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金融经济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趋势,也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这些趋势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巨大影响。如何适应以这三大主要趋势为特征的世界经济发展及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且,三大主要趋势对世界范围的合作与发展所赋予的新的内涵,对于未来的世界经济及国际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❷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是什么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抄。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❸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两大趋势。
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专二是经济全球化。属
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都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但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经济全球化是自然形成的,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为保护本地区的利益通过特殊安排实现的;目前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具体区域表现,其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虽然区域经济集团化具有排他性,但从总体上看也促进着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并没有遏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❹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其突出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第二,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第三,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❺ 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世界人口将继续增长。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预测,在中等生育率情景下,世界人口将由2010年的69.16亿增长到2030年的84.25亿、2050年的95.51亿[47]。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南部非洲、北非、西亚、南亚等低收入国家,而发达国家人口则略有增长。2010~203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将由56.75亿增长到71.31亿,年均增长1.15%;发达国家人口将由12.41亿增长到12.94亿,年均增长0.21%。发展中国家人口比例将由2010年的82.1%提高到2030年的84.6%。
全球城市化进程将持续。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预测,世界城市人口将由2010年的35.59亿增长到2030年的49.84亿、2050年的62.52亿;城市化率由2010年的51.6%增长到2030年的59.9%、2050年的67.2%[37](图1–17)。城市化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和城镇。2010~203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将由46.0%快速增加到55.8%,人口大于1000万的城市将由2010年的17座增加到2025年的29座。据Seto等预测,2007~2050年全球城市面积将扩展40~143Mhm2,大部分将挤占农业用地来完成城市扩展[48]。
图1-17 全球人口与城市化率变化趋势预测
(资料来源: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2013)
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全球农业用地将继续扩展。到2050年,全球谷物需求量将比2000年增加70%~75%,肉类需求量将增加一倍。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估计,到2030年全球农业用地面积将扩展10%左右[49]。联合国环境署(UNEP)预计到2050年全球农业用地将扩展7%~31%,即350~1500Mhm2,新增农业用地主要是砍伐森林与拓荒天然草地而成的。荷兰环境评估机构(PBL)预测到2050年全球耕地将净增1500~1600Mhm2,主要集中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地区。
全球对矿产、水等地质资源的需求取决于各国未来的发展路径,存在较大变数。中国、印度、墨西哥、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仍将继续推进,还有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刚刚启动或即将启动。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以煤炭资源为动力,以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费、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特征。如果发展中国家继续走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全球矿产资源开发可能将出现再一次的大幅度增长。据可持续欧洲研究所(SERI)预测,在“现行模式发展情景”下,到2050年全球矿产资源消费量将是2008年消费水平的2.7倍,农业用水需求量将增加80%,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CO2将增加260%[18]。这种情景将给全球环境与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基于对未来发展的预测,联合国环境署(UNEP)提出了另一种发展路径——“可持续发展情景”。在这种情景下,各个国家在采取强有力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面高度一致、高度协调,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由“现行模式发展情景”向“可持续发展情景”转变,逐步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8]。
❻ 2017年世界经济八大趋势分析呈现什么趋势
经济低增长与贸易低增长并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6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3.4%。发达经济体2017年经济增速预期为1.8%,其中美国经济增速预测为2.2%,欧元区经济增速为1.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将达4.6%。
2012年10月至今,IMF共进行了17次增长预期调整,其中增速调降为14次。从经济发展的周期看,全球经济增速呈现阶段波动、总体下降的趋势。在全球经济增长保持低速态势的同时,2017年全球贸易量增速预计在2.5%左右。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已成常态,贸易收缩也将成为常态。
低利率与低通胀并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为一种非常规的、临时性货币政策被美国和日本采纳,全球各主要发达经济体基本都实行了宽松货币政策,且这一做法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全球货币竞相贬值导致了全球低利率乃至负利率蔓延。
国际金融危机以前,全球利率在8%左右,之后一路下降,直到2016年全球利率为负,这是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在低利率的同时,低通胀相伴而行。
全球15个国家在负通货膨胀,30多个国家通货膨胀低于1%,40多个国家通货膨胀指数低于2%。绝大部分国家和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预期低于2%,全球处于整体上通货紧缩的压力之下。
美元升值与非美货币贬值并存
2017年,美元指数将保持强劲态势,美元汇率处于上升通道。高盛预计,未来12个月,美元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贸易加权汇率还会上涨约7%。近期,国际市场对美元升值预期也在增强,预计2017年美元利率水平将出现多次、小幅、快速上升。
与此同时,世界非美元货币纷纷贬值。2016年全年人民币中间价贬值6.83%,2017年将继续温和小幅贬值态势。日元将结束2016年短暂升值,2017年对美元贬值10%左右。欧元2016年对美元贬值5%,2017年将会跌至1∶1.02。
高债务与高杠杆并存
进入21世纪,全球债务风险不断增加。据IMF的数据预测,2017年全球债务总量将继续上升至67.31万亿美元,整体规模十分庞大,相当于同期3.5个美国的经济量或5.4个中国的经济量。IMF预计,2017年全球政府债务占比将上升到84.63%,表明全球主权国家债务风险仍在持续扩大。
自2008年以来,美欧中日英五大经济体中,除了中国企业部门债务在2009年以来仍持续猛增之外,其余四个经济体私人部门债务已经大幅度降低,但这是以恶化政府部门负债为代价的。2017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可能会突破4%,按照这一发展态势,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也将突破4%,美国将回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双高峰的赤字。
更高标准贸易规则与非理性贸易保护主义并存
在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经济增长动力缺乏的情况下,更高标准的贸易规则竞争与非理性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交织并存,将可能使全球贸易进一步收缩。2017年,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孤立主义浪潮兴起,非理性贸易保护主义更有可能粉墨登场。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贸易救济措施直接针对中国。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新一轮结构性改革与新一轮产业转移并存
2017年,世界主要国家仍然在推进结构性改革道路上行进,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加速发展。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业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电力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新一轮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具有成本优势的地区转移。
另一方面,2017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端制造业或将回流欧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表明,33%的海外美国企业考虑将制造业务迁回本土,目前谷歌、惠而浦、福特汽车等部分制造业组装业务都已迁回美国。据美国“回流倡议”机构2016年4月的统计,自2010年2月以来,回流企业和外国投资共在美国国内创造了24.9万个新工作机会。
逆全球化思潮与全球化内在动力增长并存
2017年,全球35%的经济体,包括法国、意大利、德国,都会进入大选之年。在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大选之后,这些国家大选的不确定性加重。民粹主义抬头和逆全球化趋势,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欧洲经济复苏。据标准普尔预测,2017年欧元区GDP将因英国脱欧下降0.8个百分点。
与之相反,2017年,全球化正在进入新一轮内在冲动力迸发阶段,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与互联网革命的结合,将导致世界经济形态、经济表征与产业链接方式产生颠覆性变化。互联互通带来了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革命,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绝对贫困人口下降与相对贫困人口增加并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全球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不断减少。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贫困人口进一步下降至7亿,贫困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继续下降至9.6%。但据估计,全球仍有近20亿人口每天的生活费不足3.10美元,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36%。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全球返贫尤其是部分发展中国家减贫取得成效的同时,发达国家的相对贫困人口也在增加。
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态势,一批新兴经济体闪亮登场,仍然是拉动世界增长的动力。尽管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但中国正在实施更为开放的对外政策,构建自贸区网络体系,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更多的国家共同建设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开放的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仍然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❼ 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趋势
在21世纪,以全球化为中心,世界经济可能呈现如下重要趋势。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提高,全球性的科学技术竞赛将进一步加剧。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四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