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罗斯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俄罗斯是中国的邻国,从国土面积来说,俄罗斯可是数一数二的。可是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始终在世界排不上名号,它的经济发展与国土面积不匹配。阻碍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与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不相匹配的经济发展严重阻碍了俄罗斯的全面发展。
所以,在小编看来,俄罗斯想要快速的发展经济,必须要在提高自身实力的同时,也注重自己国家的人口质量。经济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
B.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的怎么样了
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发展乏力:社会混乱,经济低迷,人民生活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
15年来,在经过诸多挫折后,特别是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以来,俄罗斯已经改变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权力优先”的观念,市场经济意识已经开始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生根发芽。俄罗斯经济已经连续5年增长,而且是一年一个新台阶。据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保守估计,今年俄罗斯经济实际增长将在7%左右。据专家计算,今年俄罗斯人均GDP也将首次超过4000美元。
2007年以来,在俄罗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9%,高出2006年同期近3个百分点,也大大超出年初的预测值,以此速度发展俄罗斯有望成为继中国之后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已越来越不容小觑,可以预见俄罗斯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综合国力还会有大幅度提高,也许冷战时期那个叱咤风云,傲视群雄的北极熊又回来了
C. 俄罗斯经济发展状况
基本情况俄工业、科技基础雄厚,但产业结构不均衡,对能源和高能耗工业依赖度高,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发展投入不足,发展缓慢。自然资源丰富,许多矿产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苏联解体后俄经济持续下滑,普京执政至今,俄经济快速回升,连续8年保持增长(年均增幅约6.7%),外贸出口大幅增长,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资源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第七(6%)、天然气占第一(33%)、煤占第二(11%),森林占第一(25%),铁矿占第一(44%)。铜、铅、钾、镍等矿产的探明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工业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及化工等;轻纺、食品、木材加工业较落后;航空航天、核工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2006年工业增长率为3.9%。
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和豆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亚麻、向日葵、棉花、甜菜。近年来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开始对外出口。农业增长率为1.7%。
财政金融总体趋好。黄金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三位;外债余额从1999年的1080亿美元减至501亿美元;卢布升值7.6%;国际信用评级提高。
对外贸易出口以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其中石油及其制品占出口总额50%以上,是俄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进口以机电产品、食品、农产品、轻工产品等为主。对外贸易保持高额顺差。
吸引外资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吸引外资逐年增加。累计吸引外国投资1429亿美元,外资主要投向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冶金、零售、不动产、租赁及服务等部门。
经济形势经济保持快速增长GDP增长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增幅达6.7%,接近完成GDP十年内翻番所需年约7%的增长率。经济总量首次超过苏联解体前水平,位列世界第十,人均GDP达7010美元。
财政状况良好,抗风险能力增强,俄外汇储备已达3030亿美元。政府利用出口能源产品换取的收益设立稳定基金,为保证俄经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俄还提前偿还前苏联所欠巴黎俱乐部、伦敦俱乐部巨额外债,俄外债已降至520亿美元。通胀率由2000年的36.5%回落至9%左右,政府力争未来几年将其控制在4-5%。俄实行卢布完全可自由兑换,目前汇率稳定。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吸引外资增加俄外贸额4395亿美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出口3020亿美元,进口1375亿美元。截至2006年底俄累计吸引外资达1429亿美元,吸引外资551亿美元,同比增长2.7%。
居民收入提高,内需和投资大幅增加2006年俄平均工资上涨13.3%,居民收入增加10%,退休金增加5.4%,职工工资收入增长超过GDP和消费品物价增长。俄零售贸易总额达32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3.2%,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
D. 俄罗斯现在经济发展趋势
楼主您好!以下是俄罗斯现在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总量
俄罗斯2010年按汇率计算,GDP总量为1.4769万亿美元,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俄的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资源行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石和木材等,受这类商品价格的波动影响非常大。俄经济在2009年遭到重创,自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下滑幅度超过了二十国集团及金砖四国。2009年1月至10月,GDP同比下降9.6%,2009年按照美元汇率计算的GDP,下降了25%左右;梅德韦杰夫估计,2009年降幅为7.5%;世界银行认为降幅可达8. 7%。
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大国。苏联时期它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苏联解体后其经济一度严重衰退。2000年之后俄罗斯的经济在大量出售资源的情况下得以迅速发展。2006年俄罗斯的经济总量超过1990年解体前。2007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
出口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工业
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业产值为112090亿卢布 ,同比增长6.1%。工业从业人口2055.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30.5%。工业基础雄厚,部门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俄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主要工业区有:中央工业区,西北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等。
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
莫斯科工业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区,以其生产的大量工业品供应全国。
农业
2004 年农业产值为13663亿卢布 ,同比增长1.6%。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9.9%。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规范化。
服务业
2004 年服务业产值 42035 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2004 年服务业从业人口400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59.6%。
交通运输
俄罗斯的交通部门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管道运输均发达。
以铁路、管道为主。铁路在欧洲部分比较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
铁路
至2010 年底铁路总里程为87,157 km,客运量1571 亿人公里,货运量18016 亿吨公里(2004 年)。
公路
至2010 年底公路总里程982,000 km,客运量1681 亿人公里,货运量1821 亿吨公里(2004 年)。
水运
2010年总水程:102,000 km。2003 年海运商船3900 艘,总吨位 830 万吨。2004 年,海运货运量 589 亿吨公里,内河货运量878 亿吨公里。主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巴伦支海、白海等,包括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新罗西斯克等。
空运
全国总机场数量:1,213 (2010)。直升机场:50 (2010)。[3]2001 年民用飞机有7 万多架,国际航线总长约8 万公里。2003 年客运量52 亿人公里,货运量 30 亿吨公里(2004)。主要机场有莫斯科谢列梅杰沃2号国际机场、谢列梅杰沃 1号国际机场、伏努科沃1号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机场、圣彼得堡国际机场、叶卡捷琳堡克尔索沃国际机场、 新西伯利亚机场、哈巴罗夫斯克机场。
管道运输
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 21.3万公里,2004 年输油气总量 24133 亿吨公里。
金融
主要银行有:
1.俄罗斯储蓄银行,1991年成立,注册资本 241 亿卢布。
2.俄罗斯外贸银行,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 65.5 亿卢布。
3.工商银行,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 22.9 亿卢布。
4.首都储蓄银行-农工银行,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 21.6 亿卢布。
5.国际工业银行,1992年成立,注册资本18.5 亿卢布。
6.天然气工业银行,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 18.5 亿卢布。
此外俄大银行还包括最大的私人银行阿尔法银行、古打银行、罗斯银行、外经银行等。
对外贸易
据俄海关委员会统计,2009年货物贸易进出口3891.4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减少37.6%。其中,出口2339.4亿美元,减少36.4%;进口1552.1亿美元,减少39.3%;顺差787.3亿美元,减少29.7%。
2009年俄罗斯对荷兰、意大利、中国、德国和土耳其的出口额分别占俄出口总额的15.1%、8.5%、6.9%、4.9%和4.6%,为353.2亿美元、198.0亿美元、161.8亿美元、114.9亿美元和107.8亿美元;自中国、德国、美国、乌克兰和法国的进口额分别占俄进口总额的14.2%、12.3%、5.7%、5.5%和5.1%,为219.6亿美元、190.5亿美元、89.0亿美元、85.9亿美元和79.4亿美元。俄前五大顺差来源地依次是荷兰、意大利、土耳其、波兰和哈萨克斯坦,顺差分别为323.3亿美元、127.2亿美元、77.0亿美元、60.3亿美元和53.0亿美元,减少36.1%、41.1%、30.5%、41.8%和21.5%;逆差主要来自德国、中国和法国等,其中对德国和中国逆差减少40.7%和59.5%,但对法国逆差增长12.9%。
对外投资
截止2004 年底,俄累计对外投资 69 .73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占60%,协议投资占6.2%,其他投资占33.8%。主要投资对象国有:英国(18.6%)、塞浦路斯(10.9%)、荷兰(8.8%)。 截止2003年底,俄对华投资项目1542个,实际投资额3.38亿美元。
外国资本
截止2004年底,俄累计吸引外资820亿美元,同比增长43.8%,其中直接投资占44.1%,协议投资占1.9%,其他投资占54%。
2004年吸引外资4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其中直接投资占23.3%,协议投资占0.8%,其他投资占75.9%。外国对俄投资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及日用品修理业130.37亿美元,加工业102.36亿美元,采矿业99.34亿美元,不动产25.72亿美元,交通、通讯业20.33亿美元,国家管理和军事安全、社会保障10.59亿美元,金融业10.01亿美元,建筑业2.34亿美元,农业、林业1.21亿美元,公用事业1.07亿美元。 2004年主要对俄投资国:德国(占11.4%)、英国(10.6%)、美国(8.1%)、法国(4.7%)、维京群岛(2.3%)、瑞士(2.1%)、奥地利(1.7%)。
2011年12月16日加入世贸组织。
人民生活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 卢布(约218美元),同比实际增长7.8%。2004年俄职工人均月工资6828卢布(约237美元),同比实际增长10.8%。2004年12月消费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7%。
希望对您有帮助!
E.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如何,发不发达
俄罗斯曾是世界超级大国,二战期间一度与美国“并驾齐驱”,那时候的俄罗斯还不叫俄罗斯,当时叫做苏 联,经济实力强大,军事强大这些都是他的代名词,是联合国的成员,而且土地面积广,有很丰富的资源。
特别是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更是为俄罗斯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根据有关安排,俄罗斯计划于2024年前将中俄两国双边贸易额提升至2000亿美元,同时将中国对俄罗斯投资额提升至150亿美元。
F. 俄罗斯现在经济实力排名不高,其经济为何发展不起来
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的外部环境相当糟糕,因为俄罗斯的外部环境受到了北约国家的挤压,再加上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的经济制裁,使得现在俄罗斯的经济始终得不到一个充分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地理环境十分的糟糕,使得很多国际投资者对于俄罗斯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并没有太多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这也使得很多国际投资者失去了对俄罗斯投资的兴趣。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去俄罗斯进行投资,因为在俄罗斯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一个很大的保障。甚至有可能自己的人身安全也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G. 如何看待俄罗斯经济前景
俄罗斯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卢布持续贬值。分析人士认为,卢布贬值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要国际油价维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下,俄罗斯卢布汇率就会继续下跌。
首先,地缘政治是卢布贬值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国家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的支持是造成乌克兰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自今年3月以来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经济制裁。这些经济制裁涉及能源、金融、军工等俄罗斯经济的主要领域,而且西方国家并不打算取消这些制裁。
其次,卢布贬值紧跟国际油价下跌的步伐。俄罗斯经济学家黑斯坦洛夫指出,俄罗斯经济能够实现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俄罗斯能通过能源出口获得大量收入,而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建立在原有油价基础上的俄罗斯财政预算无法实现,这自然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经济前景的担忧。
内外形势严峻
俄罗斯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俄资本净流出额达852亿美元,规模是去年同期的1.9倍。长期以来,外资对弥补俄罗斯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和促进投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很多西方投资者因担心俄经济前景不妙而大量撤资,对俄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10月相继调低俄主权信用评级以及俄七家主要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穆迪指出,随着大量资本从俄罗斯外流、俄罗斯许多借款人在西方获得贷款的能力受限以及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俄罗斯的外汇储备正在不断减少,这无疑增加了俄经济运行的风险。
此外,俄罗斯前财政部长库德林表示,从俄罗斯国内来看,垄断行业多、对外资投资领域有限制、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等也对俄大规模吸引外资构成阻力。
世界银行俄罗斯经济首席分析师汉兹尔指出,在地缘政治风险降低和俄罗斯面临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的条件下,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在2016年才会实现增长。
发展也有机遇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尽管西方制裁和油价下跌造成俄罗斯经济运行困难,但这两个因素也为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机遇。
一方面,西方制裁有利于激发俄罗斯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利于俄政府凝聚人心,加强国内团结和稳定。11月4日俄罗斯全国隆重庆祝民族团结日,在首都莫斯科举行的一场游行活动吸引了7.5万人参加,四大议会政党代表均现身。
普京总统多次表示,俄罗斯不怕西方制裁,制裁只会使俄罗斯更加强大。普京说,制裁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因为这会促使俄罗斯加快“进口替代”进程,俄罗斯企业开始自己生产之前从国外进口的商品,这有利于刺激俄罗斯国内消费和扩大就业。
为遏制西方制裁导致的资本外流,普京日前为吸引俄离岸资本回流开出优惠条件。分析人士认为,普京此次“大赦”俄离岸资本有望增加俄罗斯的经济总量,促进俄罗斯国内投资。
另一方面,油价下跌使俄政府认识到,经济发展单单依靠能源产业是靠不住的,这有利于促进俄政府尽快改革经济发展模式。
尽管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俄罗斯有关改革的讨论由来已久,改革的一些尝试也已进行。俄专家还就此提出了对策。
首先,大力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内各种资源,提高政府管理机制的透明性和管理效率。
其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当然,这需要俄政府向教育和科技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事实证明,投资科教领域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另外,由于大部分油气资源由国家掌握,为降低国家财政对能源出口的依赖,俄政府应大力鼓励能源领域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而且对推动俄罗斯经济整体发展都有好处。
H. 俄国历史上关于经济发展的典故
1868年改革;新经济政策;工业化;五年计划等等。这些都是俄国历史上为了发展经济做出的努力。不算典故,算是史实。
I. 俄罗斯现如今的经济发展怎么样
俄罗斯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科技比较发达,但前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国力衰退,俄罗斯对中国人的影响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影响越来越弱。
近些年来,由于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以石油出口拉动的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再加上普京上台后俄罗斯政治趋于稳定,民众的自信心逐步增强。
为此我们还采访了两位曾经去过俄罗斯的专家学者,向我们讲述他们看到的新俄罗斯。
采访对象之一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金重远
上个世纪50年代,金教授曾在前苏联学习多年。
对于俄罗斯国家年,金教授认为它和此前的法国文化年有些不同,不仅规格不同,而且“国家年”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并不局限于文化展示。
如果从文化的角度讲,俄罗斯文化如今对中国民众的吸引力不会高过法国文化。
因此,金教授觉得俄罗斯国家年更重要的是提升双方在经济以及其它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采访对象之二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俄罗斯中亚室主任陆钢
2005年,陆钢走访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波罗的海沿岸城市圣彼得堡。虽然在大多数国人的印象里,俄罗斯还依稀带着很多前苏联的影子,但是陆钢见到的当代俄罗斯确实是另外一副模样了。
物质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
近些年来,俄罗斯经济稳步增长,国家政治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金教授回忆,在以前,很多人手中有钱却买不到东西,比如小汽车。以前莫斯科的小汽车保有量就已超过百万,很多普通人家里都有小汽车,但当时的小汽车质量不高,供选择的种类也少,现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大为改观。与叶利钦时代相比,那时候由于国家政治动荡,经济停滞,不仅物质生活不丰富,食品短缺也是常有的事情。普京上台后,特别是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大量外国商品进来,生活丰富多了,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领导人:普京高于叶利钦
金教授经常会和一些俄罗斯人聊天,在谈到现任总统普京时,很多俄罗斯人都认为普京的治国水平明显要高于叶利钦,叶利钦可以说是个“粗人”,经常酗酒,因此误事不少。
而相比之下,普京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为克格勃工作的时候就长驻前东德,因此对西方和俄罗斯都比较了解,思维比较开放。领导人素质本身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相当重要,现在的俄罗斯能够发展起来与普京个人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文化生活:曾想回归西方文明
现在的俄罗斯在文化方面受西方国家的影响着实不小,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非常喜欢西方的文化。其实在前苏联时期,年轻人就喜欢西方的东西,收听西方电台的摇滚音乐。尤其是在叶利钦时代,他就曾经提出过要让俄罗斯回到西方文明的怀抱这样的口号,认为西方文明一切都好。然而现实是严酷的,叶利钦逐渐发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并不是那么友善,到处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因此不能过分亲近西方,不过这只是在政治层面上,普通年轻人对西方文化还是相当热衷的,而在俄罗斯的知识界就一直有一派是亲西方的。
大国信心:谈不上雄心勃勃
随着俄罗斯经济发展加快,国力恢复,很多分析家觉得俄罗斯有朝一日仍能再现昨日雄风,与美国一决高下。对于这样的说法,金教授认为俄罗斯资源丰富,人口又相对较少,一有机会这样的国家容易翻身。再加上这些年油价上扬,俄罗斯的国库自然就殷实不少,普京曾经开玩笑地说过上帝对俄罗斯不薄,赐给了他们那么多资源。不过对于国家的复兴,一些俄罗斯的精英和知识分子心态比较平和,虽然对普京的执政比较满意,但还谈不上雄心勃勃,相对还是比较冷静的,毕竟俄罗斯的人均GDP也才5000美元左右。但相比于以前,很多俄罗斯人那种失衡、迷茫的心态来讲还是自信了不少。当时俄罗斯自己都不知道前苏联怎么会顷刻间解体,对现实非常愤怒,如今情况有所改善。
莫斯科像北京,圣彼得堡像欧洲
陆钢在莫斯科主要忙于学术访问,只是感觉莫斯科就像我国的北京。
作为一国之都,来自国内四面八方的人很多,莫斯科人气确实非常兴旺。由于俄罗斯经济的迅速发展,莫斯科街头也能见到很多尘土飞扬的工地。
去过莫斯科的人都说那是一个物价高昂的城市。陆钢也说,他在莫斯科住的一家涉外宾馆,因为是旅游旺季,一晚的费用是120美元。和他去过的中亚国家相比较,如此高价并不让人舒服多少。
而圣彼得堡就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城市。那里人口不多,城市绿树如茵,环境相当漂亮。圣彼得堡人的生活也过得休闲舒适,个人修养令人赞叹。
并非“两头尖,中间大”
俄罗斯社会经历上世纪末的大转型之后,到现在已经15年。可是陆钢还没有发觉俄罗斯有一个稳定的类似于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或者说,俄罗斯并不存在一个“两头尖、中间大”的社会结构。收入两极分化在俄罗斯依旧严重。富豪的一掷千金,难以想象。对穷人而言,幸亏俄罗斯的社会保障还沿袭过去,倒还不至于活不下去。
然而,陆钢接触到的俄罗斯知识精英,如大学教授,他们的收入水平有些出人意料。如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教师月收入1000美元左右。在莫斯科,这点钱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真是捉襟见肘。所以那些教师不得不积极从事兼职打工。
街头很少见中国广告
陆钢在俄罗斯的时候专门留心过城市街头的广告。有日本的、韩国的、欧美的,可是却很少见到中国广告。他推测说,也许中国公司在俄罗斯生意做得并不好。
谈到中国人在俄罗斯,陆钢还说,俄罗斯人刚见到中国人的时候,以为他们是有钱的日本人,结果中国人常被当成冤大头;后来俄罗斯人见的中国人多了,又认为中国人在他们国家打黑工的不少。由于国内福建、温州等地去俄罗斯打工赚钱的人确实很多,所以经常被俄罗斯警察刁难。尤其在俄远东地区,中国人被黑社会敲诈、勒索保护费的消息时有耳闻。
J. 俄罗斯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众所周知,前苏联曾一度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但自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其主体——俄罗斯经济却由于不能适应新的体制而发生严重倒退,国内生产总值连续6年呈负增长。1999年,俄罗斯经济开始重新复苏。随后,其国民生产总值连续7年保持了超过6%的高增长率。2007年的前9个月,其经济增长率又为罕见的7.7%。俄罗斯大有重回经济大国的姿态。那么,就目前来说,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在哪里?该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又有哪些启示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给俄罗斯对外贸易带来好的局面
俄罗斯幅员辽阔,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资源几乎能够完全自给的国家。现已探明的资源储量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尤其是俄罗斯境内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开采时间可长达30年以上。
近几年来,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从2002年到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指数上涨了256%,而且还有不断上调的趋势。这种变化对以能源产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个强劲的支持和推动。据统计,能源产业的产值约占俄罗斯工业产值的30%,仅此一项,就为政府创造了大约54%的年预算收入和45%的外汇收入。随着国际油价的继续高位运行,俄罗斯能源产业的国际形势还将越来越好。
(二)强大的科技力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俄罗斯是一个教育、科研大国。前苏联对科技和教育的高度重视使俄罗斯的科技力量有了坚实的基础。这一优势突出表现在高科技的航天和太空领域,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并向太空出访了第一位宇航使者。可以说,前苏联在科技领域的成就是位居世界前列的。作为前苏联重要组成部分的俄罗斯因此继承了相当巨大的科研力量。
据统计,目前,俄罗斯有85.8万科研人员。其中,63.6万在国家科研机构工作,科学院有11万人。俄罗斯的科技实力很强,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军事工业和一些重化工业领域。其中的武器产业更是俄罗斯知名的产品品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此巨大的科研力量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三)与周边国家良好的互利合作为俄罗斯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对外经济形势
自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为了尽快实现向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过渡,对外政策曾出现向西方发达国家一边倒的趋势。这一政策非但没有帮助俄罗斯摆脱因国家解体带来的混乱和贫困,反倒使俄罗斯出现了连续多年的经济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自普京总统上任之后,政府调整了矫枉过正的作法,对外政策更加务实。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政策的调整。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邦,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对双方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两国在经贸、能源等各方面都保持着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中俄“国家年”的活动更进一步加强了两国的文化和经贸往来。同时,两国经济的互补性极强,尤其是在能源方面。相信通过双方充满诚意的合作,在此领域将会出现质的飞跃。可以说,俄罗斯与中国和其它周边国家良好的经济往来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良好的发展和机遇。
二、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劣势
(一)对能源产业过分依赖使俄罗斯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毫无疑问,俄罗斯经济的迅速好转与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有紧密关系,尤其近几年来全球性能源价格的暴涨大大帮助了这个昔日大国,但是仅依靠单一的资源优势是成就不了俄罗斯的复兴强国梦的。国家若要强盛发展,要依靠本国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尤其是靠本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而仅依靠现有的自然资源是无法坐享其成的。
放眼世界上发达国家,如英国、瑞士、日本等国,虽然其自然资源十分贫瘠,但凭借其高精尖的具有本国特色的产业成为经济强盛之国。目前,世界资源性产品价格指数在迅速上涨,但不能保证这类大众性商品的价格会永远上涨。一旦出现价格迅速下降,俄罗斯经济对资源性产品过多依赖的缺陷就会暴露无遗,也会导致因经济内部缺乏替代性结构,过早结束黄金发展期。此外,新的科技革命也会带来新的替代性资源,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将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小,这是千百年来印证的真理。
(二)俄罗斯严重的债务危机和预算赤字将大大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近8年的经济复苏,俄罗斯经济如今已经走出低谷。但随着国民经济美元化和资本外流现象的进一步加深,国家的债务危机和预算赤字仍十分严重。现在,俄罗斯每年还需偿还100亿以上的外债,如何缓解沉重的外债压力对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考验。另一方面,由于车臣、第比利斯等地区仍不稳定,俄罗斯军费开支也在不断增加。在社会开支方面,居民的工资及退休金等随着经济发展也在逐年上涨。因此,俄政府还面临着要解决巨大的财政预算赤字的问题。
(三)人口数量的锐减使俄罗斯经济面临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尴尬
人口危机一直是困扰俄政府的棘手问题。根据近20年来俄罗斯的人口变化趋势,可以算出,俄罗斯是全世界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国家。自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口下降了近300万。极低的出生率、外来移民人口的减少,持续的高自杀率等都使得俄罗斯人口锐减。除此之外,俄罗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重,青壮年劳动力愈发紧缺。俄罗斯本来拥有令人羡慕的广阔疆域,但却因缺少足够的劳动力而无法进行开发和居住。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人口数量下滑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1世纪还没有过完,俄罗斯可能就没有足够的兵力来保卫偌大的国土了。资料显示,依据俄罗斯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至少还需要500万左右的劳动力。可以说,俄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使得俄罗斯经济缺乏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从俄罗斯经济发展回归到中国的经济建设,我们发现,作为世界上两个正在高速发展的毗邻大国,俄罗斯与我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对比当中也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因此,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特点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启示作用。
三、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特点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俄罗斯经济对单一产业的强烈依赖性也同样出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主要表现为我国经济对外资的过分依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而在整个进程中,外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早已超过5000亿美元,占中国GDP的比重也已超过40%,这些数字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这样的比例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和亚洲其他地区国家。外汇储备过高,将会产生潜在的通货膨胀。外资增长速度过快,又会加剧经济过热的风险。而外资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源、资金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也会逐渐形成市场垄断,从而使得我国本土企业因得不到强大的资金支持和有效发展而导致萎缩。鉴于国际资本的有限性和流动性,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演变,国际投资商是可能出现战略方向性的集体转移的。因此,我国经济应逐渐改变对外资企业严重依赖的现状,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力更生”。
(二)同样是幅员辽阔且资源丰富的国家,俄罗斯可以成为能源出口大国,而我国却无法实现能源自给。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极低的能源利用率
众所周知,当前世界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近几年来俄罗斯经济的迅猛发展同世界范围的能源短缺有直接关系。因此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地开发新型能源并在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方面加大力度。但我国却是一个公认的单位产品高能耗的国家,其工业领域的单位产品能耗和工艺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显著。如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主要高耗能行业的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高出40%以上。其中,水泥综合能耗高45.3%,造纸综合能耗高120%。目前,我国现有的资源开采还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要,仍需进口一部分能源。在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今天,这大大增加了单位产品的成本。因此,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大事。
(三)人口问题是中俄两国在经济发展中都不可避免的严重问题,能否合理解决关系到国计民生
同俄罗斯人口数量锐减的危机相反,我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恰恰是人口数量过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占世界总人口的21%。为控制人口增长,30多年前,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一政策的实行使我国到2007年少生了至少4亿多人,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过快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因此也有人提出,中国人口数量过多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但事实并不乐观。人口数量的低增长只限于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而广大农村却并非如此,超生多生现象也都普遍存在。据科学估算,我国与经济发展、资源分布相匹配的合理人口应是9亿人。但目前,我国人口数量早已超出13亿,这个庞大的数字无疑是拉缓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沉重包袱。此外,我国人口素质偏低也是困扰政府多年的“顽疾”。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占人口80%以上的农村人口,更是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贫困区”。极端落后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影响极深的封建思想意识,使这些贫困地区的人口以“高速度、低素质”的特点逐年增长着。而与此同时,人口素质相对较高的一些发达城市却出现了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趋势。另外,遍布城乡、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又使得目前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出现严重失调:男生数量大大多于女生是目前中小学的普遍现象。这一性别比例上的严重失衡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着力改善人口环境,合理解决人口危机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点说明】:该文章发布日期为2008年,但目前依然有效。后半部分,也就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特点对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部分,仅仅作为参考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