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新加坡经济发展

新加坡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4 00:26:32

❶ 简述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条件

新加坡海港是天然良港,可停泊许多艘大型轮船。简介中提出:城市岛国、人口稠密、天然良港是新加坡的基本国情。新加坡发展经济的重要突破点:(1)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转口贸易、对外贸易和航运业;(2)在发挥本国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炼油、造船、电子电器等工业;(3)利用本国的自然、交通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

❷ 新加坡经济发展特点及条件 (简要回答)

网上有啊~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海上航运十分繁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通讯和旅游中心。
特点:
1、外向型经济
2、反战经济与环保同步
条件:
1、最主要的,国家独立
2、利用西方国家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机会
3、制订了适合本国的,产业政策,发展外向型经济政策
3、大力引进外资
4、利用第三次产业政策
5、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ps:多看看地理图册啊,这本书真是不错的,上面很多都有啊,绝对对你帮助很大的~

❸ 新加坡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位于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马六甲海峡,是欧洲版、非洲向东航行到东权南亚、东亚各港口及大洋洲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 ,海上航运十分繁忙。这种地理优势有利于发展本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新加坡的经济发展。

(1)地处马来半岛南端,拥有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它是著名的国际大洋航线的枢纽,是东南亚的航运中心,还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起着沟通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海上交通的作用,交通便利
(2)沟通三大洲,连接两大洋,港口资源丰富,有利于引进科技,发展知识(电子)产业、旅游产业、深加工产业
(3)处于东南亚的“十字路口”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定位为“花园城市”
(4)首先是利用马六甲海峡的交通便利,发展船运业和转口贸易;其次是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电子工业和海上钻井平台;同时利用便捷的 交通,周到的 服务和热带海岛风光发展旅游业.同时,新加坡能这样快速发展,和正确的国家政策分不开的.

❹ 新加坡的经济体制是什么

从宏观上讲,新加坡的经济体制无疑属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范畴,但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自由放任的“传统”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同,新加坡实行的是在政府指导下的、开放性的、自由经济与经济统制相结合的混合型市场经济体制。
其主要特点是:
1、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1)自由经济和自由竞争政策:鼓励自由兴办企业,对私人企业予以大力扶持。
(2)贸易自由化政策:“自由港”政策,除烟酒之外,一切进出口商品免征关税。
(3)自由价格政策:除对少数公用事业,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铁路、通讯、邮政等实行行业性收费和少数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实行严格控制外,其他一切商品价格全部放开,使其依赖于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上下波动。
(4)自由金融货币政策:从管理机制来看,新加坡不设中央银行,而由金融管理局、货币局和投资局分别行使对银行、货币和外汇的管理职能。
2、国家调控和干预
(1)计划手段:政府通过制定国家各个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对国家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调节,指导国家经济的发展。
(2)法律手段:陆续颁布各种法规法令,如企业法、外国投资法、外贸法、金融法、会计法、税法等,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法律体系。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健全法律制度,为经济运行创造了和谐的外部环境。
(3)发展国有企业,参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新加坡独立之初,国内一系列重要的产业部门均掌握在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新加坡政府通过政府投资,大量发展国有企业。新加坡国有企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所属的控股公司,二是半官方的由国会批准建立的法定机构。
(4)其他宏观管理措施:由政府控制大部分的国民收入(包括财政收入和公共机构收入),由政府控制货币的发行。

❺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不利来的自然条件:源1)国土面积狭小,海拔较低(容易遭受气候变暖等现象影响);2)自然资源贫乏(包括矿产和淡水等等);3)各种自然条件单一(这容易影响国土安全和导致工业体系单一,产业不完整,对外依赖性强);4)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各种地质灾害较多不利的人文条件:1)缺乏农业基础,粮食依赖进口;2)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对外依存度较大;3)工业体系不完整,产业结构单一;3)对外开放程度高,金融等经济安全受影响;4)民族成分复杂,外来人口所占比例比较高,国家认同较低。

❻ 新加坡经济概况

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匮乏。

2.经济简史

新国坡国土小, 人口少, 资源缺乏, 国内市场有限。但是其地处马来半岛南端, 马六 甲海峡南口, 地理位置优越。因此, 从英属殖民地时代起, 新加坡就成为一个国际都市, 起着中转贸易和邻近地区商业中心的作用, 并从此不断繁荣发展,1965年新加坡 脱离马来西亚联邦, 在李光耀总理强有力的统治下, 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加坡从实际出发, 实行全方位开放, 努力把本国经济融合在世界经 济之中, 积极参加国际分工, 充分利用外国资源、市场、技术和资金以发展本国经济。

新加坡政府从1961年起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国际情况,制定了各阶段的五年发展目标,从而使新加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各阶段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1961-1965):为了改变过去单一依赖转口贸易的状况, 并解决殖民统治留下 的严重失业问题, 着手发展进口替代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当时新加坡人口为180万人, 失业的就有20万人,经过5年的努力, 创造了1.7万个就业机会。

第二阶段(1966-1975):这是奠定基础的十年。为了进一步使依靠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变, 着力发展制造业, 引进电子产品, 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十年中使制造业的产值从4.3亿新元增加到35亿新元, 每年递增26%;同时期, 基础设施 建设展开,机场、港口、道路相继建成或得到改善, 公共住宅开始大规模兴建,此阶段基本解决了失业问题, 同时基本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 外国投资设厂开始增加。

第三阶段(1976-1980):此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 以电子行 业为先导, 开始大量生产电脑,提倡科研与经济结合, 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制造业继续发展, 其就业人数由21万增加到36万,同时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使软、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为大规模引进外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四阶段(1981-1985):着力引进高新技术,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阶段(1986-):扩大引进高新技术、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中小企业挂钩。为了引进投资、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 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由原来的33%减为10%, 同时鼓励外 国人在新加坡办学校、医院, 便于他们长期居住。

3.经济概况

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政府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向是:以服务业为发展中心,加速经济国际化、自由化高科技化。为进一步发展经济,近年来,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策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农业拥有可耕地面积5900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9.5%。粮食全部靠进口, 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2).工业概况

自从1965年从马来联邦脱离后, 工业化推动了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主要有制造业, 包 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 但面临着其他亚洲国家的竞争。政府正致力于提高生产率, 以在低成本、高技术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3).服务业概况

新加坡服务业发达, 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 还将进一步增长。金融业是最大的服务 业部门, 在过去几年里增长很快。旅游业发达, 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1995年来新的旅游者近714万人。主要来自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1326亿新元(约合941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6年):7.0%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5835新加坡元

通货膨胀率(1996年):1.4%

失业率(1996年):2%

当今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2月31日晚发表新年献词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新加坡经济目前已陷入衰退,2008年增长率仅为1.5%,低于政府预期的2.5%,而2009年新加坡经济仍有可能进一步下滑。
李显龙说,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因此在应对上将更加困难。作为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体,新加坡此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出口、旅游及更广泛的经济领域都受到了影响。

他指出,2009年的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很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事情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发生转变。新加坡人必须为艰辛的2009年,特别是前半年做好准备。更多公司将被迫缩小规模,未来几个月将可能出现更多裁员。

李显龙说,经济衰退并不意味着没有机遇。在金融风暴中,新加坡必须继续寻求新的增长机会,确保新加坡能在经济衰退结束后更加强大。新加坡政府已对此次经济风暴迅速作出了反应,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就业问题,要使人们保住自己的工作,并通过再培训,帮助已失业的人重新找到工作。

他最后表示,仅有政府的帮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发挥自己的作用。他呼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此次经济危机。

此次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使新加坡2008年以来不得不连续4次调低了2008及200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200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被降至负增长1%至增长2%之间

❼ 新加坡如何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马六甲海峡东口,赤道以北137公里,面积682.7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和60余个小岛组成,总人口401.7万,其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326万,华族人口约占77%。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炎热,没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

作为一个城市岛国,新加坡没有腹地和缺乏自然资源。1965年独立之初,新加坡政府面临一连串的内忧外患。对此,新加坡政府审时度势,采取了走“工业化道路”的正确经济发展路线。其经济发展经历了由独立初期时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过渡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而发展到目前的信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开始逐步摆脱了仅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国家日益走向富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上升。在1965年后的37年间(截止到2000年),新加坡经济平均增长8%以上。2002年人均GDP为37401新元(约合20887美元)。如今,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世界电子产品重要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

在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特别是遭遇今年全球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新加坡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思路,归纳起来,可称三大战略,既“高科技战略”、“中国战略”和“扩大腹地战略”。

❽ 新加坡的经济为什么发展的那么好

国内经济政策的透明和宽松,与全球主要经济体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地处东南亚的区位优势造就新加坡的良好的经济形势。

❾ 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梵文意为狮子城,又因国土小如星斗,故称星洲、星岛。新加坡国土总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70万,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这4369人。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1965年独立后,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究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个有利因素,成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海峡长105千米,宽1.7千米,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
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 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全国建有五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4290万吨,成品油出口额仅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造船业为传统的优势部门,不仅能修造繁多的各项船舶,还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向技木密集型部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电视传真设备、按钮式电话、光纤光缆、电脑化列车控制系统等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发展重点又转向新科技园地的建设上,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尖端技术,以适应改革工业结构的需求。
3、投资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讯,政局的稳定,国民素质较高等特点,使外国资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同时,各国银行云集新加坡,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 就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而言,新加坡并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但利用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功,从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旅游及大批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总之,新加坡利用本国特殊的地理条件,扬长避短,引进和运用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使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一成功道路不仅为类似新加坡这样的岛国提供了发展模式,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当然,由于新加坡在许多方面对外国依赖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阅读全文

与新加坡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