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有几个分别是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新批准的中西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达11个。
作为专实施西部属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1999年国务院决定允许中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其省会或首府城市选择一个符合条件并已建成的省级开发区,申办国家级经济 技术开发区。今年以来,国务院已先后批准合肥、西安、郑州、成都、长沙、昆明、贵阳、南昌、石河子、呼和浩特、西宁等11个中西部具备较好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使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数达到16个。目前,我国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有43个。
2. 中国国家级开发区经济排名
中国共有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9月数据),其中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回198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答设立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去年9月,商务部发布了中国首个《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5)。报告对2004年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分析,并对它们的综合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报告》指出,33个设立时间较早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前10名依次是:天津、广州、昆山、青岛、漕河泾、烟台、北京、大连、南京、杭州开发区;15个新批准的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排名依次是:合肥、长沙、呼和浩特、郑州、成都、太原、西安、昆明、南昌、南宁、石河子、西宁、贵阳、银川、兰州开发区;5个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综合排名依次为:苏州工业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厦门海沧投资区、宁波大榭开发区、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
3. 中国经济开发区有哪些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 经济开发特区
基本上一些较发达的城市都有专门的经济开发区 比如苏州、昆山、无锡、常州之类的,这些都是行政市内设立的经济开发区。要是像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 这样专门开辟出来的地区做经济开发区的就上面这几个了吧
4.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时间及相关报导
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决策。
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在天津开发区写下“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题词。也就是在这一年里,全国人大通过了跟开发区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两部立法:《外资企业法》和《土地管理法》。国务院颁发了鼓励外商投资、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条件若干政策。同年,我国外经贸、财政、银行、海关等部门出台了对外商企业和外贸商品等一系列优惠规定。
此前的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决策。1984年至2002年,国务院一共批准设立了4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家享受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其中,2000年以前批准设立的有37家,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2000年以后新批准设立的有17家,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2003年国家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国家级及地方经济开发区施行严控措施。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54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2005年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指数排名前10名的分别是天津、苏州工业园、广州、昆山、青岛、漕河泾、烟台、北京、大连、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5年,在不到全国总面积万分之一的土地上,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8195.20亿元,占全国比重的4.49%,从业人员达到417万余。
“实践证明,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典型的‘布局集中、产业聚集、土地集约’的园区发展模式,在土地、能源日趋紧张和环境保护日益迫切的新形势下,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5. 经济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1984年5月,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并积极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决策,此后相继批准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等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 全国已有122家国家级开发区以及1500多家各类开发区。
27年来,开发区始终坚持国务院确定的发展方针,艰苦创业、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大胆实践,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优化产业调整结构、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有效地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是有力地深化了改革扩大了开放。27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不断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体制,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既为自身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又为国内相关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重要载体、平台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2008年,出口总额2051亿美元,占全国14%;进口总额1804亿美元,占全国1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95亿美元,占全国21%,连续多年比重超过20%。
二是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的实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所在地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主要经济指标在所在城市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已经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成为着力打造城市圈和经济带强有力的支撑点。2008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 占全国5%,增幅高于全国同期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72%;工业总产值近4.6万亿元,占全国9%;税收收入2481亿元,占全国5%。
三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25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带动了传统产业升级;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结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水平,2008年,高新技术产值已占开发区工业产值的一半;通过加强国际生态领域合作,着力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和核心集聚区,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四是有力地推动了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25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集约经营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等各种资源,成为我国土地等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加快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成为全国科学发展的引领示范区。2008年,开发区创造了约占全国5%的GDP、5%的税收收入、16%的进出口总额,吸收了21%的外商投资。
6. 中国有多少个经济开发区
1984年5月,中国正式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在这些城市先后建立了15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6年8月和1988年8月,又先后批准将上海市的闵行、虹桥和漕河泾开发区列为经济技术开发区。
至1993年初,中国已有13个开放城市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即沈阳、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福州、广州、湛江、上海。
随后,又相继决定将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带、长江三角洲以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辟为经济开放区,并着手在这些地区组建一系列经济技术开发区。
7. 中国有几大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是一个泛指的说法。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各类产业工业园(比如农业开发区、化学工业园、汽车工业园等等)的一种通称,也简称开发区。根据开发区的规模等级,可以分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等。
8. 中国的经济开发区到底是开发什么的呢
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形态是一个政治经济矛盾的综合体。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的政府主导经济,土地国有,资本流通和人民巨大的财富欲望,把中国带向传统的经济理论没有办法解释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像一个魔幻的泡沫,因为不受市场规律的制约,被越吹越大。
半国家主义与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是国家主义和传统资本主义在当今全球化经济大形势下结合的产物,这种国家取向的政府直接介入经济而不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在哈耶克的陈述中,被称为典型“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结合体”。
实为白黑勾结,夺取土地和政权。先畗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