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近现代战争对中国政治 经济 文化的利弊影响
侵略战争分为四部分: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军事侵内略,迫使中容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蚕食了中过大片的领土,勒索了巨额的赔款。同时在这些领土上屠杀中国人民,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文物古迹,给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政治控制,操控中国的内政外交海关,享有领事裁判权,并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颇多中国关税自主权,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导致经济落后,人民的贫困。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文化渗透,传教士的宗教渗透侵略,他们无视中国法律等,公开干预中国的内政外交,经济文化,扰乱地方横行无礼,气压百姓,还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为列强进行辩护,奴化中国国民思想。
『贰』 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政治方面:
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国家主权。华北大乱之际,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从此清中央政府权威低落,汉族权臣抬头,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八国联军事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经济方面:
八国联军军事行动,以清政府与总共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为终。其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这样巨额的赔款是紧接着《马关条约》向日本赔款白银两亿两之后,可谓雪上加霜。
控制海关就基本上能够左右中国财政。赔款共分39年才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翻一倍多,也使得中国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的经济跌入低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翻不了身,经济实力极度落后。
《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比较特别,列强要求赔款4亿5千万两,当时中国人口4亿5千万,用意就是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发生过反帝斗争的城镇,又被要求一律停止科考五年。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经济更加凋敝,人民生活更加贫困。中国因而彻底掉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文化方面:
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大肆抢掠,因而造成大量中国珍贵文物、大量的文史资料典籍(其中包括著名的《永乐大典》)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颐和园、西山以及圆明园)的失窃、破坏,损失无法估计!
翰林院内收藏了许多珍贵图书、孤本、宋版书籍、文史资料和珍贵书画,八国联军把藏书抢掠糟蹋一空。直到现在,伦敦、巴黎的博物馆里还有《永乐大典》等许多当年被抢掠去的图书和文史典籍。
(2)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扩展阅读: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英、美、法、德、日、意、俄、奥列强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1900年义和团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后,列强打着镇压义和团、保护使馆的名义,进军北京。
义和团和清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在天津、北京、廊坊等地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最后因清政府妥协投降、出卖义和团而失败。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臭名昭著的《辛丑条约》。
在反侵略战争的过程中,清王朝在军事上的弊病充分暴露出来,这也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屡次惨败的主要原因。
首先,清王朝历来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反抗,对外妥协投降的反动政策。“防民甚于防寇”,其军力部署和军队建设的出发点始终以对内为主,对外服从于对内。
其次,清军武器装备、体制编制落后。、在西方列强全面进入热兵器时代时,清军仍然处在冷热兵器并用,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清军的火器在清初以后一直很少改进和添置,鸦片战争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大大落后于西方列强。
清军总人数虽多,但由于驻防分散和交通限制,每次的临战兵力在数量上难以占到优势。另外,清军官兵素质低下,各级将领多是武弁出身,缺乏文化素养和近代军事知识,士兵基本上是文自,而且官兵疏于训练,战时临时拼凑,各自为战,难以发挥应有的战斗力。
『叁』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000字?!!!你还是自己去网络吧,没人帮你写的。
『肆』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封闭性 自给自足 现在外国的廉价优质商品流入(机器制造)中国市场变小 小农经济就瓦解
『伍』 中国和日本打战争对中国经济有影响么
战争肯定需要钱和人,再加上一战争社会就不稳定,经济怎么发展!
『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大量白银和珍宝流失 打击很大
『柒』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八国联军军事行动,以清政府与总共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为终,条内约规定议和容大纲十二条、附件十九项;其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四亿五千万即当时中国总人口,以示每人一两),连年利息4厘在内,共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以中国关税和盐税作担保,被称为庚子赔款。俄国索取赔款最多,达一亿三千余万两,近全额的百分之三十。在中国驻美国公使梁诚的努力下,美国退还近一半的庚子赔款,用于创办清华大学。大沽口炮台被拆毁,北京及邻近要塞由外国驻军,京师关防洞开。外国驻军甚至直接影响到日后芦沟桥事变的爆发。
『捌』 战争带来的经济影响
纵观历史,每次帝国主义国家爆发危机,总是有新的战争开始。很多战争的爆发都是因为发动国自身遇到了经济危机.战争是转嫁经济危机最好手段.
这里有两幅截然不同的图画:从1999年3月24日起,北约的十多个国家(直接参战轰炸的为九国)对南联盟开始进行“空中打击”。目前,轰炸还在残酷地继续,南联盟怒涛阵阵。
与此同时,人们看到了一幅截然相反的图画,即美国股市多次冲破万点,最后竟还稳稳地站在11000点之上活跃运行。人们在深思,二者到底有什么相反关联关系呢?
其实,美国真想打这场战争,欧元于1996年正式确定,1999年1月1日起正式流通。正由于欧元的诞生,美国看到自己美元的地位遭到欧元的威胁,于是打出“解放科索沃”的旗帜组织北约国家对南联盟进行轰炸。而这场战争事实上由欧洲各国和日本买单,不仅美国的军火商大发战争财,而且还起到了打压欧元的作用,牢牢巩固他美元霸主的地位。事实上,科索沃战争是一场稳固美国金融资本的战争。克林顿政府在玩政治经济学,这场战争有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
除了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其他都是战争的经济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