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内容的进一步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其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即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贰』 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思想创新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是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殊领域,所以国家重视发展文化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当代中华儿女一定要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这道出了国人豪迈的情感,也预示了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任务的艰巨。文化实力是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支撑,如果两者脱节或不匹配,则我们很难赢得国际话语权、主动权,已经拥有的经济实力也会受到削弱,进一步的发展会受到制约。长期看,中国经济参与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就会变成“蹩脚的旅行”,人民的尊严和自豪感也将打一个折扣。这正是我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原因。可以说,发展文化产业是我们参与全球竞争的又一个战场。
按照中央部署,有关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正在加快出台:财政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产业税收减免政策相继颁布。金融方面,证监会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上市,鼓励文化类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稳步扩大文化企业债券市场融资水平,推动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配套制度;银监会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进适应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信贷管理制度创新,推动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保监会公布了首批11个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的试点险种。
为支持文化产业“走出去”,各部门还采取部际协调的方式,完善财税、金融、外汇和通关等配套政策,拓展对外文化贸易网络,积极扩大文化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可以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已经迈出积极有力的脚步。
这里要强调的是,文化体制改革是“两手抓”、“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两者,又都统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目标之下。
现实看,无论从文化传播的内容、渠道、技术哪一个方面衡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会有交叉。从文化的公益性来看,走向市场的文化产业也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是说,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要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也要避免文化产业搞一窝蜂和GDP崇拜,务求扎扎实实,稳妥推进。
当然,要构建文化发展促进体系包含多个方面。除了形成政府行政合力之外,还要认真细致梳理相关文化政策,及时进行政策修正才能实现文化繁荣的效果,同时要发挥行业协会对文化产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外,还要积极发挥文化活跃骨干人才的带动作用,丰富文化样式的多样性。
『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楼主的问题提的非常好,体现了历史的纵深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演进过程,其道路相当曲折,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体现了小平同志的“摸着石头过河”论断。
//////////////////////////////////////////////////////////////////////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确切来说,是以1978年那个特别的会议为起点逐步开展起来的。最初的中国经济,绝对主体还是计划经济,市场的成分不能说没有,但是绝对是非常次要的,是不成体制的,随时可以被计划手段所扼杀。所以在这样一个计划经济的全国经济基础上,不可能一下子就全盘改造,达到充分的市场经济程度,从1978年到2008年,造成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繁荣,我们走过了整整30年!
//////////////////////////////////////////////////////////////////////
这个市场化的演进过程,具体来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成功,增添了改革的决心和信心;1979年中央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为大规模市场经济改革积累经验和进行必要的铺垫。
2.80年代初制定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总原则。
十2大报告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 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也就是说,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由国家统一计划划出一定的范围,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这一部分是有计划生产和流通的补充,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有益的。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3.1992年的十4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D小平的“南方谈话”和D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已不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而是市场经济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
这个决断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个指导思想的基本要求: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十五大提出的了新的经济改革指导思想: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5.十六大仍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更加强调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继续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同时出台法律保护私人资本和财产安全。
/////////////////////////////////////////////////////////////////////
总体看来,这个演进过程也就是市场化的过程。从最开始只把市场经济当作辅助手段,到后来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为基本手段辅以必要的宏观调控,再到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放宽民营资本参与多个领域,同时保障私人财产安全。。。。。。
这个过程,一个很清晰的脉络,就是在保障国有企业的控制力的前提下,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创造财富,繁荣市场经济。
『肆』 什么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具体工作和思想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提出来的具体工作和思想,应该是包括很多的,比如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注重解决就业问题,搞好分配,注重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等等。
『伍』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想是什么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版会目标的决胜阶权段。科学确定这个时期的指导思想,描绘好这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蓝图,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陆』 历史上党中央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调整有
七届二中全会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十一届二中全会将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柒』 制定我国正确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理论基础
1、基本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本国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各种基本情况出发,使战略目标的确定,发展途径的选择符合客观条件、立足本国实际。
2、客观规律。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善于学习和总结实践经验,从经济实践中找出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作出科学的决策。
3、国际环境。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形势及条件,对国内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当今世界,生产国际化加强,国际经济关系日趋密切。国际环境包括国际贸易关系、国际金融资本转移、技术转让和商品贸易、国际劳力市场、国际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捌』 我国古代经济思想汇总
提问
网络知道
中国古代各朝经济思想
我来答
1条回答
zgrbkr
来自文化艺术类芝麻团 2016-09-21
一、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前2010年至前771年
政治:
1、夏、西周的建立
2、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
经济:
1、农业:耒耜助耕、青铜农具二个发展阶段.井田制。
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
3、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文化:
文艺:原始歌舞为后世戏曲起源;原始绘画;
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
二、过渡时期:
春秋战国(前770年至前221年)
政治:
1.春秋改革:鲁国“初税亩”、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
2.战国变法: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封建制度得以确立,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
经济:
1.农业:铁犁牛耕;水利;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
2.手工业: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主要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孔、孟、荀与儒家思想形成。
2.文化:《诗经》;《离骚》;战国绘画成熟;司南。
三、秦汉(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
1、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中央官制、郡县制);中央集权 制度的影响。
2、汉初郡国并行。
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经济:
1、农业:耦犂、犁壁、代田法;农学
2、手工业:东汉瓷器成熟,出现青瓷;丝路开通。
3、商业:重农抑商,但商业也有所发展
文化:
1、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汉武帝使儒学成为正统的措施。 2、文艺:秦统一文字,篆、隶通行;汉赋。
3、科学:造纸术的成熟、数学体系的形成、医学的发展、农学
四、魏晋南北朝(3世纪至6世纪晚期)
政治:北魏孝文帝改革,九品中正制
经济:
1.农业:北方恢复,江南开发;翻车
2.手工业:北朝白瓷,南北朝灌钢法;
文化:
1.思想:佛教的兴起及其对儒学的影响;
2.科学技术:《齐民要术》
3.文艺: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真正意义中国画形成。实在写不下了....
『玖』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与战略部署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名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20世纪末,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了什么新发展
实质是拜金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