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用50万亿投资新基建,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下,我国技术是越来越成熟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建等方面的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技术也是越来越成熟的,如今在中国可以看到很多了不起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也拿下了多个世界之最,就连外国人看到后都对我国称赞不已,西方媒体还因此称呼我国为“基建狂魔”,而我国的基建技术在世界上也是遥遥领先的。
我国的发展依然在不断向前进步,但是由于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打破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人们的生活不得不按下暂停键,疫情期间人们都待在家里,不外出,很多行业都处于停工状态,国家的经济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为了加速经济的发展,我国决定加快新基建的进展步伐,新基建的建设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其实在2018年我国就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与先前我们理解的基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新基建的内容有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在2020年我国对新基建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另外在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除了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以外,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这五大领域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带动国家的经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被极大地提高,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都会提高人们生活的效率,相信在新基建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定会越来越繁荣。
那么大家对于这件事情还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
B. 中国用50万亿投资新基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意义
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下,我国技术是越来越成熟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建等方面的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技术也是越来越成熟的,如今在中国可以看到很多了不起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也拿下了多个世界之最,就连外国人看到后都对我国称赞不已,西方媒体还因此称呼我国为“基建狂魔”,而我国的基建技术在世界上也是遥遥领先的。
除了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以外,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这五大领域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带动国家的经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被极大地提高,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都会提高人们生活的效率,相信在新基建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定会越来越繁荣。
C. 我国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因素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因素变得更强大
D. 新基建来了,可能会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或提升
首先带来5G手机换机潮。直播,长短视频更加普及。其次信号增强,数据传输速度大专增还会带来万属物互联时代,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等科幻片中才有的场景,也许未来几年都会变成现实。
城市建设如充电桩的普及,会彻底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难的痛点,新能源车会大爆发。当前新能源车只在一线城市,小规模人群中存在,未来解决充电问题后,更加经济环保的电动车会在各线城市驰骋。
国内工厂大部分只是工业2.0的时代,不只是加几个机械臂就能实现工业互联网。没有数据和网络的支持,都是空中楼阁。不过随着5G商用,一切问题都找到了解决答案。未来工厂生产效率会更高,当然,普通技术工人也会面临被替代的现实。
(4)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
一、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E. 一带一路战略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经济建设,国际贸易发展有何作用和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首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众所周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1979年开始,我们先后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建立了众多的特殊政策园区。但显然,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为了“领头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同时,东部地区正在通过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至2012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早期,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有着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就恰好成为他们最大的投资乐园。所以,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第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入世”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WTO这一被大多数成员国一致遵守国家经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封锁。但是,国际经贸机制又在发生深刻变化并有新的动向。“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紧密联系的。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建自贸区,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大部分是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上。因此,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而得到落实和发展。
F.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新基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一、作用: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经过连续多年大规模投资,我国传统基建领域的存量基数已经很高。以数字型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却处在起步阶段,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二、意义:
无论是在线办公助力复工复产、云商业云服务便利社会生活,还是智能制造加速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新基建”的有力支撑。有机构测算,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1.2万亿元。2020年至2025年,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将达10.6万亿元。
一端连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可以预见,“新基建”将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新动能,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而且是企业应对挑战、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能很好地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6)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一、基础保障:
数字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保障。“新基建”对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在短期内助力稳投资、扩内需和增就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更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推动作用:
加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中国实现多种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再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G. 研究新经济特点坚持进行引导快速超前原则加快建设一批新型基础设施是否正确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要快速。
也要符合相关的市场规律,而不能拔苗助长。
H. 新基建是什么浙江新基建会给哪些行业市场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新基建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简称。其具体的领域包括:信息通信、5G等基础网络建设;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先进制造产业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动的数字经济建设;生态绿化、水和大气污染治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文体等民生保障项目;智慧城市、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冷链物流、管理平台数字化等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水利、文卫等农业农村设施建设……目前国家政策支持,浙江省内很多涉及以上行业的企业都会迎来加速发展的机遇,以物联网行业利尔达集团为例,深耕物联网多年,在人工智能、5G、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充电桩等领域的技术标准化方面做了诸多努力。这也就是说,未来利尔达较比同行企业而言,”速度“是占绝对优势的,因为有了技术标准化平台之后,对技术的利用的效率会很高。
I. 现在新基建的热捧下,会对IDC有什么影响
Zkeys系统可以帮助传统IDC厂商在不依靠大量资金和技术权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云化转型,而且耗费的专时属间更短,产品更稳定,在新基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建议IDC厂商可以多了解看看,选择合适自己的云化平台。
J. 高中政治 新基建为什么能释放国内经济发展潜力
“新基建”既是实现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应对挑战、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论术如下:
“新基建”孕育着巨大发展空间。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除此之外,5G网络建设还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预计到2025年将累计带动超过3.5万亿元投资。
“新基建”有助于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大力发展“新基建”,中国将不再处于全球供应链的中下端,制度优势将使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实现大逆转,不仅领跑数字经济、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产业,还将促使中国制造业、中国的实体经济在新一轮世界竞赛中处于更强的地位。
“新基建”兼具稳增长和创新的双重效应。新产业新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完善,对与未来科技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也是新经济茁壮成长的必要前提。“新基建”投资和运营模式比较灵活,外资、中小企业都有非常多的参与机会,这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活力。
(10)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新基建”的鼓励措施
1、积极将“新基建”列为优先发展领域。
2020年要推进实现县城以上城区5G全覆盖,启动全省5G规模化商用;甘肃省提出,2020年要基本实现地级市城区5G全覆盖。要实施5G融合应用行动计划,2020年新建5G基站3万个;上海市提出,加快培育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2、加大对相关领域研发投资的支持和补贴力度。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28个省区市合作建设数字防疫系统,健康码在200多个城市上线,数字技术极大提升了防疫效率。网上课堂、在家办公,保障了社会经济正常运转。 “一网通办”小程序“随申办”等在支付宝、微信日渐普及。
3、努力改善营商环境。
推动“新基建”领域国际合作。今年是《外商投资法》颁布一周年,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对于发展“新基建”,各级政府应充分保障外商外资、民营企业和央企国企的平等竞争,打造公平、公正、透明的以法治为主的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