产。
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汽车制造工厂面临的第一关卡或许是政府文件的时间限定。但除此之外,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持续影响,企业员工的安全到岗及供应链企业同步复工等多方面问题,都将最后决定汽车制造商能否正常复产。
1
多省市发布相关文件限定企业复工
从时间上看,不同省市半个月之前针对各地情况规定复工时间,大多集中在2月10日或2月14日这两个时间点。为此,国内大多企业做出不同的停产和推迟生产计划。
2月10日过后,除湖北武汉、杭州、广州等地,数省市的企业已经陆续开工,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29230家,复工面达65%;北京43家市管企业集团总部已全面复工,二级及重要子企业复工复产比例99.7%同时。在全国多数地区中,大部分企业已经顺利复产复工。
为保障经济和企业的正常发展,多数企业选择复工复产,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方政府就各地情况出台不同文件,从交通运输、行政审批、资金物流等方面限定企业开工条件。
据了解,在上海金山区,浙江平湖市、嘉善县三地之间,为解决省界人员和车辆道口通行有关瓶颈问题,两地政府共同推出“两书一证”人员车辆互认通行机制。具体看来,“两书”即《个人承诺书》和《企业承诺书》,“一证”即通行证。
与此同时,山东省采取同样措施,启用复工复学人员健康通行卡,以确保相关人员的正常出行;四川省为方便省外出务工人员顺利返岗复工或就业,就外出务工人员申报健康证明服务做出规定;安徽省为部署复工复产,将疫情较轻地区有序恢复城市公交等服务。另外,江西省相关部门在2月16日发布,从2月17日起,取消因疫情防控对各类企业、建设项目复工复产的批准手续,复工复产改为报备制,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只需提前24小时将疫情防控方案向当地报备即可。
相关专业人士指出,复工复产一方面需要按照政府部署分类、有序地进行,另一方面不少城市企业复工复产需先经政府批准,而批复过程仍相对漫长。两项因素相互叠加,将对中小型企业的复工计划产生重要影响。
2
除湖北外,多省汽车工厂实现复工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汽车产业率先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巨大冲击。据相关机构预计,因此次疫情的持续蔓延,包括中国乃至全球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或将影响中国汽车产量缩减170万辆。
从全国范围看,截至2月12日,目前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复产,占32.2%。随着时间的发展,近日丰田汽车在中国的3家合资工厂将在17日和18日两天内陆续复工,马自达在中国工厂也将在2月17日重开,宝马集团17日恢复华晨宝马的生产,大众在华剩余的8座工厂也将在2月17日复产……
另外,受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湖北、浙江、广东等地区的企业复工的平均时间晚于全国其他地区企业。中汽协方面对此表示,即便这些地区的车企近日复工,但其复产情况不会太理想。
根据此前情况了解,在湖北的26个生产基地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于2月17日开始复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2月20日开始复工,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于2月24日开始复工,日产湖北襄阳的工厂预计在20日后复工。相比之下,这些汽车工厂的复产时间略落后于其他省市。
分析其中原因,这主要受阻于人员、物资、生产原料等方面。一方面,疫区严格的管控使得湖北地区生产人员不足,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开工;同时,开工人员需要大量的防护物资,这容易使刚复工的企业随时停工。另外,在汽车生产制造中,整个产业链需要上下游的紧密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零部件厂商达到同时开工。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在这个生产链中,很多国外汽车生产制造商都将由此受到严重影响。尤其在这场疫情的影响下,以中国为主要汽车零配件生产地的日本、韩国等厂商都遭遇了零件供应短缺危机。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汽车企业的复工复产不仅关乎着中国车企的发展,同时也给很多跨国车企来带冲击。日前,部分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的主机厂采取其他措施协调发展,以平衡中国零部件厂商带来的短缺冲击。随着中国工厂产能的逐渐恢复,整个汽车行业都在向正常的路线发展。
3
车企如何实现完全复产?
目前,大多数汽车企业已经选择复工,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已经回归正轨,完全实现正常生产,因为在从复工到复产的过程中,他们还将面临着汽车生产链中零部件不足、物流运输等问题。
零部件是率先复产车企面临的核心问题,据了解,目前包括博世、法雷奥等大多数非湖北零部件企业已在2月10日复工,但这些企业也面临人员紧缺、原材料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无法顺利生产。对此,有人认为部分中小型零部件企业或将面临破产等问题。
除此之外,汽车制造商生产汽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销售。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为避免人员集中,包括4S店、商场等非重点重大项目建筑施工、文化休闲娱乐等相关企业都要求较晚复工。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消费在汽车等多方面的消费,从而影响了汽车产业链的下游企业发展。
为了使整个汽车链灵活的发展,汽车相关企业不得不选择多种措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工复产”。对于汽车生产制造商而言,在物流受阻和人员缺失的情况下,其更应倾向自动化发展,减少对人工的依赖程度。
受疫情影响,汽车线下4S店销售严重遇冷,多数4S店仅保留值班人员。数据显示,2月17日接受调查的68家汽车经销商中,综合复工效率仅为9.33%,其中销售的效率仅为5.8%。
在此环境中,不少车企只能选择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产品一体化的方式进行发展。据了解,目前宝马、奔驰、一汽-大众等主流车企都已实现线上看车、选车的模式,甚至有部分汽车品牌倡导消费者线上订车/交车等服务,满足消费者当下的购车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中央应对疫情防控与经济复工复产的政策总基调为总需求管理是什么
总需求管理就是为人民服务,师可谓人员这些啊,只要一队人,人民有利的事情,我们就勇于去干。
⑦ 疫情过后国家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刺激经济,主要采取了哪些宏观经济政策,分别
国家为了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刺激经济的增长,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措施,主要是一种财政和税收的优惠,另外发放消费券,发展低碳经济等等。
⑧ 中央与地方联动为车企复工保驾护航
人民网-中国汽车报 编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统计,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尚且有限的2020年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仅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销售额在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汽车税收占全国税收的占比以及汽车产业从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比例,均超过10%,可以说,汽车产业能否稳定发展,是影响我国今年经济能否继续稳健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自疫情爆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解决中小企业困难和推动汽车消费等多方面的举措,也确实起到了扶持汽车产业恢复正常发展的推动作用。
除了目前出台的相关政策,在谈到针对汽车行业的扶持政策时,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建议,考虑到疫情影响,相关部门能否考虑推迟实施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6a阶段要求和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新的PN限值要求。此外,就老旧车更新换代以及减税降费政策等,再出台一些切实有效的相关政策,共同帮助汽车产业渡过难关,加快实现行业经济运行的正常化。
大力支持复工复产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最近一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
“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是当前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国家发改委运行局二级巡视员唐社民介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当前各行业的复工复产已经取得积极进展,广东、江苏和上海等一些经济大省(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复工率已经超过50%,保障复工复产的工作重点包括加快组织员工有序返岗、保障企业正常的融资需求、优先畅通货物运输、做好要素保障以及落实收费公路暂免通行费政策、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等,通过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的经营成本,促进企业有序实现复工复产。
除了国家发改委外,国家人社部门针对企业缺工问题,建立了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强化组织动员,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招聘网等设立重点企业用工专区,及时发布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同时还开放了中国职业培训在线,上线了一批急需紧缺工种的培训课程;近日发布的《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复工复产十条》,也就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建立行政许可应急绿色通道、延长行政许可期限等十条政策措施;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提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2月16日,海关总署出台了10条措施,包括加快验放进口生产设备和原材料、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和简化加工贸易延期办理手续等,支持外贸企业抓紧复工生产,促进外贸稳增长。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河北、安徽、北京和上海等在内的20多个省市,累计发布超过70多个经济支持性政策,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帮助下,汽车行业得以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一部分生产企业已经实现全面复产。“目前,公司已到岗3000余人,剩余2000名员工也将陆续到位。”据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已全线“重启”,在2月19日完成了整间工厂的全面复工,生产节拍和疫情发生前一样,平均每60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
着重解决中小企业困难
在疫情面前,中小企业更加脆弱,汽车行业同样如此。中汽协对行业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行业内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主要以零部件企业为主)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2月1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要“以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近阶段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政策正在将中小企业放至重点“照顾”的范围内。
前不久,继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部门相继在文件中提出要为中小企业解决困难之后,工信部发布了首个专门针对受到疫情影响中小企业的扶助政策——《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复工、财政、金融、企业创新以及公共服务等六大方面提出了20项保障工作,包括“指导企业制订复工复产方案和应急预案”、“会同有关部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职工返岗、原材料供应、物资运输以及口罩、消杀用品、测温仪等防控物资保障等难题”、“引导各级预算单位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倾斜力度,提高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金额和比例”以及“加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加快完成清欠目标任务”等措施,力争为中小企业减轻负担。
“《通知》的出台非常有必要,也确实关注到了中小企业面临的不少困难和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只要疫情过去,市场就能恢复运转,初期还有望出现一波上涨的小高峰。因此,汽车行业的中小汽车企业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捱过当下的艰难时期。“特殊时期,全行业需要共克时艰。”王青提出,整车企业可对供应商的交供货时间延后予以理解与通融,甚至可考虑给予中小汽车企业一定程度的帮助和扶持,共渡难关。
同时,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不少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江苏苏州率先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疫情难关十条政策,随后广东、上海和山西等地也先后发布一系列政策,从降低融资成本、减免房租、减轻或缓缴社会保险费用、减轻住房公积金缴存负担、支持农村劳动力在本地转移就业等方面,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据王青了解,有部分汽车行业中小企业担心恢复生产后,如果出现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整条生产线甚至整家工厂都需要关闭。他建议,为消除这部分企业的担忧,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可以再往“前”一步,针对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的工厂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文件。此外,是否还能在特殊时期增加员工保险险种,从各方面降低企业复工的风险,给企业开工吃“定心丸”。
切实刺激汽车消费
“此次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情况影响巨大,行业产销量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中汽协方面表示,即便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2020年的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也不容乐观。
2月3日,为鼓励当地汽车消费,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发布了《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促进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提出鼓励“国六”标准排量汽车消费,给予每辆车补贴2000~5000元不等,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从文件发布的时间来看,佛山市出台的文件可能只是恰好赶上了此次疫情的爆发,并非专门针对疫情给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而推出。”师建华指出,持续的市场下滑,加上此次疫情带来的短期内的不利影响,汽车产业确实需要类似的政策给予支持和帮助,毕竟汽车市场的快速恢复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通过补贴换购和新车消费,该政策能切实起到拉动当地汽车消费的作用,更关键的是,位于佛山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都能因此而受益,当地整体汽车产业链的发展都有望得到促进。
为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增长,“真金白银”的补贴固然重要,但改变不合理的限购政策更加紧迫,也更能达到拉动汽车消费市场内生动力的效果。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递交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流通行业影响及政策建议的报告》,称截至2月12日,协会监测调研的60家汽车经销商集团共3997家4S店,综合复工率仅为8.4%。为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希望能放开汽车限购和限行政策,完善便利二手车交易的政策环境,开拓广大农村市场等,以达到增强汽车市场发展后劲、进一步拉动和扩大汽车消费的目的,从而缓解汽车经销商的经营困难,同时起到推动汽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作用。
建议推迟实施国六标准 促进老旧车更新换代
值得关注的是,受疫情影响,汽车行业的检测机构和试验场复工时间也一再延后。“这延长了企业产品认证周期,进而延缓产品上市时间,再加上企业开工效率不高,导致标准实施后新品无法按计划销售。”中汽协方面指出,汽车企业应对标准法规的难度因此大幅加剧。
按照原计划,今年5月1日,交通运输部《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JT/T1178.1—2018)标准中第三阶段和《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2部分:牵引车辆与挂车》(JT/T 1178.2—2019)标准就要实施,今年7月1日,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6a阶段和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新的PN限值要求也将全面实施,车企准备时间本就不充裕,如今疫情来袭,无疑雪上加霜。
“我们希望主管部门能在考虑到疫情的影响之后,考虑延缓上述标准的实施时间,尽量减轻疫情下汽车企业的负担。”师建华还提出,包括老旧汽车的更新和淘汰以及针对汽车行业的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也可以成为相关部门在特殊时期制定经济保障政策时的内容。
“我认为,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不会太明显。影响汽车需求的主要因素还是宏观经济,而不是疫情本身。”因此,在王青看来,关于释放汽车消费潜力的政策基本都已发布,当前的关键工作在于落实和执行。他建议,有关部门应从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角度出台一些扩大消费的政策,虽然未必针对汽车,但汽车行业也会从中受益。
“我们会继续密切跟踪分析和判断疫情对汽车销售市场的影响程度,为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提供相对准确的现状分析、全年市场预测情况,并在金融支持、援企稳岗、加大投资、稳定居民消费、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等方面提供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工业受到了疫情的严重波及,但我们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抗击疫情阻击战,汽车行业也一定能共克时艰、尽快恢复生产,逐步实现行业经济运行正常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