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

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

发布时间:2020-12-04 11:04:29

㈠ 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这个还得回到几年前中央就提倡的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具体什么科技是最能够促经济发展呢?就说美国吧,它基本上是靠二战发的家,简单地说就是贩卖武器,其实到现在美国经济也是以贩卖军火为基础.所以说它是一个喜欢战争的国家!同样日本也是以自有技术为经济基础!那么中国的经济靠什么呢?主要靠两方面1:制造业,加工业.(代工比如裤子,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污染环境,无形之中又增加了成本!)2:自有资源出口!(比如稀土和钢材)!咱们国家的政策是高新尖端科技(比如武器)研究制造由国家把持,是不允许个人投资研究制造的!话说造一亿条裤子赚到的钱都买不到一架好的飞机!(怎么养活这么多人?因为没有技术含量的轻工业是不赚钱的)那么相对来说自由资源这块就相当的实惠了!但是随之问题也来了,那资源枯竭了怎么办呢?所以说中央实行的加大深化体制改革力度,大力发展重工业,提高重工业科技含量!以科技立国!大力培养高新尖端科技人才(例如航空航天)的政策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㈡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1.有强有力的政府和制度保障经济发展的环境,这一点是从建国以来就有的优专势,也是极其重要的一属点。
2.非常有效地利用了落后的优势,就是后发展的优势。
3.面对不同的国际经济环境能较为及时得调整经济政策,尤其是从计划到市场经济的渐进式转型非常漂亮。
4.长期的高储蓄率高投资率。
5.有大量积累的外汇储备,有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和固定汇率制度,保障了实际汇率长期低估,从而赢得巨大贸易顺差;不允许资本绝对自由进出,总体来讲是易进难出。
6.重视对科技和研发的投资。
7.长期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
8.中国人传统文化优势,中国人喜欢把大量的收入都投入到下一代的教育;中国价值观里,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西方正好相反;中国人勤奋好学。
还有很多原因,但是以上的是最重要的。

㈢ 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改革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0几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认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发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必须继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必须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尤其是提高生产力,只有生产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才更加丰富,才能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在与大国的竞争中占有有利的位置。必须坚定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同时又成为指引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过去30年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今后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会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功。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经验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㈣ 这几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如果你认为你的家乡近几年变化大的话,就说明中国经济真的在飞速发展了。。

可是,你的家乡真的有变化吗?

至少我的家乡和6年前比起来一点变化都没有

㈤ 目前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答:目前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国内。1.腐败现象;2.浪费资源现象;3.经济发回展思维调整过度期;4.产业答调整平衡发展期;5.贫困地区与城镇化的调整期;6.城镇化与城市一体化发展期资源调整过渡期;7.全国基础设施完善程度;8.不可预期的自然灾害突发;9.不可预期的安全事故突发;10.新兴技术产业、网络信息产业、小微企业的培植与发展期;11.教育资源的平衡调整期;12.中国人口老龄化等等。国外:1.美国限制中国发展的亚洲再平衡战略;2.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抬头安全隐患;3.周边国家安全与战争突发;4.国际贸易平衡协调发展;5.中国货币与世界通用货币的平衡;6.区域经济的培育与发展;7.区域经济发展的阻力与调整时间;8.中国经济全面走向国际的速度、覆盖面与质量;9.兼并、收购、参股外企的阻力与规模;9.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宣传与认知;10.中国产品质量、品牌、售后服务质量等等。这均是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思考的各种因素。

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得益于经济对外开放。

2.借鉴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的工业化发展之路,即大力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

3.政治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良好。

4.得益于中国充沛的廉价劳力,即所谓的人口红利

5.中国人的优秀传统。中国人勤劳能吃苦,重视教育。 华人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能够吃苦。

6.得益于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㈦ 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社会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发展靠的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受生产关系的制约,生产关系是经济关系的重要部分,经济关系又是由社会制度来决定的。
所以社会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㈧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1、解决了社会的生产力,1978年年底,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大决策,改革传统的履行行政命令为主的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这个是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它是最巨大的动力。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发展,把发展作为振兴中国的第一要务,从1978年开始,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从此翻开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的一页。
3、政府的调节和管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进行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第二是超过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增进微观经济的效率,保护资源生态和环境,维护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等.第三是通过财政税收等杠杆,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改革开放28年来。
4、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资源,中国人民有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党的改革开放和党的政策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巨大力量。
5、巨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十几亿人的大市场,吸引着各方面的投资,还有中国由于长期比较贫困落后,基础设施缺口很大,投资机会很多,建设的推进,经济增速快,人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国内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的竞争加快,使中国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最广泛的场所。
6、中国具有持续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中国人民不仅勤劳,而且节俭,中国的储蓄率高,长期30%以上。

㈨ 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出了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进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过坎?风险确实有,但没有那么可怕。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201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简言之,就是要放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比如我们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前三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新增企业数量较2013年增长了60%以上。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我在2013年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说过,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

㈩ 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据报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农民工进入城市,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上看,中国人传承的勤劳精神没有变,而且在现代社会中,变得更加有组织和有纪律。

分析人士表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口再多,人口结构再年轻,如果总体上工作不勤奋、花费不节俭、消费去借债、不愿学知识、就业技能差,其从人口数量和结构方面看的应该有的人口红利,其实基本上不存在,无法为经济增长提供真正的人口红利动能。

希望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被传承,来辅助提升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

阅读全文

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