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请问苏州经济发展状况的概述
经济发展再创新业绩。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9.6亿元,增长28.8%,剔除出口退税等因素后增长4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4.8亿元,增长10.3%。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17.7万吨,增长 4.4%。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批发市场和储备体系,粮食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全力抗御禽流感疫情,确保了畜牧业稳步发展。水产、蔬菜、蚕桑、园艺等实现增产增收。农产品质量建设扎实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总数保持全省第一。工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36.4%,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增长35.5%和30.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苏州被列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优势显现,沿江基础产业带正在崛起,市属工业企业“退城进区”工作开局良好。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 件、中国名牌产品5个。着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5%。加大旅游精品战略实施力度,旅游总收入增长42.4%。环太湖地区成为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物价保持基本稳定。现代物流业快速成长,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园、苏高新物流园等专业物流园区加快建设,苏州港货物吞吐量增长44.2%。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21.1%和24%,全年保费收入增长11.4%。房地产、邮政通信、信息咨询、中介服务、会展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大力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私营个体经济上交税收、完成投资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7.3% 和28.9%,比上年提高1.6个和5.4个百分点。
⑵ 为什么苏州那么久了仍然发展不起来
从经济实力上来看,在我国排名第一的省份当属广东省,在去年的时候,以突破十万亿的总GDP称霸我国,在世界上也是大有名气,放眼整个亚洲,只有一个省份能与广东抗衡,那便是经济常年“老二”的江苏省。
话说回来,江苏省的内斗确实是给我们这些局外人带来了欢乐,也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一下江苏,虽然说江苏省是内斗大省,但也并不代表江苏省就是一团散沙,若是有外省加以挑衅,那我想江苏省的十三个市也会出奇的团结,不知道你怎看呢?有是江苏的朋友吗?你是哪一派别的呢?
⑶ 你能简单分析一下江苏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吗
江苏省是全国第二经济大省,仅次于广东省。江苏省的经济基本分为两部分,以长江为界,江北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江南经济发展较为发达。
⑷ 苏州高新区市场经济发展现状
苏州高新区概况
苏州高新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是苏州城市“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翼。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遵照国务院“保护古城风貌,加快新区建设”的批复精神,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向型经济聚集区、现代化新城区“三位一体”为目标,设立了苏州新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1992年,苏州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被外交部和国家科委联合确定为中国首批向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为继续保持区域发展后劲,2002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将原苏州市虎丘区大部与原新区调整合并为苏州高新区,区划调整后规划总面积达258平方公里。
苏州高新区自启动开发至今,我们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聚集新产业、建设新城区和建立新体制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并重的发展战略,着力构建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和高品位的环境管理体系,使经济社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年增幅20%以上的高位增长,在全国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名列前茅。2003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1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口径财政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26.4%;工业销售产值700亿元,同比增长41%;完成进出口总额159.3亿美元,其中出口8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4%和103.6%。目前,全区已引进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外资项目,其中全球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1个,投资上亿美元以上的项目14个。外资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合同外资68亿美元,到帐外资41亿美元,已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医药与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环保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区内7家企业的8种产品市场份额已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基础材料、电脑及周边产品的生产基地。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总投资超过31亿美元,其产值占区域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⑸ 江苏省城市比较,排名城市经济状况~
2006年江苏各市人均GDP及人均收入排行 城市名 06年GDP(亿元) 户籍人口(万人) 户籍人均GDP(元) 人均GDP排名 苏州 4820 607 79406.92 1 无锡 3360 590 56949.15 2 南京 2780 614 45276.68 3 南通 1780 774 22997.42 7 常州 1560 349 44699.14 4 徐州 1450 917 15812.43 9 盐城 1174 798 14711.78 10 扬州 1101 454 24251.10 6 泰州 1090 503 21669.98 8 镇江 1060 268 39552.24 5 淮安 751 524 14332.06 11 连云港 623 466 13369.10 12 宿迁 420 515 8155.34 13
⑹ 苏州目前市场情况怎么样
目前苏州房价整体问题,姑苏、新区、园区整体价格较高均3万左右,背面相城专和南面吴中均价属1.8万左右个别地段在2.3-2.6万左右,往南吴江房价相对较低均价1.6万,苏州湾太湖新城均价1.9万。整体情况如此,具体看楼盘,都是一房一价的。
⑺ 苏州高新区的概况及经济发展状况
苏州高新区概况
苏州高新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是苏州城市“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翼。1990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遵照国务院“保护古城风貌,加快新区建设”的批复精神,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向型经济聚集区、现代化新城区“三位一体”为目标,设立了苏州新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1992年,苏州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被外交部和国家科委联合确定为中国首批向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为继续保持区域发展后劲,2002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将原苏州市虎丘区大部与原新区调整合并为苏州高新区,区划调整后规划总面积达258平方公里。
苏州高新区自启动开发至今,我们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聚集新产业、建设新城区和建立新体制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并重的发展战略,着力构建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和高品位的环境管理体系,使经济社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年增幅20%以上的高位增长,在全国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名列前茅。2003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1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口径财政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26.4%;工业销售产值700亿元,同比增长41%;完成进出口总额159.3亿美元,其中出口8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4%和103.6%。目前,全区已引进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外资项目,其中全球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1个,投资上亿美元以上的项目14个。外资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合同外资68亿美元,到帐外资41亿美元,已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医药与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环保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区内7家企业的8种产品市场份额已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基础材料、电脑及周边产品的生产基地。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总投资超过31亿美元,其产值占区域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⑻ 苏州与杭州的经济状况的对比
我感觉差不多吧
可能苏州更有上升的空间
⑼ 苏州(含5县)整体的经济概况如何
初步核算,苏州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0%。经济总量居中国大陆第5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华东地区第二位(仅次于上海)、中国地级市第一位。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增强,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81.04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为24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2008年苏州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701 [2] 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8,236元(超过10,000美元),列中国大陆第三位(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华东地区第一位(已超越上海)。 苏州自公元前514年建城以来就长期是中国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后又发展为中国南方、华东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目前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苏南地区的工业中心。拥有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江苏第一大港、中国大陆第九大港——苏州港,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与全国各大城市相连,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以经济总量计算,苏州现在是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中国大陆第五大城市。昔日的人间天堂将成为更加繁荣昌盛的人间新天堂。 经济运行(2009年) 综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工业 苏州工业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704.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235.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和7.1%。苏州为仅次于上海手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工业产值3357.35亿元,增长4.1%;外资工业产值13270.28亿元,增长7.1%。重工业产值14617.46亿元,轻工业产值5618.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3.2%。 优势行业、新兴行业、民生行业和高技术行业成为带动工业经济走出低谷的主导力量。电子、纺织、冶金、化工和装备制造等超千亿元的支柱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7.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8%。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6912.6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4.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整体运行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中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智能电网、新型平板显示和传感器六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056亿元,增长4.4%。 运输邮电业 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46亿吨,比上年增长21.1%;集装箱运量271.8万标箱,比上年增长5.8%。 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攀升。全市年末拥有机动车186.9万辆,其中汽车101.6万辆。 国内贸易 苏州200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6.30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599.16亿元,增长20.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46.44亿元,增长12.9%。 金融业 2009年末苏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450.54亿元和9032.28亿元,比年初增加2650.53亿元和2451.71亿元。居江苏第一。年末保险机构总数达到51家。苏州正在打造工业园区环金鸡湖金融高地,已有相当规模。 旅游业 苏州是中国著名旅游城市,2009年旅游业围绕古城文化深度游、新城浪漫时尚游、太湖生态休闲游三大品牌,强化规划引导,整合旅游资源,大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接待境外游客219.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3%;旅游外汇收入9.97亿美元,增长0.2%;接待国内游客5870万人次,增长11%。年末拥有星级饭店158家,其中四星级及以上饭店68家。全市4A级景区点23家,5A级景区点2家。全市景区接待游客7273.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5%。苏州成为长三角城市中拥有最多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线路的城市。 体制改革 各苏州2009年全市新增15家小额贷款公司,总数达到18家,累计发放贷款额76.2亿元。全市新增上市公司4家,累计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7家,共募集资金227亿元。 民营经济 苏州民营经济实力相当强,名项指标在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2009年末私营企业累计达15.73万家,累计注册资本4205.53亿元,个体工商户年末累计达到32.55万户,年末累计注册资本153.81亿元。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7614家,占一半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645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1.9%。私营个体经济完成投资922.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1.1%。 对外贸易 苏州2009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014.5亿美元,其中出口1140.9亿美元,全市出口总额占全省、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7.3%,9.5%。 利用外资 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82.2亿美元,增长1 %。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16.9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21%。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4家落户苏州。苏州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城乡建设与规划管理 苏州全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5%。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新增林地、绿地面积8140公顷。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2%。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苏州坚持走经济与环境和谐共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1.3,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29天,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科技事业 国家级科研机构-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成立、中科院苏州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动工建设,园区生物纳米园成为首个省级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全年专利申请量5.5万件、授权量3.6万件,总量分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和第一位。2009年末,全市人才总量突破9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5万人。 教育事业 苏州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70所,在校学生100.2万人,毕业生24.9万人,教职工总数7.4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6.30万人。在苏州的高等院校有19所,二级学院4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8.77万人,毕业生4.10万人。 文化事业 苏州2009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27个,公共图书馆12个。全市累计6个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8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平江、山塘历史街区分别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历史文化名街。 卫生事业 2009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2380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6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2万人,其中医生1.68万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100%,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儿童医院、市立医院、苏州中医医院、常熟中医医院、昆山中医医院是苏州著名的医疗单位。 体育事业 苏州世界冠军有16人。苏州有张军、陈艳青、吴静钰等多位奥运冠军。 人民生活 苏州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12987元,比上年增长10.2%。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20元,比上年增长10.3%。收入结构逐步优化,非工资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开发区概况 国家级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省级开发区:常熟经济开发区、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太仓港经济开发区、吴江经济开发区、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张家港经济开发区、苏州浒墅关经济开发区、吴江汾湖旅游度假区、昆山旅游度假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出口加工区:苏州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昆山出口加工区、常熟出口加工区、吴江出口加工区、吴中出口加工区 保税物流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 主要外企 美国(29家)沃尔玛 杜邦、美孚、普强(辉瑞)、礼莱、华纳兰伯特、伊顿、百得、百特、家庭用品、Ferro、TRW、FMC、PPG、纳贝斯克、雪弗龙、哈利斯、施乐、道氏化学、德士古、耐克、艾默生电器、霍尼韦尔、安普、宝洁、旭电、AMD、德尔福、3M、美铝、泰科国际 、摩根斯坦利、强生、通用汽车、卡特彼勒 日本(36家)三菱、三井、三洋电器、丸红、日商岩井、伊藤忠、富士胶卷、松下、丰田、住友、索尼、夏普、日立、日清、东绵、日绵、兼松、富士通、精工、久保田、旭化成、大日本油墨、三得利、佳能、大金、日本通迀、NEC、新日本、积水、新日铁、旭玻璃、东芝、电装、喜玛诺、小松、雅马哈、任天堂、爱普生、妮飘 法国(12家)阿尔卡特、液化空气、阿尔斯通、斯耐德、埃尔夫·阿奎坦、欧莱雅、罗纳普朗克、道达尔、欧尚、索迪斯、家乐福、达能、拉法基、圣戈班、欧朗科技 英国(5家)BP阿莫科、葛兰素史克、联合利华、BOC、翠丰集团、汇丰控股 韩国(6家)大宇、三星、浦项、鲜京、现代、LG电子 德国(8家)西门子、戴姆勒克莱斯勒、蒂森克虏伯、赫思特、罗伯特博世、ZF集团、大众、巴斯夫、麦德龙 意大利(1家)mattei(玛泰) 荷兰(3家)飞利浦、壳牌、阿克苏诺贝尔 瑞士(2家)诺华(山多兹)、迅达控投 芬兰(3家)诺基亚、STORA-ENSO(苏州称:紫兴纸业)、芬欧汇川 挪威(1家)海德鲁 加拿大(1家)加拿大铝业、玛格纳 瑞典(1家)爱生雅 新加坡(1家)伟创力
采纳哦
⑽ 苏州的情况
1.面积8488平方公里,城复区为制66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571万。
3.外地人多,以安徽,新疆,苏北地区居多。
4.均价5000多。
6.以米饭为主,饮食偏甜,一天20块吧。
7.事业单位朝九晚五,一般都是八点半上班,四点半下班的样子吧,每周5天。
8.公交车一般1元,空调车3元,也有2元的车。TAXI分为桑塔纳2000,桑塔纳3000和帕萨特3种,起步价都是10元,包括3公里,之后的路程,前两种车型,1块8/公里,帕萨特2块/公里。
9.衣服应该跟正常中国人都一样吧,我是学生,不知道上班族穿什么。
10.苏E。
11.12.与上海一致。
尽我所能回答了,其余小女真的不知,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