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安的经济在将来十年如何发展
定位中部核心都市,依托其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依托核工、军工、航天基础,深发展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B. 西安的经济发展情况
现在看城市,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其次是人口面积,区位优势,辐射低位,知名度,环境城建等等。
一线城市只有四个:(国际级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其中广州深圳为准一线。
二线城市:(区域中心,知名度很高的经济发达城市)天津,重庆,南京,沈阳,武汉,成都,西安,杭州。
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划分标准
【标准一】:
一线城市:京、沪、深、穗,为房地产行业的发轫地区和最发达的城市;
二线城市:天津、重庆、成都、南京、杭州、苏州、宁波、沈阳、大连、武汉、长沙、西安、昆明、贵阳、珠海等,二线城市包括部分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等几类,主体是省会城市;
三线城市包括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及大多数地级市,如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及绍兴、台州、盐城等。
四线城市则为一些县级市、县城等。
【标准二】:
“一线城市”:目前中国地产行业,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个城市明显领先于其它城市,四个城市代表着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最高水准,一般作为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除一线城市外,达到下列数据指标及以上的为二线城市。
1、国内生产总值2000亿元人民币;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万元;
3、城区常住人口100万;
4、城市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0万平米;
6、商品房销售均价3000元/平方米。
“三线城市”:单项或多项指标低于上述要求的城市,均作为三线城市。
对上述标准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一线城市的划分上,两种说法是统一的,即为京、沪、深、穗。这两种划分标准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二、三线标准的制定上。
C. 为什么西安经济发展如此缓慢
应该思想够放传统思维势力占据部
Garfield
属于猫愚见:
1.军工业发达都属于保密既能外宣传搞民用主要依赖政府拨款
2.高校众;才实力雄厚严重外流
4.资源丰富要煤煤要油油山西煤自却缺电东北森林却缺木材主要资源全供应给沿海发达工业城市
5.西北空陆运便像东西都比较少往边运我几同想买高配置笔记本赛格看家都说型号西安没进货要网订
甜甜圈椰球
所谓让部先富起西安资源都低价卖援助沿海
西安太重商比较重文
运输并便西部内陆城市
事实央政策西安求稳创建文化城央让西安发展太快钱越越管
安西
发展快干嘛西安现挺
甜甜圈椰球
您标准西安想呵呵
能让别喜欢才Jennifer
呵呵西安挺肯定除自环境灰雨脏
按说自环境自事情西安黄土高坡似乎没办......久论应该与经济相关内关系具体我没研究间跨度知似乎事实浙江贵州我初想应该贵州山青水秀浙江都工业污染实际逛发现贵州山林绿化远浙江更要说欧美些城市逛受其物事实咋空气真蓝真尤其象纽约种城似乎都没树照没灰照蓝
说口密度缘故本自环境
我猜想经济发达能迫接手污染严重耗费土各类产业减少绿化减少森林缘故吧Garfield
环境污染既复杂沉重题
欧洲都先污染治理工业发展代肯定污染相严重伦敦
家资本积累完物质丰富自想点更始治理环境需要钱及间表面治其实重工业污染排放其家(亚非拉)美其名曰跨企业
想起《幽灵公主》面画面类想要发展必须占使用自资源使用程要破坏原平衡越发展越要破坏达自调关系
所谓保护环境保护谁环境我想要恢复自原平衡我想要使环境限度满足类自身舒适种根本想绝环境更更加剧平衡破坏
阿瓜
D. 杭州和西安的经济能比吗
杭州新兴产业发展很快,被称为互联网之城,财富新城,属于新的创新型城市代表,而西安也在突破传统工业的限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大局。单经济总量来说杭州西安实力要强。满意请采纳谢谢!
E. 再过多少年西安的经济会发展起来
至少得十五年!
F. 西安的经济区位
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最大的中心城市。总面积3582km2,常住人口641.38万人,辖9区4县。本文研究的区域是三环道路内的建成区范围。其三环范围内空间的功能分区明显,不同功能区聚集不同产业;聚集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口,所从事的生产、生活活动差异性较大。
二、自然环境空间
1、大气环境指标
自然环境条件是其他任何环境要素存在的前提与基础。西安市环境监测站对西安不同功能区位进行空气质量、噪声的监测。西安空气监测点位中有6个点位分别代表不同的功能区,即:西安高压开关厂(西郊工业区)、兴庆小区(居民区)、纺织城(东郊工业区)、小寨(商业区)、高新西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开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9年观测显示,西安市大气中SO2和NO2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NO2年日均最大值出现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其他依次为商业区、居住区、西郊工业区、东郊工业区。可见在西安市汽车尾气排放的排放量对NO2含量的影响发挥主导性作用;由于政府对燃煤企业的改造作用使其燃煤对大气环境中NO2含量的影响不甚明显。2009年度全市二氧化硫均值为0.048 mg/m3,商业区的年日均值最高,其余区域的含量介于(0.006-0.260)mg/m3之间[3]。上述分析可见,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主要受汽车尾气的影响。商业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最差。
2、城市灰尘的分布以及组成状况
城市灰尘粒径组成及环境效应——研究分析西安市的灰尘分布及其组成。分析结果是,西安市灰尘空间分布极不平衡;西安市灰尘组成中60%左右的灰尘粒径小于0.25mm,40%左右在0.25--lmm之间,这些颗粒物进入人体的机率很大。〔1〕由于西安市属于舒缓波状加低洼地形,西北低、东南高,长年西北风的切入降低了局部高值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多数注入并沉降于低洼的负地形中,使低洼地带长年受到城市灰尘的侵害[2]。同时城市特殊的地理区位作用、林立楼房的阻滞作用,使城市灰尘的聚集效应明显。最终演变成可怕的城市环境化学定时炸弹。
西安市大气环境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高,最大年日均值为0.174mg/m3。出现在商业区超标率为57.82%。可见商业区人流、车流多,绿化率低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绿化率高,工业企业的排污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年日均值为0.112mg/m3[3]。不同区位的监测值都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值。并且在全市的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上述分析可见,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环境质量最差的区域出现在商业区,东西老的工业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在全西安市处于中等水平。而新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指标数据显示NO2的含量较高,其他指标值均处于较优。
3、噪声状况
2009年,西安市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为8个,分别代表5个类型区域,即陕西宾馆(特殊住宅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居民文教区)、零六七招待所、陕西气象局、钟楼(混合区)、西安高压开关厂(工业集中区)、西安搪瓷厂、西五路(交通干线两侧区)。
2009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1分贝,全市功能区噪声监测五个区域中,昼间噪声除居民文教区和交通干线两侧区略有超标外全部达标,昼间噪声最好的区域是混合区,低于国标2.3dB(A),其余依次为工业集中区和特殊住宅区,分别低于国标1.9dB(A)和1.5dB(A),居民文教区和交通干线两侧区昼间噪声分别超标0.6dB(A)和0.4dB(A);夜间噪声均超标,超标最严重的功能区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的夜间噪声,超标为10.9dB(A),其余依次为工业集中区、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区和混合区,夜间噪声分别超标6.5dB(A)、3.8dB(A)、2.7 dB(A)和1.4dB(A) [3]。
4、工程地质环境状况
工程地质环境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地基基础。西安市坐落在渭河断陷盆地内不同地质构造的交错位置,工程地质条件异常复杂。西安地裂缝在构造背景下叠加了人为开采地下水的影响,目前活动大大增强。地面沉降是西安较为突出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较长,波及范围广,并具有独特的活动特征。地面沉降的持续发展还加剧了西安地裂缝的活动,给西安市的市政设施及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危害,是影响人居环境空间异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年监测资料表明,西安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总体规律是:累计沉降量在西安市东南郊较大,西北郊较小。沉降区内形成了沉降槽 [4],中心分别位于北郊的辛家庙、西安交通大学、沙坡村、南郊的大雁塔什字、东八里村和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城郊大部分地区(除城区西北角外)累积沉降量均超过了600mm,有41km2的地区超过1000mm,东八里村、大雁塔什字、沙坡村、胡家庙沉降中心超过了2000mm,其中东八里村地段达到2322mm。地面沉降强度的另一个指标是沉降速率。沉降速率超过100mm/a的地区大约8.5km2,分布在东八里村、省军区、大雁塔什字、沙坡村、胡家庙附近,与沉降中心基本吻合。沉降速率在50—100mm/a的地区约42.5km2,主要分布在西安市南郊、东郊及城区范围内,而西安市北郊、西郊及东郊纺织城地区沉降速率均小于50mm/a。
《西安城市区工程地质环境与岩土工程勘察特点》探讨该区场地与地基,按其工程地质条件优劣和岩土工程问题的多少与严重程度,沣、皂河冲洪积平原区和渭、灞河二级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岩土工程问题较好的Ⅰ级区域;渭、灞河一级阶地区和渭河及支流河漫滩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的Ⅱ级区域,岩土工程问题虽少但较严重,由此决定的场地与地基条件一般,岩土工程勘察的难度适中;黄土梁洼区和黄土塬及灞、浐河阶地区的Ⅲ级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岩土工程问题较多且较严重,由此决定的场地与地基条件较差,岩土工程勘察的难度较大[5]。
三、社会经济空间
人居环境所涉及的社会经济要素与自然环境要素同等重要。在西安现有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异质性与其所在的功能区联系密切。调查数据显示,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中及其以下的人口分别占到总人口的54%和55.4%,而西安市平均水平则是83.4%。大学本科以上人口却占到总人口的28.1%和14.6%,全市平均水平则仅为5.8%。可见,新型开发区的人口文化素质遥遥领先于全市平均水平。由于数据搜集的困难性,无法得到东郊纺织城和西郊电工城两个老工业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数据,很难量化研究全市各区域的情况。上述数据则说明西南郊及其北郊对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调查数据显示,两个新型开发区的人口年轻化趋势明显。20--40岁的人口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9.29%、47.331%,而西安市处于20--40的人口比例为35.841%。由上述分析可知,新型开发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很大。西安市东南郊的曲江旅游度假区集中了大量的高档住宅,其中全市别墅的25%集中在此〔6〕。有关学者提出住宅价格比住宅本身更能说明其空间区位优越的人居环境。由此可见,西安市的东南郊、西郊和北郊的人居环境处于全市的领先位置。
四、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见,研究范围内人居环境的空间差异性突出。社会经济因素起着决定性影响;自然环境指标在人居环境异质性方面发挥辅助性的作用。由此形成西安目前新型开发区(曲江新区、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西安市人居环境最优的区域(一级区域)。南郊的文教区发挥教育地段的优势成为人居环境的良好区域(二级区域);东、西两个老的工业区仍然是人居环境较差的区域,但是二者又有明显的不同,西郊电工城受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影响日渐增强活力,东郊纺织城虽然邻近灞、浐河开发区和东开发区,但是其发展势头仍处于静态;一环和二环线之间的过渡区域各指标要素处于中等水平(四级区域),不同方位受到其外围区域功能的影响明显,人居环境处于全市的劣等水平。内城区域具有优于其他区域的服务设施,但是人口密度大,道路交通拥挤,房屋价格昂贵、绿化率低等,处于全市人居环境的中上等水平(三级区域)。人居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必然带动大量的人口移动聚集,深化西安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6],预示西安城市未来空间的蔓延态势。
G. 银川与西安市相比经济状况哪家强
银川与西安市相比较, 经济状况当然是西安 这个经济状况非常好了, 西安旅游业就很发达 。
H. 西安在西北经济中的地位
西安在抄西北经济中的地位 西安的区域位置和中心城市的聚集、辐射功能,在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安在经济中,处于第一阶梯和桥头堡的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西安地处我国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
I. 西安的经济不知道好不好,想去西安发展呢
西安的经济还是比较不错的,想去西安发展,首先那里必须有认识人
J. 西安那么落后为什么还被称作大城市
先说明,不吹捧,讲事实,就说2点。
1、本人四川人,去过的地方不多,但西安相对来说,接触还是有,17年去过西安,也呆了好几个月,当时去的是雁塔区,跟本地人交流过,说是小寨这块儿,是市中心,算是比较繁华的地方,由于工作原因我也没有过多的到处去转,但就这块所谓的市中心繁华的地方,给我的感受就是个2线城市,怎么形容呢,就感觉不繁华,不现代化,不像个省会1线城市,当时去过的同事同感,还开玩笑说,比成都落后至少5年以上(再说明一下,真的不吹不黑,就是开玩笑),不过有一点印象比较深,就是街道边上经常会有那种环卫箱子,里面放的大扫帚,想想是为了清洁街道方便使用吧,其它地方我没见过这种设施。对了,当时去的时候的冬天,还有2个印象点:下雪,街边停的汽车不少,但都是摆在那,很少有被开动过的感觉,就像那种报废车被大雪覆盖那种苍凉景象;然后就是印象中好像没怎么在街上看到环卫工人。
2、其它的行政业务不知道,也就不讲了,作为单位社保经办人,手上接触的不多,四川各地,重庆(重庆还是分出来吧,毕竟是直辖市)还有就是西安,虽实际接触的不多,但了解的也不少,基本的还是懂,坦白讲,西安是我接触的为数不多的最麻烦、最落后的,详细的我就不说了,就简单说几个点,五险分开,养老归养老中心申报及管理,其它四险归医保局申报,四险中的失业、工伤又归地税局管理,等于说我申报得去医保局申报,具体处理还得跑地税局,现在缴费都到税务。。。还有每年年审,年审几个月,年审期间不能做增减。。。养老是预缴费,你自己想缴多少缴多少,缴费到税务局,然后税务局转款给养老中心,再然后我们每个月要去养老中心对账(以前还不是每个月都可以),才算是把钱落实到人头上。。。
等等等等业务这块我真的不想吐槽了,要吐可能得吐出一篇论文的篇幅,接触过的人应该心里有数,没接触过的建议做好心理准备,也要做好功课,加强学习,当然学习只能自学,她们没有培训,也没有指导,也没有操作指南,包括网上经办流程指南,啥都没有,全靠自学,还是学这么复杂的,你咨询她们的时候,她们会很不耐烦,得做好没呛被骂的准备,她们有交流平台,唯一一个养老qq群,以前有,后来关闭了,真是神奇的操作,然后就是让关注养老公众号,我关注个屁哦,医保qq群还在,就像个死群,但几乎没人说话,更别说官方人员帮忙解答了,然后有个微信群,里面倒是热闹点,坦白讲微信办公真的没有qq方便,莫名的追求潮流,什么微信群聊,什么公众号,有qq群来得方便直接么,公众号能直接交流么,微信群能管理上传文件么,有公告么,对了,qq群里管理人员基本没在线,什么政策文件啊公告啊更别想有了,有人说还有电话,对,那要你打得进,而且对方心情好
很多时候我在想,就拿社保系统来说,可能有点不现实也不合理,但这真的是感受和希望,你多出来走走看看学习学习好不好,学学四川或者说成都,买也行啊,不买你抄也好啊
接触过这2个地方的人应该都深有感触,真的连四川2线都不如
真的还有太多太多太多,不想说了。其实从这个可以反映出当地的人文、政策以及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