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陵县经济开发区在哪里
过南门,黎明路那边,很大的要是笼统的回答就太orz了。
难道要回答在南陵县吗?
② 芜湖开发区属于什么区
芜湖开发区属来于安徽省芜源湖市,不属于哪个区。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芜湖市东部和北部,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安徽省第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区内设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2018年,位列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全国第15、科技创新排名全国第6。
扩纳虚展资料
芜湖市行政区划:截至2016年,芜湖市辖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4个市辖区,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无为县4个县。市人民政府驻芜湖市鸠江区政通路66号。
芜湖开发区经济发展:芜湖开发区于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6亿元,工业总产值802.4亿元。 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芜湖经没茄迅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极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开发区。
③ 南陵县经济开发区的重点产业
安徽南复陵经济开发区制从2001年开始规划建设,是安徽省省级开发区,属安徽省出口服装加工基地和机塑纺织创业基地。开发区位于南陵县城西南部,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达到“五通一平”的标准。开发区以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以食品深加工、矿物质深加工为重点发展产业,按“生态型、组团式、开放式”理念规划建设。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作为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遵行简捷、规范、高效的服务宗旨,打造诚信开发区,对区内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2007年、2009年连续两届荣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称号,2008年被评为“江浙企业家投资中国首选开发区”。
④ 想知道: 芜湖市 南陵县经济开发区大工山路5号 在哪
就是南陵县西门口有个皖南商城,上面有开发区牌子,进来后第一路口左拐,经过两个服装厂,再右拐,就进入大工山路了
⑤ 南陵开发区哪些招人
安徽南陵开发区现在网上没查到有招工信息,建议你直接去安徽南陵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问问看,顺路去看看那边的招聘栏。
⑥ 南陵县的经济
2012年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增长15%;实现财政收入16.06亿元,增长20.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61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32元,增长15.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6.2:63.8:20。获“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方面,建设有110千伏变电所2座,乡村供电率100%;程控电话装机已达8万多门,移动通讯机近4万门并实现全县无缝覆盖;邮政服务遍及城乡各地;县城日供水能力3万吨。县城建设特色明显,以占地3公顷的南陵广场为核心的新区建设在全省首屈一指,全县城镇化水平达33%。 2012年南陵县实体经济总体平稳,2012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户,总计259户,实现产值236.4亿元,增长24.3%;增加值57.29亿元,增长21.5%。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南陵县55户首位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6.47亿元,增长53.3%;26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35.15亿元,增长45.9%;51户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52.82亿元,增长40.9%;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59户,实现产值120.6亿元。建成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7.6万平方米蓝领公寓,经济开发区配套功能不断完善。籍山创业园被评为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南陵县201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4.35亿元,增长10.9%。粮食总产39.3万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5、318国道沿线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初具规模。新开4个示范基地和10个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6000亩核心示范区,推行“八统一”的水稻全程代管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以大浦试验区为核心的万亩现代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突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引领作用,总投资3000万元的自动化育秧育苗中心进入试生产阶段。大浦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顺利通过中期验收。
农村土地流转加速推进,全年共流转土地5.46万亩。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12家,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食品工业园获批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安徽省大米专业商标品牌基地”认定。“弋江籽”紫云英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陵大米”、“奎湖”牌河蟹商标获省著名商标称号。稳步推进蓝莓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有贤龟鳖获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宏顺粮油被评为省3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切实加强林地清理整改工作,严格规范林地占用和设施农业项目用地管理,林地检查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9个,南陵县农作物参保面积96万亩,森林灾害保险面积13.1万亩。完成造林任务0.65万亩。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10万人次、1.88亿元,连续7年被列为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县。 解放前,南陵县山林多被地主、宗族、寺庙占有,森林经营处在自然繁衍状态。1951年调查,林业用地为58.37万亩。1975年,全县森林资源清查为59.85万亩。林业用地中,国营林场、园艺场、茶场、苗圃经营面积6.55万亩,占10.9%;社队林场经营面积7.76万亩,占13.0%;生产队经营面积45.54万亩,占76.1%。全县有林地35.80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9.8%。其中,用材林32.82万亩,经济林1.54万亩,竹林1.44万亩,灌木林地3.38万亩,无林地(荒地、灌丛地)19.77万亩,未成林地7767亩,苗圃地1313亩。全县森林覆盖率21.4%。
1988年,全县林业用地为57.44万亩,比1975年减少2.41万亩。其中:有林地32.49万亩,疏林地3.38万亩,未成林地2.28万亩,灌木林地1.45万亩,苗圃地332亩,无林地17.81万亩(灌丛地12.10万亩,荒山4.67万亩,其它1.04万亩)。此外,全县四旁树木占地面积7.7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22.2%。
1990年,林业用地面积57.44万亩,其中有林地33.49万亩,疏林地3.38万亩,灌木林地1.45万亩,苗圃地332亩,未成林地7.28万亩,无林地11.8万亩(荒山、荒地、灌丛地)。森林覆盖率22.8%。有林地按林种、树种分:用材林29.27万亩,薪炭林2973亩,特用林1937亩,经济林2.2万亩,竹林1.39万亩,防护林1190亩。树种地:杉木7.06万亩,松树(包括国外松)16.8万亩,阔叶树5.13万亩,竹1.39万亩,其它3.08万亩。 南陵县土地总面积1263.72平方公里,合189.55万亩,人均3.68亩。其中圩畈平原432.1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4.2%,主要分布在南陵县东部和北部;低山丘陵山地831.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65.8%,主要分布在南陵县西部和南部。
该县土地构成包括耕地、林地、园地、水面和其它非农业用地。 县地处长江下游成矿带,尤其中生代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发生一系列岩浆侵入和喷出活动,成矿条件较好,形成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燃料矿产等中小型矿床和矿化点,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金属矿中以铜矿储量最多。远景储量矿石量800万吨,平均含铜品位0.88%,金属量近76万吨,分布于桂山、工山、戴镇、丫山等乡镇。主要矿床有代腰山矿段。龙池庵矿段、沙滩脚矿段、破头山矿段、小工山矿段、鸡公山矿段、马腰山矿段、冲口王矿段、戴汇矿段、仙人冲矿床、大元岭矿点。
境内非金属矿种类繁多,为南陵县主要优势矿产,大部分分布在西部“丫山—戴镇—桂山——麻桥一线。尤其桂山~麻桥段,地质上称中生代火山盆地,非金属矿产丰富多采,南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主要成因类型为沉积型、火山型和变质型,计有13种各类矿产,产地20余处。其中包括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石英砂岩、石英岩、大理岩、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珍珠岩、沸石、石墨、白云岩、粘土等。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体有磷、钾长石等,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有白云岩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