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安和南京哪个城市发展前景好呢
南京生活不太贵,而且人也都挺朴实。
在东部发展一定会比西部好。
还有,千万别听什么这个开发那个规划。
原来东部先发展,西部就觉得吃亏,现在国家为了安抚西部,就弄一些规划给人看。
好像要先富带后富,可是您觉得可能吗?
东北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要崛起,西部大开发,福建有海西,广西有东盟自贸区。。。。。
全国都有重点,等于没有重点。
放心吧,东部的发展不会因为国家的政策而落后西部。
我并不是要说西安不好,只是说出我的看法,您也可以自己考虑,决定权在您手中。
特大城市不是说说就行的,如果为了这个说法就去西安,有可能最后不了了之。
就跟当年上山下乡一样,到时房子买了,家也安了。后悔就迟啦。
南京至少经济比西安发达许多。这应该不会有人否认吧。
发展的话南京比西安好,气候方面,南京是长江流域,空气,水资源也很适合定居的。其实东部慢慢会以高技术产业跟服务也为主,产业转移也是会把一些粗放污染的项目转去西部(对不起,是事实,我也没办法,西安人别不高兴,我很尊敬你们,但这就是经济发展规律,没办法),定居的话去西部就等于再遭一次初步发展的罪。
如果不是说着玩,请楼主考虑清楚,我完全就是在帮您选定居地出主意。
您若是不放心,我还可以告诉您,2014年,青奥会将在南京举行,南京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座迎来奥林匹克盛会的城市,如果您清楚全运会跟亚运会能给一个城市带来什么,您就会知道,最高等级的体育盛会能给南京带来什么。
其实全国并不是只有西安在开发,东部走的快是必然的,别为一些口号一样的宣传迷惑。正如欧洲发展到一定时候,会把产业转移一样,难道你会选非洲拉美定居吗。
希望我以上的话能带给楼主参考,我就会觉得没有白白打了这么多。也会觉得很宽慰。
⑵ 南京发展前景最好的区
鼓楼,白下都是很好的,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区,鼓楼区有湖南路商业街,白下区有新街口商业中心,另外还有秦淮区的夫子庙,玄武区的珠江路
⑶ 苏州、南京、大连、武汉哪个地区更有发展潜力,请朋友们从就业前景、经济条件等方面帮忙分析一下,越细越
苏州:
日常生活质量高、代价大,物价高。房价中上。生活指数:★★★☆
就业竞争性适中,当地人较安于现状,无太大竞争力。而外地人也并不太密集。工资待遇普遍较高。就业指数:★★★★
旅游城市,干净舒适,紧邻上海,交通、购物、生活都很方便。环境指数:★★★★☆
苏南经济的龙头,靠着上海发展,就像深圳靠着香港一样,若干年后,苏州就是下一个深圳。发展指数:★★★★☆
当地人有排外情绪,苏州男人有小男人气息。嫁人指数:★★★☆
南京:
日常生活压力不大,物价较低,但房价很高。生活指数:★★★★
知名的大学很多,每年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都存在问题,竞争压力大。工资待遇较高。就业指数:★★★☆
江苏省会,但并不是很干净(风景区除外),交通便利。气候不是很好,夏天很热。环境指数:★★★★
六朝古都,有深厚历史积淀,人文气息浓厚。目前经济发展在长三角地区比杭州好,但有被苏南超过之势。发展指数:★★★☆
南京人号称大萝卜,属于直来直去没心眼的类型。比较好相处。但当地男人大多较懒,依赖父母的现象严重。嫁人指数:★★★★
大连:
典型的低收入高消费的城市,有些物价比北京还高,房价也高。生活指数:★★★☆
就业指数:不详
北方沿海的龙头城市,风景美丽,城市干净,气候也很好。环境指数:★★★★☆
国家在北方发展经济的重点城市,但跟长三角、珠三角相比,还有至少五年的差距。由于地理位置的问题,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发展指数:★★★☆
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是中国的时装之都,有南方人的时尚。嫁人指数:★★★★☆
武汉:
房价低,物价也不高。生活指数:★★★★☆
同样的大学众多,但就业竞争性比南京要略低。工资待遇也略低。就业指数:★★★☆
面积大,但较脏乱。而且,那么大的城市,连地铁都还没有。气候也不大好。环境指数:★★★☆
九省通衢,中部经济发展的支柱,但与沿海相比,只有一个点,无法形成面,靠国家政策发展经济。发展指数:★★★☆
武汉人相当精明,也相当小心眼。有九头鸟之称的湖北人,相处起来要小心些为好。嫁人指数:★★★☆
真正原创的述评,属于十来年走南闯北阅人无数之后的经验之谈。希望对你的人生发展有帮助。
⑷ 武汉跟南京比,哪个更有发展前景
个人觉得武汉,江苏的经济发展的确实是不错,但是也只是长三角的地方,像无锡一带专。
比较武汉和南京的属发展前景的话,首先,国家正在积极的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计划,武汉作为中部的龙头老大,面临着很好大发展机遇。
再者,你看最近武汉的一些项目投资,中国最高楼,中国高铁枢纽中心,国际博览中心,最近的一些顶级奢华的酒店威斯汀,希尔顿。欢乐谷,中国最大的摩天轮。纷纷选择落户武汉,说明非常看好武汉的发展前景。
还有,中国光谷,武汉的楚河汉街,武汉王家墩CBD,武汉“8+1”城市圈。
这都说明武汉正在从以前的老工业向第三产业积极转型,武汉城市圈就承担这些工业基地的转移,如“武钢部分迁往荆州,还有东风集团,雪铁龙,武船等等。
就说这些,可能不精确,仅供参考。
⑸ 在南京发展有前途吗
分专业。就工资来说南京低。和无锡比它的好处是适合安静的生活,省会,有什么内好事先体验。但容是房价现在涨的很快。无锡的好处就是比南京经济发达。我朋友去无锡回来说无锡比南京繁华。但是历史文化底蕴差了不少…杭州结合了一下两者的长处,但是在那里,人们主要忙的就是在挣钱。我去杭州过几次,觉得那里还可以。准特大都市级别的。然后,南京有很多石化的厂子,这个和另外两个不一样。公务员机会和杭州一样,比无锡多。由于南京有很多大学,每年毕业生很多,导致工资上不去,由于在长三角和省会,房价却不比上海低多少…我在南京…
⑹ 南京各区经济实力比较(所有区,不仅仅主城区),详细一点...还有江宁怎么样发展前景怎么样
一、经济总量
2007年,全市13个区县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4.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6.4%,比全市增幅高出个0.8百分点;其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8.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从总量绝对值看,2007年,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5.46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31.0%,比去年同期微降0.4个百分点;郊县实现1229.29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37.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全市共有5个区县经济总量超过200亿元,分别为:
江宁区339.53亿元、
鼓楼区275.66亿元、
白下区264.21亿元、
玄武区229.06亿元和
六合区217.36亿元。
从增长速度看,2007年,6个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普遍低于全市15.6%的平均增幅,最高的为玄武区,比上年增长15.4%。郊县的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市,7个郊县中增幅在18.0%以上的有6个,最快的为溧水县,增长了19.5%。
二、产业结构
2007年,城区二产增加值份额进一步缩小,三产份额扩大,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0.1:16.3:83.6变化为0.1:15.2:84.7。其中,鼓楼区、白下区、玄武区三产增加值均超过200亿元,分别达到247.4亿元、233.68亿元、204.44亿元,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89.7%、88.4%、89.3%。
郊县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8.1:57.5:34.4变化为2007年的6.9:58.5:34.6。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江宁区以二产增加值212.48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62.6%列全市区县二产增加值绝对额和比重的第一位;栖霞区、雨花台区的二产增加值比重也超过了60%,分别达到60.8%和60.2%。郊县三产比重较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浦口区以41.8%的三产增加值比重列各郊县之首。郊县一产增加值比重较上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其中,一产比重较大的区县是:高淳县、溧水县和六合区,分别为10.4%、9.9%和9.2%。
三、规模以上工业
2007年,区县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41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低于全市22.3%的平均增幅;其占全市的比重为41.8%,比上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
从绝对值看,郊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015.82亿元,是城区的5.0倍,其占全市的比重为34.8%,与上年持平。其中,江宁区以547.38亿元居区县第一位;六合区为345.82亿元,居第二位;栖霞区、浦口区、溧水县、雨花台区处于200至300亿元之间,分列三至六位。6城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不足100亿元,其中最高的下关区为99.38亿元。
从增长速度看,13个区县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高于全市的有5个,玄武区、浦口区、栖霞区、溧水县、高淳县增幅分别为25.5%、26.4%、23.4%、25.9%和 28.2%。
2007年,南京市区县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8.6%,高出全市工业0.3个百分点。产销率居前的是雨花台区和下关区,分别为101.92%和100.15%;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工业产销率均在99%以上。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13个区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高出全市平均增幅3.5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为81.2%,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
从投资规模看,2007年5个郊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均在100亿元以上,其中,江宁区完成370.46亿元,总量位列区县之首;两县完成投资分别介于90-100亿元之间;6个城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均在80亿元以下。
从增长速度看,共有8个区县比上年增长快于全市水平。溧水县、浦口区、六合区分别增长44.8%、43.4%和34.8%成为增长最快的3个地区。江北的浦口和六合两区合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8.53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16.0%,比上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7年,区县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从绝对额看,白下区、鼓楼区、玄武区包揽了前三甲,分别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49亿元、216.51亿元和191.76亿元,三区累计占全市零售总额的49.0%;江宁区以104.78亿元位居第四;秦淮区、下关区和六合区的绝对额在90至100亿元之间;其余区县的绝对额均在65亿元以下。
从增长速度看, 2007年6个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平均增长17.7%,7个郊县平均增长19.6%,快于城区1.9个百分点。江宁区和建邺区以22.7%的增幅并列第一位,秦淮区、下关区、浦口区的增幅均超过20%,分别达到21.0%、20.1%和20.2%。
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同于财政收入)
2007年13个区县共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2.52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33.4%,占全市的比重为64.4%,较上年微降0.5个百分点。其中,郊县共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3.51亿元,占全市的37.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城区实现89.01亿元,占全市的27.0%,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
在13个区县中,江宁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45.08亿元,列第一位;其次是鼓楼区,为23.90亿元;白下区、浦口区、六合区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首次超过18亿元。
从增长速度看,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同口径增长40%以上的区县有2个,分别是:江宁区增长55.4%,溧水县增长42.9%;增幅在30%以上的区县有4个,分别是:栖霞区增长39.1%,建邺区增长35.3%,雨花区增长30.8%,六合区增长30.6%;其它区县增幅均低于30%。
七、城镇居民生活
从城镇居民收入情况看, 2007年鼓楼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507.62元,成为全市收入最高的区域,玄武区(22459.39元)、白下区(21013.86元)、江宁区(19580.13元)列13个区县的前茅。
从收入增长速度看,2007年有六个区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6年增长高于全市平均幅度。下关区增长19.5%成为全市增幅最高的区,高淳县增长18.6%、浦口区增长17.7%、溧水县增长17.3%、江宁区增长16.5%、六合区增长16.1%,也均快于全市15.8%平均水平。
从城镇居民支出情况看,2007年玄武区(16142.65元)是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最多的区、白下区(14924.38元)、(栖霞区14452.54元)、鼓楼区(12483.73元)紧随其后。
从支出增长速度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最快的是白下区,比上年增长30.4%;建邺区、浦口区、江宁区和溧水县增长较快,分别为14.8%、16.5%、18.3%和16.7%
⑺ 江宁区和南京其他几个区比较发展前景如何
我现在就在江宁上大学,现在江宁还在建设中,交通什么的也很不方便,尤其学生多,公交都很挤。但是等地铁建好之后,肯定是另一番景象。我也去过城中,哪里有很多店啊,很繁荣。
⑻ 话说苏州和南京哪个更富一点在哪个城市更有发展前途
苏州更有发展前途。苏州离上海近,是长三角核心区向内陆内辐射的桥梁,具有绝对的优势容,规划参见《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网上有下载,实践可看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的发展。目前看来,南京虽然建设了南京都市圈,但都是带着一群小弟在玩,省会地位尚在,但对外开放程度明显不如苏州,经济上面难有大作为了。
至于现在谁更富,没有太大参考价值,统计年鉴都是造假,势头明显是苏州强,经济发展方面早晚甩了南京。
个人发展而言选择苏州优于南京,南京就业机会有限,除非是国企还算多,民营经济和外向经济比苏州差多了。
⑼ 江宁区和南京其他几个区比较发展前景如何
不好和主城区的6个区比较,加上江宁本身开发区的优势,江宁的发展潜力还是巨大的江宁是南京新城区,但随着南京南站和地铁1号线南延的建设
⑽ 南京的溧水,高淳,六合哪个经济更好谁的发展潜力大
----------------------------------------
万达复来溧水制了。万达...你懂得...什么都不用解释了。
-----------------------------------------
高淳被国际上评为“国际慢城”!六合溧水怎么没有??看看地图上六合溧水境内的高速呢。一眼便知去高淳不方便。去禄口机场溧水更快。去南京市区,六合溧水更近,市区辐射效应更好。高淳太偏了点。实在没理由支持高淳。金陵十三钗溧水影视基地拍的。中移动华东物流中心在溧水。今年,宁杭高铁溧水站通车,也没有高淳站吧。这些高淳都不能及吧。从交通上实在看不出高淳潜力大。
被采纳的这个回答也太不客观了!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