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此次的南方洪灾,给当地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此次的南方洪灾给当地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轻的生活必需品难以为继,生活上很多不便;重的背井离乡,家中所有物品都被洪水所吞没。
② 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给南方省市带来了哪些影响
据民政部7月4日发布消息,截至上午9时的统计显示,自6月29日以来的南方强降雨已致11省份78人死亡失踪,超过1100万人受灾。
针对南方暴雨,中央财政已于3日紧急下拨湖南、江西、贵州、浙江等20个省份补助资金18.8亿元,帮助地方全力做好暴雨洪涝等灾害救灾工作。
此前,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浙江、江西、湖南、贵州4省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先后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分别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向4省灾区紧急调拨3300顶救灾帐篷、3万床棉被、2.4万张折叠床等中央救灾物资,协助和指导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③ 为什么南方每年都有洪涝
南方洪涝年年有,但影响范围都是说不定的。
比如2010年洪涝影响了整个南方,2011年、2013年和今年只是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其中相对之下的2013年,长江也压根没什么洪涝,梅中有伏的现象持续数日。
其实从这几年来看,南方洪涝最严重的一年是2010年。
2010年的3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突降暴雨,白昼如夜,且暴雨持续时间长,最终造成城市内涝和农田渍害。同时,当天最低气温只有3.6℃,而最高气温也只有4.9℃,大家纷纷穿起棉衣、雨衣乘船出行,并前往相对安全的区域避雨,此景可谓史无前例。洪灾成因:强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在杭州相遇,加之前期气温明显偏高(如2月24日,杭州最高气温24℃,部分行人着短袖出行),形成雷雨云团,且天气始终不见好转,直至3月6日,一股实力更强大的冷空气南下,造成地面暖湿气流的剧烈抬升,从而形成这个季节少有的洪涝灾害。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上被称为“早春汛”,又称“早汛”。
2010年4月13日,同样是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激烈碰撞,但这次洪涝灾害造成的影响范围更大,开始从浙江杭州影响到福建北部一带,在出现连日暴雨的同时,气温也剧烈下降,降温后南方大部竟“一夜入冬”,出现罕见的倒春寒天气。好在天气转晴后气温迅速回升,这次倒春寒的影响才宣告结束。
2010年5月5日,还是冷空气,这次洪涝灾害的影响已经波及到湖南、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处,其中以广东韶关市的洪水灾害为例。9点左右,先是乳源县由阴转雨,起先雨势还相当于小到中雨的量级,但不到2个小时,当地的雨势骤然加大,暴雨已经席卷到整个韶关市。此时,韶关上空电闪雷鸣,一阵阵闷雷预示着这次暴雨雨势的不断加剧。直到晚上的20点,最先降水的乳源县城雨势突然减弱,但不出几个小时,暴雨便挟东山再起之势,再度重创整个韶关市区。5月6日,整个韶关市早已沦为一片汪洋,当地气象台断定此次降雨强度为特大暴雨。
2010年6月22日,梅雨时节,福建、江西、浙江等省多地遭遇洪灾,其中以福建邵武二度洪灾为例。2010年6月18日~20日,福建邵武连续经历罕见洪灾,导致全市大部地区停水、停电。其中中山路整条街道被淹,各个学校都发出停课通知。直到6月23日,当地的雨势才有所减弱,但整个邵武市区已是疮痍满目,比如水北镇的飞机坪,洪水携带大量泥沙沉积于地面,导致行人行走不便。
2010年9月11日,台汛再袭浙江杭州,全市沦为一片汪洋。
④ 南方洪水灾害原因
我国东南沿海复是亚热带季风制气候,雨热同期,在春天,降水少,出现旱灾,于是人们要“度春荒”,到夏季,是雨水丰沛的季节,降水丰沛,加上南方有长江、珠江两条以地表补给的河流,地势平坦,容易在夏季发生汛情,所以出现春天干旱夏天洪灾的奇怪现象
⑤ 关于对南方洪水灾害的看法 一千字
有人说是因为排水系统不好,这只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是纳水系统出了问题。长江水位高,你排水系统再好,又往哪排?长江水位高是因为陆地滞留雨水的纳水能力变弱。因为森林能滞留部分雨水,土壤能渗透部分雨水,湖泊能蓄存部分雨水,能减少减缓地面径流,而如果生态破坏了,雨水很快就汇聚冲入长江抬高水位,因为各大城市混凝土光滑硬化地面没有吸水属性。反其道而行之,雨水不能靠排,而是要尽可能让雨水停留在陆地!有人小看房地产对生态的破坏,我就这么说吧,我这江西南端,赣江上游,假设这里一口小池塘被填,那么这池塘本来能容纳的100吨水将全部通过赣江汇入长江,要知道,整个长江流域,赣江湘江汉江嘉陵江,千千万万个塘湖被填,千千万万亩森林被毁,千千万万公顷能渗透水的土地变成混凝土,不要小看这一口池塘的作用,哪怕是一寸土地。洪涝灾害跟城市拥堵的成因是一个原理,房地产把湖泊河流填平,把水全都逼入主河道,造成水患;封闭式小区把车流人流全都挤到主干道,造成拥堵!都是因为房地产。其原理都是过度依赖动脉(主河道主干道),忽略了毛细血管的作用(塘湖、小河、树木、支路、羊肠小道等)。其社会原理是追求动脉的物欲横流,而缺少了毛细血管的慢节奏生活。雨水先不要想着去排,要先让水慢下来,而不是汇聚成河激起水性汹涌澎湃。中西部发展,家家都有管道,排水排得快,可是长江上游排水排得快反而会加重下游的抗洪压力。河流有个作用:暂时把水保存在陆地上,而不是急着奔向大海,这就是为什么大河弯弯了,因为弯曲的河道,能减慢水速。地球的纳水系统比排水系统更重要,房地产开发破坏了生态系统,破坏了纳水系统。填塘填湖、地面硬化、森林植被破坏、河道裁弯取直、山体开挖变平地,这些都不利于地球纳水。
⑥ 南方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对农业股有什么影响
影响如下:
1、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加强了嫌气过程,产生有毒物质,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2、洪涝灾害由暴雨引起的洪涝淹没作物,使作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进行而发生各种伤害,淹水越深,淹没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流泛滥,不仅危害农作物、果树、林业和渔业,而且还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3、我国历史上的洪涝灾害,几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1954年7月长江流域大洪涝,1963年8月河北的洪水,1975年8月河南大洪涝,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等,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降雨中心主要位于江南中部到华南西部和北部一带,像浙江中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普遍有大到暴雨,其中广西、湖南、江西的一些的部分地区会有大暴雨。
多轮强降雨雨区存在一定的叠加,持续性强降雨天气会导致雨区土壤过湿、农田渍涝灾害将加重,对早稻孕穗和抽穗开花以及棉花和玉米等旱地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强降雨也可能造成鱼塘漫塘,也不利于春玉米、棉花、蔬菜和经济林果等生长发育。
强降雨还可能导致早稻出现“雨洗禾花”的现象,这个名字听上去浪漫,但实际上,强降雨冲刷稻苗,将导致部分早稻开花授粉受到影响,造成空瘪率增加、结实率下降,不利于产量提高;持续多雨天气致使水稻病虫害蔓延。
江南、华南地区要加强早稻田间管理,降雨频繁地区要及时做好排涝、降渍;同时,江南早稻产区要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
⑦ 南方洪水对农作物收成的影响有多大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12时,南方洪涝劫难过程已造成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9省市1719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946.5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33.9千公顷。
⑧ 南方的洪灾又来了,这次给中国造成多大损失
自今年汛期开始以来,中国南方已经发生了多轮暴雨,导致许多地方发生严重洪灾。据水利部消息,截至22日,今年以来,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198条河流遭遇了警察以上的洪水,超过正常水平;超历史洪水发生在重庆山里某地站和四川大渡河支流小金站。
从1950年到1990年,中国平均受洪水影响的农作物面积为780万公顷。然而,我国因洪水而倒塌的房屋的规模和死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自2011年以来,中国死于洪水的人数一直低于1000人。是的,洪水的力量仍然有增无减,但是人们有更多的对策。总体来说给中国带来了不小的危害
⑨ 南方的洪灾又来了,多年来洪灾给中国带来多少损失
华南经历了自汛期以来最强的降雨,许多地方发生了洪水。根据中国应急管理部15日发布的数据,中国南方24个省(区、市)的洪水已经造成852.1万人受到灾害影响。
中国西北、西南、江汉、黄淮、江淮等地将出现新一轮暴雨,上述大部分地区将有暴雨,部分地区将有暴雨。受降雨影响长江、淮河流域暴雨区的部分中河流将出现涨水过程,部分河流可能出现过度预警洪水。
今年以来,洪水已造成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重庆等24个省(区、市)852万人受灾,49.5万人得到安置,18.7万人需要紧急生活救助;7300多所房屋倒塌,138,000所不同程度地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622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6.7亿元。
⑩ 南方的洪水会不会影响华北地区
南方到华北地区距离还是比较远的南方的洪水是影响不到华北地区的,所以不用太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