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时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简称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月26至29日在北京京召开,全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主持。
除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十九大代表中的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结束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10月30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会议议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扩展阅读:
会议成果
一、理论更新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6]。
二、2035远景目标
1、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2、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3、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4、 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5、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6、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7、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7][8]。
8、 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9、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经济建设
1、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2、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3、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4、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7、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文化社会建设
1、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3、 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4、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5、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五、对外开放与国家安全
1、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2、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3、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4、 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5、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6、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7、 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8、 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2.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为什么可以增强防范经济风险能力
经济全球化所来带来的世界经济不稳自定性,全球经济风险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威胁更大,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要求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竞争新优势,有利于提升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
3. 无锡市是如何通过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实现该市经济繁荣的
1.无锡市积极参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进来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建共商共享原则,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无锡市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3.无锡市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 高一政治必修一如何做才能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1、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2、中国除坚持按照国际规则,积极维权外,还应从长远着眼,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加快相关的调整以减少摩擦或减轻摩擦的影响,以应对趋于强化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表现;
3、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5. "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实化于行"是什么意思
1、坚持“内化于心”主要是以构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和发展战略体系为重点来培育内企业核容心理念,重在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以此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并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正确导向和精神动力。
2、坚持“固化于制”主要通过实施“干部素质工程、党员先锋工程、职工阳光工程、人才培育工程”来加强团队建设,重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为准则和岗位规范,以此促进体制创新和素质提高,并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群众基础和组织保证。
3、坚持“外化于行”主要就是以建设“学习文化、创新文化、效率文化”为重点来搞好形象塑造,重在追求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以此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并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加速度和驱动力。
6. 面对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国家应保持怎样的态度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的国家应该保持更大的开放态度。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秉承互融互通,互帮互助的理念来适应新的形势。
7.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坚持什么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指出,“五大发展”理念,是这次“十三五”规划《建议》最核心的内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常态下,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突破这一难题,根本出路在于通过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同时,推动协调发展。徐绍史指出,我国在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东北区域间是不平衡的;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不匹配。所以“十三五”期间要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继续推动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此外,要推动绿色发展。徐绍史说,当前长期积累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问题在我们国家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也比较强烈,“十三五”期间,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我们国家也为全球的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徐绍史表示,要推动开放发展。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外汇储备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也居世界前列。中国和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所以“十三五”时期必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更加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最后,推动共享发展。徐绍史说,“十三五”期间,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8. 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是什么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是实现对外开放全面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
“引进来”与“走出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在优化、增长动力在转换,引什么进来、让什么走出去,在广度、深度上都已经发生质的变化。深刻把握这种变化,才能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要在全球化条件下“强起来”,在国际分工中向高端迈进。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引进来”的质量,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等,并且更加重视“走出去”,扩大海外投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制造业等方面的优势,把资本、技术、产业链延伸出去。
(8)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扩展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预示我国“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开放向纵深发展。“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长远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走出去战略
9. 高一政治必修一,我国应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1、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2.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4。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5。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也是立足点、根本基点、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而言,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在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也减少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也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都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也是市场调节起作用的表现)
①调节产量(生产规模);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其他: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B】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
(2)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预期收入非常乐观,人们的消费需求量会加大;反之,人们会减少消费需求量。
③人们收入差距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也有影响。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3)一般说来,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物价总水平、消费心理、国家的政策(消费方针、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