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经济更加发展

经济更加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7 12:57:35

❶ 如何更好的发展夜经济

要想更好的发展夜经济,地势气候宜人,还有就是嗯,人群集中的地方。

❷ 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对吗

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王见定李颖伯

{摘要}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变量是以标量的形式出现的。本文提出:经济变量实质上是一种矢量。但又不同于物理学中的矢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规律。资源的有效配置其实是经济矢量合成的一种形式。本文以一些实例对经济矢量合成的法则进行说明,并进一步阐述这一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指导意义。(内容简介:经济学新理论)

4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构成一个5吨的混恁土构件;一个缸的发动机、一个底盘、一个车身构成一辆轿车;一个显像管、一个复杂的线路和一个壳体构成一个精美的电视机;一个美容师半个小时的劳务加上对各种美容美发器械及化妆品的使用,产生了一个时髦的发型;一位外科大夫4个小时的手术以及四个同事的合作、医疗器械和各种药物的使用完成了一个心脏手术....这些都是经济矢量合成的事例。

混凝土4吨和1吨盘钢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变量,像这样既有大小又有一定流向的经济变量,我们定义为经济矢量。4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构成了一个5吨的混凝土构件,可以看成两种经济矢量的合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一定的,是由构件的用途决定的,而且这种比例将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当然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如果现在有5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也只能构成5吨的混凝土构件,多生产的1吨混凝土在这一组合中是无用的。这就是经济矢量的合成法则。这个法则对于不同的经济矢量之间是不同的。这种经经济矢量的合成可以在多个经济矢量中进行。例如一个发动机、二个车身、二个底盘也只能构成一辆轿车,其中的一个车身、一个底盘是多余的。以上例子已说明了经济矢量概念是客观的,也说明经济矢量是按一定法则合成而产生社会的综合效益。这种法则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取决于合成商品和劳务的质量要求,也取决于届时的生产水平。

通常,我们在经济学教科书中见到的资源的有效配置,实际上也可看成是一种经济矢量合成的实例,有效的含义就在于不进行多余的生产。当然一种商品和劳务是否是有效的,还取决于价格和周围的环境。例如:一辆奔驰轿车,就它的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设施都是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其10万美元的价格,相对一般市民来说,就不能说是完全有效的。而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却可以看成是一种有效的配置。或者就环境而言,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美国、西欧它可能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当然也不能超过一定的数量)。而在那些经济正处在发展中乃至落后的地区,它就不能算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

世界上,任何国家,不管它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面临着对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不同程度的无效开发和无效配置,将造成有效资源的大量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乃至经济危机。


近2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就实质而言,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开发,对各种资源进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国进行的下岗再就业工程实质上就是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活动。所谓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某些地区、某企业、某产品基本上达到了某些资源的有效配置。我们认为,当这种有效配置的覆盖面达到50%的时候,由于经济活动的惯性,全国经济将出现全面好转,展示强大的生命力。就一个地区而言,整个经济活动达到80%的有效将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发达国家美国也至少有20%的无效生产,它需要通过调整,甚至破产来达到有效。

参考文献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57.

{4}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0.

{5}罗宾逊、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2.

{6}高鸿业、吴易乙:《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7}王见定:《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第51届国际统计大会论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见定、李颖伯:《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大会论文集,墨西哥,1998.

{9}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前沿科学,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❸ “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土地私有更加发展”这句话怎么解读

奴役时代来(封建时代)经济结自构较为单一,农业为主。即便是别的经营,通常也离不开土地。
于是那时候发展经济一般指规模种地、特色种地,或利用土地开展其它经营。不论如何经营,只有土地属于自己,才更可靠,可放心进行长线投资经营,于是促进土地的转让和私有。
从政治角度,奴役时代的经济主体就是奴役阶级,他们发财靠剥削就可以了,比如先把地占下来,然后出租或经营,这样私人占有土地是必须的一步,畸形地促进土地私有。
还有个“好处”是对佃农(人)的控制。

❹ 经济发展比环境保护更重要

参考一下吧:

这个问题在理论上说:在当今地球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环境保护比经济发展要更重要。
但是,在事实上,这个问题要辩证地分析: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国家和人民来说,有不同的回答。或者说,实际上存在两种结果。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人们已经享受到了较高的物质生活(经济发展成果),所以能够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把保护环境放在第一位,实行的是经济-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人们还没有享受到较高的物质生活(经济发展成果),甚至还处于温饱未解决的贫困状态,这时候,他们的国家很可能无法保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去发展经济,因为如果这样,他们就无法解决温饱,这样解决了环境问题,但人民仍处于饥饿状态。
不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不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每个国家都将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只是有的国家现在无暇顾及,有的可以顾及到而已。

❺ 经济发展和文化底蕴 在现代社会哪个更重要

中国现在的情况是一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在开放的全球情况下的轮番发展过程。自从1840年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到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整体的意识形态和经济结构都在逐步发生变化。传统的儒家思想逐步被怀疑,慢慢被摒弃。而新的意识形态又无从确立,或者说竖立起来的乌托邦意识形态,无法自圆其说,经不起推敲。或者说,这个乌托邦社会理想并不是一种意识形态,也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将国家统一在一起的由头而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过计划经济的摧残,证明了中国人对于市场运作理论的无知,或者说执政者对于市场经济的偏见是以百姓的生活质量下降为赌注的。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开始变革,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也随着开放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每一个人。这些改变经过30年的积累沉淀,现在借助网络的便捷通信,在所有网民中逐步形成,在网络媒体中得以逐步发展。而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三个互相影响,互相适应,互相推动的系统中,唯一不曾改变的就是政治结构。虽然清王朝被推翻,新中国得意确立,但是如果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中国还没有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阶段。因为国家机构的设立出发点是不同的,国家的任务也不相同。现代政治结构,现代政府的确立,或者合法性应当来源于保证每一个公民的权力,维护每一个公民的“自由、平等、博爱”。而非管理国民,让国家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这等同于用民族去做乌托邦的实验。而我所理解的政治文明与否的标准,并非是否民主,或者是哪种民主,而是最直接的标准——国家中每一个公民是否能够公平生活在一个平台之上,有公权力的政府权力是否被有效地控制和约束。从权力运行的角度分析,中国的从古至今的权力意志是被某个人(皇帝),或者某个集团(皇亲、党派)所把持,而且相对于其下的官员、国民,则是一种权力开环结构,在生活中发生矛盾,同层次之间的人或许可以公平解决,但是不同层次之间则不可能公平,其原因就是在权力的强势干预之下,法律形同虚设。因此我所认同的政治制度改革并不是一定完全民主,也并不是直接推行民主,而是关注与如何对权力实行有效监督与制约。现在所面临的所有经济、文化问题,都来自于权力的泛滥,而开环权力运行系统内部的监督、反腐,已经用自己的实际效果证明是不可能有效的。需要让权力运行的末端对上层官僚形成有效监督,由最高层和下层公民联合,制约执行权力的各个政府官员与吏员。而舆论、新闻的监督则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希望能够首先放开,制定法律保障公民监督政府的权力,保障新闻自由。第二、政治对文化和教育的干预也应该退出,如果没有学术的独立,就不可能有科技研究的新成果,就不可能有思想家、文学家对现实的思考,不可能有问题的深入分析,不可能有公民的理性化。儒家文化,并非全都是糟粕,我个人比较认同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只不过一直感觉自己身处中国,却很难理解儒家文化,很难分清其中的糟粕与精华,因为没有人指导,没有看到相应的著作。在书籍泛滥、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国却是泥沙俱下,爆炸将学术垃圾、思想垃圾炸的到处都是,让你感觉千篇一律,而且都有些许反感。并不是因为重复,而是因为他们所说所著,已经不能再蒙蔽你的理性,你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需要更深刻的思考。个人感觉现在,中国的文化就是“解体”,对于新一代知识分子而言,儒家文化、乌托邦文化,不仅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在开放的环境下,逐步露出了其不可遮盖的弊端和漏洞。而对于普通知识分子而言,又难以得到新文化的方向,新意识形态和思想被驱逐与主流思想之外,不宣扬、不提倡、不教育、不提供多元的学习方向。因此对主流思想的反思与新思想的发展仍然艰难生长。文化来源于思考,记载于著作,但并不保留于著作,而保留在人的思维习惯之中。音乐、绘画、喜剧等都是文化思考的不同形式,所要传达的作者对于社会的思考,本质是对于人类“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与思考。中国先在的文化不在于主流和非主流的声音,而在于每一个国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在于每个公民对于“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文化的发展方向不可能因为倡导和谐,而维持在一种不平等的和谐状态。和谐是目标,自由、平等是前提条件。因此在,中国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和谐是一个最终目标,而其前提条件却建立在封建社会结构之上,因此成了为虎作伥的奴化思想。但是如果能够建立自由、平等的政治架构,儒家思想就能发挥其正面作用,克服平等所带来的个人主义对于集体长远利益的负面影响。仍有很多内容想说,今天就沟通到此为止,不知能不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机会在沟通。我为朋友推荐一个人:金观涛,和他的著作《兴盛与危机》、《开放中的变迁》、《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这些书都可以对你所提问题进行十分有针对性的、系统解答,而且论述很有条理,很容易理解。

❻ 请论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及其带来的发展机遇。

新常态定位我国经济发展大逻辑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飞速前进,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虽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但确实进入了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再追求高速度、依赖强刺激,显然不合时宜,还会耽误未来发展机遇。 “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解析,得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明确判断。 经济新常态的具体特征是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权威阐释: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认识到新常态,就不会因为当前经济增速回落、风险抬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而惊慌失措乃至丧失信心,从而能够积极调整心态、采取措施,逐步适应新常态。然而,仅仅适应新常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领新常态。 “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突出战略性。新常态是个动态过程,我们不仅要认识、适应,而且最终要引领。也就是说,要在注意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夯实中长期发展基础、增添未来发展新动力。”王军认为。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内生动力不足、下行压力较大等突出问题。在采取措施稳增长、保持必要增速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挖掘新的潜力,增添新的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二是创新要实,三是政策要宽。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阐述经济发展新常态后提出八个“更加注重”中,有三个更加注重与创新驱动有关,分别是: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在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逐步消失、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大背景下,唯有创新驱动能为中国这样的大国发展,提供新的源源不断动力。 放眼环球,美国正在积极推动再工业化,欧洲正在大力推进“工业4.0”,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中国如果再走过去发展的老路,不仅无法走出产能严重过剩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但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 “新常态,意味着我们要与旧有发展模式告别,要求我们要加快打造新的驱动力量。以创新驱动推动结构调整,才能引领新常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❼ 中国经济怎样才能发展更快

历史是无法预言的抄 中国超过美国不是没可能 谁说中美差十万八千里? 中国腾飞 美国危机 像相遇问题 再说中国经济总实力也不是很差 世界第四! 只是GDP低 计划生育搞好了经济还得上一大步 80 90后这一代要加油!

❽ 为什么经济发展强劲使更适合投资

因为经济发展越强,证明他的越适合投资证明,他的消费水平越高,你才能挣钱,才能投资了,才能有收入

阅读全文

与经济更加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