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建最穷的十大县有哪些
单从GDP角度来看,福建省最穷的十个县级单位分别是,柘荣县、周宁县、松溪县、屏南县、政和县、泰宁县、寿宁县、明溪县、光泽县、建宁县等县级单位。这些县主要集中在宁德市、南平市、三明市等,毕竟这些地区市一直福建省GDP排名靠后的市。
诏安县是漳州市下辖县,陆域面积1293.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73平方公里,下辖16个乡镇(区)、7个国营农林场,231个村(社区),人口61.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0%以上。2018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16.67万户,户籍人口68.34万人。诏安县之所以人均GDP比较低,主要是因为他人口比较多,而且每年还在正增长,所以人均GDP较低也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
㈡ 上杭乡的经济概况
上杭乡距县城30公里,全乡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900亩,辖8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3781户,人口17600人,9所学校(包括一所中学)2800名学生,116名教职员工,财政供养人员146人,是省定特困乡之一。然而,不甘落后和饱受贫困之苦的上杭人顺天时倚地利得人和,立足乡镇、艰苦创业、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原固定产130万元的乡建筑工程公司发展到现有固定资产1200万元的兴宁建筑公司,被省建设部门核定为三级建筑企业,投资210万元完成了黄沙坑到十二坊。乡政府至查林桥6公里水泥路面硬化和8公里路基础改造工程,投资100万元完成四所村级完小的危房改造,投资35万元重建和加固山堰及渠道,乡政府及内设机构的办公条件得到改善,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全乡种养大户的迅速发展。 全乡有养羊50头以上的100户,养猪20头以上的50户,养鸡、养鸭500只以上的各50户,种植药材专业户80户,总面积1000亩,栽桑5亩以上的160户,总面积1300亩。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逐年增多,年劳务收入1000万以上,人民安居乐业,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和文化教育事业均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上杭乡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一粮二叶三养殖”龙头产业,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 展,2006年度荣获全县“经济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茶叶生产先进单位”、“畜牧业生产先进单位”、“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七个奖项。
大力推广水稻、黄豆等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建立病虫寄存器预报体系和预防机制,全乡优质稻达100%,水稻播种面积达13800亩,比去年增长11.5%;黄豆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去年增长12%;粮食总产量达42万公斤,比去年增长4%。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发展思路,以“三低”帮扶、小蚕专育为突破口,加大桑园管理、小蚕共育和优质蔟具推广工作力度,组建了8个小蚕公司,涌现了陈春娥等一大批优秀养蚕能手,全年小蚕共育率达80%以上,张种产茧40公斤以上,全年收购蚕茧1670担。围绕“茶叶基地乡”这个目标,加大对茶叶大户的支持,积极帮助他们搞好土地流转。带领茶农到茶叶基地乡大椿、漫江参观学习,进行种茶技术培训,茶农发展壮大茶叶产业的积极性高涨,去年新扩茶园1050亩,全乡茶叶面积达4500亩。上杭是杭猪原种基地乡之一,该乡通过加大对专业大户的扶 助和指导,全面推进畜牧业的发展。通过培植、发展,现在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户,500头以上的大户4户,100头以上的大户41户,全乡年养猪3万头以上。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自主建设。 上杭乡把油茶和茶叶作为冬种冬扩重点产业,计划在原有4000亩基础上新扩茶园400亩,扩种油茶2000 亩,着力推进“两茶”向产业化发展。
上杭乡山多地少,山地面积达5.6万亩,多以矮山、丘陵为主,适宜大面积种植茶叶和油茶。作为当地传统产业,该乡把“两茶”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培植。今年,在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同时,还提出五年发展目标,计划今年在原有4000余亩的基础上扩种茶叶400亩,油茶力争扩种2000亩,5年时间使全乡茶园面积达到8000亩,油茶面积达1万亩。
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该乡进一步抓好土地流转工作,发挥产业大户带动作用,召开了乡、村、组三级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群众,给群众算好经济效益账,鼓励产业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规模。从乡财政拿出2万元资金,对新扩茶园和油茶的大户或产业发展积极性高的村组给予奖励。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扶助资金,实行干部为产业大户担保贷款,帮助种植大户解决资金难题。
各项举措有效调动农民积极性,许多群众纷纷以合租土地等形式发展“两茶”。新庄村万清平个人开发油茶面积800亩,带动全村10余户投入开发。此外,该乡还把“两茶”作为新农村建设产业建设的重点,现已在新农村试点村发展油茶200亩以上。 上杭乡坚持村镇规划先行、环境整洁先行,全力打造环境优美、人居环境和谐的新农村面貌。积极投资投 劳,开展以“六改四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治乱、治脏、治路、治水等整治工作,集中抓好房前屋后、河沟池塘、猪圈牛栏、厕所粪坑等污染源的治理。
上杭乡是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唯一的“片区推进”乡镇。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该乡把转变干部机关作风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改进机关作风活动中,进行技术指导,为村民排忧解难。针对上杭乡新农村建设点多,上级奖补资金一时难以到位的情况,该乡干部主动出面,以个人名义为驻点自然村担保物资,15名乡干部累计担保金额近50万元。
设立“民生热线”,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该乡通过向上争取一点,自己筹一点的方式共筹集资金30万元,对因“6·27”洪灾遭到损毁的池塘、堰圳进行了维修加固。 上杭乡将茶叶定为农业主导产业,打造“茶叶之乡”。以实施品牌战略为统领,已建成两个千亩有机茶叶基地,新建两家名优茶叶加工厂,成立两个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构建了 以北京、上海、南昌为中心的销售网络。
上杭乡多方激活民资发展畜牧业,通过培育大户引领畜牧规模扩张。上杭乡坚持富民与生态保护并重,鼓励农民发展循环经济,乡村干部深入村组进行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指导,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及实施方案,使农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增加收入。
通过大力发展猪—沼—果(桑、茶)等种养模式,上杭乡新建沼气池121只,种植早熟梨、吊瓜等经济作物600亩,水产养殖100余亩,年纯收1万元以上的种养户有63户。
作为全县唯一的新农村建设“片区推进”类乡镇,上杭乡共完成了36个自然村的新农村试点建设,152户村民翻盖了新楼房,40%以上的家庭用上了自来水、卫生厕,6个行政村通了水泥公路,197人搬下高山迁到移民新村。上杭乡还从提升村民素质着手,倡导文明乡风。深入开展农村“四项教育”活动,相继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平安和谐村庄”等评选活动。
绿化环境、美化家园是上杭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产业发展,上杭乡实施林业“312”规划,全力管护好30000亩生态公益林,完成平原绿化3000亩,低改新扩油茶1000亩,完成公路及河流绿化1000亩。今年,该乡进一步细化植树造林工作,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兴花种草植树。如今的上杭乡,一个“村在绿中、人在画中”的新景观展示在人们面前。